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55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达到废水回收、重复利用及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医院的废水,除一般的生活污水外,还含有化学物质、放射性废水和病原体,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特别是肝炎等传染病病房排出来的水,须经消毒后才可排放。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控制多采用常规的仪表控制,以环保专员手动控制监管为主。但是有些废水在处理时,对消毒防疫要求较高,人工监控会难免会出差错,且作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不可控,易导致污水处理效果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若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停机应急处理的时候反应不及时,会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能够实现医疗废水处理的全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含上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方便,废水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及控制系统。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清水池。该调节池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与控制系统连接。沉淀池连接有污泥池,沉淀池内设有废水输送泵及污泥泵,废水输送泵与污泥泵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消毒池设有消毒液阀门及水泵,消毒液阀门与水泵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泥池连接有废水回流管,污泥池通过废水回流管与调节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器,污泥处理器连接有污泥管道,污泥处理器通过污泥管道与污泥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泥管道上设有污泥阀门,污泥阀门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消毒池内设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为过流式紫外杀菌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清水池设有清洁度检测装置,消毒池与沉淀池均设有加药装置,清洁度检测装置和加药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清水池连接有污水回流管,清水池通过污水回流管分别与调节池、沉淀池及消毒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设有故障报警系统。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含上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及与控制系统。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清水池。该调节池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潜水泵来控制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启动与停止,若调节池内的医疗废水多,则启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反之则停止。沉淀池连接有污泥池,沉淀池内设有废水输送泵及污泥泵,废水输送泵与污泥泵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消毒池设有消毒液阀门及水泵,消毒液阀门与水泵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每一环流程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调节,省去了人工因实时检测导致的不便,或是因为人工失误造成问题,安全快捷,处理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上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加强了装置的智能化处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0-控制系统;100-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10-医疗废水处理装置;20-调节池;201-废水进口;203-潜水泵;205-液位传感器;30-沉淀池;301-污泥泵;303-废水输送泵;40-污泥池;401-废水回流管;403-污泥阀门;410-污泥处理器;50-消毒池;501-消毒装置;505-水泵;60-清水池;601-清洁度检测装置;603-污水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附图1及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其包括医疗废水处理装置110以及控制系统10。医疗废水处理装置110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20、沉淀池30、消毒池50以及清水池60。

进一步地,请参照附图3及附图4,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池20设有废水进口201。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隔渣池,隔渣池的目的是去除渣性物质和固体悬浮物,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去除固定悬浮物的废水从废水进口201进入至调节池20中。调节池20的作用在于能够进行水量水质的均衡,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冲击负荷,因为医疗废水的排放时间的间隙性及浓度不均匀,易造成废水进水水质、水量破洞较大,因此需要有足够大的调节容量来使进入生化处理的水质及水量稳定。

进一步地,调节池2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05及潜水泵203,液位传感器205和潜水泵203均与控制系统10连接。

潜水泵203设有电磁开关,控制系统10与电磁开关相连,以此控制潜水泵203的起止。此外,液位传感器205是一种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能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能传递液位信息的一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205分为两大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来感知调节池20中的水位。当调节池20中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水位持续升高时,浮球式液位变送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启动潜水泵203,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启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的液位传感器205,如超声波液位变送器,雷达液位变送器等。

进一步地,沉淀池30设有加药装置,加药装置与控制系统10连接。在沉淀池30中,通过控制系统10控制加药系统以便及时加入废水处理的药剂及混凝剂,处理废水后会增加污泥。

处理废水之后会产生的污泥,会处理该污泥,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设置了污泥池40及污泥处理器410,沉淀池30与污泥池40之间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污泥池40与污泥处理器410之间也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污泥管道上设有污泥阀门403,污泥阀门403与控制系统10连接。控制系统10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污泥阀门403的开关,以便更精准的控制系统10。

沉淀池30的目的在于储存沉淀池30产生的污泥。沉淀池30的底部设有污泥泵301,污泥泵301将沉淀过后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输送至污泥池40中存储、静置及沉淀。污泥池40中的湿污泥分离成上清液及污泥。污泥池40连接有废水回流管401,污泥池40中的上清液通过废水回流管401与调节池20连通,以便于废水重复处理。而污泥处理器410的作用在于干燥湿污泥,方便污泥地回收处理。

进一步地,沉淀池30还设有废水输送泵303,废水输送泵303与控制系统10连接。在沉淀池30中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废水输送泵303输送至消毒池50中,进行消毒操作。

消毒池50是为了保证沉淀池30出水的微生物达到排放要求。消毒池50设有消毒装置501,消毒装置501为过流失紫外杀菌器,消毒装置501与控制系统10连接。消毒池50还设有水泵505,水泵505上设有电磁开关,控制系统10与电磁开关连接。在控制系统10的精确调控下,消毒过后的液体通过水泵505输送至清水池60中。

进一步地,清水池60设有清洁度检测装置601,调度池与沉淀池30均设有加药装置,清洁度检测装置601和加药装置均与控制系统10连接。清水池60还连接有污水回流管603,清水池60通过污水回流管603分别与调节池20、沉淀池30及消毒池50连通。

消毒过后的液态储存在清水池60中,经清洁度检测装置601检测,如果清洁度检测装置601检测结果达标,则可以排放,如果检测结果不达标,则需要重新进行污水处理。控制系统10会根据清洁度检测装置601检测出的结果,合理的将不同程度的污水通过污水回流管603,重新输送至调节池20、沉淀池30或/及消毒池50进行重复处理,与此同时,控制系统10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加药装置控制沉淀池30与消毒池50需要的消毒剂用量。

污水会重复处理直到清洁度检测装置601检测出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出水。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10为PLC控制系统10,也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或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在过程控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LC控制系统10可以自动调控管理机械的运转,然后将数据传送至计算机设备,以便人工了解或监控系统的情况。

传统的电机控制系统10以继电器为主,但每当变更设计时,继电器的整个系统几乎都要重新制作,不但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继电器还有点接触不良、磨损及体积大等缺点,造价成本高、可靠性低和不易检修也成为普遍化问题,而PLC控制系统10正好弥补了这些缺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0也可以采用PAC,也称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来达到使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自动化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其包括医疗废水处理装置110及与控制系统10。医疗废水处理装置110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20、沉淀池30、消毒池50以及清水池60。该调节池20内设有潜水泵203,潜水泵203与控制系统10连接。控制系统10通过控制潜水泵203来控制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的启动与停止,若调节池20内的医疗废水多,则启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反之则停止。沉淀池30连接有污泥池40,沉淀池30内设有废水输送泵303及污泥泵301,废水输送泵303与污泥泵301均与控制系统10连接。消毒池50设有消毒液阀门及水泵505,消毒液阀门与水泵505均与控制系统10连接。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的每一环流程都是通过控制系统10控制调节,省去了人工因实时检测导致的不便,或是因为人工失误造成问题,安全快捷,处理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了上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100,能实现废水处理的全自动化,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