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67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境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



背景技术:

水库富营养化是目前水源水库、城市大型湖泊难以处理的问题,特别是2.5m以内的浅水湖泊。而水库富营养直接威胁城市居民的供水安全,据悉,广东省约60%的水源是由水库提供的,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浅水型湖泊可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得到恢复,且通过稳态转换解决城市湖泊清澈见底的问题。而大于2.5m的湖泊、水库通过构筑沉水植被难以抑制藻类、水污染问题,而藻类能产生诱发源生性肝癌的物质。自然生长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具有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但单纯依靠自然条件改善已受污染的水体很难达到要求,近年来,以植物浮岛为主题的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植物浮岛以浮床作为载体,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和根际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矿化以及通过植物化感作用,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和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恢复洁净好氧水库生态系统。植物浮岛将水库生物净化、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和控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道、水库等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治理。

传统的浮体材料是泡沫塑料为主的轻质材料,在泡沫板上均匀分布植物定植孔洞,将植物用海绵包好后塞入定植孔,形成植物浮岛。但泡沫塑料是一种化工材料,本身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泡沫塑料寿命短,一般不超过2年,废弃的塑料很难打捞,造成二次污染;传统浮体成片浮在水面,屏蔽水面造成浮岛水下缺氧,不利于浮岛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的发挥;传统浮岛主要依靠植物根系实现其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但植物生长周期长,要想达到一定的生态效果,根系长度必须在1m以上,需要二年以上的生长周期,而且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无法运行;传统浮岛承重力较差,收割植物较困难。传统浮岛虽具有一定的景观功能,但其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有限,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时,对湖泊景观往往还有一定负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富营养水体水质净化的功能性湖泊浮岛,试验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包括载体床和植物种植杯,所述载体床包括矩形的漂浮框架和若干横向架设在所述漂浮框架上的载体横梁,所述载体横梁之间留有空隙,各载体横梁上均设有若干放置所述植物种植杯的植物种植穴,所述漂浮框架和载体横梁上均设有若干挂点,所述挂点上悬挂有功能填料。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漂浮框架包括两个端浮体和设在两个端浮体之间的两个侧防腐木,两个端浮体和两个侧防腐木形成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载体横梁为若干架设在两个侧防腐木上的中间木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浮体内置pp密封管,所述中间木板为防腐松木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点为开设在所述漂浮框架和载体横梁上的若干挂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填料为悬挂在所述挂点上的生物纤维绳,所述生物纤维绳的下端设置重锤。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植物种植杯的杯底和/或杯壁上设有根系过孔,外侧杯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植物种植穴上设有可与所述外螺纹旋紧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植物种植杯的顶部杯口处设有向外翻卷的杯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载体床下挂功能填料,使浮岛能迅速形成生态系统,无需等待植物根系缓慢的生长周期;

2.载体床采用敞开式结构,使载体床下水体保持高溶解氧状态;

3.其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不依赖水生植物根系,特别适合于北方冬季低温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载体床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物种植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功能填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包括载体床1和植物种植杯2,所述载体床1包括矩形的漂浮框架和若干横向架设在所述漂浮框架上的载体横梁11,载体床材质均选用密度小于1的能漂浮在水面上。所述载体横梁11之间留有空隙,载体横梁11间有大量的空隙,保证植物生长起来后水体仍具有一定的溶解氧,保证植物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能力;各载体横梁11上均设有若干放置所述植物种植杯2的植物种植穴12,所述漂浮框架和载体横梁11上均设有若干挂点13,所述挂点13上悬挂有功能填料,浮岛下挂功能填料,使浮岛能迅速形成生态系统,无需等待植物根系缓慢的生长周期。而且,其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不依赖水生植物根系,特别适合于北方冬季低温环境。载体横梁11上种植穴12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间隙确定数量用于种植植物或盛放植物种植杯2,功能填料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量。使用时将载体床拼装好后在水面上放入植物种植杯2,也可将植物种植杯2放置好后连同载体床放入需要治理的指定水面,进行植物生长和管理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漂浮框架包括两个端浮体14和设在两个端浮体14之间的两个侧防腐木15,两个端浮体14和两个侧防腐木15形成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载体横梁为若干架设在两个侧防腐木15上的中间木板,两个端浮体14、两个侧防腐木15和中间木板都为独立的个体,使用时可以将床体拼接成不同的形状,构造成不同的形状功能性浮岛。

其中,所述端浮体14内置pp密封管,提升浮力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污染环境,所述中间木板为防腐松木板,浮体材料采用天然松木,通过特殊的防腐和表面处理工艺,寿命长达到10年以上。所述挂点13为开设在所述漂浮框架和载体横梁11上的若干挂孔。

参见图2,所述功能填料为悬挂在所述挂点上的生物纤维绳3,所述生物纤维绳3的下端设置重锤,使载体床稳定在水体中。摆动式生物纤维绳3比表面积高达800m2/m3以上,远远大于植物根系,纤维上着生大量微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和庇护之所,也可提供鱼巢和产卵之地,使浮岛区形成密集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悬挂在浮体下面,在气水作用下,纤维丝来回摆动,增强传质效果,极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容积负荷率,使浮岛具有很强的水质净化功能。

参见图3,植物种植杯2采用PVC材料制作,所述植物种植杯2的杯底和/或杯壁上设有根系过孔或槽21,外侧杯壁上设有外螺纹22,所述植物种植穴12上设有可与所述外螺纹22旋紧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植物种植杯2的顶部杯口处设有向外翻卷的杯沿23,植物种植杯2与载体横梁11采用螺纹连接,稳定性佳,方便拆卸。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