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429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家用电冰箱的容积通常为20~500升。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1925年瑞典丽都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场。1931年研制成功新型制冷剂氟利昂。5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家用热电冰箱,中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

冰箱的控制面板在维修的时候,需要对控制面板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但是一般的清理为毛刷刷出表面的灰尘,内部以及拐角处的灰尘却难以清理,所以提供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左侧壳体内壁下方开有卡槽,所述负压风机左侧壳体内壁上方开有开口槽,所述卡槽与开口槽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卡槽与开口槽之间分别设有过滤网与过滤棉板,所述开口槽上方均设有盖板,所述过滤网与过滤棉板左侧的壳体内壁均开有出尘口,所述出尘口下方设有集尘盒,所述壳体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右侧开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塑料柔性板,且连接板上下两侧均设有绒毛。

优选的,所述把手外侧套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方右侧设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集尘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结构新颖,使得控制面板在检修的时候内部残留的灰尘被快速干净地进行清理,使用方便。握住把手,启动开关,装置开始工作,通过负压风机的设置使得连接板外侧的绒毛接触控制面板内部的灰尘时,负压风机产生的气流使得壳体连接板处的灰尘被吸入到壳体内部,在过滤网和过滤棉板的阻隔下,灰尘从出尘口落入到集尘盒内部,柔性塑料连接板的设置,使得连接板可以进行弯折接触控制面板内部的灰尘,盖板和集尘盒螺栓连接的设置,使得过滤网、过滤棉板和集尘盒可以定期拆除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把手、3负压风机、4卡槽、5过滤网、6过滤棉板、7开口槽、8集尘盒、9开关、10连接板、11绒毛、12出尘口、13盖板、14出风口、15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面板清尘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负压风机3,所述负压风机3左侧壳体1内壁下方开有卡槽4,所述负压风机3左侧壳体1内壁上方开有开口槽7,所述卡槽4与开口槽7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卡槽4与开口槽7之间分别设有过滤网5与过滤棉板6,所述开口槽7上方均设有盖板13,所述过滤网5与过滤棉板6左侧的壳体1内壁均开有出尘口12,所述出尘口12下方设有集尘盒8,所述壳体1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

所述壳体1右侧开有出风口14,出风口14的设置是使得负压风机3抽出的风排出。所述连接板10为塑料柔性板,且连接板10上下两侧均设有绒毛11。所述把手2外侧套有橡胶套15,橡胶套15的设置是起到防滑的作用。所述把手2上方右侧设有开关9。所述集尘盒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把手2,集尘盒8的螺栓连接便于集尘盒8定期拆除出去集尘盒8内部的灰尘。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得控制面板在检修的时候内部残留的灰尘被快速干净地进行清理,使用方便。握住把手2,启动开关9,装置开始工作,通过负压风机3的设置使得连接板10外侧的绒毛11接触控制面板内部的灰尘时,负压风机3产生的气流使得壳体1连接板10处的灰尘被吸入到壳体1内部,在过滤网5和过滤棉板6的阻隔下,灰尘从出尘口12落入到集尘盒8内部,柔性塑料连接板10的设置,使得连接板0可以进行弯折接触控制面板内部的灰尘,盖板13和集尘盒8螺栓连接的设置,使得过滤网5、过滤棉板6和集尘盒8可以定期拆除进行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