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24422发布日期:2019-12-04 00:55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污染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内河内湖水面的蓝藻越来越多,一旦气温上升,就会大量爆发,对水体及水中生物造成破坏。为了避免蓝藻影响生态及生活环境,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打捞。

现有的清理打捞技术,多采用“向天吸口泵”直接吸藻,这不仅使零散的,稀薄的蓝藻难以收集,即使将自然聚积在泵口边沿的浓稠蓝藻经泵打散成藻水混合液后,吸入收集装置的“藻”含水率依旧很高,给后续的驳运,脱水处理,都造成了很大困难,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脱水效果好、收集效率高的蓝藻的收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拦截汇拢,通过设置在捞藻平台两侧呈人字形展开的围挡设施,依靠自然风浪或者通过驱动围挡设施及捞藻平台在水中前进的方式,使蓝藻沿着围挡设施逐渐向捞藻平台位置汇聚;

b.溢流分水,在捞藻平台导入口处的溢流门对汇聚的蓝藻及水进行分离,导入口的较低侧低于水面,调节溢流门控制进入导入口的藻水量,使上层藻水经溢流门上方溢流进入导入口,下层净水则被溢流门阻挡在外;

c.气浮除悬,从导入口的下方向藻水喷洒纳米气泡,使藻水中的悬浮藻在气泡作用下上浮至液体表面,蓝藻上浮后随上层面藻继续漂流;已与悬浮藻分离的净水则通过引流泵作用,从捞藻平台内被排出至外部水体;

d.混流絮化,通过絮凝剂洒药设备向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藻水与絮凝剂混合后流入混流絮化器中,由混流絮化器对藻水及絮凝剂以上下翻动的形式进行混流,使蓝藻破壁出水,从而被有效絮化;

e.分层滤水,经过混流絮化后的藻浆由混凝絮化器进入分层滤水仓;藻浆在分层滤水仓内蓄积,其中的渣水透过设置在分层滤水仓四周及底部的滤网渗出,该部分渣水经泵吸被输送至导入口处,并向导入口上方的蓝藻进行喷洒,渣水中的残余絮凝成分对蓝藻起到预絮化的作用;

上述步骤a~e中,藻水的流动依靠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因此藻水打捞处理过程中,每一步骤中的藻水混合物液面相对前一步骤逐级降低。

为了进一步方便回收,更充分地排除回收物的水分,所述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f.真空精脱,通过真空发生器,将步骤e中经过滤水处理的浓缩藻浆抽吸至设有滤网的密闭式储罐内后,浓缩藻浆在真空压力下进一步分层脱水成藻泥,其渣水从密闭式储罐内流出后,随步骤e中的渣水一同被泵吸至导入口再利用。

完成步骤f后,可将密闭式储罐内的藻泥取出转运。

为了保证回收效率,减少渣水中遗漏的悬浮藻,所述步骤f.真空精脱还包括如下步骤:

h.再次投药,在真空发生器抽吸浓缩藻浆同时,向浓缩藻浆内再次加入絮凝剂,使浓缩藻浆进一步絮凝。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通过多级、循环对蓝藻进行脱水、凝聚、絮化,能高效的对污染水域进行清理,对含蓝藻污水进行脱水的脱水率大大提高,采用纳米气浮设备及混流絮化器,简化了絮凝搅拌设备的结构,,无需使用大功率的泵吸及搅拌装置,噪音小、成本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捞藻平台及围挡设施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混凝絮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密闭式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流槽1、初级溢流调节板2、导流板3、末级溢流调节板4、洒药设备5、真空发生器6、密闭式储罐7、滤网8、渣水回流阀9、大口径卸出阀10、絮凝剂输送管11、抽吸管12、围挡设施13、捞藻平台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如图1所示,它包括如下步骤:

a.拦截汇拢,通过设置在捞藻平台14两侧呈人字形展开的围挡设施13,依靠自然风浪提供动力,使蓝藻沿着围挡设施13逐渐向捞藻平台14位置汇聚,如图2所示;

b.溢流分水,在捞藻平台14导入口处的溢流门对汇聚的蓝藻及水进行分离,导入口的较低侧低于水面,调节溢流门控制进入导入口的藻水量,使上层藻水经溢流门上方溢流进入导入口,下层净水则被溢流门阻挡在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门设置在导入口之前,进行打捞处理时,打开溢流门使之处于水面下方,通过调节溢流门与水面的间距,可以调节进入导入口的藻水量;

c.气浮除悬,从导入口的下方向藻水喷洒纳米气泡,使藻水中的悬浮藻在气泡作用下上浮至液体表面,蓝藻上浮后随上层面藻继续漂流;已与悬浮藻分离的净水则通过引流泵作用,从捞藻平台14内被排出至外部水体;本实施例中,导入口后方是一u型槽结构,步骤c中通过纳米气浮设备发生纳米气泡,并通过设置在u型槽底部的气泡喷洒口喷洒气泡,起到气浮除悬的作用;

d.混流絮化,通过絮凝剂洒药设备5向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藻水与絮凝剂混合后流入混流絮化器中,由混流絮化器对藻水及絮凝剂以上下翻动的形式进行混流,使蓝藻破壁出水,从而被有效絮化;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混流絮化器是一种包括混流槽1、初级溢流调节板2、导流板3及末级溢流调节板4的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洒药设备5安装在初级溢流调节板2上,藻水及絮凝剂在混流絮化器内沿u形路线上下翻动,并通过两个溢流调节板适应不同的进藻量,达到对藻水及絮凝剂的快速、节能的混流搅拌目的;

e.分层滤水,经过混流絮化后的藻浆由混凝絮化器进入分层滤水仓;藻浆在分层滤水仓内蓄积,其中的渣水透过设置在分层滤水仓四周及底部的滤网8渗出,该部分渣水经泵吸被输送至导入口处,并向导入口上方的蓝藻进行喷洒,渣水中的残余絮凝成分对蓝藻起到预絮化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分层滤水仓的外底面与导入口上方设有渣水回流管路及引藻泵;

上述步骤a~e中,藻水的流动依靠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因此藻水打捞处理过程中,每一步骤中的藻水混合物液面相对前一步骤逐级降低。

本实施例中,由于藻浆在步骤e中持续藻水分离过滤的过程,所述分层滤水仓内的蓝藻逐渐结厚积蓄,并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通过多级、循环对蓝藻进行脱水、凝聚、絮化,能高效的对污染水域进行清理,对含蓝藻污水进行脱水的脱水率大大提高,采用纳米气浮设备及混流絮化器,简化了絮凝搅拌设备的结构,无需使用大功率的泵吸及搅拌装置,噪音小、成本低、保护环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a拦截汇拢,通过设置在捞藻平台14两侧呈人字形展开的围挡设施13,依靠带动捞藻平台14及围挡设施13前进的打捞船提供动力,使蓝藻沿着围挡设施13逐渐向捞藻平台14位置汇聚。

为了进一步方便回收,更充分地排除回收物的水分,所述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f.真空精脱,通过真空发生器6,将步骤e中经过滤水处理的浓缩藻浆抽吸至设有滤网8的密闭式储罐7内后,浓缩藻浆在真空压力下进一步分层脱水成藻泥,其渣水从密闭式储罐7内流出后,随步骤e中的渣水一同被泵吸至导入口再利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密闭式储罐7与分层滤水仓之间通过抽吸管12连接,所述的真空发生器6采用文丘里原理产生负压,所述密闭式储罐7底部与步骤e中的渣水回流管路连通,并在密闭式储罐7底部设有渣水回流阀9。

完成步骤f后,将密闭式储罐7内的藻泥取出转运。

为了保证回收效率,减少渣水中遗漏的悬浮藻,所述步骤f.真空精脱还包括如下步骤:

g.再次投药,在真空发生器6抽吸浓缩藻浆同时,向浓缩藻浆内再次加入絮凝剂,使浓缩藻浆进一步絮凝;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絮凝剂输送管11与抽吸管12汇流后一同连入密闭式储罐7,真空发生器6的负压将使絮凝剂与浓缩藻浆混合后在抽吸管12内进一步混流絮化,破壁出水,同时避免抽吸管12被浓缩藻浆堵塞。

本实施例中,密闭式储罐7底部设有大口径卸出阀10,当脱水完毕后,打开大口径卸出阀10,即可将脱水后的藻泥卸出。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蓝藻的收集方法,采用真空方式对前述的藻浆进行进一步脱水,方便了对蓝藻的装卸、运输以及后续的回收加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