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181发布日期:2018-11-09 20:2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格栅。



背景技术:

在污水预处理过程中,一般通过格栅将较大的杂物如包装袋、塑料瓶、大的颗粒物等拦下,工作过程中,被拦截的杂物会聚集并堵塞于格栅上,这会降低水流的通过效率,因此如何保证被拦截的杂物及时的被清理事关污水预处理的效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174323B,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10月31日,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格栅排污装置》的发明专利,其包括瓣式可伸缩打捞机构、电磁液压缸驱动的拉杆机构和卷扬升降机构、离心甩污螺旋压缩机构。采用瓣式可伸缩打捞机构作为污物打捞机构,当机构下行入水时瓣式格栅闭合,当机构上行打捞时,格栅闭合;电磁液压缸驱动拉杆机构带动格栅闭合和展开,卷扬升降机构通过缆绳和变向轮实现打捞机构的升降,当格栅携带着污物被提升到设定高度进入到集污筒内后,离心电机旋转带动四片格栅旋转,依靠离心力将格栅上附着的污物压缩甩出,污物再经过螺旋压缩机构压缩后运走。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另一方面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较多,诸多机构长时间在水下工作,增加了后期维护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格栅,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格栅,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格栅区、以及设置于各所述格栅区底部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区沿着水流方向包括过滤通道和收集腔,所述过滤通道沿着水流的方向宽度依次变小,所述收集腔从腔口到腔底宽度依次变大,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收集腔腔口的连接部位为缩口结构;

所述格栅区至少有三个。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所述过滤通道的侧壁上的滤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收集腔的侧壁上的滤孔的径向尺寸。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在所述收集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收集腔的底壁与水流方向倾斜布置,且所述收集腔的底壁朝着水流的方向倾斜。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从所述收集腔的顶部到底部,所述收集腔底壁上滤孔的径向尺寸依次变大。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所述收集腔的底壁的至少顶部四分之一部分为挡水结构。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从顶部到底部,所述收集腔的径向尺寸依次增大。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所述收集腔的腔底的宽度小于所述过滤通道的入口的宽度。

上述的水处理格栅,所述水处理格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与各所述收集腔相连通,所述输送带滑动连接于所述收集腔中,所述输送带包括底板和并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多个挡板,所述底板为不透水结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的水处理格栅,通过过滤通道的加速将杂物带入收集腔予以收集,最后由输送带将收集腔收集的杂物输走,不仅整体结构简单,而且动结构少,便于使用和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格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腔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格栅区;2、输送带;3、过滤通道;4、收集腔;5、缩口结构;6、滤孔;7、底壁;8、滑动腔;9、底板;10、挡板;11、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格栅,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格栅区1、以及设置于各所述格栅区1底部的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区1沿着水流方向包括过滤通道3和收集腔4,所述过滤通道3沿着水流的方向宽度依次变小,所述收集腔4从腔口到腔底宽度依次变大,所述过滤通道3与所述收集腔4腔口的连接部位为缩口结构5;所述格栅区1至少有三个。

具体的,格栅区1为污水的预处理单元,水处理格栅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预处理单元,如图1所示,箭头方向为污水的流动方向,在箭头的流动方向上,各格栅区1依次包括两个部分:过滤通道3和收集腔4,过滤通道3和收集腔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滤孔6,滤孔6用于供污水通过而拦截较大尺寸的杂物。本实施例中,沿着水流的方向,过滤通道3的宽度依次变小,而收集腔4的宽度依次变大,相应的,过滤通道3与收集腔4的连接部分,即过滤通道3的尾部和收集腔4的腔口部位整体形成一个缩口结构5,即连接处的宽度最小,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倾斜布置的过滤通道3的侧壁具有导向作用,在水流的带动下,大尺寸杂物通过过滤通道3进入到收集腔4中,由于收集腔4口小底大的结构以及水流的作用,杂物进入收集腔4后即无法溢出,实现收集,而输送带2布置于收集腔4的底部,将聚集于收集腔4内的大尺寸杂物通过输送带2带走,实现大尺寸杂物的自动收集。

本实施例中,格栅区1至少有三个,可以是四个、五个乃至数十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水处理格栅,通过过滤通道3的加速将杂物带入收集腔4予以收集,最后由输送带2将收集腔4收集的杂物输走,不仅整体结构简单,而且动结构少,便于使用和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通道3的侧壁上的滤孔6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收集腔4的侧壁上的滤孔6的径向尺寸,如此收集腔4能够通过更多的污水,将水流尽量引向收集腔4,防止收集腔4内出现涡流导致部分大尺寸杂物滞留于过滤通道3内,提升大尺寸杂物进入收集腔4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所述收集腔4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收集腔4的底壁7与水流方向倾斜布置,且所述收集腔4的底壁7朝着水流的方向倾斜,这里高度方向按照日常生活的一般常识理解,即如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也是如图1所示的纸面的垂直方向,也是与过滤通道3和收集腔4并列方向的垂直方向,如此水流先由过滤通道3流到收集腔4,再由收集腔4底壁7的顶部流到到底部,其流动过程将大尺寸杂物压向收集腔4底部的输送带2上,提升杂物输送的高效。

更进一步的,从所述收集腔4的顶部到底部,所述收集腔4底壁7上滤孔6的径向尺寸依次变大,如此将水流尽量引向收集腔4的底壁7,提升水流对大尺寸杂物的输送能力。

再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4的底壁7的至少顶部四分之一部分为挡水结构,这里挡水结构指的是不透水结构,保证部分漂浮的杂物不会被水流压于表面,而是被吸附到收集腔4的底部。

再进一步的,从顶部到底部,所述收集腔4的径向尺寸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4的腔底的宽度小于所述过滤通道3的入口的宽度。最后流向收集腔4的水流量必然小于由过滤通道3进入的水流量,通过缩小收集腔4的宽度结构,保证水流的速率,从而保证其对杂物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格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腔8,所述滑动腔8与各所述收集腔4相连通,所述输送带2滑动连接于所述收集腔4中,所述输送带2包括底板9和并列设置于所述底板9上的多个挡板10,所述底板9为不透水结构,所述挡板10上设置有漏水孔11,底板9用于保证尽量多的带走杂物,挡板10用于保证当输送带2出水时,将杂物上的水滴由漏水孔11流出。防止过大污水被输送带2带出。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