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光纤清洗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8045发布日期:2019-12-06 21:0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头光纤清洗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纤清洁设备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光纤清洗笔。



背景技术:

现在的光纤通信中,光纤连接通常是采用凹凸形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凸出来的光纤部分称为光纤头,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光纤座。

因为光纤头暴露在外面很容易清洗其端面,而光纤座的端面则在很小的内孔里,例如对于sc的光纤座来说,其端面在直径2.5mm,深6mm的孔内;而对于lc的光纤座其内孔则更小,只有直径1.25mm。因此,对清洗造成很大的不便。

以往的对光纤座的清洗是采用接触式的清洗方式,比如说用棉签伸入孔内清洁。这种清洁方式的缺点一是容易划伤光纤端面,如果清洗材料比较硬或力度大时,会对端面造成损伤;二是无法带走所有灰尘,灰尘被从端面上扫下后,仍留在内孔里,会产生再次污染;三是清洁有死角,对于边角落处触及不到的地方则无能为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清洗方式,而非接触式的清洗方式应运而生。其基本原理是:用高压空气带清洗溶剂高速喷出,将端面上的脏物冲洗掉;同时以抽真空的方式,将内孔里的灰尘吸出,减少再次污染的可能;且高压气体能进入到缝隙中清洁。

在光纤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光纤连接的质量,均需要对光纤连接器进行必要清洗作业,一达到提高光纤连接器外表面尤其是端面的洁净度,从而提高光纤连接器运行稳定性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当前在对光纤连接器进行清洗作业时,由于光纤连接器的体积较小,因此极难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并清洗,从而造成当前光纤连接器清洗作业的工作效率底下且清洗效果不理想,现有是通过人工一个一个的对光纤连接器端面使用电动清洗刷清洗然后使用专用棉签擦干,不好定位,擦拭不干净,费事费力,而且使用专用棉签进价高,大大增加了成本和劳动成本,效率低。与此同时,当前对完成清洗后的光纤连接器也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极易造成清洗残留物对清洗过的光纤连接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发明光纤连接器用清洗设备,以满足实际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头光纤清洗笔,旨在解决清洗笔不能同时清洗多个光纤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头光纤清洗笔,所述多头光纤清洗笔包括清洗盒体、收放组件、驱动组件、清洗带及清洗头组件,所述收放组件设于所述清洗盒体内,所述清洗头组件设于所述清洗盒体的前端,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清洗盒体的后端,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清洗盒体内,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清洗盒体外,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收放组件,所述清洗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收放组件,所述清洗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清洗头组件后连接所述收放组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多个收放线梭、分割器及隔离柱组件,多个所述收放线梭均分两排设于所述清洗盒体内,所述隔离柱组件设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所述分割器设于所述清洗头组件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排所述收放线梭相同,其包括第一收放梭、第二收放梭、第三收放梭、第一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第一齿轮柱轴、第二齿轮柱轴、第一梭轴、第二梭轴及第三梭轴,所述第一梭轴、第二梭轴及第三梭轴分别垂直设于所述清洗盒体内,所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第二梭轴的中心点及第三梭轴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齿轮柱轴设于所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与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柱轴的中心点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的连接与到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距离相等,所述第二齿轮柱轴设于所述第三梭轴的中心点与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柱轴的中心点到第三梭轴的中心点的连接与到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收放梭设于所述第一梭轴上,所述第二收放梭设于所述第二梭轴上,所述第三收放梭设于所述第三梭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柱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齿轮柱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收放梭及第二收放梭齿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收放梭及第二收放梭齿合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收放梭、第二收放梭及第三收放梭相同,其包括收线梭、放线梭、放线座、收线座及收放齿轮,所述放线梭设于所述放线座上,所述放线座的顶端连接所述收线座上,所述放线梭设于所述收线座上,所述收放齿轮设于放线座上并与所述放线梭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割器包括底板及多个分隔柱,多个所述分隔柱分别依次设于所述底板上,相邻所述分隔柱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分隔柱的下部分成实体柱形,所述分隔柱的上部分成平行设置的椭圆形主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离柱组件包括多个隔离柱,多个所述隔离柱分别设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所述隔离柱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四主体、第三柱体及第五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连接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连接所述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连接所述第四柱体,所述第四柱体连接所述第五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第三柱体及第五柱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柱体及第四柱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第三柱体的直径及第五柱体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及第四柱体的直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头组件包括清洗底座、多个清洗头、多个弹簧及清洗盖板,多个所述清洗头分别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每个所述清洗头的尾端通过所述清洗弹簧连接所述清洗底座的隔离板的一端,所述清洗盖板盖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底座的前端分割成六个隔离槽,所述清洗底座的后端设有六个隔离板,每个所述隔离板的前端探入一个所述隔离槽内,所述隔离板的侧面与所述隔离槽的侧面具有间隙,所述隔离板的前端底面上连接两个平行的限位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头组件包括清洗底座、多个清洗头、多个弹簧及清洗盖板,多个所述清洗头分别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每个所述清洗头的尾端通过所述清洗弹簧连接所述清洗底座的隔离板的一端,所述清洗盖板盖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头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位柱、旋转轮盘、齿条、导向条、限位弹片、两条限位槽、驱动轮盘及压柄,两条所述限位槽平行设于所述清洗盒体的底盒上,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底盒上置于两条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定位柱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的前端之间,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一回位弹簧,所述驱动轮盘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旋转轮盘设于所述驱动轮盘上,所述齿条及导向条分别设于一条所述限位槽上,所述齿条及导向条分别在所述限位槽上滑动,所述齿条的一端及导向条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柄,所述压柄与两条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分别设有弹簧,所述限位弹片一端设于所述清洗盒体上,所述限位弹片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旋转轮盘的齿槽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盒体包括底盒及盒盖,所述盒盖通过螺钉盖设于所述底盒上,所述盒盖的内面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的固定弹片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清洗笔结构简单,通过多头实现了一次对多个光纤头的清洗,节省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对光纤头的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头光纤清洗笔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头光纤清洗笔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头光纤清洗笔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洗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洗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洗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0-清洗盒体20-驱动组件30-清洗头组件101-底盒102-盒盖201-压柄202-旋转轮盘203-齿条204-限位弹片205-驱动轮盘301-隔离板302-清洗底座303清洗头304-清洗盖板401-收放梭402-连接齿轮403-隔离柱404-分割器3031-清洗板3032-连接件3033-连接座303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多头光纤清洗笔,所述多头光纤清洗笔包括清洗盒体10、收放组件、驱动组件20、清洗带及清洗头组件30,所述收放组件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内,所述清洗头组件30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的前端,所述驱动组件20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的后端,所述驱动组件20的一端置于所述清洗盒体10内,所述驱动组件20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清洗盒体10外,所述驱动组件20连接所述收放组件,所述清洗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收放组件,所述清洗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清洗头组件后连接所述收放组件。该清洗笔结构简单,通过多头实现了一次对多个光纤头的清洗,节省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对光纤头的清洗效率,提高了清洗速度。在按压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运动带动收放组件运动,在收放组件运动中,清洗带会随着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光纤的头部等进行清洗灰尘等。

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多个收放线梭、分割器404及隔离柱组件,多个所述收放线梭均分两排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内,所述隔离柱组件设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所述分割器404设于所述清洗头组件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的所述清洗盒体10内。

两排所述收放线梭相同,其包括第一收放梭401、第二收放梭401、第三收放梭401、第一连接齿轮402、第二连接齿轮402、第一齿轮柱轴、第二齿轮柱轴、第一梭轴、第二梭轴及第三梭轴,所述第一梭轴、第二梭轴及第三梭轴分别垂直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内,所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第二梭轴的中心点及第三梭轴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齿轮柱轴设于所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与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柱轴的中心点到第一梭轴的中心点的连接与到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距离相等,所述第二齿轮柱轴设于所述第三梭轴的中心点与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柱轴的中心点到第三梭轴的中心点的连接与到第二梭轴的中心点连线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收放梭401设于所述第一梭轴上,所述第二收放梭401设于所述第二梭轴上,所述第三收放梭401设于所述第三梭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柱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齿轮柱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收放梭401及第二收放梭401齿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收放梭401及第二收放梭401齿合连接。

所述第一收放梭401、第二收放梭401及第三收放梭401相同,其包括收线梭、放线梭、放线座、收线座及收放齿轮,所述放线梭设于所述放线座上,所述放线座的顶端连接所述收线座上,所述放线梭设于所述收线座上,所述收放齿轮设于放线座上并与所述放线梭连接。

所述分割器404包括底板及多个分隔柱,多个所述分隔柱分别依次设于所述底板上,相邻所述分隔柱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分隔柱的下部分成实体柱形,所述分隔柱的上部分成平行设置的椭圆形主体。

所述隔离柱组件包括多个隔离柱403,多个所述隔离柱403分别设于两排所述收放线梭之间,所述隔离柱403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四主体、第三柱体及第五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连接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连接所述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连接所述第四柱体,所述第四柱体连接所述第五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第三柱体及第五柱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柱体及第四柱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第三柱体的直径及第五柱体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及第四柱体的直径。

所述清洗头组件30包括清洗底座302、多个清洗头303、多个弹簧及清洗盖板304,多个所述清洗头303分别设于所述清洗底座302上,每个所述清洗头303的尾端通过所述清洗弹簧连接所述清洗底座302的隔离板301的一端,所述清洗盖板304盖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

所述清洗底座302的前端分割成六个隔离槽,所述清洗底座302的后端设有六个隔离板301,每个所述隔离板301的前端探入一个所述隔离槽内,所述隔离板301的侧面与所述隔离槽的侧面具有间隙,所述隔离板301的前端底面上连接两个平行的限位板。

所述清洗头303包括清洗板3031、连接件3032、连接座3033及定位柱3034,所述清洗板3031通过连接件3032连接所述连接座3033的一端,所述连接座30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柱3034。

清洗板3031的两端顶面分别设有一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侧壁的外侧设有截面成l形的限位连件,在清洗板的长度侧面上相对设有两个l形的限位连件,限位连件是用于限制清洗带不会脱离清洗板或打卷等。连接件的截面呈u形结构,其u形结构具有轻微的回弹效果,使得工作时,清洗板能够被缓冲。

所述清洗头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清洗底座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位柱、旋转轮盘202、齿条203、导向条、限位弹片204、两条限位槽、驱动轮盘及压柄201,两条所述限位槽平行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的底盒101上,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底盒101上置于两条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定位柱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的前端之间,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一回位弹簧,所述驱动轮盘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旋转轮盘202设于所述驱动轮盘上,所述齿条203及导向条分别设于一条所述限位槽上,所述齿条203及导向条分别在所述限位槽上滑动,所述齿条203的一端及导向条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柄201,所述压柄201与两条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分别设有弹簧,所述限位弹片204一端设于所述清洗盒体10上,所述限位弹片204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旋转轮盘202的齿槽内。

在旋转轮盘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卡接凸条,驱动轮盘的顶面设有若干凸台,凸台呈长条形,凸台的一侧面成直面,另一侧面成倾斜面,倾斜面从凸台顶面相驱动轮盘的表面倾斜。

所述清洗盒体10包括底盒101及盒盖102,所述盒盖102通过螺钉盖设于所述底盒101上,所述盒盖102的内面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的固定弹片座。

在底盒101内还设有多个螺柱,用于将盒盖10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盒10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