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2533发布日期:2019-02-26 19:5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已勘探油田数量多,分布广。原油在勘探、开采、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均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原油进入土壤使土壤变为油土,油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油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油田周围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易受到严重污染而形成油土,据测算,每口油井的落地原油辐射半径为20m~40m,并且会因雨水冲刷而导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油土主要集中于0cm~40cm土层中,含油含量多在10%以下。

油土的脱油修复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原油的流动性大、渗透性强、对土壤黏附作用显著等特点,油土具有体系复杂、范围广、治理难、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油土脱油修复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存在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三种。生物修复技术因原油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高、疏水性差等原因,难以获得有效应用。化学修复技术因技术成本较高、容易影响土壤物理结构和生物学活性、造成二次污染等,只在极少特定情况下进行使用。所以物理修复技术成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现有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采用客土法、焚烧法、物理分离法、溶液淋洗法等,这些物理修复技术投资相对巨大、脱油不彻底、潜在危害性较大,脱油修复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需要研制一种新型脱油修复系统用以实现较理想的脱油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二次污染小,脱油修复效果好且可实现资源部分回收的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包括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上横向转动安装有高温脱油滚筒,所述高温脱油滚筒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所述加热炉体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油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高温脱油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高温脱油滚筒穿过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加热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炉体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出料装置连接的渣土燃烧供热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进料座上且斜向所述高温脱油滚筒内部上方设置的密封进料筒,所述密封进料筒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固定设有外进料推料座和内进料推料座,所述外进料推料座和所述内进料推料座上转动安装有进料推料轴,所述进料推料轴上固定设有螺旋进料叶片,所述进料推料轴伸出所述外进料推料座连接有进料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外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入料口,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内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出料口,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空轴堆积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进料推料座包括转动安装所述进料推料轴的进料轴连接座,所述进料轴连接座与所述密封进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座支撑杆,相邻所述连接座支撑杆之间构成所述进料筒出料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推料轴中空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内端伸出所述内进料推料座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外端连接所述油雾收集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料翻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内壁上的脱油推料螺旋,和/或若干固定设置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内壁上且呈螺旋状布置的推料翻料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出料座上并位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斜下方的出料集料斗,所述出料集料斗通过出料积料管连接有储渣箱;所述储渣箱的上方设有余油收集罩,所述余油收集罩上设有余油收集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渣土燃烧供热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下方的渣土燃烧滚筒,所述渣土燃烧滚筒连接有翻烧驱动装置,所述渣土燃烧滚筒内设有翻烧推料装置;所述渣土燃烧滚筒的进料端伸出所述加热炉体动密封连接有烧土进料座,所述烧土进料座连接有渣土供给装置和助燃喷烧器,所述助燃喷烧器连接所述油雾收集装置;所述渣土供给装置连接有供渣斗,所述供渣斗与所述储渣箱之间连接有渣土输出装置;所述渣土燃烧滚筒的出料端连接有渣土燃烧炉排,所述渣土燃烧炉排包括渣土烘烤段和渣土降温段,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腔对应所述渣土燃烧滚筒、所述渣土烘烤段和所述渣土降温段分别设置为焚烧加热腔、烘烤加热腔和降温加热腔,所述渣土燃烧滚筒与所述焚烧加热腔动密封连接;所述渣土燃烧炉排的出料端连接有修复土输出装置;所述烘烤加热腔和所述降温加热腔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渣土燃烧炉排位于所述渣土烘烤段和所述渣土降温段的下方分别设有若干朝上喷吹的助燃风管和降温风管,所述助燃风管和所述降温风管分别连接有助燃风机和降温风机,所述助燃风机连接所述余油收集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上设有泄压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雾收集装置包括油雾冷凝器和油水分离器,所述油雾冷凝器包括油雾冷凝罐和位于油雾冷凝罐两端的冷凝剂端盖,所述油雾冷凝罐上设有进雾管、出油管和未凝气排气管,所述进雾管连接所述滚筒进料座,两所述冷凝剂端盖上分别设有冷凝供风管和冷凝出风管,所述冷凝供风管连接有冷凝供风机,所述冷凝出风管和所述未凝气排气管连接所述渣土燃烧供热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包括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上横向转动安装有高温脱油滚筒,所述高温脱油滚筒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所述加热炉体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油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高温脱油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高温脱油滚筒穿过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加热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炉体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出料装置连接的渣土燃烧供热装置;本发明加热油土,并通过所述高温脱油滚筒的翻滚搅拌,可使油土中的原油充分汽化形成油雾,实现油土分离,渣土进行燃烧可将油土内未汽化的残余原油进行充分燃烧,燃烧的热量又可供给加热油土作业,这样本发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次污染小且脱油修复效果好;本发明可适用于不同含油量或者不同组分原油的油土分离作业,适用范围广;油雾进行集中收集,可实现资源部分回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密封进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密封出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渣土燃烧滚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油雾收集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a-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的b-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炉体;

2-高温脱油滚筒;21-滚筒驱动装置;22-脱油托轮机构;23-滚筒进料座;24-滚筒出料座;25-脱油推料螺旋;26-推料翻料铲;27-泄压装置;

3-密封进料装置;31-密封进料筒;32-进料推料轴;33-螺旋进料叶片;34-进料驱动装置;35-进料空轴堆积段;36-内进料推料座;361-进料轴连接座;362-连接座支撑杆;37-进料筒入料口;38-进料筒出料口;

5-油雾冷凝器;51-进雾管;52-出油管;53-未凝气排气管;54-冷凝供风管;55-冷凝出风管;56-油水分离器;

6-密封出料装置;61-出料集料斗;62-出料积料管;63-储渣箱;64-余油收集罩;65-余油收集管;

7-渣土燃烧滚筒;71-翻烧托轮机构;72-翻烧驱动装置;73-烧土进料座;74-渣土供给装置;75-供渣斗;76-渣土输出装置;

8-渣土燃烧炉排;81-焚烧加热腔;82-烘烤加热腔;83-降温加热腔;84-助燃风管;85-助燃风机;86-降温风管;87-降温风机;88-助燃喷烧器;89-修复土输出装置;

9-尾气处理装置;91-除尘器;92-脱硫脱硝装置;93-除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共同所示,油土脱油修复系统用高温脱油机构,包括加热炉体1,所述加热炉体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加热炉体1上横向转动安装有高温脱油滚筒2,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21,本实施例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通过两脱油托轮机构22实现转动安装,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滚筒从动齿圈,所述加热炉体1内安装有滚筒驱动电机,所述滚筒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筒从动齿圈齿轮传动,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1及所述脱油托轮机构22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加热炉体1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23和滚筒出料座24,所述动密封连接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为端盖结构,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出料端为逐渐缩口的锥体形状,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为箱体结构,箱体的箱口处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出料端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筒进料座23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3,所述滚筒进料座23连接有油雾收集装置,当然也可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连接油雾收集装置或者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和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均连接;所述滚筒出料座24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6。

所述密封进料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上且斜向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部上方设置的密封进料筒31,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固定设有外进料推料座和内进料推料座36,所述外进料推料座和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上转动安装有进料推料轴32,所述进料推料轴32上固定设有螺旋进料叶片33,所述进料推料轴32伸出所述外进料推料座连接有进料驱动装置34;所述进料驱动装置34包括油土进料电机。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23外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筒入料口37,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23内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筒出料口38,上述结构除倾斜设置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外均为螺旋输送机的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空轴堆积段35。利用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可防止汽化析出的油雾穿过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泄漏。本实施例所述外进料推料座为常规螺旋输送机端部的端板,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包括转动安装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进料轴连接座361,所述进料轴连接座361与所述密封进料筒31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座支撑杆362,本实施例示意为三个,相邻所述连接座支撑杆362之间构成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本实施例示意靠近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处的所述进料推料轴32处不设置所述螺旋进料叶片33,此处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处构成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所述密封进料筒31内主要推送含有一定原油的油土,粘度较大,在推送到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时,因为推力缺失,物料自然堆积,形成堆积密封,在后续物料的持续推送过程中,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逐渐被堆满,堆满的物料逐渐从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溢出,形成进料。而设置在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上的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是在物料推进方向上设置的,这样可便于物料自行溢出。当然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也是可以设置在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侧壁上的。

本实施例所述进料推料轴32中空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内端伸出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外端连接所述油雾收集装置。

所述密封出料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并位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斜下方的出料集料斗61,即所述出料集料斗61位于箱体结构的所述滚筒出料座24的下端。所述出料集料斗61通过出料积料管62连接有储渣箱63;所述储渣箱63的上方设有余油收集罩64,所述余油收集罩64上设有余油收集管65。经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进行高温脱油后的油土,因大部分原油汽化析出,而形成还有少量原油渣土,渣土排入所述出料集料斗61,在所述出料积料管62和所述出料集料斗61处形成堆积,可防止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的油雾通过所述滚筒出料座24而发生泄漏。因到达所述储渣箱63的渣土仍有较高的温度,内部也还存在少量原油,所以会有少量原油会析出,所述余油收集罩64可对析出的少量原油进行收集,防止原油排入大气中造成污染和浪费。

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推料翻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壁上的脱油推料螺旋25,和若干固定设置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壁上且呈螺旋状布置的推料翻料铲26。当然所述脱油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也可只设置其中之一。所述脱油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为随滚筒旋转可起到推料翻料的常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穿过所述加热炉体1的炉腔且与所述加热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炉体1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出料装置6连接的渣土燃烧供热装置。

所述渣土燃烧供热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下方的渣土燃烧滚筒7,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连接有翻烧驱动装置72,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设有翻烧推料装置;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通过两组翻烧托轮机构71形成转动安装,所述翻烧驱动装置72包括翻烧驱动电机,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驱动传动结构及内部所述翻烧推料装置的结构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相关结构相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相关描述可得出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进料端伸出所述加热炉体1动密封连接有烧土进料座73,所述烧土进料座73与所述滚筒进料座23相似,也为端盖结构。所述烧土进料座73连接有渣土供给装置74和助燃喷烧器88,所述渣土供给装置74向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供给含少量原油的渣土,优选地采用螺旋输送机;所述助燃喷烧器88向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喷烧,起到助燃作用;所述助燃喷烧器88连接所述油雾收集装置。所述油雾收集装置包括油雾冷凝器5和油水分离器56,所述油水分离器56为公知技术;所述油雾冷凝器5包括油雾冷凝罐和位于油雾冷凝罐两端的冷凝剂端盖,当然所述油雾冷凝罐包括罐体、罐体两端的密封板和两密封板之间的若干冷凝管,此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油雾冷凝罐上设有进雾管51、出油管52和未凝气排气管53,所述进雾管51连接所述滚筒进料座23,更具体地为所述进雾管51与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外端转动密封连接;两所述冷凝剂端盖上分别设有冷凝供风管54和冷凝出风管55,所述冷凝供风管54连接有冷凝供风机,所述冷凝出风管55和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连接所述渣土燃烧供热装置,更具体的为所述冷凝出风管55和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连接所述助燃喷烧器88,本实施例采用强风通过冷凝管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凝油雾的效果,强风通过热交换后温度提高,提供给所述助燃喷烧器88后更有利于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温度的升高;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可将所述油雾冷凝罐内不易冷凝和还未冷凝的部分原油排出,供给所述助燃喷烧器88燃烧,当然本实施例可在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设置逆止阀,防止强风吹入所述油雾冷凝罐内对油雾冷凝造成影响,所述逆止阀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助燃喷烧器88上自带有风机、点火、控制单元等,这些都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所述助燃喷烧器88也可燃烧经过油水分离的原油,或者另外设置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给装置。

所述渣土供给装置74连接有供渣斗75,供渣斗75与所述渣土供给装置74之间堆积渣土,可防止火焰反窜,提高安全性。所述供渣斗75与所述储渣箱63之间连接有渣土输出装置76,所述渣土输出装置76优选螺旋输送机,当然本实施例也在所述供渣斗75上方设置所述余油收集罩64和所述余油收集管65。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出料端连接有渣土燃烧炉排8,本实施例所述渣土燃烧炉排8为链条炉排。所述渣土燃烧炉排8包括渣土烘烤段和渣土降温段,所述加热炉体1的炉腔对应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所述渣土烘烤段和所述渣土降温段分别设置为焚烧加热腔81、烘烤加热腔82和降温加热腔83,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与所述焚烧加热腔81动密封连接。所述助燃喷烧器88的火焰向上,将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较高的部位加热,通过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旋转,内部渣土被翻滚推进,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被加热的部位逐渐向下旋转并最终达到底部渣土附近,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对渣土进行高温加热,析出的原油因所述助燃喷烧器88的火焰作用和充足的空气供给下被充分燃烧,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形成高温燃烧环境。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被加热后主要通过热辐射对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进行加热,这样可避免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温度骤高。

本实施例所述烘烤加热腔82设为两个,这样所述焚烧加热腔81、两所述烘烤加热腔82和所述降温加热腔83的腔壁外侧之间分别设有空隙,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两所述脱油托轮机构22以及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1分别安装在这三处空隙处,当然也可不设置上述空隙,两所述脱油托轮机构22分别位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两端,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1位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一端也是可以的。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焚烧加热腔81,其中出料端又伸入所述烘烤加热腔82,其中一所述翻烧托轮机构71位于所述焚烧加热腔81和所述烘烤加热腔82腔壁之间的空隙处,另一所述翻烧托轮机构71和所述翻烧驱动装置72伸出所述焚烧加热腔81的进料端处。

所述渣土燃烧炉排8的出料端连接有修复土输出装置89,所述修复土输出装置89本实施例示意为螺旋输送机,当然也可采用皮带输送机或者刮板输送机等。所述烘烤加热腔82和所述降温加热腔83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9,所述尾气处理装置9包括除尘器91、脱硫脱硝装置92和除味装置93等,这些均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渣土燃烧炉排8位于所述渣土烘烤段和所述渣土降温段的下方分别设有若干朝上喷吹的助燃风管84和降温风管86,所述助燃风管84和所述降温风管86分别连接有助燃风机85和降温风机87,所述助燃风机85连接所述余油收集管65。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将燃烧的渣土排到所述渣土烘烤段,所述渣土烘烤段主要存在渣土灰渣燃烧和高温烘烤。所述余油收集管65通过所述助燃风机85的负压作用达到收集余油的效果,余油经所述助燃风机85提供给所述渣土烘烤段,可提高所述渣土烘烤段的原油含量,提高烘烤效果;当然所述助燃风机85还设有自然进风口。所述渣土降温段处渣土内原油燃烧完毕,本实施例通过所述降温风机87提供强风,强风带走土壤余热,对土壤进行降温,并将热量带到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处进行余热吸收,最终降温后形成修复土被所述修复土输出装置89送出。因为本实施例仅在所述烘烤加热腔82和所述降温加热腔83处存在燃烧产生的尾气,所以只需所述烘烤加热腔82和所述降温加热腔83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9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上还设有泄压装置27,当然也可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设置所述泄压装置27或者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和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均设置所述泄压装置27。所述泄压装置27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上设有泄压阀门,在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因温度较高而压力骤升或者发生爆炸时,所述泄压装置27开启,防止高压对结构件造成损坏,所述泄压装置27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油土经所述密封进料装置3向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供料,油土进入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后,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转动加之所述脱油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的作用,产生对油土的推进作用,油土逐渐被推送至所述滚筒出料座24处,推送过程中油土被翻料,加之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温度较高,油土内部原油逐渐汽化形成油雾,形成油土分离效果;生成的油雾积聚会使得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压力升高,油雾自行经所述进料推料轴32排出并被冷凝收集;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内不断被分离出原油的油土最终到达所述滚筒进料座23并形成含油量较少的渣土,渣土在所述出料积料管62和所述出料集料斗61处形成自然堆积密封,并在所述渣土输出装置76的不断出料下,渣土向所述储渣箱63内输出;所述渣土输出装置76将渣土输送到所述供渣斗75,再由所述渣土供给装置74送入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进行燃烧,燃烧的热量经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的热辐射作用传递给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所述助燃喷烧器88可将大量空气和所述油雾冷凝器5未冷凝的未凝气供入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提高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内燃烧效果和内部温度,以此将渣土中原油彻底燃烧;原油大部分燃烧的渣土从所述渣土燃烧滚筒7排入所述渣土烘烤段,所述助燃风机85可将收集的余油供入所述渣土烘烤段,可使得所述渣土烘烤段保持灰渣燃烧和土壤内部高温,以此进行对所述高温脱油滚筒2的烘烤加热;原油完全燃烧的渣土最终形成修复土,并在经过强风降温和余热吸收利用后被所述修复土输出装置89送出,至此完成油土的脱油修复。

本实施例主要通过高温加热促使油土中原油汽化析出,油雾可进行冷凝,达到部分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加热的热源为渣土未析出的原油、部分外部析出的残余原油和部分未冷凝的未凝气等,实现了燃料自给自足、就地取材,可适用于各种原油含量的泥土进行油土分离。本实施例整个过程不产生原油和尾气的泄露,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