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杀菌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060发布日期:2018-09-29 04:0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杀菌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净水器已经慢慢的走进了广大用户的家里,净水器也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只能够对自来水等待净化的水进行净化,而用户用于装水的水杯或用于给婴儿喂奶的奶瓶在使用后容易滋生细菌,经净水器净化后的净化水进入到水杯或奶瓶后,由于水杯或奶瓶内本身滋生有细菌,净化水容易与水杯或奶瓶内的细菌混合而进入人体,对用户的健康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只能够对待净化的水进行净化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杀菌净水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杀菌净水器,包括:底座、控制座、储水箱和杀菌容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控制座,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过滤芯;

所述控制座上设有控制组件、出水口和杀菌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出水和所述杀菌组件启动;

所述杀菌容器设置于所述杀菌组件的下方,用于装载待杀菌的容器。

可选地,所述杀菌组件包括紫外线灯或蒸汽喷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控制座上还设置有高压旋转喷头,用于旋转喷射高压水流对所述杀菌容器装载的待杀菌的容器进行喷洗。

可选地,还包括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控制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上;

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杀菌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部件配合的卡接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受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并在杀菌过程中锁定所述卡接部件。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储存待净化的水,所述第二水箱用于储存净化水;

所述第一水箱设于所述第二水箱内,且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孔上设有所述过滤芯,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经所述过滤芯后进入所述第二水箱内。

可选地,所述过滤芯包括纳滤膜过滤芯,所述过滤芯的底部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座中的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流量计反馈的流量计算所述过滤芯的剩余寿命,并显示于所述控制座上的显示模块上。

可选地,所述杀菌容器内设有托盘和提取杆,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杀菌容器的底部,所述提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杀菌容器的容器口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提取所述托盘。

可选地,所述杀菌容器上还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与所述杀菌容器和所述控制座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杀菌容器为透明容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净水器本体上装设了杀菌组件,并配套了相应的杀菌容器,在对水质进行净化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杀菌组件对放置于杀菌容器内的水杯或奶瓶等日用容器进行杀菌,保证了水杯或奶瓶本身的干净无菌,实现水质和日用容器的双重净化,有利于保障用户的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杀菌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杀菌净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杀菌净水器,包括:底座1、控制座2、储水箱3和杀菌容器4,所述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所述储水箱3和所述控制座2,所述储水箱3中设置有过滤芯31;

所述控制座2上设有控制组件21、出水口22和杀菌组件23,所述控制组件21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22出水和所述杀菌组件23启动;所述杀菌容器4设置于所述杀菌组件23的下方,用于装载待杀菌的容器,例如装载用户常用的水杯或奶瓶等。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将水杯或奶瓶放入至杀菌容器4中,并将杀菌容器4放置于杀菌组件23的下方,启动杀菌组件23即可进行对水杯或奶瓶的杀菌,方便快捷。底座1内可以内置有控制出水的水闸、输水管、电源、循环水泵以及用于快速加热的突沸发热管等。另外,为了美观以及便于观察用户对杀菌过程进行观察,所述杀菌容器4可以设为透明容器。

其中,所述杀菌组件23可以包括紫外线灯或蒸汽喷头中的至少一种,紫外线灯通过发射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的紫外线,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蒸汽喷头可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对杀菌容器4内的水杯或奶瓶进行蒸汽杀菌,不仅可杀死一般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芽胞、孢子也有杀灭效果,是可靠的物理灭菌法。

为了便于杀菌容器4的放置,还可以设置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的一端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上,所述控制座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的另一端上,如图1中所示,控制座2、支撑座5以及底座1三者构成类似“z”型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支撑座5为竖直设置,而并非倾斜设置)。控制座2的一端设置在支撑座5的顶面上,另一端探出支撑座5外,以使得控制座2的下方与支撑座5的侧面可以构成一定的空间用于放置水杯、奶瓶或杀菌容器4。出水口22和杀菌组件23均可设置于控制座2探出部分的下方,以便于接水和进行杀菌。

此外,所述支撑座5的侧面部分可以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杀菌容器4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部件配合的卡接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控制组件21连接,用于受所述控制组件21的控制并在杀菌过程中锁定所述卡接部件。由于在杀菌过程中,会启动紫外线灯进行高温照射杀菌或启动蒸汽喷头喷出高温蒸汽对杀菌容器4的水杯或奶瓶进行杀菌,若在杀菌过程中取出杀菌容器4,容易使得紫外线灯的光线外散或高温蒸汽外喷,从而影响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支撑座5上设置锁定部件,并配合杀菌容器4上的卡接部件对杀菌容器4进行位置锁定,在杀菌部件启动并进行杀菌的过程中,杀菌容器4被支撑座5锁定为一体,无法移动,保证了用户无法在杀菌过程中取下杀菌容器4。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座2上还设置有高压旋转喷头,用于旋转喷射高压水流对所述杀菌容器4装载的待杀菌的容器进行喷洗。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使用了水杯或用奶瓶给小孩子喂奶后,水杯的表面上,尤其是奶瓶的表面上很容易粘上一些污垢或奶渍等,此时,即便通过紫外线杀菌或高温蒸汽杀菌也仅仅是杀除污垢或奶渍上的细菌,而难以对污垢或奶渍清除。用户还需要在杀菌后进行污垢或奶渍的清洗,无形中又携带了新的细菌。因此,在控制座2上设置高压旋转喷头,可以旋转喷射出高压的水流,来对水杯或奶瓶表面上的污垢或奶渍进行喷洗,在喷洗干净后再进行杀菌操作,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另外,高压旋转喷头所喷射的水流可以为净化后的水,水质安全,携带细菌少,不会在清洗过程中给水杯或奶瓶带来更多的细菌,有利于后续的杀菌。

可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杀菌净水器的分解示意图。所述储水箱3包括第一水箱32和第二水箱33,所述第一水箱32用于储存待净化的水,所述第二水箱33用于储存净化水;所述第一水箱32设于所述第二水箱33内,且所述第一水箱32的出水孔上设有所述过滤芯31,所述第一水箱32内的水经所述过滤芯31后进入所述第二水箱33内。其中,用户在使用净水器时,可以将家里的自来水直接通过水箱盖34上的进水口35灌进第一水箱32内,由第一水箱32储存待净化的自来水。而第一水箱3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芯31,用户启动水净化后,第一水箱32中的自来水经过滤芯31过滤后进行第二水箱33中,并由第二水箱33进行储存,最后经底座1、支撑座5以及控制座2,从出水口22处出。

其中,所述过滤芯31可以包括纳滤膜过滤芯31,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在纳滤的作用下,既能过滤掉杂质,如重金属、氯、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同时,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此外,为了便于用户实时了解过滤芯31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过滤芯31,所述过滤芯31的底部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座2中的控制组件21连接,所述控制组件21用于根据所述流量计反馈的流量计算所述过滤芯31的剩余寿命,并显示于所述控制座2上的显示模块上。通常而言,由于过滤芯31所过滤的水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通过统计过滤芯31所过滤的自来水的总量,可以计算得到过滤芯31的剩余寿命。

容易想到的是,在水杯或奶瓶放进杀菌容器4内之后,为了方便取出水杯或奶瓶,所述杀菌容器4内可以设有托盘和提取杆,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杀菌容器4的底部,所述提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杀菌容器4的容器口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提取所述托盘。所述杀菌容器4上还设置有防尘盖41,所述防尘盖41与所述杀菌容器4和所述控制座2可拆卸连接,避免在杀菌过程中由灰尘等杂质等进入到杀菌容器4中,影响杀菌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