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0633发布日期:2019-07-27 10:2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养殖场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肉类、禽蛋类食物的大量需求,也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我国每年畜禽养殖的废水排放量超过100亿吨,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的氮、磷、抗生素(如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与重金属(铜、砷、锌、铅及镍等)等浓度低却是高危害的污染物,给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养殖废水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液体引入第一吸附池内,第一吸附池内移栽种植了积雪草,静置10天;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静置了10天的液体引入调节池,控制ph值在8.2~8.6之间,静置5h;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液体引入折流式酸化反应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液体引入缺氧池,停留10h;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液体引入好氧池,停留5h;然后转入步骤五,步骤五和步骤六循环两次;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液体引入第二吸附池,第二吸附池内投有纳米处理剂;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液体引入终极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固液分离的处理方法为:将养殖废水引入收集槽,在收集槽内进行搅拌破碎;将收集槽内的废水依次通过初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粗格栅和细格栅进行初级的固液分离;将经过细格栅分离出的液体引入沉淀调节池,静置5天,进行再次沉淀;将沉淀调节池的上层液体引入终极沉淀池,向终极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进行终极沉淀。

进一步地,所述终极沉淀池为电絮凝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或硫酸亚铁配置而成的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第一吸附池内设有人工湿地填料床,所述人工湿地填料床的底部铺设有水管,水管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5cm的砾石层,所述砾石的直径范围为2-5cm,砾石层上铺设厚度为10cm的沙层,沙层上铺厚度为10cm的土壤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的纳米处理剂是由纳米贝壳粉和纳米铁粉按重量比4~8:1配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贝壳粉的粒径为100~300nm,所述纳米铁粉的粒径为10~30n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用纳米处理剂处理方法为:将纳米处理剂投入到第二吸附池内,纳米处理剂的添加量至少为2g/l,通过搅拌机搅拌水体使纳米处理剂分散于废水中,处理时间为1h。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工艺通过对养殖废水依次进行收集、固液分离、人工湿地吸附处理、厌氧、好氧、再吸附处理,综合运用物理和生化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出水质量,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养殖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的处理方法为:将养殖废水引入收集槽,在收集槽内进行搅拌破碎;将收集槽内的废水依次通过初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粗格栅和细格栅进行初级的固液分离;将经过细格栅分离出的液体引入沉淀调节池,静置5天,进行再次沉淀;将沉淀调节池的上层液体引入终极沉淀池,向终极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进行终极沉淀。终极沉淀池为电絮凝装置。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或硫酸亚铁配置而成的溶液,质量浓度10%~20%。电絮凝处理工序在运行过程中,在废水进口处连续投加絮凝剂,在废水的出口连续投加助凝剂。投放絮凝剂过程中控制废水流速,絮凝剂流速与沉淀调节池内上层废水的流速比例为1:500~1:1000。投放助凝剂过程中控制助凝剂与废水流速在1:500~1:1000。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液体引入第一吸附池内,第一吸附池内移栽种植了积雪草,静置10天;第一吸附池内设有人工湿地填料床,所述人工湿地填料床的底部铺设有水管,水管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5cm的砾石层,所述砾石的直径范围为2-5cm,砾石层上铺设厚度为10cm的沙层,沙层上铺厚度为10cm的土壤层。积雪草主要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总氮、总磷、氨氮等具有吸附和去除特性,能够有效吸收积累畜禽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codcr等污染物,从而降低畜禽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codcr等污染物的含量;积雪草为多年生植物,生命力非常旺盛,易于成活,不需要每年栽种,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因而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效果好、可操作性强。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静置了10天的液体引入调节池,控制ph值在8.2~8.6之间,静置5h。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液体引入折流式酸化反应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液体引入缺氧池,停留10h。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液体引入好氧池,停留5h;然后转入步骤五,步骤五和步骤六循环两次。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液体引入第二吸附池,第二吸附池内投有纳米处理剂;纳米处理剂是由纳米贝壳粉和纳米铁粉按重量比4~8:1配制而成,纳米贝壳粉的粒径为100~300nm,所述纳米铁粉的粒径为10~30nm,纳米处理剂处理方法为:将纳米处理剂投入到第二吸附池内,纳米处理剂的添加量至少为2g/l,通过搅拌机搅拌水体使纳米处理剂分散于废水中,处理时间为1h。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液体引入终极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本工艺通过对养殖废水依次进行收集、固液分离、人工湿地吸附处理、厌氧、好氧、再吸附处理,综合运用物理和生化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出水质量,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步骤一:将养殖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液体引入第一吸附池内,移栽种植积雪草,静置10天;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静置了10天的液体引入调节池,控制pH值在8.2~8.6之间,静置5h;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液体引入折流式酸化反应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液体引入缺氧池,停留10h;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液体引入好氧池,停留5h;然后转入步骤五,步骤五和步骤六循环两次;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液体引入第二吸附池,投有纳米处理剂;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液体引入终极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本工艺综合运用物理和生化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出水质量,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樊毅;黄尹;蒋文勇;刘二语;刘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19.07.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