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软性纤维生物菌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230发布日期:2018-08-10 23:0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过程中用于承载污水处理菌的载体。



背景技术:

为达到污水中污染物质降解的目的,遴选、培养、组合针对污水特别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为专门的污水处理菌种,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中最先进的几种方式之一。目前,水处理池中的生物菌载体主要有无机类载体,如砂子、碳酸盐类、各种玻璃材料、沸石类、陶瓷材料、炭纤维、矿渣、活性炭、金属等;有机类载体,如PVC、PE、PS、PP、各类树脂、塑料、软性或半软性纤维等;软性纤维载体,如经过特殊处理的合成纤维,质轻,强度大,它的比表面积与其它载体相比大大增加。由于软性纤维载体具有相对突出的优点,因此在作为生物菌的载体方面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关于该载体的指标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制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导致软性纤维载体的载菌功能千差万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生物菌活性并能充分发挥菌类分解功能的载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软性纤维生物菌载体,其包括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的基层,其特征在于:基层的前后表面上密布纤维绒,所述的基层及纤维绒能够保证水的渗透通过,处理池中的生物菌位于纤维绒的空隙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呈筒状,基层筒的内表面无纤维绒,在基层筒的外表面密布纤维绒。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上设有疏水孔,所述的疏水孔贯穿基层及基层两面的纤维绒。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孔的表面边缘设有疏水刷,疏水刷的刷毛可弹性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原料易得,结构简单,能够极大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同时该载体的收放极为方便,在进行清池操作时,能够方便地将载体集中取出,确保载体在离水后生物菌的存活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水处理软性纤维生物菌载体,其包括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的基层1,基层的前后表面上密布纤维绒2。

制作时,该载体材料可选择毛毯片、地毯片、聚丙烯晴纤维织成的仿毛织物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湿法纺丝制作的聚丙烯腈纤维,该聚丙烯腈纤维适于制作短纤维,纤维蓬松柔软,宜织制仿毛织物,其具有耐腐性高、表面纤维绒不易结团的优点。织造时,要求基层的两面同时栽织纤维绒,纤维绒的长度不宜过长,以2-5mm为宜,纤维绒的密度不易过低,以生物菌能够附着在纤维绒的间隙内同时水能够渗透至纤维绒的空隙内为宜,同时织物的基层经纬编织密度以能够渗水通过为准。

安装时,将该片状载体均匀悬挂在水处理池内,如附图1所示,在该载体的顶部设有挂环3,可在处理池内部搭设横杆或牵拉钢丝依次将每块载体上的挂环串联悬挂,保证每块载体完全没于水中,处理池内的生物菌附着在纤维绒的孔隙内部对污水进行降解。清池操作时,可将处理池内的片状载体一起提起,由于载体上含有充分的水分、沾满足够的污泥,因此可保证生物菌的存量及存活率,防止在阳光照射下生物菌快速死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该载体的基层上设有疏水孔4,疏水孔4贯穿基层1及基层两面的纤维绒2。

制作时,疏水孔4的直径控制为2-10mm之间,疏水孔4的密度50-100个/平方米。

由于在处理池内悬挂多片载体,该载体将水处理内部分割呈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域,导致处理池内污水的流动性减弱,同时生物菌也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刚投放该载体为例,在投放伊始,由于水流动方向的制约,造成载体两面的生物菌数量极不平衡,而又由于池内污水被分割,由此造成各区域污水的降解速度不一。为解决该问题,在载体片上设置疏水孔,利用该疏水孔保证水体的穿透流动,打破污水的分割区域,同时载体两面的生物菌也会通过疏水孔进行转移,保证载体两面生物菌的平衡性,从而使各区域污水的降解速度保持一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基层1设置为带有内腔5的筒状,基层筒的内表面无纤维绒,在基层筒的外表面密布纤维绒2。同时,在基层1上开设疏水孔4,疏水孔4贯通基层1的两面层体及层体表面的纤维绒,同时在疏水孔4表面的边缘设有疏水刷6,疏水刷的刷毛可弹性弯折。疏水刷6的刷毛可采用PVC、PE、PS等材料制作,要求其即具有一定的弯折性,同时又能恢复自身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由于载体位于污水池中,纤维绒的表面很容易沾上污泥等水中的污物,该污物具有粘性高,不易扩散的特点,当纤维绒的表面吸附较多的污物时极易造成纤维绒的结团,生物菌被包括在结团内部,造成降解效率的下降,尤其对一些好氧性生物菌而言,还会造成生物菌的死亡。增加疏水刷后,疏水刷的刷毛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弹性震动,利用该震动能够使疏水孔周围纤维绒发生抖动,从而防止纤维绒的结团生成。2、将基层制作成筒状后,水及水中的污泥可进入到基层的筒腔内,同时污泥还可附着在筒腔的内壁上,而生物菌随污泥的进入而附着在筒腔内壁的污泥内,当该载体离水后,由于筒腔内部不见阳光,筒腔内部能够较长时间维持池内的环境,有效保证了生物菌的活性。3、处理池内进行抱起操作时,悬浮物在进行充分搅动的同时与疏水刷碰撞,加快了悬浮物的破碎,提高了悬浮物的降解效率。

本实施例设置的疏水刷同样可设置在实施例2所提供的载体上的疏水孔周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