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690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清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在清洗轮胎时,如果轮胎在清洗槽内不转动,就会导致超声波对着轮胎的同一位置长时间清洗,造成清洗不均匀,清洗效果差,并且轮毂也容易被打花。市面上,有些轮胎清洗设备可以使轮胎在清洗槽内转动,能避免上述弊端,但是通常只能对一种规格的轮胎进行旋转清洗,专机专用,覆盖面小,造成使用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能满足不同规格的轮胎都能在清洗槽内转动,且成本较低的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用于转动位于清洗槽中的轮胎,包括用于转动轮胎的大齿轮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大齿轮组件运转的小齿轮,用于驱动小齿轮旋转的传动轴,一联轴器,用于使所述传动轴转动的传动组件,用于调节大齿轮组件位置的扭力弹簧组件,以及用于限制大齿轮组件位置的限位板;其中,所述小齿轮固定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活动安装于清洗槽的第一内壁,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与第一内壁相对的外壁上,所述限位板固定于与第一内壁相邻的第二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中,大齿轮组件包括有大齿轮、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支撑轴;其中,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大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下部,所述第三轴承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下部,所述支撑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支架上部、第一轴承和第二固定支架上部,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活动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中,扭力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安装座、第二弹簧安装座、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了扭力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座安装于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座安装于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扭力弹簧固定于第一弹簧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扭力弹簧固定于第二弹簧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分别设置有第一扭力臂和第二扭力臂,所述第一扭力臂承托住大齿轮组件,所述第二扭力臂与第二内壁相抵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中,限位板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限位板并与大齿轮组件相抵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中,传动组件包括马达、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驱动轴、第四轴承以及骨架油封,其中,所述第一链轮与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诉第二链轮与驱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所述驱动轴第二端位于清洗槽中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轴承设置于驱动轴中部,所述骨架油封设置于第四轴承两端。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互相啮合的大齿轮组件和小齿轮,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组件,大齿轮组件进而驱动与之相接触的轮胎。同时,在大齿轮组件上设置扭力弹簧组件,使大齿轮组件的位置可调,进而满足不同规格的轮胎都可以与大齿轮组件相接触,使不同规格的轮胎在清洗槽内都能转动,清洗效果好,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超声波轮胎清洗设备的轮胎转动装置,用于转动位于清洗槽9中的轮胎8,包括用于转动轮胎8的大齿轮组件2,用于驱动所述大齿轮组件2运转的小齿轮1,用于驱动小齿轮1旋转的传动轴5,一联轴器6,用于使所述传动轴5转动的传动组件7,用于调节大齿轮组件2位置的扭力弹簧组件3,以及用于限制大齿轮组件2位置的限位板4;其中,所述小齿轮1固定安装于传动轴5上,所述传动轴5的第一端活动安装于清洗槽9的第一内壁,所述传动轴5的第二端通过联轴器6与所述传动组件7相连,所述传动组件7安装于与第一内壁相对的外壁上,所述限位板4固定于与第一内壁相邻的第二内壁上。

如图1,本实施例中,轮胎8转动装置包括大齿轮组件2,大齿轮组件2与轮胎8接触,大齿轮组件2可以使轮胎8转动。小齿轮1与大齿轮组件2适配,小齿轮1转动时带动大齿轮组件2运转,进而使轮胎8转动。小齿轮1与大齿轮组件2都安装在同一个传动轴5上,大齿轮组件2活动安装于传动轴5上,因而,大齿轮组件2可以在传动轴5上自由转动。小齿轮1固定安装于传动轴5上,当传动轴5转动时,小齿轮1随传动轴5同步转动,而大齿轮组件2不随传动轴5转动,保持保持在一定位置。当然,大齿轮组件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其还可以安装于清洗槽内壁上,仅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传动轴5的第一端安装于清洗槽9的第一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传动轴5第一端的轴承支撑座。当然,也可设置其他的结构用于支撑传动轴5的第一端,本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仅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传动轴5的第二端通过联轴器6与传动组件7相连,传动组件7通过联轴器6带动传动轴5转动。

在大齿轮组件2上设置扭力弹簧组件3,用于调节大齿轮组件2的位置。扭力弹簧组件3始终给大齿轮组件2一个向上的推力,将大齿轮组件2往上顶。设置用于限制大齿轮组件2最高位置的限位板4,扭力弹簧组件3将大齿轮组件2向上推至与限位板4接触,限位板4给大齿轮组件2一个向下的推力,如此,使大齿轮组件2保持在最高的位置。当需要清洗的轮胎8尺寸较小,大齿轮组件2在最高位置时刚好与轮胎8保持接触,此时,即可满足对轮胎8的清洗要求。当需要清洗的轮胎8尺寸较大,轮胎8往下降时,当轮胎8还未下降到清洗位置,轮胎8表面即与大齿轮组件2相接触。轮胎8继续下降,此时,轮胎8给大齿轮组件2一个向下的推力,当轮胎8给大齿轮组件2向下的推力大于扭力弹簧组件3给大齿轮组件2向上的推力时,大齿轮组件2与轮胎8同步下降,直到轮胎8下降至清洗位置。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满足尺寸不同的轮胎8清洗要求。

作为优选的,大齿轮组件2包括有大齿轮、第一固定支架204、第二固定支架201、第一轴承203、第二轴承206、第三轴承207、支撑轴205;其中,所述第一轴承203设置于大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二轴承206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204下部,所述第三轴承207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201下部,所述支撑轴205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支架204上部、第一轴承203和第二固定支架201上部,所述第二轴承206和第三轴承207活动安装于传动轴5上,所述大齿轮202与小齿轮1啮合。

本实施例中,大齿轮组件2设置有大齿轮202、第一固定支架204、第二固定支架201、第一轴承203、第二轴承206、第三轴承207、支撑轴205。第一固定支架204和第二固定支架201分别通过第二轴承206和第三轴承207与传动轴5连接,第二轴承206和第三轴承207与传动轴5活动连接,如此,可以满足第一固定支架204和第二固定支架201在传动轴5上自由旋转。第一轴承203设置于大齿轮202中心,第一轴承203与大齿轮202固定连接,支撑轴205穿过第一轴承203并与第一轴承203活动连接,如此,可满足大齿轮202在支撑轴205上自由旋转。支撑轴205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支架204、第一轴承203以及第二固定支架201,使大齿轮202架设于第一固定支架204和第二固定支架201上。大齿轮202与小齿轮1啮合,当小齿轮1转动时带动大齿轮202转动,大齿轮202进而带动与之相接触的轮胎8。

作为优选的,扭力弹簧组件3包括第一弹簧安装座302、第二弹簧安装座306、第一扭力弹簧303和第二了扭力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座302安装于第一固定支架204上,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座306安装于第二固定支架201上,所述第一扭力弹簧303固定于第一弹簧安装座302上,所述第二扭力弹簧305固定于第二弹簧安装座306上,所述第一扭力弹簧303和第二扭力弹簧305分别设置有第一扭力臂301和第二扭力臂304,所述第一扭力臂301承托住大齿轮组件2,所述第二扭力臂304与第二内壁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安装座302固定于第一固定支架204上,第二弹簧安装座306固定于第二固定支架201上。第一扭力弹簧303固定于第一弹簧安装座302,第二扭力弹簧305固定于第二弹簧安装座306。第一扭力弹簧303的第一扭力臂301承托住第一固定支架204,第一扭力弹簧303的第二扭力臂304抵接于第二内壁上。第二扭力弹簧305的第一扭力臂301承托住第二固定支架201,第二扭力弹簧305的第二扭力臂304抵接于第二内壁上。通过第一扭力臂301和第二扭力臂304的作用,扭力弹簧组件3始终给大齿轮组件2一个向上的推力。

作为优选的,如图2,限位板4设置有调节螺杆401,所述调节螺杆401穿过限位板4并与大齿轮组件2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限位板4上设置调节螺杆401,调节螺杆401穿过限位板4并与大齿轮组件2相抵接。通过调节限位板4与调节螺杆401的相对位置,限制大齿轮组件2的最高位置。当将调节螺杆401往下调,即调节螺杆401的最下端下降,则大齿轮组件2同样下降,即大齿轮组件2的最高位置下降。当将调节螺杆401往上调,即调节螺杆401的最下端上升,则大齿轮组件2同样上升,即大齿轮组件2的最高位置上升。本实施例中,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齿轮组件2的最高位置,在此不做其他的限制。

作为优选的,传动组件7包括马达707、第一链轮706、第二链轮704、链条705、驱动轴703、第四轴承701以及骨架油封702,其中,所述第一链轮706与马达70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诉第二链轮704与驱动轴70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轮706与第二链轮704通过链条705相连,所述驱动轴703第二端位于清洗槽9中并通过联轴器6与传动轴5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轴承701设置于驱动轴703中部,所述骨架油封702设置于第四轴承701两端。

如图3,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7设置于清洗槽9外壁,启动马达707,马达70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链轮706滚动。第二链轮704通过链条705与第一链轮706连接,则第二链轮704随第一链轮706的转动而转动。第二链轮704固定于驱动轴703的第一端,第二链轮704带动驱动轴703转动,进而驱动轴703通过联轴器6带动传动轴5转动,使整个轮胎8转动装置运转起来。其中,驱动轴703上设置有第四轴承701,用于支撑驱动轴703并使其保持流畅的运转。在第四轴承701的两端设置骨架油封702,用于延长整个传动组件7的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互相啮合的大齿轮组件和小齿轮,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组件,大齿轮组件进而驱动与之相接触的轮胎。同时,在大齿轮组件上设置扭力弹簧组件,使大齿轮组件的位置可调,进而满足不同规格的轮胎都可以与大齿轮组件相接触,使不同规格的轮胎在清洗槽内都能转动,清洗效果好,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