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实验室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9336发布日期:2018-10-23 22:0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实用室的通风柜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实验室通风柜。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致病或毒性不明的气体或微小颗粒,在实验室中往往都配置有通风柜,通风柜成为实验室通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通风柜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柜门并且在柜中还设置有用于实验的实验空间,各种实验都设置在所述通风柜的实验空间内完成。而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需要使用到水、电等动力源。出于便于使用考虑,水龙头、插座往往也是设置在所述实验空间内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720820698.0中提出的一种实验室用通风柜净化设备,包括柜体(13)和工作台面(7),所述柜体(13)上端右侧外表面安装有电源接口,在对应所述工作台面7后端位置安装有储水槽(14),在所述储水槽(14)正上方安装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固连到柜体 (13)内侧壁上。如此,所述储水槽(14)和所述出水管(15)的设置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当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7)上的实验物品比较多的时候很容易掉落储水槽(14)而丢失或损坏,非常不便。而且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7)上的化学物质也非常容易在试验的过程中溅落到所述储水槽(14)内对其表面造成腐蚀。为此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20476410.3中记载的一种用于通风柜的壁挂式水斗提出了解决方案。所述壁挂式水斗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水口,下端设置出水口。在所述壳体的背面的中部开有环形凸起,在所述凸起上套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纵截面呈“工”字形从而形成有左右分置的一对卡槽,所述凸起陷入所述橡胶圈的其中一侧的卡槽中,所述橡胶圈的另一侧的卡槽用于卡住通风柜侧壁的侧壁凸起。该结构满足了储水、随时用水的要求,而且不占用通风柜的台面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对上述专利申请201520476410.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并没有对壁挂式水斗的结构作详细的记载,更没有公开如果需要在通风柜的实验空间内设置其他动力源时的具体设置方式和定位结构。另外通过“工”字形的所述橡胶圈对所述壁挂式水斗进行定位存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难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实验室通风柜,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柜门、位于柜内的试验用柜台板、位于柜台板左右两边的柜侧壁,在左右两边的柜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柜侧壁包括有直面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的内侧壁和位于所述内侧壁外侧的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具有能够收藏动力管线的间隔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上嵌装有动力源集成模板,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包括盆状模板主体,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呈凹陷盆状包括有盆底壁、盆侧壁和位于所述盆侧壁上向四周外延伸的盆沿,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口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所述盆侧壁或盆底壁上安装有动力源输出器,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入端连接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外侧的所述间隔空间中相应类别的动力管线,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出端口暴露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内侧的空间。

其中,在左右两边的柜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柜侧壁包括有直面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的内侧壁和位于所述内侧壁外侧的外侧壁。可以解读为左柜侧壁或右柜侧壁中的其中一个柜侧壁包括有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又或者所述左柜侧壁和右柜侧壁都同时包括有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

其中,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是集成有至少一种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总成器,需要配置到所述实验空间内的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例如水阀、气阀或电插座都可以统一地集成到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和简化所述实验室通风柜的内部结构。

其中,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呈凹陷盆状包括有盆底壁、盆侧壁和位于所述盆侧壁上向四周外延伸的盆沿,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口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主要结构特征。从所述实验空间内观看,所述盆状模板主体总体上是向其所靠近的所述间隔空间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盆状模板的部分板体,例如所述盆底壁、所述盆侧壁上的至少部分壁体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伸入到其所靠近的所述间隔空间内。这样,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并不会占用或过多地占用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相反还扩大了所述实验空间,从而不会阻碍或明显阻碍实验人员观察所述实验空间内的实验过程以及对所述实验空间内的物品进行操作。

其次,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口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最主要定义的是从方位的角度对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和外侧方位给出的定义,即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方向,而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口也朝向所述柜台板上面的实验空间为此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口也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内侧而不是外侧方位,也因此在本方案中将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的间隔空间定义其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外侧。

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虽然呈凹陷盆状但当其所述盆底壁与盆侧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转弯分界线的平滑过渡衔接结构中,所述盆底壁与所述盆侧壁仅仅只是相对靠近所述盆沿部位远近的相对部位,距离所述盆沿部位相对较远的部位是所述盆底壁,距离所述盆沿部位相对较近的部位是所述盆侧壁。

其中,所述盆侧壁或盆底壁上安装有动力源输出器。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安装位置,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安装在所述盆侧壁或盆底壁上。与把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安装在所述柜台板上的布局方式相比,由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侧壁、盆底壁能够通过延伸到所述间隔空间内的设置方式获得足够大的布局空间,从而可以设置适当大的幅面,进而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不仅能够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更大的布局空间,而且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也能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相对的屏蔽性保护,让实验室人员或仪器在移动时不容易误碰触到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但容易靠近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取动力源,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占用所述柜台板上本身的台面空间,避免台面上流失出来的腐蚀性液体或尘埃损坏所述动力源输出器。

其中,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入端连接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外侧的所述间隔空间中相应类别的动力管线。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动力管线的布局位置,与所述动力源输出器连接的动力管线收容在所述间隔空间中。这样可以借助所述间隔空间收藏、保护所述动力管线。而且能够更容易地实现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上的动力源输出器与所述动力管线之间的连接。其次,所述相应类别的动力管线指的是与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所输出的动力源类别相匹配的管线。例如当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为水阀时,与其连接的动力管线即为供水管;当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为气阀时,与其连接的动力管线即为供气管;当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为电插座(信号连接头)时,与其连接的动力管线即为供电线(信号线)。

其中,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出端口暴露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内侧的空间。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内侧的空间主要包括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内空间以及部分的所述实验空间。所以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出端口可以完全收容到所述盆内空间内,也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伸入到所述实验空间。从而在所述实验空间内可以观察到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出端口,在所述实验空间内也即可以获得从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动力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包括盆状模板主体,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为需要设置到所述通风柜上的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了定位基础。当在所述通风柜上需要安装上多种、多个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时,一个或几个所述盆状模板主体还能够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一种可供集成的安装方式。这样的集成结构和布局方式能够简化多个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定位和相关管路的连接,从而能够简化所述通风柜的内部结构。

2.由于所述盆侧壁或盆底壁上安装有动力源输出器,这样,由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侧壁、盆底壁能够通过延伸到所述间隔空间内的设置方式获得足够大的布局空间,从而可以设置适当大的幅面,进而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不仅能够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更大的布局空间,而且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也能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相对的屏蔽性保护,让实验室人员或仪器在移动时不容易误碰触到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但容易靠近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取动力源,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占用所述柜台板上本身的台面空间,避免台面上流失出来的腐蚀性液体或尘埃损坏所述动力源输出器。

按照实际设计的需要,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可以包括用于供给水源的水阀。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包括水阀,所述水阀安装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上部的盆侧壁或盆底壁上,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反向盆沿,所述反向盆沿沿与所述盆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反向盆沿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下部的盆侧壁、盆底壁结合形成能够容纳水的袋状容纳空间,在位于所述袋状容纳空间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位于所述间隔空间内的回收管。其中,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反向盆沿,所述反向盆沿沿与所述盆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上述特征可以解读为,当把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安装到所述通风柜上后,所述反向盆沿是向上延伸的,类似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下部的袋子面层。从所述水阀滴漏流出的液体可以收容到所述袋状容纳空间内而不会直接滴落或过多地滴落在所述柜台板上沾污所述柜台板。所述排水口的设置能够便捷地把收容到所述袋状容纳空间内的液体排走。另外,所述排水口连通位于所述间隔空间内的回收管,这样,连通所述排水口的回收管也能够收藏到所述间隔空间内。

又或者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可以包括供给气源例如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的气阀。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包括气阀,所述气阀安装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左侧边或右侧边的盆侧壁或盆底壁上。其中所述气阀的进口连接相应的动力气管,而所气阀的出口位于所述盆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的,用于安装所述气阀的所述盆侧壁呈倾斜状。这样,呈倾斜状的盆侧壁可以使所述气阀也倾斜设置,从而能够以倾斜的角度向所述实验空间提供气体。

为了能够控制所述气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控制所述气阀的控制开关设置在衔接所述柜侧壁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前面板上。其中,所述前面板衔接于所述柜侧壁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前方,从而能够遮藏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的间隔空间。并且所述前面板暴露于所述实验空间之外,这样所述控制开关也是外露于所述实验空间之外的。站在所述通风柜前面的实验人员无需打开所述通风柜的柜门也可以便捷地控制所述气阀的开闭。这样,有利于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因为通过所述气阀输送到所述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有可能是有毒气体或危险性高的气体,在未完全消耗或抽离所述实验空间前,不宜打开所述实验空间。

所述动力源输出器还可以包括提供电源的电插座。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动力源输出器还包括电插座,所述电插座与所述气阀对望分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左侧边或右侧边的盆侧壁或盆底壁上。所述对望分置是指所述电插座与所述气阀的输出端口同时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同一侧面但相隔一定的安全间距或分置在两个不同的盆侧壁上。

又或者,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包括电插座,所述电插座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侧壁或盆底壁上。这样,把所述电插座也集成到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上,可以减少或避免实验用物质特别是液体滴落到所述电插座中造成漏电的安全隐患,提高所述通风柜的安全性。

为了便于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的拆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还包括环形定位体和弹性卡扣;其中,所述环形定位体呈环状,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叠置在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的外周尺寸;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固定臂和弓状弹性臂,所述弹性卡扣通过所述固定臂连接到所述盆沿和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通过所述弹性卡扣可拆卸地嵌装在所述安装孔上。

其中,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叠置在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的外周尺寸。这样,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和所述环形定位体之间是内外叠置的关系,所述盆状模板主体和所述环形定位体直接或间接连接一起。穿过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环空间至少可以观察到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内空间,但是所述盆沿中至少部分盆沿体由于叠置在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而被所述环形定位体所遮挡。并且所述盆沿的盆沿外边缘并没有向四周外延伸出所述环形定位体,即所述环形定位体遮盖所述盆沿外边缘,所述环形定位体成为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外装饰边框。

其中,所述弓状弹性臂是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的异形臂体。所述弓状弹性臂大致呈弓状,从而具有竖向延伸的竖立臂和背向所述竖立臂方向弯曲的曲臂,所述曲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立臂的首端,而另一端向所述竖立臂的尾端方向延伸并为自由端,又或者所述曲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立臂的首、尾两端。这样,在所述竖立臂和曲臂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曲臂收缩变形的空间,并且所述曲臂的自身结构可以使得所述曲臂能够适当弹性收缩变形从而能够从所述实验空间穿过所述安装孔进入到所述间隔空间,然后所述曲臂自动复原张开限制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向所述实验空间一侧移动的位移量,从而防止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轻易地脱离所述安装孔,但是当用力向所述实验空间一侧拉动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时,所述曲臂再次收缩变形而让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便捷地从所述安装孔上拆卸下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所述环形定位体、弹性卡扣和所述盆状模板主体三者是分体结构并且主要是内外叠置的关系,所以它们三者之间的配合安装操作也就相对简单。而且,依靠所述弓状弹性臂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便捷地把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安装到所述安装孔上,或从所述安装孔上拆卸下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弹性卡扣的固定臂连接到所述凸台上并且所述固定臂将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压在脚下。这样,所述固定臂能够通过压靠的方式对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上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凸台的接纳槽或接纳孔,所述凸台插入所述接纳槽或接纳孔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环形定位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和加强强度的环形凸出体,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外边缘顶靠在所述凸出体的侧边从而将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限定在所述凸出体所环形限定的区域内。这样,所述环形凸出体不仅能够加强所述环形定位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对所述盆状模板主体的盆沿进行初步的定位。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实验室通风柜,特别是需要配备动力源的通风柜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结构的通风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结构的通风柜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及其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这种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有气阀5a和电插座51a的盆状模板主体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结构的通风柜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改进结构的实验室通风柜100,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柜门(图中未画出)、位于柜内的试验用柜台板15、位于柜台板15左、右两边的柜侧壁(16、17)。左、右两边的所述柜侧壁(16、17)分别包括有直面所述柜台板15上面的实验空间1的内侧壁(11、11a)和位于所述内侧壁(11、11a)外侧的外侧壁(12、12a),所述内侧壁(11、11a)与所述外侧壁(12、12a)之间具有能够收藏动力管线的间隔空间(10、10a)。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左、右两边的所述柜侧壁(16、17)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柜侧壁(16或17)中设置所述内、外侧壁也是可行的。

其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右柜侧壁17的内侧壁11上设置有安装孔(图6中被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遮挡,未予以标记),在所述安装孔上嵌装有动力源集成模板200。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包括盆状模板主体2,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呈凹陷盆状包括有盆底壁21、盆侧壁(22、23、24和25)和位于所述盆侧壁(22、23、24和25)上向四周外延伸的盆沿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盆底壁21与所述盆侧壁(22、23、24和25)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线,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口28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内侧并朝向所述柜台板15上面的实验空间1。从所述实验空间1内观看,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总体上是向所述间隔空间10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所述盆底壁21、所述盆侧壁(22、23、24和25)伸入到所述间隔空间10内。这样,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并不会占用或过多地占用所述柜台板15本身的台面空间及其上的所述实验空间1,从而不会阻碍或明显阻碍实验人员观察所述实验空间1内的实验过程以及对所述实验空间1内的物品进行操作。

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还包括有动力源输出器,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包括水阀5,所述水阀5安装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上部的盆侧壁22(或盆底壁21)上,所述水阀5的输入端连接位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外侧的所述间隔空间10中的供水管(图中未画出),所述水阀5的输出端口完全收容到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内空间20内而暴露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内侧的空间,所述水阀5的操作手柄50也设置在所述水阀5上。这样在所述实验空间1内可以观察到所述水阀5的输出端口,在所述实验空间1内也即可以获得从水阀5的输出端口输出的液体。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下部设置有反向盆沿26,所述反向盆沿26沿与所述盆沿27相反的方向延伸,类似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下部的袋子面层。所述反向盆沿26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下部的盆侧壁(23、24和25)、盆底壁21结合形成能够容纳水的袋状容纳空间201,在位于所述袋状容纳空间201底部的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侧壁23上设置有排水口230,所述排水口230连通位于所述间隔空间10内的回收管6。这样,从所述水阀5漏流出的液体可以收容到所述袋状容纳空间201内而不会直接滴落或过多地滴落在所述柜台板15上沾污所述柜台板15。另外,所述排水口230的设置能够便捷地把收容到所述袋状容纳空间201内的液体排走。

如图1和图8所示,在所述左柜侧壁16的内侧壁11a上同样设置有安装孔(图1中被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遮挡,未予以标记),在所述安装孔上嵌装有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包括盆状模板主体2a和动力源输出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a与上面所述的盆状模板主体2的结构是类似的,主要区域点在于省略了所述反向盆沿26和所述排水口230的设置。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上的动力源输出器包括供给气源例如氢气、氧气等气体的气阀5a,所述气阀5a安装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a右侧边的盆侧壁25a上。所述盆侧壁25a呈倾斜状。这样,呈倾斜状的盆侧壁25a可以使所述气阀5a也倾斜设置,从而能够以倾斜的角度向所述实验空间1提供气体。在衔接所述柜侧壁17的内侧壁11与外侧壁12的前面板1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气阀5a的控制开关131。其中,所述前面板13衔接于所述柜侧壁(16、17)的内侧壁(11、11a)与外侧壁(12、12a)的前方,从而能够遮藏所述间隔空间10。并且所述前面板13暴露于所述实验空间1之外,这样所述控制开关131也是露于所述实验空间1之外。站在所述通风柜100前面的实验人员无需打开所述通风柜100的柜门也可以便捷地控制所述气阀5a的开闭。这样,有利于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因为通过所述气阀5a输送到所述实验空间1内的气体有可能是有毒气体或危险性高的气体,在未完成消耗或抽离所述实验空间1前,并不宜打开所述柜门。

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上的动力源输出器还可以包括提供电源的电插座51a。所述电插座51a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a的左侧边的盆侧壁24a上与所述气阀5a对望分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插座51a和所述气阀5a还可以调换位置,即把所述电插座51a设置在所述右侧边的盆侧壁25a上,而把所述气阀5a设置在所述左侧边的盆侧壁24a上。或者所述电插座51a和所述气阀5a同时安装在盆侧壁24a或盆底壁21a上并且它们的输出端口同时位于所述盆状模版主体的同一侧面但相隔一定的安全间距。又或者在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上只设置所述电插座51a,此时所述电插座51a可设置在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侧壁(22、23、24或25)或盆底壁21上。这样,把所述电插座51a也集成到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上,可以减少或避免实验用物质特别是液体滴落到所述电插座51a中造成漏电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所述通风柜的安全性。

综上可见,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2a)为需要设置到所述通风柜100上的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了定位基础。当在所述通风柜上需要安装上多种、多个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时,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2a)还能够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一种可供集成的安装方式。这样的集成结构和布局方式能够简化多个所述动力源输出器的定位和相关管路的连接,从而能够简化所述通风柜的内部结构。另外,由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2a)的盆侧壁、盆底壁能够通过延伸到所述间隔空间(10、10a)内的设置方式获得足够大的布局空间,从而可以设置适当大的幅面,进而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不仅能够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更大的布局空间,而且所述盆侧壁、盆底壁也能为所述动力源输出器提供相对的屏蔽性保护,让实验室人员或仪器在移动时不容易误碰触到所述动力源输出器,但容易靠近所述动力源输出器取动力源,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占用所述柜台板上本身的台面空间,避免台面上流失出来的腐蚀性液体或尘埃损坏所述动力源输出器。

为了便于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和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的拆装,进一步采用下列的可拆卸嵌装结构。由于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和动力源集成模板200a所采用的可拆卸嵌装结构类似,下面以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所采用的可拆卸嵌装结构为例作介绍。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还包括环形定位体4和多个间隔布置的弹性卡扣3(图中仅显示了其中的一个弹性卡扣3)。其中,所述环形定位体4呈环状,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叠置在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环部44的内侧,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的外周尺寸。这样,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和所述环形定位体4之间是内外叠置的关系,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和所述环形定位体4直接或间接连接一起。穿过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环空间至少可以观察到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内空间20,但是所述盆沿27上的至少部分盆沿体由于叠置在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侧而被所述环形定位体4所遮挡。并且所述盆沿外边缘270并没有向四周外延伸出所述环形定位体4,即所述环形定位体4遮盖所述盆沿外边缘270,所述环形定位体4成为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外装饰边框。除此之外,所述环形定位体4还具有定位功能。当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嵌装在所述安装孔上后,所述环形定位体4是设置在所述实验空间1内并其外环部43是叠置在所述内侧壁11上的,所述外环部43能够阻止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向所述间隔空间10方向移动而脱离所述安装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让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叠置在所述内侧壁11上,这样所述盆沿27能够阻止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向所述间隔空间10方向移动而脱离所述安装孔。在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环绕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环内空间间隔布置的凸台42,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上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凸台42的接纳槽270(或接纳孔),所述凸台42插入所述接纳槽270(或接纳孔)中。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和加强强度的环形凸出体41,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外边缘270顶靠在所述凸出体41的侧边从而将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限定在所述凸出体41所环形限定的区域内。这样,所述环形凸出体41不仅能够加强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对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进行初步的定位。

所述弹性卡扣3包括固定臂31和弓状弹性臂32。所述弹性卡扣3的固定臂31连接到所述凸台42上并且所述固定臂31将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压在脚下。这样,所述固定臂31能够通过压靠的方式对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的盆沿27进行定位。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卡扣3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通过所述固定臂31连接到所述盆沿27和所述环形定位体4的内侧。所述弓状弹性臂32是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的异形臂体。所述弓状弹性臂32大致呈弓状,从而具有竖向延伸的竖立臂321和背向所述竖立臂321方向弯曲的曲臂322,所述曲臂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立臂321的首端,而另一端向所述竖立臂321的尾端方向延伸并为自由端。又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臂3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立臂321的首、尾两端也是可行的。这样,在所述竖立臂321和曲臂322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曲臂322收缩变形的空间333,并且所述曲臂322的自身结构可以使得所述曲臂322能够适当弹性收缩变形从而能够从所述实验空间1穿过所述安装孔进入到所述间隔空间10内,然后所述曲臂322自动复原张开限制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向所述实验空间1一侧移动的位移量,从而防止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轻易地脱离所述安装孔。但是当用力向所述实验空间1一侧拔动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时,所述曲臂322再次收缩变形而让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便捷地从所述安装孔上拆卸下来。这样,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通过所述弹性卡扣3可拆卸地嵌装在所述安装孔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所述环形定位体4、弹性卡扣3和所述盆状模板主体2三者是分体结构并且主要是内外叠置的关系,所以它们三者之间的配合安装操作也就相对简单。而且,依靠所述弓状弹性臂32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便捷地把所述动力源集成模板200安装到所述安装孔上,或从所述安装孔上拆卸下来。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实验室通风柜100,特别是需要配备动力源的通风柜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