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547发布日期:2019-02-15 20:04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新型中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及化工行业中水主要含有抗生素成分,如青霉素、及附属废料(淀粉)、有机物和色素等,还有其他一价、二价离子等复杂的水质,导致水中盐分极高,COD高,硬度高等复杂工况,纳滤系统一般去除水中色素和有机物,硬度及溶解盐对二价和多价阴离子优先截留。

在目前制药行业中水回用的领域里,制药公司在生产青霉素等,含有抗生素成分的产业链里,有关中水回用系统,包含的工艺为初沉淀+软化+PH调节+超滤+反渗透+超级反渗透(DTRO)+蒸馏结晶,超滤产水供反渗透使用,反渗透浓水经超级反渗透处理,反渗透产水与超级反渗透(DTRO)产水汇集到产水池供车间当一次水使用,超级反渗透(DTRO)浓水经蒸馏结晶成固体盐,并另外处理使用,主要生成氯化钠固体盐。

上述的中水回用装置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因为中水含有二价离子、一价离子、及有机物等复杂水质,超滤只能截留大分子有机物,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一价与二价离子顺超滤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中,因为制药行业的特性,水质复杂,会使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压力高,回收率低及化学清洗周期短的缺点,进而造成运行成本的提高。

二:因反渗透截留一价与二价离子以上,浓水再经过超级反渗透(DTRO)再次浓缩,浓水进行蒸馏结晶的出固体盐的成分含有二价离子盐成分偏高,直接导致结晶盐回收利用需再处理问题,致使制药行业公司低价格出售结晶盐,也使回收利用的厂家降低使用条件,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中水回用装置,以延长反渗透系统清洗周期、降低其运行成本,同时减轻反渗透和超级反渗透的运行负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初沉池、软化池、回调池、超滤系统、超滤产水池和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水输出端与超级反渗透系统的输入端导通连接,所述超级反渗透系统的浓水输出端与第一蒸馏结晶系统的输入端导通连接,并且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输出端和超级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输出端均与终端产水池导通连接;

还包括纳滤系统和第二蒸馏结晶系统,所述纳滤系统和第二蒸馏结晶系统导通连接于所述超滤产水池和反渗透系统之间;所述纳滤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超滤产水池导通连接,纳滤系统的浓水输出端和产水输出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蒸馏结晶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导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渗透系统和纳滤系统的浓水输出端之间通过纳滤产水池导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初沉池和软化池之间,软化池与回调池之间,以及回调池与超滤系统之间均设有潜水泵。初沉池、液体在软化池和回调池之间输送将损耗一定的水压,通过潜水泵弥补损失的水压。此外,超滤系统工作时也需要一定的水压,在回调池与超滤系统之间设置潜水泵,进一步提供压力,使超滤系统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超滤产水池与纳滤系统之间,以及所述纳滤产水池和反渗透系统之间均设有增压泵。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运转均需要一定的水压,均通过增压泵增加压力,保证设备运行以及功过滤效率。

优选地,所述纳滤系统配有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用于控制纳滤系统的液位、自动启停报警、清洗操作等,这些操作程序均和反渗透系统的操作程序相似,在培训操作人员时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此外,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不与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和超级反渗透系统关联,独立运行,避免了相互影响,减小了出现电器故障的概率。添加的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对中水系统的改动小,系统更加完善,提高用户技术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设备中的纳滤系统延长了反渗透化学清洗周期,由原来的一周延长至一个月,减少了清洗费用,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反渗透回收率由68%降到78%,反渗透运行压力由27公斤降到23公斤,减轻了反渗透和超级反渗透的运行负荷。此外,纳滤浓水直接进入第二蒸馏结晶系统并进行二价盐结晶,进一步减轻了反渗透系统和超级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负荷,从而节省一台蒸馏结晶装备,供纳滤浓水的结晶。由于在纳滤系统中已将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从而提高了超级反渗透系统结晶出的一价盐的纯度,无需再对一价盐进行处理,降低了反渗透运行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初沉池,2-软化池,3-回调池,4-超滤系统,5-超滤产水池,6-反渗透系统,7-潜水泵,8-纳滤系统,9-第二蒸馏结晶系统,10-纳滤产水池,11-第一蒸馏结晶系统,12-增压泵,13-超级反渗透系统,14-终端产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初沉池1、软化池2、回调池3、超滤系统4、超滤产水池5和反渗透系统6。为了保证超滤系统4运转时的压力,在所述初沉池1和软化池2之间,软化池2与回调池3之间,以及回调池3与超滤系统4之间均设有潜水泵7。三个潜水泵7分别安装于初沉池1、软化池2和回调池3内。初沉池1、液体在软化池2和回调池3之间输送将损耗一定的水压,通过潜水泵7弥补损失的水压。此外,超滤系统4工作时也需要一定的水压,在回调池3与超滤系统4之间设置潜水泵7,进一步提供压力,使超滤系统4正常工作。所述反渗透系统6的浓水输出端与超级反渗透系统13的输入端导通连接,所述超级反渗透系统13的浓水输出端与第一蒸馏结晶系统11的输入端导通连接,并且反渗透系统6的产水输出端和超级反渗透系统13的产水输出端均与终端产水池14导通连接。第一蒸馏结晶系统11将超级反透系统的浓水经过蒸馏结晶过程后形成一阶盐。间接代替超级反渗透和浓水结晶系统,并且纳滤浓水结晶出二价盐,相比较反渗透浓水为一价二价盐结晶后混合在一起更有优势。

为了降低一阶盐中二阶盐的含量,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纳滤系统8和第二蒸馏结晶系统9,所述纳滤系统8和第二蒸馏结晶系统9导通连接于所述超滤产水池5和反渗透系统6之间;所述纳滤系统8的输入端与所述超滤产水池5导通连接,纳滤系统8的浓水输出端和产水输出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蒸馏结晶系统9和反渗透系统6导通连接。纳滤浓水直接进入第二蒸馏结晶系统9并进行二价盐结晶,在此处将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从而提高了超级反渗透系统13结晶出的一价盐的纯度,无需再对一价盐进行处理,降低了反渗透运行成本降低。同时,由于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处理,延长了反渗透化学清洗周期,由原来的一周延长至一个月,减少了清洗费用,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反渗透回收率由68%降到78%,反渗透运行压力由27公斤降到23公斤,减轻了反渗透和超级反渗透的运行负荷。

所述反渗透系统6和纳滤系统8的浓水输出端之间通过纳滤产水池10导通连接。由于纳滤系统8和反渗透系统6运转均需要一定的水压,在所述超滤产水池5与纳滤系统8之间,以及所述纳滤产水池10和反渗透系统6之间均设有增压泵12,通过增压泵12增加压力,保证设备运行以及功过滤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纳滤系统8需要配合电控系统才能运行,但由于超滤系统4、反渗透系统6和超级反渗透系统13均由原电控系统控制运行,为了减少对原电控系统的改动,本实施例中的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独立运行,不与超滤系统4、反渗透系统6和超级反渗透系统13关联,从而减小了改动。此外,由于两套电控系统独立运行,也避免了相互影响,减小了出现电器故障的概率。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用于控制纳滤系统8的液位、自动启停报警、清洗操作等,这些操作程序均和反渗透系统6的操作程序相似,在培训操作人员时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纳滤系统8的电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在其他领域已经公开,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