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418发布日期:2019-02-01 19:4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



背景技术:

反渗透产水系统在进行完一次产水后,滤芯内仍留有原水和产水,在进行下一次产水之前的这段静置时间里,滤芯的过滤膜两侧的原水和产水会因为压力差使得原水慢慢向产水渗透,这样会导致产水水质降低,这样会导致进行下一次产水时,一开始流出的产水水质不合格,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水质合格的产水,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通过合理布置管道及阀门,使得反渗透产水系统能够即时产水,用户不需要等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高压泵和至少两组RO滤芯组,每组RO滤芯组包括依次串联或并联的若干个RO滤芯,每组中的每个RO滤芯通向共同的进水口、浓水出水口和产水出水口,每组RO滤芯的产水出水口连接产水管,每组RO滤芯的产水管与同一根主产水管相通,第一组RO滤芯的产水管还与副排放管相通,所述第一组RO滤芯浓水出水口上连有第一浓水出水管,最后一组RO滤芯的浓水出水口上连有第二浓水出水管,第一浓水出水管和第二浓水出水管与同一根主排放管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组RO滤芯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二组RO滤芯的进水口的第一连接管上连有旁通管的一端,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组RO滤芯产水管与第二组RO滤芯产水管之间的主产水管上,在旁通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浓水出水管与旁通管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二阀门,主排放管第一浓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二浓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为调压阀,主产水管靠近其出水口端设有第六阀门,所述旁通管与第二组RO滤芯产水管之间的主产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副排放管上设有第八阀门,控制系统与各阀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时器或PLC或水质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阀。

优选地,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一阀门之间的旁通管上。

优选地,最后一组RO滤芯产水管与第六阀门之间的主产水管上设有第一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组RO滤芯的产水管上设有第二水质传感器,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三水质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前置滤芯或/和后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置在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上,所述前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PP棉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最后一组RO滤芯的产水管与第六阀门之间的主产水管上,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最后一组RO滤芯的产水管与第六阀门之间的主产水管上还设有杀菌器。

优选地,在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冲洗管,所述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所述高压泵与进水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冲洗管的一端,最后一组RO滤芯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五阀门之间的第二浓水出水管上设有冲洗管的另一端,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清洗水箱,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与清洗水箱之间的冲洗管上设有第九阀门,所述清洗水箱与第二浓水出水管之间的冲洗管上设有第十阀门,所述主排放管上设有第十一阀门,所述第九阀门、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均为电磁阀或电动阀。

优选地,所述第九阀门与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之间的冲洗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还包括冲洗管,所述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所述高压泵与进水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冲洗管的一端,第五阀门与主排放管之间的第二浓水出水管上设有冲洗管的另一端,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清洗水箱,高压泵的进水管路与清洗水箱之间的冲洗管上设有第九阀门,所述清洗水箱与第二浓水出水管之间的冲洗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或/和第十二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阀。

优选地,所述清洗水箱包括密封盖,所述清洗水箱通过旋紧密封盖密封,需要注入清洗药水时打开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管道及阀门设计使得该产水系统能够在第一次产水完成后进行下一次产水准备,实现即时产水,用户无需等待。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使得原水从进水阀经高压泵抽取后流入第一组RO滤芯,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依次经过第一组RO滤芯的产水管、第一组RO滤芯产水管与旁通管之间的主产水管、旁通管后进入第二组RO滤芯及后续各组RO滤芯,产水分别从第二组RO滤芯及后续各组RO滤芯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经第六阀门排出,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再流入主排放管排出,除第一组RO滤芯外的各组RO滤芯中残留的原水被第一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全部冲掉,避免了原水在RO滤芯中静置后渗透至产水中,进入停机状态,控制系统控制所有阀门关闭,高压泵也停止工作,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一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第二阀门、第六阀门和第八阀门,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七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经高压泵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从第一RO滤芯产水管流至副产水管经第八阀门排出,这样就冲刷掉了第一组RO滤芯中因原水静置渗透到产水中后产生的不合格产水,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过滤后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产生的浓水从最后一组RO滤芯的第二浓水出水管流至主排放管排出,除第一组RO滤芯外的各组RO滤芯的产水从各自的产水管流至主产水管,经第六阀门后排出。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二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第二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八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经高压泵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经过各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从每一组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产水经过第六阀门流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一组RO滤芯的产水从第一组RO滤芯流出后还经过第七阀门,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并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在最后一组RO滤芯的第二浓水出水管流出的浓水汇流至主排放管排出。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冲洗管,对每组RO滤芯进行冲洗,保持了RO滤芯的清洁度。

3.清洗药箱的常态为密封状态,通过密封盖实现密封,比起敞口的清洗药箱,其内部的清洗药水不易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高压泵2和至少两组RO滤芯组,每组RO滤芯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若干个RO滤芯,每组中的每个RO滤芯通向共同的进水口、浓水出水口和产水出水口,每组RO滤芯的产水出水口连接产水管,每组RO滤芯组的产水管(3,4,5)与同一根主产水管10相通,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管还与副排放管9相通,所述第一组RO滤芯A1浓水出水口上连有第一浓水出水管8,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浓水出水口上连有第二浓水出水管6,第一浓水出水管8和第二浓水出水管6与同一根主排放管7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组RO滤芯A1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二组RO滤芯A2的进水口的第一连接管11上连有旁通管13的一端,所述旁通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组RO滤芯A1产水管3与第二组RO滤芯A2产水管4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在旁通管13上设有第一阀门V1,第一浓水出水管8与旁通管1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11上设有第二阀门V2,主排放管7第一浓水出水管8上设有第三阀门V3和第四阀门V4,第二浓水出水管6上设有第五阀门V5,所述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主产水管10靠近其出水口端设有第六阀门V6,所述旁通管13与第二组RO滤芯A2产水管4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设有第七阀门V7,副排放管9上设有第八阀门V8,控制系统与各阀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时器,控制系统所控制的高压泵2及各阀门的启闭状态在达到设定时间后发生相应改变。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时器或PLC或水质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

所述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和第八阀门V8为电磁阀或电动阀。

所述旁通管13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第一连接管11与第一阀门V1之间的旁通管13上。

在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1,所述进水阀1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1、在正常产水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八阀门V8关闭,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进入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经过各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从每一组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产水经过第六阀门V6流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从第一组RO滤芯A1流出后还经过第七阀门V7,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并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在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出的浓水汇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

2、产水完成后,进入下次产水准备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和第八阀门V8,同时控制系统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第一组RO滤芯A1,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依次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管、第一组RO滤芯A1产水管与旁通管13之间的主产水管10、旁通管13后进入第二组RO滤芯A2及后续各组RO滤芯,产水分别从第二组RO滤芯A2及后续各组RO滤芯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由于第六阀门V6关闭,产水不流出,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再流入主排放管7排出,当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除第一组RO滤芯A1外的各组RO滤芯中残留的原水被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的合格产水全部更新,此时控制系统控制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进入停机状态。

3.进入停机状态,控制系统控制所有阀门关闭,高压泵2也停止工作。

4.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一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和第八阀门V8,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七阀门V7,同时控制系统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从第一RO滤芯产水管流至副产水管经第八阀门V8排出,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产生的浓水从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除第一组RO滤芯A1外的各组RO滤芯的产水从各自的产水管流至主产水管10,经第六阀门V6后排出。当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二阶段。这一过程中的预设时长一般为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的产水达到合格水质所需要的过滤时间。

5.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二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八阀门V8,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经过各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从每一组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产水经过第六阀门V6流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从第一组RO滤芯A1流出后还经过第七阀门V7,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并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在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出的浓水汇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

请参阅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最后一组RO滤芯A3产水管与第六阀门V6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设有水质传感器S1和流量传感器14,所述副产水管上设有第二水质传感器S2,所述进水阀1与高压泵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质传感器S3。

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1、在正常产水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八阀门V8关闭,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进入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经过各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从每一组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产水经过第六阀门V6流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从第一组RO滤芯A1流出后还经过第七阀门V7,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并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在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出的浓水汇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

2、产水完成后,进入下次产水准备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和第八阀门V8,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第一组RO滤芯A1,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依次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管、第一组RO滤芯A1产水管与旁通管13之间的主产水管10、旁通管13后进入第二组RO滤芯A2及后续各组RO滤芯,产水分别从第二组RO滤芯A2及后续各组RO滤芯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经第六阀门V6排出,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再流入主排放管7排出,在整个过程中,水质传感器S1会将流经主产水管10的产水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等到检测到的产水水质达到控制系统内预先设定的合格标准值后,此时控制系统控制反渗透即时产水系统进入停机状态。这时候,除第一组RO滤芯A1外的其余各组RO滤芯中残留的原水及不合格产水被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的合格产水全部更新。

3、进入停机状态,控制系统控制所有阀门关闭,高压泵2也停止工作。

4、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一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和第八阀门V8,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七阀门V7,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原水经过第一组RO滤芯A1的过滤后产生的产水从第一RO滤芯产水管流至副产水管经第八阀门V8排出,第二水质传感器S2用于检测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水质并将检测到的水质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第二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产生的浓水从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除第一组RO滤芯A1外的各组RO滤芯的产水从各自的产水管流至主产水管10,经第六阀门V6后排出。等到检测到的产水水质达到控制系统内预先设定的合格标准值后,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二阶段。

5.进入下一次产水的第二阶段,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二阀门V2、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关闭: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第八阀门V8,第四阀门V4和第五阀门V5为调压阀,处于截流状态,原水从进水阀1经高压泵2抽取后流入各组RO滤芯,经过各组RO滤芯过滤后的产水从每一组的产水管流出并汇流至主产水管10,产水经过第六阀门V6流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第一组RO滤芯A1的产水从第一组RO滤芯A1流出后还经过第七阀门V7,原水经第一组RO滤芯A1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流至第一浓水出水管8并与经过后续RO滤芯依次过滤后在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出的浓水汇流至主排放管7排出。

流量传感器14的作用是在正常产水时将检测到的流量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如果流量值能够达到用户需要的水量要求时,控制系统再控制第六阀门V6开启,使得用户能更快的获取一定量的用水。

第三水质传感器S3的作用是将检测到的原水水质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便于了解原水的水质情况。

请参阅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组RO滤芯组包括若干个并联的RO滤芯。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请参阅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最后一组RO滤芯A3产水管与第六阀门V6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设有水质传感器S1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副产水管上设有第二水质传感器S2,所述进水阀1与高压泵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质传感器S3。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

请参阅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冲洗管15,所述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1,所述高压泵2与进水阀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冲洗管15的一端,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浓水出水口与第五阀门V5之间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上设有冲洗管15的另一端,所述冲洗管15上设有清洗水箱16,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与清洗水箱16之间的冲洗管15上设有第九阀门V9,所述清洗水箱16与第二浓水出水管6之间的冲洗管15上设有第十阀门V10,所述主排放管7上设有第十一阀门V11,所述第九阀门V9、第十阀门V10和第十一阀门V11均为电磁阀或电动阀。所述第九阀门V9与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之间的冲洗管15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7。

第五实施例完成冲洗的过程为: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九阀门V9、第十阀门V10、第二阀门V2,其余阀门关闭,原水依次经过各组RO滤芯后从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入冲洗管15再回流至各组RO滤芯,如此循环进行冲洗,冲洗一段时间后,关闭第十阀门V10,打开第十一阀门V11,将废水排出。

请参阅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冲洗管15,所述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1,所述高压泵2与进水阀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冲洗管15的一端,第五阀门V5与主排放管7之间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上设有冲洗管15的另一端,所述冲洗管15上设有清洗水箱16,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与清洗水箱16之间的冲洗管15上设有第九阀门V9,所述清洗水箱16与第二浓水出水管6之间的冲洗管1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或/和第十二阀门V12,所述第十二阀门V12为电磁阀或电动阀。

第六实施例完成冲洗的过程为:打开密封盖加入清洗药水,旋紧密封盖,控制系统控制以下阀门开启:进水阀1、第九阀门V9、第十二阀门V12、第二阀门V2,其余阀门关闭,原水和清洗药箱中的清洗药水依次经过各组RO滤芯后从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第二浓水出水管6流入冲洗管15再回流至各组RO滤芯,如此循环进行冲洗,冲洗一段时间后,关闭第十二阀门V12,打开第十一阀门V11,将废水排出。

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水箱16包括密封盖,所述清洗水箱16通过旋紧密封盖密封,需要注入清洗药水时打开密封盖。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均可设置前置滤芯或/和后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置在高压泵2的进水管路上,所述前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PP棉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产水管与第六阀门V6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最后一组RO滤芯A3的产水管与第六阀门V6之间的主产水管10上还设有杀菌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管道及阀门设计使得该产水系统能够在第一次产水完成后进行下一次产水准备,实现即时产水,用户无需等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