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973发布日期:2019-03-19 22: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面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阳光面料,简而言之就是用来遮挡阳光和日照,是功能辅助性面料,通常与其它面料一起,用来遮盖物品起到避免与强光接触的作用,具有阻挡强光和紫外线以及其它方面的功效。

阳光面料的纱线生产过程中,其表面极易产生一些细小毛羽;同时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悬浮的毛羽、粉尘等杂质,玻璃纤维阳光面料在传送过程中极易吸附这些杂质。这些附着于玻璃纤维阳光面料表面的毛羽、粉尘等杂物,在阳光面料合成整纱时,整纱的粗细不平滑,用这将不利于产品储存及更深层次的加工。

为了去除上述的杂质,通过洗液清洗是一种可用手段,但是通过该种方法去除杂质会产生废水,废水处理不适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该废水处理装置有效的处理带有从纱线成型路径上吸附有悬浮的毛羽、粉尘等杂质的废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段和反应段;

所述过滤段包括滤布传送带和储渣箱,所述滤布传送带由滤布和多个带动滤布的转动辊组成,所述滤布传送带设置在污水渠上,并向上倾斜于水流方向,滤布传送带的一部分低于污水渠,另一部分高于污水渠,滤布传送带的最上部分为平直段,平直段的下侧设置有刮渣刷,所述储渣箱设置在平直段的下方,所述滤布传送带与污水渠的间隙处设置有滤网;

所述反应段包括沉淀池和电解槽,所述沉淀池设置有絮凝剂入口和废水入口,所述废水入口与污水渠的出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出口连接电解槽的入口,所述电解槽的出口为净化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滤布传送带的平直段还设置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储渣箱由支撑桥支撑,所述支撑桥跨越污水渠的顶面两侧,由污水渠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分为底端滤网和侧壁滤网,所述底端滤网设置在滤布传送带的前端,所述侧壁滤网设置在滤布传送带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端滤网与滤布传送带平行,且两者间距小于1mm。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滤网与滤布传送带平行,侧壁滤网位于转动辊的部分与转动辊间距小于1mm,其他部分位于两面滤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滤布和滤网的滤孔最大距离小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入口用于为沉淀池提供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槽采用掺硼金刚石作为正极,采用抛光不锈钢作为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装置有效的处理纱线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先通过过滤段将较大体积的毛羽过滤,然后通过反应段将剩下的低聚物处理掉,处理效果高,被处理后的废水能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装置的过滤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装置的反应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滤布传送带;11、滤布;12、转动辊;13、平直段;14、刮渣刷;15、喷头;2、储渣箱;21、支撑桥;3、污水渠;41、底端滤网;42、侧壁滤网;5、沉淀池;51、絮凝剂入口;52、废水入口;6、电解槽;61、正极;62、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纱线成型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段和反应段;

所述过滤段包括滤布传送带1和储渣箱2,所述滤布传送带1由滤布11和多个带动滤布11的转动辊12组成,所述滤布传送带1设置在污水渠3上,并向上倾斜于水流方向,滤布传送带1的一部分低于污水渠3,另一部分高于污水渠3,滤布传送带1的最上部分为平直段13,平直段13的下侧设置有刮渣刷14,所述储渣箱2设置在平直段13的下方,所述滤布传送带1与污水渠3的间隙处设置有滤网;

所述反应段包括沉淀池5和电解槽6,所述沉淀池5设置有絮凝剂入口51和废水入口52,所述废水入口52与污水渠3的出口连接,所述沉淀池5的出口连接电解槽6的入口,所述电解槽6的出口为净化水出口。

所述滤布传送带1的平直段13还设置有喷头15。

所述储渣箱2由支撑桥21支撑,所述支撑桥21跨越污水渠3的顶面两侧,由污水渠3支撑。

所述滤网分为底端滤网41和侧壁滤网42,所述底端滤网41设置在滤布传送带1的前端,所述侧壁滤网42设置在滤布传送带1的两侧。

所述底端滤网41与滤布传送带1平行,且两者间距小于1mm。

所述侧壁滤网42与滤布传送带1平行,侧壁滤网42位于转动辊12的部分与转动辊12间距小于1mm,其他部分位于两面滤布11之间。

所述滤布11和滤网的滤孔最大距离小于0.5mm。

所述絮凝剂入口51用于为沉淀池5提供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所述电解槽6采用掺硼金刚石作为正极61,采用抛光不锈钢作为负极62。

纱线成型产生的废水流入污水渠3,废水从滤网与滤布11之间通过,因为污水渠3的底部和侧壁分别通过滤网与滤布11之间搭接,由于滤网和滤布11的之间的距离极小,滤网不会影响滤布11的移动,毛羽也难以通过二者之间,可以很好的分别将污水渠3的渠底和滤网与滤布1之间的缝隙封住,避免污水中的污物从底部和侧面泄露。毛羽被吸附在滤布11上,跟随滤布11移动直到刮渣刷14处,毛羽被刮渣刷14刮落掉下储渣箱2被收集。不含毛羽的废水,流入反应段被进行下一步处理。

喷管15安装在滤布11的内部,用于将滤布11上堵塞的污物冲掉,很好的配合刮渣刷14将毛羽刮掉。

流入到反应段的废水中存在一定浓度的低聚物,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先在沉淀池5中使用聚合氯化铝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将饱和的聚合氯化铝水溶液以100-150mg/L的投加量加入废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30分钟,滤去底部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此时废水化学需氧量值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电解槽6的正极61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掺硼金刚石电极,同时负极62采用线切割工艺制出同样大小并经过抛光的不锈钢片,电极间距为8-15mm,在电极两端施加一定强度的电流,同时废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电解槽6,在电解槽6内得到氧化分解,最终出水即可进入生化池进行处理,最后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