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968发布日期:2019-01-04 22:4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泄漏水银珠的回收吸引装置,用于含水银医疗设备在水银泄露情况下的水银珠收集回收,尤其是医用水银温度计和水银血压计使用过程中意外摔碎的情况下,对外溢的水银珠进行吸引回收,防止水银蒸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直接混到医用垃圾中污染环境的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用品应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化学元素,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常见金属。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

日光灯管、曝光机台中的紫外灯管等各种灯管内充有大量的汞,当发生灯管爆裂时,水银在第一时间内即有部分会挥发,导致所处环境发生污染。同时需有人员到现场清理洒落的水银,人员需配戴防毒面具否则有中毒的风险。

目前,我国含水银医疗设备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的,主要有水银温度计和水银血压计,以及部分口腔修补材料等。电子温度计的出现,以快速、方便的特点取代了部分水银温度计,但是价格高、有一次性耗材消耗以及不易消毒等原因,使得水银温度计依然在医院被广泛使用。

电子血压计也是如此,虽然使用快速、方便,但是成本高、准确性差、不符合医生习惯等缺点也限制了广泛推广,医生在做最后确诊时,还习惯使用水银血压计,听诊法测量血压是临床诊断的唯一标准。然而,这些含水银医疗设备的水银存储器基本都使用玻璃制品,在日常使用中极易破碎,水银掉落在地面或室内桌椅等处后,马上会形成很多水银珠,作为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毒金属,对环境及人身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对含水银医疗设备破碎情况下溢出的水银珠进行回收和科学管理是医院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临床护理工作中,打碎体温计和血压计泄漏水银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医护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其对水银污染和危害的认知匮乏,处理方法欠妥,进而对周围环境和自身造成危害。水银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水银蒸汽具有很强的毒性,可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体内。如果不慎接触到水银,其可直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造成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和患者身体健康。水银掉落在地面会分散成微小液珠,如果不及时收集清理,会迅速挥发到空气中,或者形成细微的液滴,附着于地面.墙壁.衣物等,造成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性污染。因此一定要认真规范的做好泄露水银的收集清理工作。

现有的医院常用的水银泄露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用小刷子扫入纸袋,放入医用垃圾处理;第二种方法是用专业的药粉将水银凝固回收;第三种方法是用湿润的小棉棒、锡箔纸、胶带纸等收集装入垃圾袋集中处理。上述几种方法都存在操作不规范、回收不彻底、不符合环保要求等缺点,总之,往往很不便。

因此,需研制一种使用方便、操作规范、回收彻底的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快速有效收集水银,防止水银回流和避免回收不彻底造成潜在危险,以解决对散落的水银进行简便、高效的收集泄露水银的这样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包括一个盒体(1)以及与该盒体(1)相匹配的一个盒盖(2),盒盖(2)与盒体(1)组成盒子,所述盒体(1)的底部为支撑面(11),所述盒体(1)的顶部为载物面(12),在载物面(12)上设有多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由凹陷卡槽组成;在盒盖(2)上设有多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盒子相匹配的一附带排气孔的包装袋(3),包装袋(3)与该盒子以可分离式相连,并由使用者取出盒子以与该包装袋(3)分离,根据使用需要该盒子被放置在包装袋(3)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在包装袋(3)的开口端处设有启封带(31),在启封带(31)的下方设有密封带(3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启封带(31)为切口;所述密封带(32)是由凹槽(321)和突条(322)构成,其中,凹槽(321)在袋体的一片袋片中沿着袋体的长边或是短边延伸设置,突条(322)在袋体的另一片袋片中沿着袋体的长边或是短边延伸设置且相对于凹槽(321)弹性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在载物面(12)上设有五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五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分别是注射器放置槽(1211)、棉签放置槽(1212)、废弃水银瓶放置槽(1213)、硫粉瓶放置槽(1214)和铲子放置槽(1215),其中,注射器放置槽(1211)、棉签放置槽(1212)、废弃水银瓶放置槽(1213)、硫粉瓶放置槽(1214)和铲子放置槽(1215)集载物面(12)于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在载物面(12)上还设有设置有标识,标识设置为漏空结构或者是实体结构,漏空结构或者是实体结构的标识为不同的图案或是不同的文字字样或者是图案和文字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在盒盖(2)上设有两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两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分别是口罩放置袋(211)和手套放置袋(212),口罩放置袋(211)和手套放置袋(212)集盒盖(2)于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放置袋(211)和所述手套放置袋(212)设置于盒盖(2)的内壁或外壁或者是内外壁均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放置袋(211)和所述手套放置袋(212)设置于盒盖(2)的内壁,在盒盖(2)的内壁上还设有垃圾袋(22),垃圾袋(22)集盒盖(2)于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为连体结构或者是分体结构,其中,连体结构为盒体(1)和盒盖(2)连为一体成型结构;分体结构为盒体(1)和盒盖(2)为插拔式套接连接;且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是由可回收和/或生物可降解的塑料或纸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一次性使用,避免回收不彻底造成潜在危险;

2、密封性好,安全性高;

3、可以更好的快速有效收集水银,防止水银回流,避免重复操作;

4、还可以作为收集容器,一物两用,更加节省操作时间,减少资源成本浪费;

5、方便携带,更有利于回收处理,降低转送过程中的危险;

6、整个装置对水银吸引效果好,轻质、易移动、活动方便,实现了对医用水银的收集回收,和对水银蒸汽的滤除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盒盖(2)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3)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3)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图7所示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流程框图;

其中,图中标号:

1—盒体,11—支撑面,12—载物面,121—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1—注射器放置槽,1212—棉签放置槽,1213—废弃水银瓶放置槽,1214—硫粉瓶放置槽,1215—铲子放置槽;

2—盒盖,22—垃圾袋,211—口罩放置袋,212—手套放置袋;

3—包装袋,31—启封带,32—密封带,321—凹槽,322—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医用水银泄露紧急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盒体1以及与该盒体1相匹配的一个盒盖2,盒盖2与盒体1组成盒子,盒体1的底部为支撑面11,盒体1的顶部为载物面12,在载物面12上设有多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由凹陷卡槽组成;在盒盖2上设有多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盒子相匹配的一附带排气孔的包装袋3,包装袋3与该盒子以可分离式相连,并由使用者取出盒子以与该包装袋3分离,根据使用需要该盒子被放置在包装袋3内。

具体的,在包装袋3的开口端处设有启封带31,在启封带31的下方设有密封带32。

更具体的,启封带31为切口;密封带32是由凹槽321和突条322构成,其中,凹槽321在袋体的一片袋片中沿着袋体的长边或是短边延伸设置,突条322在袋体的另一片袋片中沿着袋体的长边或是短边延伸设置且相对于凹槽321弹性嵌合。

进一步的,在载物面12上设有五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五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槽121分别是注射器放置槽1211、棉签放置槽1212、废弃水银瓶放置槽1213、硫粉瓶放置槽1214和铲子放置槽1215,其中,注射器放置槽1211、棉签放置槽1212、废弃水银瓶放置槽1213、硫粉瓶放置槽1214和铲子放置槽1215集载物面12于一体。

具体的,在载物面12上还设有设置有标识4,标识4设置为漏空结构或者是实体结构,漏空结构或者是实体结构的标识4为不同的图案或是不同的文字字样或者是图案和文字的组合。

进一步的,在盒盖2上设有两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两个水银处理构件放置袋21分别是口罩放置袋211和手套放置袋212,口罩放置袋211和手套放置袋212集盒盖2于一体。

进一步的,口罩放置袋211和手套放置袋212设置于盒盖2的内壁或外壁或者是内外壁均设置。

进一步的,口罩放置袋211和所述手套放置袋212设置于盒盖2的内壁,在盒盖2的内壁上还设有垃圾袋22,垃圾袋22集盒盖2于一体。

进一步的,盒体1和盒盖2为连体结构或者是分体结构,其中,连体结构为盒体1和盒盖2连为一体成型结构;分体结构为盒体1和盒盖2为插拔式套接连接;且盒体1和盒盖2是由可回收和/或生物可降解的塑料或纸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如图10所示,首先开窗通风,关闭室内空调和所有加热装置,保护现场,随即打开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水银暴露应急包,从应急包里拿出口罩戴上,然后带上手套,用硬废纸或沾水的小棉签尽量将散落的液体水银集中归拢到一起(水银会相互吸附聚集到一起)。然后根据水银量的多少选择相应口径的20ml注射器避光注射器拔下针栓进行抽吸水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用小滴管抽吸小水银珠,最后拔下避光真空采血管(水银对紫外线敏感性高,遇到强光毒性加剧)的管帽,将水银打入,拧紧管帽。

在洒落水银的地面撒上硫磺粉覆盖,用毛刷清扫干净残留的水银和体温计玻璃碎片等,硫磺粉和水银接触可生成不易挥发且难溶的硫化汞,使其降低毒性。但由于硫磺粉和水银接触反应的时间比较长,还是要尽快清扫干净,装入带有水的避光密封瓶。

如果墙缝、死角里有溅落的水银无法清扫,可撒上硫磺粉或锌粉完全覆盖,降解其毒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吸力较大的专业真空泵或微型吸引器吸取到收集瓶。但此方法并不建议,因为水银在高温下会加快挥发速度,使毒性加剧,而电子产品运作会使接触的水银温度越来越高,毒性也随之增加,此法必须做到吸引过程密封安全,吸引后封闭转移收集瓶,操作过程较复杂且危险性高。(禁止使用家用普通吸尘器,非专业加热吸引装置会使水银迅速蒸发成剧毒)

最后将抽吸用的注射器装有水银的采血管及密封瓶等所有被污染的东西放入塑料袋密封并将其标注“废弃水银”送去相关有害废物管理机构回收处理。切记不要将水银及其残留物扔入垃圾桶或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地下水源,危及人们健康。

根据临床实践,巧妙运用避光真空采血管作为收集水银器皿相对于常规收集器皿更加方便,小巧,抗摔,密封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而真空式水银收集装置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医护工作者的收集效率,为临床水银收集工作带来便捷,降低接触水银暴露的危险。

很多医护工作者觉得一支体温计中的水银少量,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容易忽视水银中毒的危害。可事实是一支体温计含水银约1.00g,完全蒸发后,可使45m3的空间内空气水银的浓度达到22.2mg/m3,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水银蒸气(>1.0mg/m3)后数小时即可引起急性水银中毒。而急性中毒的表现有:发热,头晕,头痛,震颤等全身症状,合并有口腔-牙龈炎及胃肠炎或急性支气管炎为轻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具备间质性肺炎或肾病综合征为中度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癫痫样发作或精神障碍之一者为重度中毒。由此可见,水银中毒的危害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在收集清理水银后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治疗。而医院的日常工作中体温计和血压计的水银泄漏又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医护人员对水银污染和危害的相关知识及处理流程的培训,完善医院关于水银收集方法与流程的相关制度,提高危机意识,尽量将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在上述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若有人中毒,应立即离开现场;有人误服,先清理玻璃渣,然后用大量清水漱口,再服用含大量蛋白质的产品,并通风一个小时,人员疏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