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和纸厂排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7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和纸厂排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固液分离沉降的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和采用该装置的纸厂排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主要来自造纸工业生产中的制浆和抄纸两个生产过程。制浆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纤维分离出来,制成浆料,再经漂白,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造纸废水;抄纸是把浆料稀释、成型、压榨、烘干,制成纸张,这个过程也容易产生造纸废水,而制浆产生的造纸废水,污染最为严重。制浆时排出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造纸废水也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抄纸机排出的造纸废水,称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纤维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胶料。

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首先对这些废液经过过滤分离,以往多采用静电沉淀法或气泡上浮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对污水进行长时间缓流甚至静置,需要大容积大面积水池。目前也有在气泡上浮法基础上加以毡毛辊附着纤维,这样虽然能增加水流速度,但是仍需占用很大体积,而且对污水和纤维的分离效果均不充分,在占地面积、清水利用率和分离效果三方面难以兼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对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分离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污水中固液有效分离的多级污水旋沉装置。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的纸厂排污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包括旋降池,所述旋降池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污水加速组件,所述污水加速组件包括污水加速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一端分别连接污水加速泵,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旋降池内,所述旋降池下部设置有污物排放口和污水排放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降池上设置有三个污水加速组件,各污水加速组件在旋降池上依次从上至下并排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物排放口设置在旋降池底部中心位置,污水排放口设置在旋降池下部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一种纸厂排污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干湿分离机和污水处理池,所述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的污物排放口连接污物泵,污物泵将经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分离出的污物送入干湿分离机中,污水排放口连接污水泵,污水泵将经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分离出的污水泵入污水处理池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隔层,所述隔层将污水处理池分割成依次独立设置的纤维过滤池、粗滤池、细滤池、化学处理池和达标排放池,所述纤维过滤池、粗滤池、细滤池、化学处理池和达标排放池之间依次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池内各隔层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降低,并小于污水处理池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纤维过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纤维过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滤网,所述各滤网在纤维过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相邻两滤网中其中一个滤网设置在纤维过滤池底部,另一滤网与纤维过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粗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粗滤布,所述各粗滤布在粗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相邻两粗滤布中其中一个粗滤布设置在粗滤池底部,另一粗滤布与粗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细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细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细滤布,所述各细滤布在细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相邻两细滤布中其中一个细滤布设置在细滤池底部,另一细滤布与细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级污水旋沉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污水加速组件,各污水加速组件分别在旋降池内各段产生旋流,在旋降池中心形成漩涡,使污水中的固体污物被集中到漩涡中心,实现对污水中的固体污物的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固液分离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的纸厂排污处理系统采用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分别对经分离处理的污物和污水进行后续的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整个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3)该装置功能实用,制造成本低廉,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纸厂排污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多级污水旋降装置,101、旋降池,102、一级污水加速组件,103、二级污水加速组件,104、三级污水加速组件,105、污水加速泵,106、进水管,107、出水管,108、污物排放口,109、污水排放口;

2、污物泵,3、污水泵,4、干湿分离机;

5、污水处理池,501、纤维过滤池,502、粗滤池,503、细滤池,504、化学处理池,505、达标排放池,506、滤网,507、粗滤布,508、细滤布,509、排水口,510、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包括旋降池和三组污水加速组件,三组污水加速组件沿旋降池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并排设置在旋降池上,从上之下依次为一级污水加速组件、二级污水加速组件和三级污水加速组件。如图2,这里的污水加速组件均由污水加速泵、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其中,进水管和出水管一端分别连接污水加速泵,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旋降池内,旋降池下部设置有污物排放口和污水排放口。

优选地,污物排放口设置在旋降池底部中心位置,污水排放口设置在旋降池下部的外壁上。

该多级污水旋沉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时,启动各级污水加速组件中的污水加速泵,污水加速泵分别通过连接到旋降池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从旋降池内循环高速抽水和注水,在旋降池内形成旋流,污水中的固体随旋流的作用运动到旋降池的中部,经设置在旋降池底部中心的污物排放口排出;分离后的污水沿旋降池壁旋转流动,经设置在旋降池下部外壁上的污水排放口排出。通过在旋降池上设置三级污水加速组件,分别在旋降池各段形成旋流,使污水中的固体能充分分离,并可通过控制各级污水加速泵的转速,在各段产生不同流速的旋流,实现对污水中各种不同大小固体的分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利用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组成的纸厂排污处理系统。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纸厂排污处理系统,包括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干湿分离机和污水处理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入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后,在多级污水旋沉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分离出的固体污物经污物排放口,被送至干湿分离机中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的污水经污水排放口被送至污水处理池,经污水处理池中处理后可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多级污水旋沉装置的污物排放口连接有污物泵,污物泵将经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分离出的污物送入干湿分离机中,污水排放口连接有污水泵,污水泵将经多级污水旋沉装置分离出的污水泵入污水处理池中。

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隔层,隔层将污水处理池分割成依次独立设置的纤维过滤池、粗滤池、细滤池、化学处理池和达标排放池,纤维过滤池、粗滤池、细滤池、化学处理池和达标排放池之间依次连通。在纤维过滤池、粗滤池和细滤池中分别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逐级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经过滤处理后的污水在化学处理池内通过投放的化学药剂进行化学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到达标排放池内,在达标排放池内经静置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设置在达标排放池上的排水口排出。

污水处理池内各隔层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降低,并小于污水处理池的高度。这样经过前一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流入到下一处理池中进行处理,不需要消耗额外的动力。

如图3和4,纤维过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纤维过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滤网,各滤网在纤维过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滤网中其中一个滤网设置在纤维过滤池底部,另一滤网与纤维过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粗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粗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粗滤布,各粗滤布在粗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粗滤布中其中一个粗滤布设置在粗滤池底部,另一粗滤布与粗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细滤池内设置有多片与细滤池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细滤布,各细滤布在细滤池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细滤布中其中一个细滤布设置在细滤池底部,另一细滤布与细滤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各级过滤池中的滤网、粗滤布、细滤布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进行更换。各滤池中的滤网、粗滤布或细滤布,采用一片设置在滤池底部,另一片与滤池底部之间设置一定间隙的这种设置方式,可在各滤池内产生依次沿滤池上部流向滤池底部,然后再流向滤池上部的水流,在各滤池中形成切面S形水流,使污水在各滤池内能得到充分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本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及在中小型造纸场所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