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111发布日期:2018-09-01 03:4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常用来清理工作台、汽车内、地面或者其他狭小空间杂物。清理地面时,操作者一般站立操作。为了提高吹风机的吹除杂物效果,风管出风尾端最好能接触地面或者距离地面很小的距离,此时要求风管长;在清理狭小角落时,一般也要求风管要长,这样才能将风管插入角落,将角落杂物吹除;而在清理工作台时,由于工作台较高,此时一般要求风管短,这样操作才方便。

但是,现有吹风机一般风管有一段或者两段,风管长度调节非常有限,不能适应多种工况。即使具有两段,当其中一段风管不用时需要和主机脱离,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方便地调节风管长度的吹风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风机,包括主机和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出风口的可伸缩风管;

所述可伸缩风管包括至少三个内径依次减小且依次相互嵌套的连接管,相互嵌套的所述连接管彼此间可以相对滑动;

相互嵌套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和止动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相互嵌套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脱离;

所述止动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设置的止动凸起,所述止动凸起的自由端挤压位于内侧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连接管内壁的两端分别形成的环形限位凸起,以及位于所述内侧的所述连接管外壁的内嵌端形成的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能够在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连接管两端的所述环形限位凸起之间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风管的最大长度与所述可伸缩风管的最小长度的比值为n,4≦n≦6。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风管的最小长度小于或等于98mm,所述可伸缩风管的最大长度大于或等于522m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管的壁厚大于或等于1.5mm。

进一步地,相互嵌套的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嵌套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7mm。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沿所述可伸缩风管的伸缩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止动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凸起从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壁的一端至其自由端渐缩;所述止动凸起的外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进一步地,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管的出风口的内径为L,22mm≦L≦26mm。

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外侧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圈所述止动凸起;每一圈止动凸起中的止动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位于最前端的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主机的出风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风机的风管的长度的可调范围大,从而可适用于高、中、低及狭小空间等工况;并且,在清理工作台、地面、狭小空间时,可以通过调节可伸缩风管的长度进行相应清扫操作,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操作者可根据自身身高调节风管的长度,以最舒服、最方便的长度来操作吹风机,而无需操作者弯腰等动作,使用更方便,用户体验更好;另外,由于长度可伸缩,当风管收缩至最小时,整机长度很小,方便存放,有利于减小运输成本;再者,由于在风管长度的调节过程中风管始终和主机连为一体,风管不会丢失。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可伸缩风管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的出风口上,风管的通用性好,当需要更大口径的风管时,只需要更换风管即可,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风管处于最大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风管处于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之间的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风管处于最小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风管处于最大长度时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风管处于最小长度时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主机;2、可伸缩风管;

11、出风口;

21、连接管;

211、环形限位凸起;212、滑动凸起;213、止动凸起;214、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其可以为小型或大型吹风机,为解决现有吹风机的长度调节受限,难以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问题而设计。

需要说明地是,本文中的前、后、远、近等指示方位的词是相对于吹风机的主机1而言的,即靠近主机1的一端为前端,远离主机1的一端为后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包括主机1和连接于主机1的出风口11的可伸缩风管2。可伸缩风管2由多段连接管21依次嵌套连接而成。位于最前端(即内径最大的连接管21)的连接管21的自由端设置有连接口214,连接口214可拆卸地套接在主机1的出风口11上。主体1内具有涡轮、马达,马达带动涡轮的风扇旋转排风,排出的风通过出风口11进入可伸缩风管2用于对目标位置进行清理。

如图3所示,可伸缩风管2包括多个内径依次减小且依次相互嵌套的连接管21。连接管2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优选地为4、5、6、7、8或9。出风口11排出的风通过连接口214进入第一段连接管21后,依次通过后续连接管21后从可伸缩风管2的尾端离开。为了提高风力,依次嵌套的连接管21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后续的连接管21内套于前端的连接管21内。依次嵌套的连接管21彼此间可以滑动,以改变风管21的长度,使得风管21可伸长或缩短。图3示出了所有的连接管21均滑动到最远位置时的可伸缩风管2,此时可伸缩风管2具有最大长度。图4示出了所有的连接管21均未滑动到最远时的可伸缩风管2。图5示出了所有的连接管21均滑动到最近位置时的可伸缩风管2,此时可伸缩风管2具有最小长度。可伸缩风管2在最大长度(图3)和最小长度(图5)之间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操作长度需求。

如图6和图7所示,相互嵌套的两个连接管2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防止内套的连接管21在滑动到最远或最近位置时脱离外部的连接管21。限位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连接管21内壁的两端分别形成的环形限位凸起211,以及位于内侧的连接管21外壁的前端形成的滑动凸起212,滑动凸起212能够在位于其外侧的连接管21两端的环形限位凸起211之间滑动。

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无极调节,提高可调节风管长度的调节范围,如图8和图9所示,相互嵌套的两个连接管21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止动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连接管21的内壁上设置的止动凸起213,止动凸起213的自由端用于挤压位于其内侧的连接管21的外壁。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止动效果,位于外侧的连接管21的内壁上沿可伸缩风管的伸缩方向设置有多个止动凸起213。进一步地,在位于外侧的连接管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圈止动凸起213,每圈止动凸起213中的止动凸起2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一圈止动凸起213。止动凸起213能够提高相互嵌套的两个连接管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在不受外部拉开或收缩可伸缩风管2的拉力或推力时,相互嵌套的两个连接管21可以在任意相对位置保持相对静止,实现无极调节。

为了在受到外部拉力或推力时,可以较省力地拉开或收缩可伸缩风管2,且为了减小嵌套于内侧的连接管21的磨损,如图9所示,止动凸起23从其设置于连接管21内壁的一端至其自由端渐缩,且止动凸起213的外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本实施例中,可伸缩风管2拉长后的最大长度、可伸缩风管2收缩后的最小长度可以根据所适用的场合进行具体设置。但优选地,可伸缩风管2拉长后的最大长度与可伸缩风管2收缩后的最小长度的比值为n,4≦n≦6;且可伸缩风管2收缩后的最小长度小于或等于98mm,可伸缩风管2拉长后的最大长度大于或等于522mm。

为了保证可伸缩风管2的强度,每个连接管21的壁厚大于或等于1.5mm。相互嵌套的两个连接管21的嵌套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7mm。

为了保证吹风效果,位于末端的连接管21(即内径最小的连接管21)的出风口的内径为L,22mm≦L≦26mm。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止动效果,止动凸起213通常距环形限位凸起211有一定的距离,而为了使得连接管21能够有较大的相对位移,需要滑动凸起212能够从止动凸起213的外表面通过。因而,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滑动凸起212从止动凸起213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凸起212的顶面为向下倾斜的导向面(图中未示);滑动凸起212的底面为向上倾斜的导向面(图中未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向外拉动或向内按压任何一节连接管21,即可实现可伸缩风管2长度的调节。且由于连接管21的内壁上设置有止动凸起213,可伸缩风管2的长度的可调范围大,从而可适用于高、中、低及狭小空间等工况;并且,在清理工作台、地面、狭小空间时,可以通过调节可伸缩风管2的长度进行相应清扫操作,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操作者可根据自身身高调节风管的长度,以最舒服、最方便的长度来操作吹风机,而无需操作者弯腰等动作,使用更方便,用户体验更好;另外,由于长度可伸缩,当风管收缩至最小时,整机长度很小,方便存放,有利于减小运输成本;再者,由于在风管长度的调节过程中可伸缩风管2始终和主机1连为一体,可伸缩风管2不会丢失。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可伸缩风管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的出风口11上,风管的通用性好,当需要更大口径的风管时,只需要更换风管即可,使用更方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