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5144发布日期:2018-10-26 19:5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



背景技术:

所谓喷涂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喷涂已由手工向工业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喷涂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喷涂产品上通常会携带有粉尘,会影响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且影响最终喷涂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喷涂产品穿过静电除尘柜从而去除喷涂产品表面附着的粉尘,但是静电除尘柜中通常只设有一块正电极板和一块负电极板,正电极板上集灰的速度较快,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停下来进行清灰处理,影响了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结构简单,多个正电极板可进行依次交替工作,能够对喷涂产品进行持续吸尘,并及时对正电极板进行清尘处理,提高了静电除尘柜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包括下柜体,设置在下柜体上方的上柜体,设置在上柜体内顶壁上的负电极板,高压直流电源,安装在下柜体内壁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PLC装置,与PLC装置连接的报警器,被电机驱动的转轴,若干个连接在转轴上的绝缘件,连接在绝缘件自由端的正电极板,若干个设置在下柜体内壁上的风扇,位于下柜体内且位于正电极板下方的收灰盒;所述电机驱动正电极板在下柜体内转动以更新与负电极板相对的正电极板,所述上柜体形成有过线通道,所述高压直流电源负极连接负电极板,所述高压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正电极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板的个数为三个且横截面围合呈三角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直流电源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末端设有插头,所述正电极板上设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插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靠近下柜体上边缘线布置且面向位于下柜体内的正电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结构简单,多个正电极板可进行依次交替工作,能够对喷涂产品进行持续吸尘,并及时对正电极板进行清尘处理,提高了静电除尘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下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2所示的用于自动喷涂生产线的静电除尘柜,包括下柜体1,设置在下柜体1上方的上柜体2,设置在上柜体2内顶壁上的负电极板4,高压直流电源6,安装在下柜体1内壁上的电机(未示出),与电机连接的PLC装置(未示出),与PLC装置连接的报警器(未示出),被电机驱动的转轴8,若干个连接在转轴8上的绝缘件9,连接在绝缘件9自由端的正电极板5,若干个设置在下柜体1内壁上的风扇7,位于下柜体1内且位于正电极板5下方的收灰盒3。

所述上柜体2形成有过线通道20以供喷涂产品通过,喷涂产品通过过线通道20时,喷涂产品上携带的粉尘带电并大部分沉积在正电极板5上,少部分沉积在负电极板4上。

所述高压直流电源6负极连接负电极板4,所述高压直流电源6正极连接正电极板5。所述高压直流电源6连接有电源线61,所述电源线61末端设有插头62,所述正电极板5上设有与所述插头62匹配的插口50以实现高压直流电源6与正电极板5的连接。负电极板4设有插口40,插头62插入插口40中以实现高压直流电源6与负电极板4的连接。

所述风扇7靠近下柜体1上边缘线布置且面向位于下柜体1内的正电极板5,通过风扇7将正电极板5上沉积的粉尘吹入收灰盒3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板5的个数为三个且横截面围合呈三角形,位于下柜体1内的正电极板5呈倾斜向下布置,便于粉尘掉入收灰盒3中。

所述电机驱动正电极板5在下柜体1内转动以更新与负电极板4相对的正电极板5。电机工作前,PLC装置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人预先拔下插头62,PLC装置再控制电机工作,电机驱动转轴8转动从而使下一个正电极板5与负电极板4相对,再将插头62插入该正电极板5的插口50中,同时对上一个正电极板5进行清尘处理,无需频繁取下正电极板5进行清尘,如此重复循环。多个正电极板5可进行依次交替工作,能够对喷涂产品进行持续吸尘,并及时对正电极板5进行清尘处理,提高了静电除尘柜的工作效率。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