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5447发布日期:2018-11-16 23:47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用化学品污染(化肥、农药等)、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生产排放的COD.N.P等主要污染物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其中OOD排放量占总量的46%以上,N.P占5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健康,市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V、劣V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8%、9.2%,与此同时,多数湖泊富营养化水平依然居高不下。在我国37个大小湖泊中,中度营养化的湖泊占55.8%,富营养化的占14.7%,重富营养化的占8.8%。

有机农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但是在部分水质敏感区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的生长仍然会对水域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很多人向水域中丢垃圾,导致水域环境逐渐变差,因此,发明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通过在水域内设置栅栏和挡网,在地面设置挡板,将种植区域与水域分割开来避免农作物对水域的接触,同时可以极好的避免人为破坏水域环境的现象,栅栏和挡网可以将垃圾和废弃物隔开,方便治理人员清理水面,以解决在部分水质敏感区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的生长仍然会对水域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很多人向水域中丢垃圾,导致水域环境逐渐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水质敏感区域内水质情况和种植区域土壤的肥力,并按照相应的敏感高低和肥力高低进行相应的标签和记录;

步骤二:将种植区域与水域接触部位进行分离,在水域内靠近岸边2m处安装栅栏和挡网,并在岸上排列挡板将水域隔离开;

步骤三:在远离水域部分在地面挖建地下存水室,将不同的种植区域挖通沟槽连通至地下存水室;

步骤四:在远离水域部分在地面挖建地下存储室,将有机肥原料混合堆积在存储室内腐熟后作为肥源;

步骤五:对种植区域进行系统的规划,根据不同种植物所需肥力的大小进行预设相应的种植区域,对土壤进行施基肥工作;

步骤六:对施肥完成后的土壤进行翻耕工作,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特性不同将土壤翻耕深度进行调整,翻整深度为10-35cm;

步骤七:将农作物进行种植在相应预设种植区域;

步骤八:对农作物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

步骤九:对成熟后的农作物进行收割,并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割除后堆放于存储室内,与树叶、树枝、牲畜粪便等混合在一起腐化制成所需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施加肥。

优选的,步骤一中按照种植区域相同长度的土壤每50m做一个标签记录,方便后期对农作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优选的,步骤三中存水室内部设有污水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工作,雨水过滤装置包括筛板和过滤网,筛板和过滤网均设置于存水室内部,筛板设置于过滤网顶部且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优选的,步骤五中施基肥对种植区域施加有机肥,为避免营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应在施肥前3-5天对种植区域灌溉。

优选的,步骤八中田间管理包括正常的除草、灌溉、施肥、除虫等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在水域内设置栅栏和挡网,在地面设置挡板,将种植区域与水域分割开来避免农作物对水域的接触,同时可以极好的避免人为破坏水域环境的现象,栅栏和挡网可以将垃圾和废弃物隔开,方便治理人员清理水面,保持水域的干净整洁;

2、通过设有存水室,存水室收集和存储日常雨水,通过雨水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的灌溉工作,可以起到节省水资源的作用,将不同的种植区域挖通沟槽连通至地下存水室,避免雨季时期农作物被水淹导致产量低下的现象;

3、通过设有存储室,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割除后堆放于存储室内,与树叶、树枝、牲畜粪便等混合在一起腐化制成所需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施加肥,起到植物有机循环生长,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避免使用大量化学用品施加农作物,保证了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环保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存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标签、2栅栏、3挡网、4挡板、5存水室、6存储室、7筛板、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水质敏感区域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水质敏感区域内水质情况和种植区域土壤的肥力,并按照相应的敏感高低和肥力高低进行相应的标签1和记录,按照种植区域相同长度的土壤每50m做一个标签1记录,方便后期对农作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步骤二:将种植区域与水域接触部位进行分离,在水域内靠近岸边2m处安装栅栏2和挡网3,并在岸上排列挡板4将水域隔离开;

步骤三:在远离水域部分在地面挖建地下存水室5,将不同的种植区域挖通沟槽连通至地下存水室5,存水室5内部设有污水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工作,雨水过滤装置包括筛板7和过滤网8,筛板7和过滤网8均设置于存水室5内部,筛板7设置于过滤网8顶部且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在远离水域部分在地面挖建地下存储室6,将有机肥原料混合堆积在存储室6内腐熟后作为肥源;

步骤五:对种植区域进行系统的规划,根据不同种植物所需肥力的大小进行预设相应的种植区域,对土壤进行施基肥工作,为避免营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应在施肥前3-5天对种植区域灌溉。

步骤六:对施肥完成后的土壤进行翻耕工作,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特性不同将土壤翻耕深度进行调整,翻整深度为10-35cm;

步骤七:将农作物进行种植在相应预设种植区域;

步骤八:对农作物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正常的除草、灌溉、施肥、除虫等工作;

步骤九:对成熟后的农作物进行收割,并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割除后堆放于存储室6内,与树叶、树枝、牲畜粪便等混合在一起腐化制成所需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施加肥。

实施例二,由实施例一可知:

通过在水域内设置栅栏2和挡网3,在地面设置挡板4,将种植区域与水域分割开来避免农作物对水域的接触,同时可以极好的避免人为破坏水域环境的现象,栅栏2和挡网3可以将垃圾和废弃物隔开,方便治理人员清理水面,保持水域的干净整洁。

实施例三,由实施例一可知:

通过设有存水室5,存水室5收集和存储日常雨水,通过雨水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的灌溉工作,可以起到节省水资源的作用,将不同的种植区域挖通沟槽连通至地下存水室5,避免雨季时期农作物被水淹导致产量低下的现象;通过设有存储室6,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割除后堆放于存储室6内,与树叶、树枝、牲畜粪便等混合在一起腐化制成所需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施加肥,起到植物有机循环生长,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避免使用大量化学用品施加农作物,保证了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环保工作。

实施例四,由实施例三可知:

综合评判农田土壤肥力后,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按养分消耗从低到高决定轮作次序,例如几大类蔬菜的轮作次序为:豆类-块茎类-叶菜类-瓜果类,如果种植谷物类,则其消耗养分最大,对于豆科植物参与轮作是必要的,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氮索的积累,为下茬作为提供更多的氮素营养,更好的可以进行水早轮作,同时可以穿插水稻种植;

农作物收获后,将1/3的作物秸秆在播种下茬作物15-20天之前粉碎成3--5cm小断后还田,由于秸秆一般比较高,施用不当易与作物争夺土壤速效氮而影响作物早期生长,故作物秸秆还田时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沼液,沼液提供的氯素含量约为还田秸秆总量的5%左右。

实施例五,由实施例一可知:

应尽量选择以牛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为主,鸡粪和猪粪有机肥配合施用,减少重金属和磷素累计的风险,以牛粪有机肥作为基肥,鸡粪或者猪粪作为追肥,由于牛粪堆肥中含有更多的纤维素物质,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更好,因此,对黏重土壤适当增加牛类有机肥的施用量,牛类提供投入氮源总量的70%以上,而砂性土壤则适当增加鸡粪和猪类有机肥的施用量,牛类提供投入氮源总量的50%,可以保证农作物足够的营养量进行生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