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873发布日期:2018-12-21 19: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



背景技术:

水系统在温度的作用下析出CO2生成微溶于水的CaCO3和MgCO3,加之污水废水中杂质本身也比较多,这就导致原有“MVR机械增压”易结垢。由于CaCO3和Mg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从水中结晶析出,并不断地沉积于换热器等设备系统表面,对能耗及连续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产生螺旋流,避免内部污垢堆积,减少拆洗次数的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与除氧器相连,除氧器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上方通过管道与蒸汽热压泵相连,蒸汽热压泵与换热器相连,蒸发器下方设有结晶室,结晶室通过输送管与输送泵相连,输送泵与换热器相连,蒸发器与结晶室通过导流管和导流管下方的导流帽相连,换热器内壁上设有可拆卸第一环板,第一环板上设有清洗刷,换热器内的中心管与多组管臂相连,每层管臂上方均设有半环板,半环板上均匀分布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流管下方设于结晶室内,导流帽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臂错开设置在中心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半环板均关于支撑其底部的管臂对称。

有益效果:

废水进入换热器,经过除氧器后心如蒸发器,蒸发器上方的热蒸汽再输送回换热器,起到了节能的效果;第一环板、清洁刷的设置,避免了换热器壁结垢,经过多次循环的废水,最终结晶后由结晶室底部排出;废水进入换热器,清洁刷摆动,加之,半环板和半环板上的小孔的设置,使得,废水在换热器内形成螺旋流,不发生沉积现象,大大增强了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环板、清洗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心管、管臂、半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半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器;2-除氧器;3-蒸发器;4-结晶室,5-输送管,6-输送泵;7-蒸汽热压泵;8-导流管;9-导流帽;10-第一环板;11-清洗刷;12-中心管;13-管臂;14-半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

如图1-4,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与除氧器2相连,除氧器2与蒸发器3相连,蒸发器3上方通过管道与蒸汽热压泵7相连,蒸汽热压泵7与换热器1相连,蒸发器3下方设有结晶室4,结晶室4通过输送管5与输送泵6相连,输送泵6与换热器1相连,蒸发器3与结晶室4通过导流管8和导流管8下方的导流帽9相连,换热器1内壁上设有可拆卸第一环板10,第一环板10上设有清洗刷11,换热器1内的中心管12与多组管臂13相连,每层管臂13上方均设有半环板14,半环板14上均匀分布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流管8下方设于结晶室4内,导流帽9为锥形,通过导流管8缓慢导流,再进入锥形导流帽9,最后流入结晶室,避免了导流管壁结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臂13错开设置在中心管12上,便于形成螺旋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半环板14均关于支撑其底部的管臂13对称。

酸化的废水经泵流经换热器1,在这里将其温度提高到接近沸点。废水进入除氧器2,与除氧器2内的低压蒸汽逆流接触,去除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不可凝气体。热进料废水不断循环流到蒸发器3内,蒸气流经除雾器,并进入蒸汽热压泵7中,压缩蒸气流到传热管内,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除去部分水汽的浓盐水进入结晶室4,冷凝液经输送泵6回换热器1,并在换热器1中将热量释放给新进入的进料废水。

本实用新型能耗低、换热器不容易结垢,不需要经常清洗,使用方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