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及其纯水净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62389发布日期:2019-04-30 19:1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及其纯水净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及其纯水净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质硬化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的含量增加,从而使水的硬度增加的现象。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总量旧称为水的总硬度。按阳离子又可进一步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硬度高的水不适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为了保证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待用水的硬度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的,现阶段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和装置对硬化水进行软化;但是这些都不能时时监测水体硬度的变化,从而不能及时调整最适宜的药液处理量,这样就会造成最终水质硬度处理不达标;另外直接使待用水全部软化处理,这样若出现有一阶段待用水硬度达标,再软化处理就会增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及其纯水净化处理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包括有水体软化箱和和水体除菌过滤箱,所述水体软化箱的出水口与水体除菌过滤箱的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水体软化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液主水管,所述进液主水管出水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分水管和第二进液分水管,所述第一进液分水管的出水口与水体软化箱的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分水管的出水口与水体除菌过滤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分水管和第二进液分水管上的进水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的底部下方设置出水管,且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进液主水管上设置有水质硬度测量仪,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的侧方设置有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的检测端插入设置在进液主水管内;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阀的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水质硬度测量仪时时监测流入进液主水管内的待用水的硬度,若待用水的硬度达标,则直接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除菌后排放,这样在提高了待用水输出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软化成本;若待用水的硬度超标,则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软化箱内进行软化处理后再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除菌后排放,使输出后的待用水硬度能够达到使用的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软化箱内部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顶部设置导流圆弧面结构设置,且圆弧面结构设置在水体软化箱的进水口正下方;所述导流柱与水体软化箱体内侧壁形成有通液通道;

所述通液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有限流通道、混合通道和软化通道,所述限流通道与混合通道之间通过凹圆弧面连接设置,且混合通道的内腔直径小于限流通道的内腔直径;所述混合通道与软化通道之间通过凸圆弧面连接设置;所述软化通道呈圆锥状向下聚拢设置;通过设置有限流通道能够使待用水在水体软化箱体内部的流速减缓,通过设置有混合通道使待用水与药液充分混合,设置有锥形的软化通道使待用水与药液在其中反应软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药液导入管,所述药液导入管的进液端连通药液箱,其出液端从水体软化箱的外底部穿入导流柱内;所述药液导入管的出液端上圆周设置有若干出液药管,所述出液药管的出液口设置在导流柱的外侧壁上,且出液药管的出液口向混合通道倾斜向上出液;所述药液导入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出液药管从进液端向出液端其直径逐渐减小,药液喷出的压力大,流速快,有利于药液与待用水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包括有过滤腔,所述软化通道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过滤腔内顶部连通;所述过滤腔呈漏斗状向底部中心聚拢设置,所述过滤腔内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紧贴过滤腔底部内壁;液体流入过滤装置内过滤后从过滤腔底部出水口流出;通过过滤装置过滤从待用水中析出的固体沉淀物,有效祛除待用水中的杂质,便于使用洁净的待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过滤凹槽,且过滤装置进水端向过滤凹槽倾斜聚拢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内部沿水流方向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卷筒状设置,且第二过滤网内同轴设置有活性炭滤芯,第二过滤网内壁与活性炭滤芯之间形成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装置内部使用多层过滤网对待用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过滤装置对待用水中杂质和色素进行吸附,进而使过滤装置对待用水的除杂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还包括有除菌腔和除菌气管;所述除菌腔包覆设置有过滤腔,且过滤腔的出水口设置在除菌腔内;所述除菌气管的进气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通,其出气端呈螺旋状设置在除菌腔内中央部位;所述除菌气管的出气端螺旋部位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使从除菌气管内流出的气体能够充分混合到除菌腔内的待用水中,有利于对待用水进行更充分地消毒杀菌。

一种纯水净化处理方法:水质硬度检测仪检测进液主水管内水质硬度,若待用水水质硬度达标,则通过第二进液分水管将待用水直接输送到除菌腔内除菌后排出;若待用水水质硬度超标,则通过第一进液分水管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软化箱内进行水质软化后,再经除菌处理排出;

具体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再通过向进液主水管内输送待用水,待用水在进液主水管末端水质硬度测量仪处被检测电极检测,从而水质硬度测量仪检测到待用水的硬度结果;

步骤二,若检测待用水的硬度超标,则水质硬度测量仪的信号输出端发送电信号给第一开关阀,使第一开关阀打开,进液主水管内的待用水通过第一进液分水管进入到水体软化箱内,待用水流经水体软化箱的通液通道的混合通道时,药液导入管将药液从外界导入到水体软化箱内,并经过出液药管将药液喷入混合通道与待用水混合,待用水在软化通道与药液发生反应使待用水软化;再流入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的过滤腔中过滤待用水中的固体沉淀物;最终过滤后的待用水流入到除菌腔内被消毒除菌后从出水管流出;

步骤三,若检测待用水的硬度达标,则水质硬度测量仪的信号输出端发送电信号给第二开关阀,使第二开关阀打开,进液主水管内的待用水通过第二进液分水管进入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的除菌腔中被消毒除菌后从出水管流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及其纯水净化处理方法通过在进液主水管上设置有水质硬度测量仪,并通过水质硬度测量仪控制第一进液分水管与第二进液分水管分别与通液主水管的连通,其中第一进液分水管与水体软化箱连通,水体软化箱与水体除菌过滤箱连通,其中第二进液分水管与水体除菌过滤箱连通;通过水质硬度测量仪时时监测流入进液主水管内的待用水的硬度,若待用水的硬度达标,则直接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除菌后排放,这样在提高了待用水输出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软化成本;若待用水的硬度超标,则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软化箱内进行软化处理后再到水体除菌过滤箱内除菌后排放,使输出后的待用水硬度能够达到使用的标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水体软化箱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水体除菌过滤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6所示的一种纯水的净化设备:包括有水体软化箱1和水体除菌过滤箱2,所述水体软化箱1的出水口与水体除菌过滤箱2的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水体软化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主水管3,所述进液主水管3出水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分水管11和第二进液分水管4,所述第一进液分水管11的出水口与水体软化箱1的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分水管4的出水口与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分水管11和第二进液分水管4上的进水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11和第二开关阀41;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2的底部下方设置出水管5,且出水管5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51;所述进液主水管3上设置有水质硬度测量仪31,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31的侧方设置有检测电极311,所述检测电极311的检测端插入设置在进液主水管3内;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3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阀111的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阀4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水质硬度测量仪31时时监测流入进液主水管3内的待用水的硬度,若待用水的硬度达标,则直接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除菌后排放,这样在提高了待用水输出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软化成本;若待用水的硬度超标,则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软化箱1内进行软化处理后再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除菌后排放,使输出后的待用水硬度能够达到使用的标准。

所述水体软化箱1内部设置有导流柱10,所述导流柱10顶部设置导流圆弧面结构101设置,且圆弧面结构101设置在水体软化箱1的进水口正下方;所述导流柱10与水体软化箱体1内侧壁形成有通液通道12;所述通液通道12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有限流通道13、混合通道14和软化通道15,限流通道13能够使待用水在水体软化箱体1内部的流速减缓,混合通道14用于待用水与药液充分混合,锥形的软化通道15使待用水与药液在其中反应软化。所述限流通道13与混合通道14之间通过凹圆弧面连接设置,且混合通道14的内腔直径小于限流通道13的内腔直径,使从限流通道13流入混合通道14内的待用水经凹圆弧面流向导流柱10侧壁,从而与从导流柱10侧壁喷出的药液能够充分混合;所述混合通道14与软化通道15之间通过凸圆弧面连接设置;所述软化通道15呈圆锥状向下聚拢设置,使混合液在流入软化通道15内时发生湍流,有利于待用水与药液充分接触反应。

还包括有药液导入管6,所述药液导入管6的进液端连通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内的药液能够使待用水软化,其药液可以是石灰-纯碱溶液,其出液端从水体软化箱1的外底部穿入导流柱10内;所述药液导入管6的出液端上圆周设置有若干出液药管61,所述出液药管61的出液口设置在导流柱10的外侧壁上,使出液药管61向混合通道四周喷出药液,且出液药管61的出液口向混合通道14倾斜向上出液;所述出液药管61从进液端向出液端其直径逐渐减小,从而使药液从出液药管61的出液端喷出的压力大,流速快,有利于药液与待用水充分混合。

所述药液导入管6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水质硬度测量仪31的信号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水质硬度测量仪31测量的待用水的硬度,当待用水的硬度越大时,流量控制阀控制药液导入管6导入的药液越多,使药液始终能够充分将待用水软化。

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包括有过滤腔21,所述软化通道1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过滤腔21内顶部连通;所述过滤腔21呈漏斗状向底部中心聚拢设置,所述过滤腔21内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22,所述过滤装置22紧贴过滤腔21底部内壁;所述过滤装置22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过滤凹槽221,且过滤装置22进水端向过滤凹槽221倾斜聚拢设置,所述过滤装置22的进水端处设有若干进水孔,使待用水从进水孔流入到过滤装置22内部,其中待用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被滤出并沿过滤装置22进水端聚集到过滤凹槽221内;所述过滤装置22内部沿水流方向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22和第二过滤网224,所述第一过滤网222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224的网孔,待用水逐级流过第一过滤网222和第二过滤网224,使待用水中的固体沉淀物逐级被滤出,从而使待用水的过滤效果更好;所述第一过滤网222与第二过滤网224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224呈卷筒状设置,且第二过滤网224内同轴设置有活性炭滤芯226,第二过滤网224内壁与活性炭滤芯226之间形成有吸附腔225,所述吸附腔22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待用水在吸附腔225内流动时,待用水与活性过滤芯226表面接触,待用水中的杂质被活性过滤芯226吸附,从而使待用水除杂效果更好。液体流入过滤装置22内过滤后从过滤腔21底部出水口流出。

所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还包括有除菌腔23和除菌气管7;所述除菌腔23包覆设置有过滤腔21,且过滤腔21的出水口设置在除菌腔23内;所述除菌气管7的进气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通,其出气端呈螺旋状设置在除菌腔23内中央部位;所述除菌气管7的出气端螺旋部位7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向除菌腔23内各个部位释放臭氧,使臭氧能够充分混合到除菌腔23内的待用水中,有利于对待用水进行更充分地消毒杀菌。

一种纯水净化处理方法:通过水质硬度检测仪31检测进液主水管3内水质硬度,若待用水水质硬度达标,则通过第二进液分水管4将待用水直接输送到除菌腔23内除菌后排出;若待用水水质硬度超标,则通过第一进液分水管11将待用水输送到水体软化箱1内进行水质软化后,再经除菌处理排出;

具体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一开关阀111和第二开关阀41,再通过向进液主水管3内输送待用水,待用水在进液主水管3末端水质硬度测量仪31处被检测电极311检测,从而水质硬度测量仪311检测到待用水的硬度结果;步骤二,若检测待用水的硬度超标,则水质硬度测量仪31的信号输出端发送电信号给第一开关阀111,使第一开关阀111打开,进液主水管3内的待用水通过第一进液分水管11进入到水体软化箱1内,待用水流经水体软化箱1的通液通道12的混合通道14时,药液导入管6将药液从外界导入到水体软化箱1内,并经过出液药管61将药液喷入混合通道14与待用水混合,待用水在软化通道15与药液发生反应使待用水软化;再流入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的过滤腔21中过滤待用水中的固体沉淀物;最终过滤后的待用水流入到除菌腔23内被消毒除菌后从出水管流出;步骤三,若检测待用水的硬度达标,则水质硬度测量仪31的信号输出端发送电信号给第二开关阀41,使第二开关阀41打开,进液主水管3内的待用水通过第二进液分水管4进入到水体除菌过滤箱2内的除菌腔23中被消毒除菌后从出水管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