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049发布日期:2018-07-27 20:1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厂设备,具体是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垃圾处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前由于垃圾数量持续爆炸性增加,原有的填埋场日趋饱和,已远难满足需要。而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效减小单纯填埋带来的污染及存放压力。

我国垃圾含水率较高,平均垃圾含水量为30%—40%。为了便于垃圾中水分顺利排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垃圾池的垃圾贮存需达到7天的处理量,如此可以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提高焚烧效率,确保发电厂排放达标。

在国内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垃圾的储存库基本采用深坑式平底加地沟收集渗沥液,但渗沥液收集效果非常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渗沥液浓度高、粘稠、流动速度缓慢,且滑落到垃圾池底的渣土、塑料等也会影响渗沥液的定向流动,甚至堵住渗沥液格栅板,导致渗沥液不能及时排走。

2、大量的渗沥液堆积在池底,可能造成“渗沥液浸泡垃圾”的现象。这样会降低垃圾热值,使焚烧过程需要较多助燃物,从而提高了焚烧成本。

3、渗沥液若无法及时排出,会造成恶臭气体扩散,污染环境。

4、由于垃圾渗沥液的排泄不畅,垃圾池内的垃圾容重实际可达10kN/m3,大大超出了设计值,导致垃圾池结构超载运行,给垃圾池结构安全及耐久性带来极大地隐患。

5、当前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格栅板清洁是由人力完成的,而垃圾池内有强致癌物质(二恶英等)、酸性气体以及易燃易爆气体(甲烷等),同时渗沥液是一种特殊有机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复杂且带有强烈恶臭,能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尿血等症状,这些都对疏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国内也曾发生疏通渗沥液及检修通道时引发爆炸的事故。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池渗沥液格栅板自动疏通装置来替代人工作业,来替代当前的纯人工施工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以替代人工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包括疏通执行机构和移动机架;所述疏通执行机构包括顶出结构、引导结构以及传动结构;所述格栅板固定于墙体上;所述若干疏通执行机构安装在格栅板上,与格栅板一一对应;所述顶出结构与格栅孔对应设置;所述顶出结构可沿引导结构的引导路径,垂直于格栅板做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机架沿格栅板的分布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架位移至疏通执行机构对应位置时,通过传动结构驱动顶出结构运动;在每个格栅板上安装疏通执行机构,可以只针对堵塞的格栅板做有效疏通,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而疏通执行机构和移动机架分离的设计,相对于一体化装置大大简化了调整顶出结构位置与格栅孔对应的过程,同样提高了疏通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结构包括通柱和通柱固定架;所述通柱以垂直于格栅板的方向安装在通柱固定架上;所述通柱固定架可在引导结构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结构包括通柱导向板、导柱以及导柱固定架;所述通柱导向板与格栅板平行间距设置;所述通柱进行疏通时,穿过通柱导向板上设置的通孔以及格栅孔;通过设置通柱导向板可以有效地将通柱上附带的垃圾等杂物拦截,既避免了导柱上的杂物堵塞格栅板,也避免了通柱从格栅板中带出的杂物干扰顶出结构的运行,有效降低故障率;所述导柱垂直于格栅板设置;所述导柱的前端安装在格栅板上,末端与导柱固定架连接;所述通柱固定架四角设有通孔,通柱固定架通过通孔与导柱配合进行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为一根圆形推杆;所述推杆前端与通柱固定架连接,推杆末端受移动机架在垂直于格栅板方向上的往复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架包括动力输出结构和行进结构;所述动力输出结构驱动传动结构运动;所述行进结构使移动机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行进结构包括辅助行走机构和机架驱动装置;所述辅助行走机构包括罐耳和辅助行走轮;所述罐耳与导轨配合,包覆住导轨两侧;所述辅助行走轮安装在罐耳内,与导轨接触;所述机架驱动装置为辅助行走轮提供动力,驱动移动机架沿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结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通过向液压缸输送介质来提供动力;所述液压缸的活塞可与传动结构末端配合来完成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末端设有T形槽,且T形槽设置方向与移动机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液压缸的活塞前端与T形槽形成配合,在垂直于格栅板方向上受约束,在平行于移动机架移动方向上可自由滑动;当移动机架移动进入某一疏通执行机构对应位置时,液压缸的活塞前端嵌入T形槽内,在垂直于格栅板方向上完成疏通动作;当移动机架继续行进时,液压缸的活塞前端滑动脱离T形槽;采用T形槽的结构可以时液压缸活塞和传动结构实现快速配合及脱离,显著提高疏通装置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和导轨;支架为三角支架,位于格栅板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导轨沿格栅板的分布方向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移动机架沿上下两侧导轨移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在每个格栅板上安装疏通执行机构,可以只针对堵塞的格栅板做有效疏通,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而疏通执行机构和移动机架分离的设计,相对于一体化装置大大简化了“调整顶出机构与格栅板位置对应”这一过程,同样提高了疏通效率;通过在格栅板和通柱之间设置通柱导向板,可以有效地将通柱上附带的垃圾等杂物拦截,既避免了导柱上的杂物堵塞格栅板,也避免了通柱从格栅板中带出的杂物干扰顶出结构的运行,有效降低故障率;动结构末端采用T形槽的结构可以时液压缸活塞和传动结构实现快速配合及脱离,显著提高疏通装置运行效率;该装置可有效替代传统的人工疏通,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自动疏通装置左视图;

附图2为自动疏通装置主视图;

附图3为疏通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辅助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疏通装置,包括疏通执行机构1和移动机架2;所述疏通执行机构1包括顶出结构1-1、引导结构1-2以及传动结构1-3;所述格栅板3固定于墙体4上;所述若干疏通执行机构1安装在格栅板3上,与格栅板3一一对应;所述顶出结构1-1与格栅孔对应设置;所述顶出结构1-1可沿引导结构1-2的引导路径,垂直于格栅板3做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机架2可沿格栅板3的分布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架2位移至疏通执行机构1对应位置时,通过传动结构1-3驱动顶出结构1-1运动;在每个格栅板3上安装疏通执行机构1,可以只针对堵塞的格栅板3做有效疏通,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而疏通执行机构1和移动机架2分离的设计,相对于一体化装置大大简化了调整顶出结构1-1位置与格栅孔对应的过程,同样提高了疏通效率。

所述顶出结构1-1包括通柱1-1-1和通柱固定架1-1-2;所述通柱1-1-1以垂直于格栅板3的方向安装在通柱固定架1-1-2上;所述通柱固定架1-1-2可在引导结构1-2上移动。

所述引导结构1-2包括通柱导向板1-2-1、导柱1-2-2以及导柱固定架1-2-3;所述通柱导向板1-2-1与格栅板3平行间距设置;所述通柱1-1-1进行疏通时,穿过通柱导向板1-2-1上设置的通孔以及格栅孔;通过设置通柱导向板1-2-1可以有效地将通柱1-1-1上附带的垃圾等杂物拦截,既避免了导柱1-2-2上的杂物堵塞格栅板3,也避免了通柱1-1-1从格栅板3中带出的杂物干扰顶出结构1-1的运行,有效降低故障率;所述导柱1-2-2垂直于格栅板3设置;所述导柱1-2-2的前端安装在格栅板3上,末端与导柱固定架1-2-3连接;所述通柱固定架1-1-2四角设有通孔,通柱固定架1-1-2通过通孔与导柱1-2-2配合进行滑移。

所述传动结构1-3为一根圆形推杆;所述推杆前端与通柱固定架1-1-2连接,推杆末端受移动机架2在垂直于格栅板3方向上的往复作用力。

所述移动机架2包括动力输出结构2-1和行进结构2-2;所述动力输出结构2-1驱动传动结构1-3运动;所述行进结构2-2使移动机架2移动。

所述行进结构2-2包括辅助行走机构2-2-1和机架驱动装置2-2-2;所述辅助行走机构2-2-1包括罐耳2-2-1-1和辅助行走轮2-2-1-2;所述罐耳2-2-1-1与导轨6配合,包覆住导轨6两侧;所述辅助行走轮2-2-1-2安装在罐耳2-1-1内,与导轨6接触;所述机架驱动装置2-2-2为辅助行走轮2-2-1-2提供动力,驱动移动机架2沿导轨6移动。

所述动力输出结构2-1包括液压缸2-1-1和液压泵站2-1-2;所述液压泵站2-1-2通过向液压缸2-1-1输送介质来提供动力;所述液压缸2-1-1的活塞可与传动结构1-3末端配合来完成动力传递。

所述传动结构1-3末端设有T形槽,且T形槽设置方向与移动机架2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液压缸2-1-1的活塞前端与T形槽形成配合,在垂直于格栅板3方向上受约束,在平行于移动机架2移动方向上可自由滑动;当移动机架2移动进入某一疏通执行机构1对应位置时,液压缸2-1-1的活塞前端嵌入T形槽内,在垂直于格栅板3方向上完成疏通动作;当移动机架2继续行进时,液压缸2-1-1的活塞前端滑动脱离T形槽;采用T形槽的结构可以时液压缸2-1-1的活塞和传动结构1-3实现快速配合及脱离,显著提高疏通装置运行效率。

该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沥液格栅板自动疏通装置还包括支架5和导轨6;支架5为三角支架,位于格栅板3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在墙体4上;导轨6沿格栅板3的分布方向安装在支架5上;所述移动机架2沿上下两侧导轨6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