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450发布日期:2018-12-19 05: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小区中,物业会并排摆放若干个垃圾桶,分别标识收纳不同类型的垃圾。实际上,由于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居民在丢弃垃圾的时候都是看自己离哪个垃圾桶近就丢入哪个,这样不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过程,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只能从分类回收装置上下文章。

现有的回收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在分离一些诸如织物、木材的垃圾时候,仍然需要人工来操作;由于部分垃圾需要人工遴选,传统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只能设置在大型垃圾场,不适宜摆放在小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分类效果好的自动化分类的垃圾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

送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输送带,料斗的进料口朝向外界接收垃圾,输送带处于料斗的下方,输送带将垃圾传递至下一个工位;

磁选机构,接收送料机构排出的垃圾,包括输送带和位于输送带上方的磁选机,磁选机的出料方向和输送带的出料方向不同向,磁选机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一个垃圾桶;

破碎机构,接收磁选机构的输送带排出的垃圾,然后将垃圾搅碎;

第一滚筒筛,接收破碎机构排出的垃圾并筛上物和筛下物,包括可旋转的筛体,筛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大穿孔,在筛体侧面的下方设有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二个垃圾桶,在筛体端部的下方设有另一个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出料口连通至下一个工位,两个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不同向;

压辊机构,包括一对对向旋转的压辊,两根压辊的表面为光顺面,两根压辊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接收第一滚筒筛排出的上物;

第二滚筒筛,接收压辊机构排出的垃圾并进一步筛上物和筛下物,包括可旋转的筛体,筛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直径小于上述大穿孔的小穿孔,在筛体侧面的下方设有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三个垃圾桶,在筛体端部的下方设有另一个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出料口连通至第四个垃圾桶,两个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不同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破碎机构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排出的垃圾的尺寸在20~40mm之间,第一滚筒筛的大穿孔的尺寸为30~100mm,压辊机构中两根压辊的间距为1~15mm,第二滚筒筛的小穿孔的尺寸为5~2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送料机构还包括反推机构,所述反推机构包括可伸缩的推杆和位于料斗内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个侧壁与料斗之间通过滑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送料机构还包括红外线识别机构,所述红外线识别机构包括上位机和设置在料斗内不同高度的两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两个红外线接收器均电连接上位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料斗内设有灭菌管道,灭菌管道与料斗外的臭氧发生器连通,灭菌管道的侧壁设有开口朝向下的出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送料机构还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包括转轴和若干均匀设在转轴侧面的拍打件,转轴位于输送带的出料口上方,转轴靠近输送带一侧的转动切向顺着输送带的前进方向,各个拍打件的长度小于转轴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个拍打件均为柔性的鞭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滚筒筛的侧面设有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主气管和从主气管上分岔出来的若干个支气管,主气管位于第二滚筒筛的上方,各个支气管朝向第二滚筒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个垃圾桶内均设有灭菌管道,灭菌管道与垃圾桶外的臭氧发生器连通,灭菌管道的侧壁设有开口朝向下的出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垃圾系统专门针对小区环境设计,磁选机构、第一滚筒筛和第二滚筒筛能够分类选出生活中主要的四类垃圾,最后将垃圾转移到垃圾桶内;该垃圾系统既方便了居民,又方便了物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垃圾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送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磁选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滚筒筛的示意图;

图5是堆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垃圾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为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送料机构61、磁选机构62、破碎机构63、第一滚筒筛64、压辊机构65和第二滚筒筛66。此垃圾系统专门针对小区环境设计,磁选机构62、第一滚筒筛64和第二滚筒筛66能够分类选出生活中主要的四类垃圾,最后将垃圾转移到垃圾桶5内;该垃圾系统既方便了居民,又方便了物业。下面具体说明各个机构。

具体参照图2,送料机构61包括料斗21和输送带1,料斗21的进料口朝向外界接收垃圾,输送带1处于料斗21的下方,输送带1将垃圾传递至下一个工位。图2中上下两个的箭头表示垃圾进出方向。

在处理过程中发现,输送带1一直朝着相同方向前进,垃圾在挡板25内的一侧会越堆越多,越堆越结实,最终堵住出料的间隙,严重破坏垃圾处理效率。为了完善送料机构61的功能,在送料机构61内设置反推机构,所述反推机构包括可伸缩的推杆24和位于料斗21内的挡板25,所述挡板25的两个侧壁与料斗21之间通过滑轨连接。在初始状态,挡板25处于料斗21的内壁边缘,推杆24推动挡板25反复移动,把上方的垃圾推到左侧;当上侧的垃圾掉落到另一侧的输送带1后,还能起到平衡输送带1上不同位置的垃圾厚度的效果,最终实现给料机的稳定出料。由于整套设备都是用电工作的,所以这里推杆24采用电动推杆24。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在的垃圾很多是用塑料袋来装,其结果便是,除了大型的硬垃圾之外,料斗21内的垃圾是一袋袋的。垃圾被包裹起来时是不方便后续处理的,也就是不方便给料。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料机构61还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包括转轴22和若干均匀设在转轴22侧面的拍打件23,转轴22位于输送带1的出料口上方。转轴22靠近输送带1一侧的转动切向顺着输送带1的前进方向,图2中输送带1向右输送垃圾,此时转轴22逆时针旋转;各个拍打件23的长度小于转轴22与输送带1之间的距离,即拍打件23不接触到输送带1。拍打件23可以是刀片也可以是鞭条,这里优选柔性的鞭条,比如橡胶鞭条。转轴22高速旋转带动鞭条鞭打塑料袋,塑料袋自然炸裂,垃圾散出;对于诸如凳子、机箱、板材之类的硬垃圾,由于鞭条是柔性的,鞭条碰到硬物时会缩回,不会产生很大的反冲力作用在整个设备上。此外,鞭条高速甩动还能避免垃圾附着,当然了,这个时候需要在破袋机构的四周设置隔板,防止垃圾飞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料机构61还包括红外线识别机构,所述红外线识别机构包括上位机和设置在料斗21内不同高度的两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两个红外线接收器均电连接上位机;只要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被遮挡,就有信号传给上位机。垃圾系统属于自动化系统,需要上位机统一调度监控工作情况,所以上位机还需要控制下面工位的各个动力部件。当居民倾倒的垃圾量达到上方的红外线探头标记的位置时,上位机判断此时垃圾量多,已经需要启动垃圾系统;当垃圾量减少至低于下方的红外线探头标记的位置时,上位机判断此时垃圾量少,逐渐关闭各个工位的运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料斗21内设有灭菌管道4,灭菌管道4与料斗21外的臭氧发生器67连通,灭菌管道4的侧壁设有开口朝向下的出气孔,避免出气孔被垃圾堵住。除了通入臭氧,当然还可以通入其他的灭菌气体或氧化气体等。为了优化臭氧扩散的效果,灭菌管道4环绕料斗21的内壁一圈,放置在料斗21偏向下的位置。

参照图3,磁选机构62用于接收送料机构61排出的垃圾,包括输送带1和位于输送带1上方的磁选机3,磁选机3的出料方向和输送带1的出料方向不同向,磁选机3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一个垃圾桶5。磁选机3属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选型使用,这里仅说明其中一种磁选机3的原理。磁选机3也具有输送带,但是该输送带中间设置电磁铁,在垃圾经过磁选机3后一些铁质金属被吸附到输送带上,由于输送带移动,自然地把铁质金属往外侧转移;电磁铁伸出下方的输送带1但是未到达磁选机3的端部,所以当铁质金属外移时最终会掉落。

破碎机构63用于接收磁选机构62的输送带1排出的垃圾,然后将垃圾搅碎。破碎机构63属于现有技术,也可以直接选型使用,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4,第一滚筒筛64用于接收破碎机构63排出的垃圾并筛上物和筛下物,包括可旋转的筛体42,筛体4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大穿孔,在筛体42侧面的下方设有输送带1,该输送带1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二个垃圾桶5,在筛体42端部的下方设有另一个输送带1,该输送带1的出料口连通至下一个工位,两个输送带1的送料方向不同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筛64要筛的上物是塑料和织物,所以上面的破碎机选型采用剪切破碎机构63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塑料和织物经过剪切式破碎机后容易保持长条形或片状,这样便难以穿过大穿孔。

压辊机构65包括一对对向旋转的压辊,两根压辊的表面为光顺面,两根压辊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接收第一滚筒筛64排出的上物。该压辊机构65主要是压扁第一滚筒筛64排出的垃圾,此时瓦片和玻璃之类的无机物会碎裂呈粉末状或颗粒状,而果皮和肉屑之类的有机物会被压扁呈片状。显然地,片状的尺寸会大于粉末或颗粒。

实际上,压辊机构65的体积偏小,而第一滚筒筛64的出料口偏大,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专门的堆料装置67平衡进料和出料的关系。参照图5中的位置关系,堆料装置67包括主管道、设在主管道上的进料口和设在主管道下端的出料口,主管道的内设有螺旋推进桨,进料口位于螺旋推进桨的上方,出料口位于螺旋推进桨的输出端的下方,进料口的尺寸大于出料口的尺寸。此垃圾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大,能够允许垃圾车快速地倾倒垃圾而不会溢出;垃圾经过螺旋推进桨的推压后往出料口移动,如此再落入宽度偏小的压辊机构65上,实现了垃圾集束掉落的功能。

参照图4,第二滚筒筛66接收压辊机构65排出的垃圾并进一步筛上物和筛下物,包括可旋转的筛体42,筛体4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直径小于上述大穿孔的小穿孔,在筛体42侧面的下方设有输送带1,该输送带1的出料口连通至第三个垃圾桶5,第三个垃圾桶5用于接收瓦片和玻璃之类的无机物;在筛体42端部的下方设有另一个输送带1,该输送带1的出料口连通至第四个垃圾桶5,第四个垃圾桶5用于接收果皮和肉屑之类的有机物。两个输送带1的送料方向不同向。

由于第一滚筒筛64和第二滚筒筛66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这里统一说明。第一滚筒筛64和第二滚筒筛66的主体是筛体42,筛体42的侧面设有一对基座41,两个基座41承托起筛体42,一个基座41内设有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筛体42旋转,另一个电机托住筛体42。筛体42的下方设有漏斗状的集料筒43,这样便于收集筛下物。

滚筒筛的侧面均设有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主气管44和从主气管44上分岔出来的若干个支气管45,主气管44位于第二滚筒筛66的上方,各个支气管45朝向第二滚筒筛66。小穿孔需要沿第二滚筒筛66的轴向均匀分布,同理各个支气管45也要沿第二滚筒筛66的轴向均匀分布,这样便于支气管45对齐小穿孔。

垃圾的分离是循序渐进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剪切式破碎机排出的垃圾的尺寸在20~40mm之间,第一滚筒筛64的大穿孔的尺寸为30~100mm,压辊机构65中两根压辊的间距为1~15mm,第二滚筒筛66的小穿孔的尺寸为5~25mm。使用上述参数能够较为理想地分类出铁质金属、塑料、织物、瓦片、玻璃、果皮、肉屑之类的垃圾。

参照图6,各个垃圾桶5内均设有不锈钢的灭菌管道4,灭菌管道4与垃圾桶5外的臭氧发生器67连通,灭菌管道4的侧壁设有开口朝向下的出气孔。实际上臭氧发生器67可以分支出多个管道,管道分别连接到料斗21和四个垃圾桶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灭菌管道4水平环绕在垃圾桶5的内壁,灭菌管道4和垃圾桶5在相同位置均设有缺口。在更换垃圾桶5后,只需要重新插上管道即可。

本申请中,让上位机调度不同的机构运行,垃圾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当上位机连接电脑以及具备人机交互功能后,还便于物业实时管理。说明书附图中给出了主要机构的示意图,在组装时,可以把各个机构组合进一个大型的箱体,然后在箱体上做出美化,与小区环境相得益彰。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