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9303发布日期:2018-10-23 22:0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罐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石化油料是目前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在常态和非常态下的安全保障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立式储罐是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采用内浮顶盖覆盖在液体表面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最经济、简单的方法。目前新建的立式储罐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成品油的在储油罐中的长时间存储,油品中未经完全过滤的部分杂质(泥土、砂粒及金属盐等)会随油品中的水因密度差一起沉积在油罐的底部,久而久之行成了一层黑色的粘稠物质,即油罐底部的污泥。这些物质随着长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不仅会对油罐的有效容积带来不可逆的结果,还会因其复杂的化学性质对油品带来质量上的影响,若长时间未处理,污泥的堆积会与油罐底发生化学腐蚀,引起底部穿板,造成漏油事件。而且随着污泥成分的增多,会与成品油发生静电聚集效应,引发静电事故。储油罐清洗技术先后经历了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阶段,随着人们对储油罐清洗作业安全、效率、成本、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种替代工人进罐清洗、机动灵活性强、清洗效率高且清洗效果明显的油罐清洗机器人是很有必要的。

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采用导轨控制行进方向,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

中国专利200710016263.1所述的一种油品储罐清理液压式自控机器人,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需要人在罐内进行组装,没有完全避免工作人员进罐的问题,而且该机器人前方采用了铲板,尽管其采用了橡胶板材质,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对罐底的伤害,相比较而言,本次发明的导轨式清洗装置采用带有吸泥管口的吸泥管对油污进行处理,并且吸泥管口的长短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实时的调节,既能够保证对油污的清理,也避免了对罐底的损伤,同时该装置通过一段弯型导轨将其送入油罐内部,避免了人员的进罐操作,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中国专利201610620054.7提出了一种成品油内浮顶罐清洗机器人,采用进罐梯子从人孔将机器人运到油罐内部,解决了人员进罐清洗的问题,但其机器人仍采用的是履带轮,控制机器人进行清洗难度高,而且能耗较大。而本发明采用的是导轨式控制行进方向的形式,清洗路径依靠导轨的摆放形式进行清洗,使控制系统只需控制装置的前行及后退即可,并且该装置移动依靠的是滚轮,摩擦阻力小,能耗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包括左稳定轮、右稳定轮、导轨、左导向轮、右导向轮、左支撑架、右支撑架、框架、主动轮轴承座、从动轮轴承座、吸泥管、吸泥管口、吸泥管支撑架、喷水管和驱动机构;

所述框架放置在所述导轨上方,所述主动轮轴承座和所述从动轮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下方;

所述左稳定轮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架上,所述右稳定轮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架上,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连接在所述框架下方;

所述吸泥管通过所述吸泥管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吸泥管口设于所述吸泥管下方,所述喷水管位于所述吸泥管上方并通过所述吸泥管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可以代替人工进罐清洗,效率高,安全性好,控制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吸泥单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的吸泥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左稳定轮、右稳定轮、导轨、左导向轮、右导向轮、左支撑架、右支撑架、框架、主动轮轴承座、从动轮轴承座、吸泥管、吸泥管口、吸泥管支撑架、喷水管和驱动机构;

所述框架放置在所述导轨上方,所述主动轮轴承座和所述从动轮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下方;

所述左稳定轮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架上,所述右稳定轮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架上,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连接在所述框架下方;

所述吸泥管通过所述吸泥管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吸泥管口设于所述吸泥管下方,所述喷水管位于所述吸泥管上方并通过所述吸泥管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传动轴、主动轮、从动轮和支撑轴,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主动轮轴承座上,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支撑轴固定在所述从动轮轴承座上,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吸泥管为多孔吸泥管,所述吸泥管口为可伸缩的吸泥管口。

本发明的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可以代替人工进罐清洗,效率高,安全性好,控制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导轨式油罐清洗装置,包括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导轨2、左导向轮5、右导向轮18、左支撑架3、右支撑架19、框架4、主动轮轴承座6、从动轮轴承座12、吸泥管13、吸泥管口14、吸泥管支撑架15、喷水管20与驱动机构;

框架4放置在导轨2上方,主动轮轴承座6和从动轮轴承座12固定于框架4上,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19固定于框架4下方;左稳定轮1连接在左支撑架3上,右稳定轮17连接在右支撑架19上,左导向轮5和右导向轮18通连接在框架4下方;吸泥管13通过吸泥管支撑架15固定于框架4上,吸泥管口14位于吸泥管13下方,喷水管20通过吸泥管支撑架15固定于框架4上,位于吸泥管13上方。

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9、传动轴7、主动轮8、从动轮9和支撑轴11,主动轮8通过传动轴7固定在主动轮轴承座6上,从动轮9通过支撑轴11固定在从动轮轴承座12上,气动马达9和主动轮8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如图4所示,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由框架4、主动轮8、从动轮9、左导向轮5、右导向轮18、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及行走轮辅助轮16组合而成;

在行驶过程中,主动轮8、从动轮9与导轨2接触,左导向轮5、右导向轮18、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起到了车身横向振动的缓冲作用;

如果行走路线为直线,左导向轮5、右导向轮18、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将以有效半径向前滚动;如果转向架发生横向位移,左导向轮5、右导向轮18、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亦会产生位移,这时会受到导轨2提供的径向支持力从而使车身回到水平平衡位置。

前方的吸泥管支撑架15为吸泥管13和喷水管20的托架,圆环架前为辅助行走轮14,保持车身沿导轨方向的平衡。左稳定轮1、右稳定轮17起到了大部分的横向支撑作用,所以追加了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19的设计。

如图5所示是此次设计中吸泥管的示意图,吸泥管上的细孔采用的是等孔径等孔距分布,在吸泥管管径不变的前提下,等孔径等孔距是不可能做到吸泥效果均匀的,为了达到高效的吸泥处理工艺,此次设计降低了配孔比。

如图6所示,为了对油泥进行高效率的吸收同时也为了适应不同的油罐内的环境,本发明设计了不同长度、不同规格的吸泥口;同时模块化的零件方便更换,形成了产品的多样化且提高了产品对不同环境适应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