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710发布日期:2019-05-07 22:04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净水装置,尤指一种可产生弱碱性碱性水的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自水水质尚难达成安全饮用的饮水标准,因此,一般家庭、公司或营业场所等皆会在其水源供给端装设一部净水装置,用以滤除水质的杂质与重金属等物质,以期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的饮水。

目前市售的净水装置种类众多,其中的逆渗透净水装置为一种广为人们使用的净水装置。目前习知逆渗透净水装置的组成构造,其主要包含前置过滤组、逆渗透滤水器及密闭储水筒,并以管件依序串连,藉此,利用前置过滤组将待处理的原水过滤后,接续由逆渗透滤水器将过滤后原水分离出接近纯水的处理水,再令处理水储存于密闭的储水筒中备用。

近年来,与人们健康有关的报导中指出,现代人大都存有吃太多肉导致体质偏酸的现象,建议饮用弱碱性的碱性水来改善人们的酸性体质。惟目前自来水通过现有逆渗透净水装置所过滤净化处理后所输出的处理水,其水质为中性或偏弱酸性,非属对人体有益的弱碱性水质。

此外,有人为了解决逆渗透净水装置输出弱酸性酸性水转化为碱性水,其进一步于逆渗透滤水器的处理水输出端外接竹碳滤心式滤水器、或麦饭石滤心式滤水器,或是碱性矿石滤心式滤水器等。然而,前述竹碳滤心式滤水器、或麦饭石滤心式滤水器或碱性矿石滤心式滤水器等所能提供的将弱酸性酸性水转化为弱碱性碱性水的效果有限,且所述竹碳滤心式滤水器、或麦饭石滤心式滤水器或碱性矿石滤心式滤水器皆为滤心式滤水器,必须定期更换,若因使用者疏忽而忘记更换滤心,即无法达成将弱酸性酸性水转化为碱性水的功能,对用户而言,有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解决现有逆渗透净水装置无法输出碱性水的问题,以及逆渗透净水装置外挂将酸性转化为碱性的滤心式滤水器的转化效果有限,及须定期更换滤心使用不便等问题。

为了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其包含一前置过滤组、一逆渗透滤水器、一氢氧根离子生成器以及多个管件;

该前置过滤组具有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端;

该逆渗透滤水器为一内有逆渗膜的组件,该逆渗透滤水器的一端具有一进水端,该逆渗透滤水器的另一端具有间隔分离的一处理水输出端与一废水输出端,该逆渗透滤水器的进水端以管件连接该前置过滤组的出水端;

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具有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端,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的进水端以管件连接该逆渗透滤水器的处理水输出端,用以对该逆渗透滤水器输出的处理水转化为弱碱性碱性水。

可选的,该前置过滤组具有一前置过滤器,该前置过滤器具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以该进水口为该前置过滤组的进水端,以该出水口为该前置过滤组的出水端。

可选的,该前置过滤组包含多个前置过滤器结合至少一连接管依序前后串联,每一所述前置过滤器具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并以位置在前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口以所述连接管连接位置在后的前置过滤器的进水口方式依序串联,位置最前的前置过滤器的进水口为该进水端,位置最后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口为该出水端。

可选的,所述前置过滤器为活性炭滤心式过滤器或棉质滤心式过滤器。

可选的,如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的进水端以管件直接连接该逆渗透滤水器的处理水输出端。

可选的,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的出水端结合管件连接一灭菌器。

可选的,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的进水端与该逆渗透滤水器的处理水输出端之间以管件连接一密闭式储水筒。

藉由前述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其主要利用前置过滤组过滤水中杂质与重金属等物质后,接续由逆渗透滤水器对水进一步处理为接近纯水的弱酸性的酸性处理水,再由氢氧根离子生成器能对酸性处理水导入氢氧根离子而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弱碱性碱性水,其对酸性水转化为碱性水的转化效果佳,且使用时无须定期更换滤心,使用上具有良好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还可以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结合一管件连接一灭菌器,用以对通过氢氧根离子生成器输出的弱碱性碱性水再施以杀菌作用,确保输出的弱碱性碱性水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还可于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的进水端与该逆渗透滤水器的处理水输出端之间以管件连接一密闭式储水筒,用以储存通过该逆渗透滤水器处理后的处理水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B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

10B前置过滤组

11A、11B、11C前置过滤器

12连接管

20逆渗透滤水器

30氢氧根离子生成器

40密闭式储水筒

50灭菌器

60、61、62、63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及图3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的数种较佳实施例,由该些图式中可以见及,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1A、1B包含一前置过滤组10A、10B、一逆渗透滤水器20、一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以及多个管件。

如图1及图3所示,该前置过滤组10A、10B具有滤除水中杂质或与重金属等物质的功能,其包含一个前置过滤器11A或多个依序串联的前置过滤器 11A、11B、11C,该前置过滤组10A、10B具有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端,其中,每一个前置过滤器11A、11B、11C具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如图1所示,当前置过滤组10A具有一个前置过滤器11A时,以该前置过滤器11A的进水口为进水端,以出水口为出水端。如图3所示,当前置过滤组10B具有多个前置过滤器11A、11B、11C时,多个所述前置过滤器11A、11B、11C以连接管12依序前后串联,其中位置在前的前置过滤器11A、11B的出水口以连接管12连接位置在后的前置过滤器11B、11C的进水口方式依序串联,并以位置最前的前置过滤器11A的进水口为进水端,以位置最后的前置过滤器11C的出水口为出水端。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前置过滤器11A、11B、11C可选用活性炭滤心式过滤器或棉质滤心式过滤器,当所述前置过滤器11A、11B、11C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前置过滤器11A、11B、11C可选用活性炭滤心式过滤器或棉质滤心式过滤器中。所述前置过滤器11A、11B、11C数量及其滤心选用的材质依据实际使用需求与待处理的水质而决定。

如图1及图3所示,该逆渗透滤水器20为一内有逆渗膜的组件,并能利用逆渗透手段将待处理的水分离为接近纯水的处理水与废水,该逆渗透滤水器20 的一端具有一进水端,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另一端具有间隔分离的一处理水输出端与一废水输出端,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进水端以管件连接该前置过滤组 10A、10B的出水端,待处理的原水由处理水输出端输入,处理水由处理水输出端排出,废水则由废水输出端排出,

如图1所示,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以管件61直接或间接连接该逆渗透滤水器20,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为一种能对水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组件,用以对逆渗透滤水器20输出的弱酸性处理水导入氢氧根离子而产生酸碱中和反应,并进一步转化为弱碱性的碱性水,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具有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端,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以其进水端以管件61直接或间接连接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处理水输出端。

如图1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以其进水端以管件 61直接连接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处理水输出端。如图3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的进水端与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处理水输出端之间以管件61、62连接一密闭式储水筒40。

如图3所示第二较佳实施例,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还可结合一管件63 连接一灭菌器50,用以对通过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输出的弱碱性碱性水再施以杀菌作用,其中,该灭菌器50包含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该氢氧根离子生成器 30的出水端结合管件63连接该灭菌器50的入水口。所述灭菌器50可选用中空丝膜滤菌器或其他具有杀菌作用的灭菌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1A第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令待处理的原水经由加压输送至该前置过滤组10A中,利用前置过滤组10A 能够将原水中的杂质与重金属等物质予以滤除。其次,利用逆渗透滤水器20将过滤后原水分离出的接近纯水的处理水,并令分离出的废水自该逆渗透滤水器 20的废水出水端排出,之后,利用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对逆渗透滤水器20输出的处理水导入氢氧根离子而转化为弱碱性的碱性水,提供使用者符合饮用水安全标准的饮用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碱性水过滤生成装置1B第二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令待处理的原水经由加压输送至该前置过滤组10B中,利用前置过滤组10B的多个前置过滤器11A、11B、11C将原水中的杂质与重金属等物质予以滤除。接续,利用逆渗透滤水器20将过滤后原水分离出的接近纯水的处理水,并使该处理水流向密闭式储水筒40中暂存,另令分离出的废水自该逆渗透滤水器20的废水出水端排出,当使用者用水时,由密闭式储水筒40中抽取处理水,接续利用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对处理水导入氢氧根离子而转化为弱碱性的碱性水,再利用灭菌器50对通过氢氧根离子生成器30输出的弱碱性碱性水再施以杀菌作用,提供使用者符合饮用水安全标准的饮用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