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4753发布日期:2019-05-28 21:4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目前收集蓝藻还主要通过散药水或使用打捞船进行人工打捞,收集打捞难度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高,而且效果也不明显,效率比较低。

例如:申请号为20172128372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上移动蓝藻打捞与藻水分离装置,包括主浮体、辅浮体、承载于主浮体上的一体式分离机以及承载于辅浮体上的藻抽吸泵,所述主浮体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推动主浮体的螺旋桨,所述一体式分离机包括依次衔接的混合室、缓冲室、分离室以及压干机,所述藻抽吸泵通过藻水进管与混合室连接,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泵及加药泵;所述分离室内的上部沿藻水输送方向布设有刮板跑道,分离室内于刮板跑道的下方设有藻过滤网,所述刮板跑道上活动连接有刮板,该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在处理时加药泵内的药物会间接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过滤仓和辅浮体,所述过滤仓至少具有一入水板、一进水口和一排水口,所述入水板位于所述过滤仓的底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呈前后设置所述入水板的两端,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滤网,所述排水口内设置有叶轮。

作为优选,所述入水板为前后倾斜设置,所述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口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入水板包括前导板和后导板,所述前导板为水平设置,所述后导板的前端连接在前导板上,其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滤网固定在前导板上,所述排水口设置在后导板的后端。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内设有用于清除滤网内杂质的搅龙。

作为优选,所述入水板的底边设有连接在排水口处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朝向过滤仓的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叶轮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的侧壁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多排动凸台,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上分布有定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辅浮体至少具有两个,其中两个辅浮体分设在过滤仓的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仓的上方设置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辅浮体内设置有为驱动电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过滤仓或所述辅浮体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入水板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位于靠近排水口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水流在过滤仓内的流动来过滤蓝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入水板为倾斜设置,使进水口与排水口产生高度差,在入水后两者产生水位差,进一步提高水的流动性,提高过滤仓的吸水能力;

3、当叶轮转动产生的高压水流经过转子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隙时,与高速转动的转子上的动凸台接触,使水流交替产生瞬时低压和瞬时高压,从而交替产生空化泡和空化泡溃灭,对蓝藻细胞产生破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仓,101-进水口,102-排水口,103-入水板,1031-前导板,1032-后导板,2-辅浮体,3-叶轮,4-驱动电机,5-滤网,6-排水管,601-定凸台,7-转子,701-动凸台,8-蓄电池,9-太阳能电池板,10-紫外线灯,11-搅龙,12-遥控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过滤仓1和辅浮体2,过滤仓1和辅浮体2为固定连接。辅浮体2至少具有两个,其中两个辅浮体2分设在过滤仓1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辅浮体2采用三个,其中两个辅浮体2分设在过滤仓1的左右两侧,另一个辅浮体2设置在过滤仓1的后方,辅浮体2由不锈钢板折制的矩形箱体。

过滤仓1由三个辅浮体2的侧壁围成的u形结构,过滤仓1的底部具有一块入水板103,入水板103为不锈钢板。过滤仓1的前端具有一个进水口101,后端具有一个排水口102。进水口101与排水口102位于入水板103的前后两端,其中进水口101的大小与过滤仓1的宽度相等,排水口102为开设在入水板103上的圆孔。进水口101处设置有滤网5,滤网5固定在两侧的辅浮体2的侧壁上。

排水口102内设置有叶轮3,叶轮3由驱动电机4驱动转动,过滤仓1的上方设置有电机安装架,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辅浮体2内设置有为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的蓄电池8,驱动电机4为直流电机,转速为2000-3000r/min。

驱动电机4连接有遥控系统,遥控系统采用常规的红外发射器和遥控接收器12,遥控接收器12位于驱动电机4后方的辅浮体2内,遥控接收器12通过控制电路连接驱动电机4,实现远距离控制驱动电机4的运行和停止。

如图2所示,入水板103为前后倾斜设置,入水板103的后端向对前端向下倾斜,进水口101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02的高度。当入水板103浸入水面下方后,进水口101与排水口102形成水位差,增加过滤仓1内的水流动速度,从而增加过滤仓1的吸水能力。

为了调节入水板103的入水深度,在两侧的辅浮体2设置储水格。当需要增加入水板103的入水深度时,在储水格内加入适量的水或重物。

使用时,先将水质净化处理设备放于待处理的水池中或河流中,此时入水板103浸入水面下方,过滤仓1则通过辅浮体2悬浮在水面上。当叶轮3转动时,叶轮3将位于过滤仓1从排水口102排出,外侧的水则通过进水口101进入过滤仓1,水中的蓝藻则被滤网5过滤而留在滤网5内。

为了及时清理滤网5内的蓝藻,滤网5设有搅龙11,搅龙11包括一个横置的水平搅龙11和倾斜的爬坡搅龙11,水平搅龙11从左往右清理滤网5内的蓝藻,爬坡搅龙11将蓝藻向斜上方排出。其中搅龙11是常规的螺旋输送机。

入水板103的底边设有连接在排水口102处的排水管6,排水管6的出口朝向过滤仓1的后方。当叶轮3时,水流从排水管6向后排出,从而推动过滤仓1前进,实现一边移动一边过滤。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入水板103包括前导板1031和后导板1032,前导板1031为水平设置,后导板1032的前端连接在前导板1031上,其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滤网5固定在前导板1031上,排水口102设置在后导板1032的后端。过滤仓1浸入水后,前导板1031位于水面5-10cm。

实施例3:如图4所示,排水管6内设置有转子7,转子7与叶轮3同轴设置,转子7的侧壁与所述排水管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转子7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多排动凸台701,排水管6的内壁上分布有定凸台601,动凸台701与定凸台601一一对应设置。当叶轮转动产生的高压水流经过转子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隙时,与高速转动的转子上的动凸台接触,使水流交替产生瞬时低压和瞬时高压,从而交替产生空化泡和空化泡溃灭,对蓝藻细胞产生破壁效果。为了便于水流从排水口102进入转子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隙内,转子的前端为锥形面。

实施例4:如图5所示,入水板103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10,紫外线灯10位于靠近排水口102处且位于排水口102的前方,紫外线灯10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8,由蓄电池8供电。过滤仓1或辅浮体2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9,太阳能电池板9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9安装在左右两个辅浮体2上方。当叶轮3高速转动时,过滤仓1内谁被瞬间排出,从进水口101进入的水沿着入水板103向下流动,此时入水板103的水层较小,水层内的蓝藻细胞距离该水层的水面距离很小,此时在紫外线灯10的照射下更容易破坏蓝藻细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