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067发布日期:2019-07-13 09:3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水果罐头的罐头瓶一般采用广口的玻璃瓶,罐头瓶在灌装前需要进行清洗消毒,以消除罐头瓶内的玻璃渣、灰尘、纤维渣等异物,现有的传统的罐头瓶清洗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清洗方式,或者通过毛刷在罐头瓶内自动旋转清洗的方式,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洁净度低,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毛刷自动旋转清洗虽然洁净度高,但是清洗速度慢,容易损坏罐头瓶,目前也有采用罐头瓶倒立清洗的方式,但是冲洗装置都是固定式的,因此也就导致冲洗不到位,清洗不干净,同时清洗液浪费较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它自动控制罐头瓶翻转倒立传输,采用气液交错升降冲洗的方式,实现连续不间断对罐头瓶进行清洗,清洗液循环利用,清洗洁净度高,速度快。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它包括设置在台面上的主拨轮,主拨轮侧边设置有与其同步相对旋转的进料拨轮和出料拨轮;所述进料拨轮和出料拨轮侧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主拨轮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同步托轨;所述主拨轮外围设置有与同步托轨相配合的环形固定托轨;所述主拨轮下端同轴设置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呈环形均匀设置有一圈与各个拨轮槽相配合的升降气管和一圈与各个拨轮槽相配合的升降液管;所述台面上设置有一圈内凸轮轨道和一圈外凸轮轨道;所述升降气管侧边的气管滚轮搭载在外凸轮轨道上;所述升降液管侧边的液管滚轮搭载在内凸轮轨道上;所述升降液管下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设置在主拨轮下端的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接头通过水泵连通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液箱设置在台面底部;所述台面上固定设置有与主拨轮同轴的环形的落液池;所述同步托轨与固定托轨之间的间隙位于落液池上方;所述落液池底部连通清洗液箱;所述升降气管下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设置在台面上;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连通热风机;所述传送带两端设置有翻瓶输送装置;所述翻瓶输送装置包括绞龙,所述绞龙两端设置有端平整传输面,所述绞龙中间设置有卧式平整面,所述卧式平整面两端分别设置有正翻转弧面和反翻转弧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液箱为环形,内部设置有环形的过滤网将内部分隔成过滤腔和净液腔;所述落液池底部连通过滤腔;所述水泵连通净液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气管和升降液管下端均设置有弹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均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环和旋转环;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圆弧形状的储气腔;所述旋转环内部呈环形均匀设置有排气腔;所述旋转环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连通各个排气腔的输出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托轨与环形固定托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宽度小于罐头瓶的瓶口直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托轨通过支架固定在台面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外支撑架;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安装在外支撑架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管顶端设置有球形喷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液池位于内凸轮轨道和外凸轮轨道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翻转弧面和反翻转弧面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全自动倒立罐头瓶进行清洗,然后又对罐头瓶进行翻转扶正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罐头瓶的清洗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2、本发明采用罐头瓶倒立的方式进行清洗,通过清洗液和热风冲洗的方式,能迅速清洗干净罐头瓶,同时能迅速烘干罐头瓶,大大提高了清洗速度,提高了清洗洁净度。

3、本发明中采用升降气管和升降液管交错升降的结构,使得气管和液管能交错自动伸入到罐头瓶内进行高压冲洗,极大的提高清洗洁净度,提高清洗液的利用度,同时又能防止清洗液四处飞溅;采用球形喷头喷洒,实现对罐头瓶内无死角的冲洗,提高清洗洁净度。

4、本发明中的升降气管和升降液管能自动跟踪罐头瓶同步移动,实现一对一跟踪清洗,大大提高了清洗速度,实现连续快速式的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5、清洗液可循环利用,落液池收集可清洗后的液体,经过滤网过滤掉渣子后,洁净的清洗液又进入净液腔被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度,降低了冲洗成本。

6、本发明中的翻瓶输送装置实现了自动将竖立的罐头瓶进行翻转,最后以倒立的方式传输出来,不需要人工翻转,翻转动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罐头瓶传输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上的固定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上的旋转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喷管端头的球形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凸轮轨道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内凸轮轨道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翻瓶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翻瓶输送装置的轨道俯视图;

图12为正翻转弧面剖视结构图;

图13为反翻转弧面剖视结构图。

图中:1、台面;2、转轴;3、主拨轮;4、同步托轨;5、固定托轨;6、升降气管;61、喷管;62、横轴;63、气管滚轮;64、弹簧;7、外凸轮轨道;81、净液腔;83、过滤腔;82、过滤网;8、清洗液箱;9、落液池;10、水泵;11、吸管;12、第一旋转接头;121、固定环;122、储气腔;123、旋转环;124、排气腔;125、输出管;13、第二旋转接头;14、电机;15、热风机;16、支架;17、安装盘;18、罐头瓶;19、热风喷口;20、传送带;21、进料拨轮;22、出料拨轮;23、翻瓶输送装置;231、端平整传输面;232、正翻转弧面;233、卧式平整面;234、反翻转弧面;24、绞龙;34、升降液管;35、液管滚轮;36、内凸轮轨道;37、外支撑架;611、球形喷头;71、外凸轮高轨段;72、外凸轮低轨段;361、内凸轮低轨段;362、内凸轮高轨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1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

一种自动翻瓶式双管错位升降罐头瓶循环清洗系统,它包括设置在台面1上的主拨轮3,主拨轮3侧边设置有与其同步相对旋转的进料拨轮21和出料拨轮22;所述进料拨轮21和出料拨轮22侧边设置有传送带20;所述主拨轮3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同步托轨4;所述主拨轮3外围设置有与同步托轨4相配合的环形固定托轨5;所述主拨轮3下端同轴设置安装盘17;所述安装盘17上呈环形均匀设置有一圈与各个拨轮槽相配合的升降气管6和一圈与各个拨轮槽相配合的升降液管34;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一圈内凸轮轨道36和一圈外凸轮轨道7;所述升降气管6侧边的气管滚轮63搭载在外凸轮轨道7上;所述升降液管34侧边的液管滚轮35搭载在内凸轮轨道36上;所述升降液管34下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旋转接头13;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3设置在主拨轮3下端的转轴2上;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3通过水泵10连接吸管11,吸管11下端插入到清洗液箱8;所述清洗液箱8设置在台面1底部;所述台面1上固定设置有与主拨轮3同轴的环形的落液池9;所述同步托轨4与固定托轨5之间的间隙位于落液池9上方;所述落液池9底部连通清洗液箱8;所述升降气管6下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旋转接头12;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2设置在台面1上;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2连通热风机15;所述传送带20两端设置有翻瓶输送装置23;所述翻瓶输送装置23包括绞龙24,所述绞龙24两端设置有端平整传输面231,所述绞龙24中间设置有卧式平整面233,所述卧式平整面233两端分别设置有正翻转弧面232和反翻转弧面234。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洗液箱8为环形,内部设置有环形的过滤网82将内部分隔成过滤腔83和净液腔81;所述落液池9底部连通过滤腔83;所述水泵10连通净液腔81。落液池9收集喷管61喷出的清洗罐头瓶后的液体,然后落液池9内的液体流入到环形的过滤腔83内,过滤腔83过滤掉清洗液内的异物,过滤后的清洗液进入到净液腔81内,通过水泵10抽取后经第二旋转接头13继续输送到喷管61被循环使用。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气管6和升降液管34下端均设置有弹簧。

如图5、6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2和第二旋转接头13均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环121和旋转环123;所述固定环121内设置有圆弧形状的储气腔122;所述旋转环123内部呈环形均匀设置有排气腔124;所述旋转环123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连通各个排气腔124的输出管125。

当液管滚轮35移动到内凸轮高轨段362时,由于第一旋转接头12上对应的排气腔124与储气腔122接通,因此升降液管34喷出清洗液对罐头瓶18内壁进行清洗;

当液管滚轮35移动到内凸轮低轨段361时,由于第一旋转接头12上对应的排气腔124与储气腔122隔离,因此升降液管34停止喷出清洗液;

此时气管滚轮63刚好移动到外凸轮轨道7上的外凸轮高轨段71位置,升降气管6伸入到罐头瓶18内部,第二旋转接头13上的固定环121上的圆弧形储气腔122刚好与对应的排气腔124连通,热风从升降气管6喷出,对罐头瓶18进行烘干处理;

当气管滚轮63移动到外凸轮轨道7上的外凸轮低轨段72位置,升降气管6下降,第二旋转接头13上的固定环121上的圆弧形储气腔122刚好与对应的排气腔124分离升降气管6停止喷出热风;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同步托轨4与环形固定托轨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宽度小于罐头瓶18的瓶口直径。同步托轨4与环形固定托轨5之间形成的间隙为环形,可以方便喷管61在间隙内移动,同时罐头瓶又不会从间隙内掉下。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托轨5通过支架16固定在台面1上。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环形的外支撑架37;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2安装在外支撑架37上。

如图7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管61顶端设置有球形喷头61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液池9位于内凸轮轨道36和外凸轮轨道7之间。

如图10-13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正翻转弧面232和反翻转弧面234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反。

本发明具体使用原理:

罐头瓶18从绞龙24进料端进入,先经过端平整传输面231往前移动,此时罐头瓶18处于正立状态,当罐头瓶18移动到正翻转弧面232时,由于正翻转弧面232低于端平整传输面231,同时一边高另一边低,因此,罐头瓶18向一侧翻倒,最后呈横卧状态移动到卧式平整面233上,此时罐头瓶18位于绞龙24正下方往前移动,当罐头瓶18移动到反翻转弧面234位置时,由于反翻转弧面234一边低另一边高,刚好与正翻转弧面232相反,因此在罐头瓶18往前移动过程中,另一端逐渐抬高,下端在传送轨道的限位作用下逐渐被扶正,最后使得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的倒立状态从绞龙24出料端出来。

罐头瓶呈倒立状态从传送带20传入进来,经进料拨轮21的拨动进入主拨轮3内各个拨轮槽内,主拨轮3中心连接转轴2,转轴2下端连接电机14,主拨轮3旋转,带动罐头瓶在同步托轨4和环形固定托轨5之间移动。

如图2、3、5、6、8、9所示,当液管滚轮35移动到内凸轮高轨段362时,由于第一旋转接头12上对应的排气腔124与储气腔122接通,因此升降液管34喷出清洗液对罐头瓶18内壁进行清洗;

当液管滚轮35移动到内凸轮低轨道361时,由于第一旋转接头12上对应的排气腔124与储气腔122隔离,因此升降液管34停止喷出清洗液;同时升降液管34下降离开罐头瓶18内部;

此时气管滚轮63刚好移动到外凸轮轨道7上的外凸轮高轨段71位置,升降气管6伸入到罐头瓶18内部,第二旋转接头13上的固定环121上的圆弧形储气腔122刚好与对应的排气腔124连通,热风从升降气管6喷出,对罐头瓶18进行烘干处理;

当气管滚轮63移动到外凸轮轨道7上的外凸轮低轨段72位置,升降气管6下降,第二旋转接头13上的固定环121上的圆弧形储气腔122刚好与对应的排气腔124分离升降气管6停止喷出热风。

落液池9收集喷管61喷出的清洗罐头瓶后的液体,然后落液池9内的液体流入到环形的过滤腔83内,过滤腔83过滤掉清洗液内的异物,过滤后的清洗液进入到净液腔81内,通过水泵10抽取后经第二旋转接头13继续输送到喷管61被循环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