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017发布日期:2019-07-17 06:2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膜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我国高档酒品种越来越多,对包装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无色酒瓶已难以适应高档酒包装要求,因此制造业则必须同步跟进,烤花玻璃酒瓶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烤花玻璃酒瓶的图像色彩绚丽、高雅华丽、永不退色、耐水、耐酒、耐磨、牢固度高、硬度高,成为高档酒瓶的首选。所谓烤花是一种玻璃的烤花工艺,特点是将精美彩釉图案直接贴在吹制好的玻璃制品上,由传送带送入烘烤炉中,经升温、高温、降温等程序后,彩色图案固着于玻璃表面上,并显示出光泽,使颜料与玻璃面结合并固定下来,制成带有精美彩色图案的玻璃制品。

玻璃瓶烤花脱膜是玻璃瓶烤花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市场上烤花脱膜几乎都是一来于人工撕膜,不仅效率低,而且用时长,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全自动玻璃瓶烤花脱膜机,特别是研究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以清洗擦拭烤花脱膜和吹膜后残留在玻璃瓶上的薄膜,增加玻璃瓶经过烤花脱膜后的美观度,同时减少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它包括架设于脱膜流水线上的刷瓶室,所述刷瓶室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刷瓶室内且位于脱膜流水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刷瓶组件,所述刷瓶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轴转设置于刷瓶室内的刷瓶杆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于刷瓶杆外周壁上的若干个刷件,所述刷瓶室内还设置有一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刷瓶杆旋转的刷瓶电机。

优选地,所述刷瓶室内且靠近出料口还设置有用于吹洗玻璃瓶的风刀,所述风刀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风刀的通过管道与空气泵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脱膜流水线前后两侧的刷瓶组件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刷瓶杆包括竖杆和刷瓶套杆,所述竖杆的下端部套接于刷瓶套杆的上端部内,所述竖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刷瓶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和固定条,所述竖杆通过轴承轴转设置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于刷瓶室内,所述固定条通过螺钉将刷件固定于刷瓶套杆的外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刷瓶杆上端部的从动链轮、固定设置于刷瓶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以及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啮合的刷瓶链条。

优选地,所述刷瓶室的下端部设置有一收纳盒。

优选地,所述刷瓶室内还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瓶工装相配合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若干个压迫轮;若干个所述压迫轮呈等间距直线排列且用于与玻璃瓶工装相配合,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压迫轮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压迫轮分布于皮带外侧,所述皮带驱动压迫轮靠近玻璃瓶工装并同步带动压迫轮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于主动轮与最左侧的压迫轮之间且位于皮带的轮廓内侧,所述第二张紧轮设置于从动轮与最右侧的压迫轮之间且位于皮带的轮廓内侧,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用于张紧皮带以通过皮带驱动压迫轮靠近玻璃瓶工装。

优选地,每个所述压迫轮还包括配套设置的轮轴、横向转杆、扭簧以及固定轴,所述轮轴设置于压迫轮的中轴线上且轮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压迫轮的底部中心转轴连接,所述横向转杆沿压迫轮的径向分布,所述横向转杆的一端固定于轮轴上且另一端与固定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沿竖向分布且相对固定于刷瓶室内,所述扭簧套接于固定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定位于固定轴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紧靠在轮轴上以驱动压迫轮远离玻璃瓶工装。

优选地,所述刷瓶室内且位于旋转驱动组件上方还设置有一用于覆盖和保护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一外壳,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关于脱膜流水线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第一外壳对位分布的第二外壳,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分布于第一外壳的轮廓下方,所述刷瓶组件分布于第一外壳的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刷瓶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刷瓶杆旋转,刷瓶杆带动刷件绕着刷瓶杆旋转,刷瓶杆上的多个刷件作用于玻璃瓶的表面上,同时利用多个刷瓶杆和多个刷件之间的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将可能残留在玻璃瓶上的薄膜洗刷干净;在全自动烤花脱膜中清洗机构之前还有破膜机构和吹膜机构,通过破膜机构使玻璃瓶上烤花完成之后的薄膜形成大大小小的小七孔,吹膜机构吹落薄膜,再通过刷瓶杆和刷件将残留在玻璃瓶上的薄膜清洗擦拭干净,保证经过玻璃瓶烤花脱膜工艺后玻璃瓶表面的洁净。基于此,其刷瓶效果好,结构合理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瓶室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瓶室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瓶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刷瓶室内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图1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刷瓶室;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第一外壳;14、第二外壳;15、收纳盒;20、刷瓶组件;21、刷瓶杆;211、竖杆;212、刷瓶套杆;22、刷件;23、支撑座;24、固定条;30、传动组件;31、从动链轮;32、主动链轮;33、刷瓶链条;40、刷瓶电机;50、风刀;51、管道;60、旋转驱动组件;61、驱动电机;62、主动轮;63、从动轮;64、压迫轮;641、轮轴;642、横向转杆;643、扭簧;644、固定轴;65、皮带;66、第一张紧轮;67、第二张紧轮;a、玻璃瓶工装;b、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烤花脱膜机的清洗机构,它包括架设于脱膜流水线上的刷瓶室10,刷瓶室10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脱膜流水线架设于刷瓶室10内且分布与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脱膜流水线由链条b传动,将玻璃瓶工装a均匀地分布在链条b上,待刷瓶的玻璃瓶放置在玻璃瓶工装a上,并随着链条b的运动匀速地经过刷瓶室10,刷瓶室10内且位于脱膜流水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刷瓶组件20,刷瓶组件20包括沿竖直方向轴转设置于刷瓶室10内的刷瓶杆21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于刷瓶杆21外周壁上的若干个刷件22,刷瓶室10内还设置有一用于通过传动组件30驱动刷瓶杆20旋转的刷瓶电机40。

基于以上结构,在玻璃瓶烤花脱膜工艺中,尤其是在全自动烤花脱膜机中可增加刷瓶工序,即在破膜和吹膜完成之后的玻璃瓶a随着玻璃瓶工装a级链条b经过刷瓶室10的过程中,利用刷瓶电机40通过传动组件30驱动刷瓶杆21旋转,刷瓶杆21带动刷件22绕着刷瓶杆21旋转,刷瓶杆21上的多个刷件22作用于玻璃瓶的表面上,同时利用多个刷瓶杆21和多个刷件22之间的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将可能残留在玻璃瓶上的薄膜清洗擦拭干净,作为优选,可在刷瓶室10内设置喷水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向玻璃瓶的表面喷洒适量水分,以便于提高刷件22对玻璃瓶进行清洗擦拭的效果,刷件22可根据需要选择片状、条状等具有一定柔性的纤维布、混布等材料制作而成。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全自动烤花脱膜中清洗机构(清洗工序)之前还有破膜机构(破膜工艺)和吹膜机构(吹膜工序),通过破膜机构使玻璃瓶上烤花完成之后的薄膜形成大大小小的小七孔,吹膜机构吹落薄膜,再通过刷瓶杆21和刷件22将残留在玻璃瓶上的薄膜清洗擦拭干净,保证经过玻璃瓶烤花脱膜工艺后玻璃瓶表面的洁净。基于此,其刷瓶效果好,结构合理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为了便于进一步提高玻璃瓶烤花脱膜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刷瓶室10内且靠近出料口12还设置有用于吹洗玻璃瓶的风刀50,风刀50沿竖直方向设置,风刀50的通过管道51与空气泵(图中未示出)相连通。由此,通过风刀50将空气泵中的空气吹向经过刷瓶后的玻璃瓶表面,吹掉玻璃瓶上的可能未清洁干净的薄膜,便于更进一步提高玻璃瓶烤花脱膜的效果,同时吹干玻璃瓶表面,以便于之后直接装箱。

为了便于更进一步提高玻璃瓶烤花脱膜的效果,本实施例的脱膜流水线前后两侧的刷瓶组件20呈对称分布。由此,从脱膜流水线前后两侧同时对玻璃瓶表面进行清洗擦拭,保证了玻璃瓶的表面都有刷件22进行洗刷,加强玻璃瓶的清洗擦拭效果,更进一步提高玻璃瓶烤花脱膜的效果。

为了便于刷瓶组件20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的刷瓶杆21包括竖杆211和刷瓶套杆212,竖杆211的下端部套接于刷瓶套杆212的上端部内,竖杆211的下端部与刷瓶套杆212的上端部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竖杆211与传动组件30传动连接,刷瓶组件20还包括支撑座23和固定条24,竖杆211通过轴承轴转设置于支撑座23上,支撑座23固定设置于刷瓶室10内,固定条24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将刷件22固定于刷瓶套杆212的外周壁上,刷件22可根据需要选择片状、条状等具有一定柔性的纤维布、混布等材料制作而成,以便于固定在刷瓶套杆212上。

为了便于刷瓶电机40驱动刷瓶杆21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于刷瓶杆20上端部(即竖杆211的上端部)的从动链轮31、固定设置于刷瓶电机40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32以及与从动链轮32和从动链轮31分别啮合的刷瓶链条33。由此,刷瓶电机40通过从动链轮32和刷瓶链条驱动从动链轮31旋转,从动链轮31带动刷瓶杆21和刷件22旋转。

为了便于对清洗机构清洗擦拭后的薄膜的收集,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刷瓶室10的下端部设置有一收纳盒15。由此,收纳盒15可以收纳喷向玻璃瓶表面的水分,防止水分流入刷瓶室10外,影响清洗机构的正常运行,收纳盒15可将洗刷的残留薄膜或碎膜收集在收纳盒13内,提高对清洗机构清洗擦拭掉的薄膜或碎膜的收集。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玻璃瓶烤花脱膜的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刷瓶室10内还设置有用于与玻璃瓶工装a相配合的旋转驱动组件60,旋转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以及若干个压迫轮64;若干个压迫轮64呈等间距直线排列且用于与玻璃瓶工装a相配合,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分别位于压迫轮64的左右两侧,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之间通过皮带65进行传动连接,压迫轮64分布于皮带65外侧,皮带65驱动压迫轮64靠近玻璃瓶工装a并同步带动压迫轮64进行旋转。由此,当玻璃瓶行进至与压迫轮34对位分布时,压迫轮64可在皮带65的压迫下轮靠近玻璃瓶工装a,压迫轮64与玻璃瓶工装a相互紧压产生摩擦力,同时在驱动电机61带动下,皮带65随着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进行运动,从而利用皮带65与压迫轮64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压迫轮64进行旋转,继而利用压迫轮64与玻璃瓶工装a之间的摩擦力,同步带动玻璃瓶工装a及玻璃瓶工装a上的玻璃瓶进行同步旋转,从而使玻璃瓶周壁上残留的薄膜均可被刷件22洗刷干净,以提高玻璃瓶烤花之后瓶身上整体的脱膜的效果。

为提高皮带65对压迫轮64的挤压和驱动效果,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60还包括第一张紧轮66和第二张紧轮67,第一张紧轮66设置于主动轮62与最左侧的压迫轮64之间且位于皮带65的轮廓内侧,第二张紧轮67设置于从动轮63与最右侧的压迫轮64之间且位于皮带65的轮廓内侧,第一张紧轮66和第二张紧轮67用于张紧皮带65以通过皮带65驱动压迫轮64靠近玻璃瓶工装a。由此,可通过调节第一张紧轮66和第二张紧轮67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皮带65的张紧程度,从而提高皮带65对压迫轮64的挤压和驱动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每个压迫轮64还包括配套设置的轮轴641、横向转杆642、扭簧643以及固定轴644,轮轴641设置于压迫轮64的中轴线上且轮轴641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压迫轮64的底部中心转轴连接,横向转杆642沿压迫轮64的径向分布,横向转杆642的一端固定于轮轴641上且另一端与固定轴644的上端转动连接,固定轴644沿竖向分布且相对固定于刷瓶室10内,扭簧643套接于固定轴644上,扭簧643的一端定位于固定轴644上,扭簧643的另一端紧靠在轮轴641上以驱动压迫轮64远离玻璃瓶工装a。由此,可利用扭簧643将压迫轮64紧靠在皮带65上,增加皮带65与压迫轮6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皮带65对压迫轮64的挤压和驱动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刷瓶室10内且位于旋转驱动组件60上方还设置有一用于覆盖和保护旋转驱动组件60的第一外壳13,旋转驱动组件60关于脱膜流水线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一与第一外壳13对位分布的第二外壳14,旋转驱动组件60分布于第一外壳13的轮廓下方,刷瓶组件20分布于第一外壳13的上方,旋转驱动组件60的下方设置有一收纳盒15。由此,可利用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对旋转驱动组件30和链条b进行包覆或覆盖,避免洗刷残留的薄膜或碎膜进入旋转驱动组件30和链条b内,避免从玻璃瓶上清洗擦拭掉的薄膜或碎膜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