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9718发布日期:2020-01-10 22:2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再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再生也称污水回用利用,是指污水经处理达到回用水要求以后回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杂用、景观娱乐、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生态园林中喷泉、景观水池、浇灌等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而雨天污水通常直接排入市政的排污管道,这样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而生态园林中设计污水回用处理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休闲与娱乐的结合,现有的生态园林中,除了建设大量的景观喷泉之外,还常常建设有休闲餐吧,茶吧以及咖啡厅等餐饮设施,进而的导致生态园林中的污水中除了平常的异物之外,更多了大量的食用油,导致污水更加难以处理。

而现有的生态园林的污水处理中对大多没有办法有效的分离污水中的油,导致污水的回用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具有能够有效的实现污水的油水分离,便于污水的处理回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异物分离池、油水分离池、沉淀调节池、厌氧池以及反渗池,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下端开设有出水管二,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上侧还设置有外侧能够抵接于油水分离池内壁的浮架,所述浮架的两侧均固接有多个导线环,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一侧还固接有滤油池,所述滤油池的上侧固接有长度方向与浮架长度方向相同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轴线竖直设置的送线轮,支撑架的中部还设置有挤油单元,所述挤油单元包括两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且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均转动连接有两轴线方向垂直于转动环轴线方向的挤油轮,对应挤油轮之间形成挤油间隙,对应两送线轮之间形成送料间隙,两送料间隙与两挤油间隙的连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挤油单元还包括能够驱动两转动环以相反方向运动的挤油驱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对应两转动环同步反向转动的送线驱动,所述浮架与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吸油绳,浮架位置处吸油绳依次往复穿设过各导线环呈s形,支撑架位置处吸油绳穿设过送料间隙以及挤油间隙呈直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通过异物分离池处理后并通过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流至油水分离池时,首先由于吸油绳的设置,随进水口流至油水分离池中的油液将首先被吸油绳吸附,然后随送线轮转动带动吸油绳运动能够将吸油绳已吸附油液的绳段送至滤油池上侧的支撑架位置,然后,随送线轮的送线,吸油绳已吸附油液的绳段进入挤油单元的挤油轮内,继续随吸油绳的运动,挤油轮能够对吸油绳挤压,从而挤出吸油绳中的油液,与此同时,通过挤油驱动带动两转动环以相反方向转动,配合两组挤油轮对吸油绳的挤压,能够带动两转动环之间的吸油绳部分在前进的同时进行扭转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吸油绳中油液的挤出,挤出油液的吸油绳再次通过送线轮送至油水分离池的浮动架上进行吸油,此时由于油液密度较小,因而残余的油液也将从水中浮起,随吸油绳再次对水面上侧的油液吸取,排出,而油水分离池内的水由于密度大较多积聚于池底,因而水将通过油水分离池下端的出水管二出水,从而完成油水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油驱动包括转动连接于两转动环一侧的转动轴,两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均固接有外齿环,所述转动轴一端固接有能够啮合于外齿环的驱动齿轮一,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驱动齿轮二,所述支撑架还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驱动齿轮二与另一外齿环的换向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转动轴转动能够带动驱动齿轮一与驱动齿轮二转动,此时,驱动齿轮一转动能够带动一外齿环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环的转动,与此同时,驱动齿轮二转动带动换向齿轮转动,从而能够调动另一外齿环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另一转动环转动,进而实现了两转动环的转向不同,从而实现了吸油绳的扭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出水管二位置处还设置有能够遮挡出水管二的亲水疏油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水疏油膜能够进一步的对分离池中油水的分离,保证从出水管二排出的水中不含油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物分离池的一端固接有污水进管,所述异物分离池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油水分离池连通的出水管一,所述异物分离池的内竖直滑移连接有下侧能够抵接于异物分离池底面的孔板,所述污水进管与异物分离池的连通高度大于孔板的上升高度,所述异物分离池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驱动孔板升降的升降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通过污水进管送至异物分离池内后,通过升降驱动带动孔板升降,可以将污水中的较大异物提升,从而实现污水与异物的隔绝,从而便于将污水中的较大异物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物分离池的底面倾斜设置,且异物分离池底面较高一端位于升降驱动一端,所述孔板倾斜设置且与异物分离池的底面斜度相同所述异物分离池远离升降驱动的一侧还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异物分离池的对应卸料口的一侧固接有与卸料口连通异物箱,所述异物分离池内液面低于卸料口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升降驱动带动孔板升降,能够使孔板升至脱离异物分离池液面,并时孔板的较低一侧与卸料口的下侧的平齐,此时,孔板上升从而带起的异物分离池内的异物将通过倾斜设置的孔板滑落至卸料口内,并从卸料口落至异物箱,从而实现异物的收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板的上侧沿孔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随滑移能够减少孔板的孔径或封闭孔板的孔,所述孔板的两端以及远离卸料口的一侧与异物分离池的内壁之间还均开设有漏水槽,所述孔板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调节板移动的调节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在孔板上移动调节板,从而通过调节板调节的移动而改变孔板的孔径,适用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当工作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滑移调节板从而通过调节板遮挡孔板的孔,从而通过孔板与调节板配合将异物分离池底部堆积的泥沙抬起并送至卸料口内,且在通过孔板与调节板抬起泥沙脱离水面时,过多的水能够通过孔板两端以及一侧的漏水槽流出,从而便于将泥沙送至卸料口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板的上侧沿孔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调节板,调节驱动包括转动连接于两孔板之间且轴线方向与孔板长度方向相同的对丝螺杆,所述调节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对丝螺杆的两螺纹段,所述对丝螺杆的中部固接有蜗轮,所述孔板一侧还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设置且啮合于蜗轮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能够驱动蜗杆转动的摇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孔板的孔径大小时,通过摇杆带动蜗杆转动能够带动蜗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两调节板在孔板上趋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实现调节板对孔板的孔径的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驱动包括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异物分离池一侧的升降螺柱,所述孔板的一侧螺纹连接于升降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升降螺柱转动即可带动螺纹连接于升降螺柱的孔板沿竖直方向在异物分离池内滑移,实现孔板的升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物分离池的底面较高一端开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缺口,所述异物分离池的出水管一位于缺口位置。

通过采用的异物分离池底面较高一端开设缺口并设置出水管一,一方面,能够使异物分离池的出水管一始终位于孔板下侧,避免减少异物进入出水管一的几率,且由于设置的出水管一位于底面较高一端,较重的沉积物将主要落于油水分离池底面较低的一端,减少沉积物进入出水管一的几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渗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覆盖层、过滤层一、供氧层、过滤层二以及导流层,所述反渗池与厌氧池之间设置有能够将厌氧池内水送至导流层内的导水管,所述反渗池对应覆盖层的上侧还固接有放水管,所述供氧层内水平埋设有周面密布通孔的供氧通风管;所述覆盖层为卵石层,所述供氧层以及导流层均为砾石层;所述过滤层一为细沙与沸石组成的混合层;所述过滤层二为细沙与活性土组成的混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经过厌氧池处理的水将通过导水管进入导流层,然后,水由下至上依次经过导流层、过滤层二、供养层、过滤层一以及覆盖层反渗透净化,完成处理,处理结束后的水经过防水管排出即可再次利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污水通过异物分离池处理后并通过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流至油水分离池时,首先由于吸油绳的设置,随进水口流至油水分离池中的油液将首先被吸油绳吸附,然后随送线轮转动带动吸油绳运动能够将吸油绳已吸附油液的绳段送至滤油池上侧的支撑架位置,然后,随送线轮的送线,吸油绳已吸附油液的绳段进入挤油单元的挤油轮内,继续随吸油绳的运动,挤油轮能够对吸油绳挤压,从而挤出吸油绳中的油液,与此同时,通过挤油驱动带动两转动环以相反方向转动,配合两组挤油轮对吸油绳的挤压,能够带动两转动环之间的吸油绳部分在前进的同时进行扭转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吸油绳中油液的挤出,挤出油液的吸油绳再次通过送线轮送至油水分离池的浮动架上进行吸油,此时由于油液密度较小,因而残余的油液也将从水中浮起,随吸油绳再次对水面上侧的油液吸取,排出,而油水分离池内的水由于密度大较多积聚于池底,因而水将通过油水分离池下端的出水管二出水,从而完成油水分离;

2.工作时,通过升降驱动带动孔板升降,能够使孔板升至脱离异物分离池液面,并时孔板的较低一侧与卸料口的下侧的平齐,此时,孔板上升从而带起的异物分离池内的异物将通过倾斜设置的孔板滑落至卸料口内,并从卸料口落至异物箱,从而实现异物的收集;

3.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在孔板上移动调节板,从而通过调节板调节的移动而改变孔板的孔径,适用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当工作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滑移调节板从而通过调节板遮挡孔板的孔,从而通过孔板与调节板配合将异物分离池底部堆积的泥沙抬起并送至卸料口内,且在通过孔板与调节板抬起泥沙脱离水面时,过多的水能够通过孔板两端以及一侧的漏水槽流出,从而便于将泥沙送至卸料口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异物分离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油水分离池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送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反渗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异物分离池;11、污水进管;12、缺口;121、出水管一;13、孔板;131、调节板;132、漏水槽;133、对丝螺杆;134、蜗轮;135、蜗杆;136、摇杆;14、升降螺柱;15、卸料口;151、异物箱;2、油水分离池;21、进水口;22、出水管二;23、浮架;231、导线环;24、滤油池;25、支撑架;251、送线轮;252、传动齿轮;26、转动环;261、挤油轮;262、外齿环;27、吸油绳;28、转动轴;281、驱动齿轮一;282、驱动齿轮二;29、换向齿轮;3、沉淀调节池;4、厌氧池;5、反渗池;51、覆盖层;52、过滤层一;53、供氧层;531、供养通风管;54、过滤层二;55、导流层;551、导水管;56、放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异物分离池1、油水分离池2、沉淀调节池3、厌氧池4以及反渗池5。

参照图2,异物分离池1的一端上侧固接有污水进管11,污水进管11能够便于外界的污水进入异物分离池1。异物分离池1的底面倾斜设置,异物分离池1的底面较高一端开设有缺口12,缺口12截面呈三角形,异物分离池1的缺口12位置处固接有出水管一121,出水管一121与油水分离池2连通,为进一步的减少泥沙异物进入出水管一121,异物分离箱对应出水管一121的位置固接有滤网。异物分离池1内还设置有下侧能够抵接于异物分离池1底面的孔板13,孔板13的斜度与异物分离池1的底面斜度相同,且孔板13的两侧和两端均能够抵接于异物分离池1的内壁,孔板13竖直滑移连接于异物分离池1内,异物分离池1对应底面较高的一侧设置有能够驱动孔板13升降的升降驱动。

参照图3和图4,升降驱动包括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异物分离池1一侧的升降螺柱14,升降螺柱14的上端还设置有能够驱动升降螺柱14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中采用的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孔板13的一侧螺纹连接于升降螺柱14。异物分离池1远离升降驱动的一侧还水平开设有卸料口15,卸料口15位于污水进管11的下端,且异物分离池1内的污水液面低于卸料口15的下侧高度。异物分离池1的一侧还设置有异物箱151,异物箱151与异物分离池1通过卸料口15连通。当污水通过污水进管11送至异物分离池1内后,伺服电机带动升降螺柱14能够带动带动孔板13升降,可以将污水中的较大异物提升,能够使孔板13升至脱离异物分离池1液面,并时孔板13的较低一侧与卸料口15的下侧的平齐,此时,孔板13上升从而带起的异物分离池1内的异物将通过倾斜设置的孔板13滑落至卸料口15内,并从卸料口15落至异物箱151,从而实现异物的收集,此外,异物分离池1底面较高一端开设缺口12并设置出水管一121,一方面,能够使异物分离池1的出水管一121始终位于孔板13下侧,减少异物进入出水管一121的几率,且由于设置的出水管一121位于底面较高一端,较重的沉积物将主要落于油水分离池2底面较低的一端,减少沉积物进入出水管一121的几率。

孔板13的上侧沿孔板13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两调节板131,两调节板131均包括多根垂直于孔板13长度方向的阻隔板,滑移两调节板131能够带动各阻隔板沿孔板1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各阻隔板随调节板131的移动减少孔板13的孔径或封闭孔板13的孔。孔板13的两端以及孔板13远离卸料口15的一侧与异物分离池1的内壁之间还均开设有漏水槽132,孔板13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两调节板131移动的调节驱动。调节驱动包括转动连接于两孔板13之间的对丝螺杆133,对丝螺杆133的轴线方向与孔板13长度方向相同,两调节板13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对丝螺杆133的两螺纹段,对丝螺杆133的中部固接有与对丝螺杆133同轴线的蜗轮134,孔板13一侧还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蜗杆135,蜗杆135啮合于蜗轮134,蜗杆135的上端开设有花键插孔,蜗杆135的上端还设置有摇杆136,摇杆136的下端能够插设于花键插孔内,从而能够实现转动摇杆136带动蜗杆135转动。当需要调节孔板13的孔径大小时,将摇杆136一端插设于蜗杆135的花键插孔内,通过摇杆136带动蜗杆135转动能够带动蜗轮134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两调节板131在孔板13上趋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通过调节板131调节的移动而改变孔板13的孔径,适用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当工作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滑移调节板131从而通过调节板131遮挡孔板13的孔,从而通过孔板13与调节板131配合将异物分离池1底部堆积的泥沙抬起并送至卸料口15内,且在通过孔板13与调节板131抬起泥沙脱离水面时,过多的水能够通过孔板13两端以及一侧的漏水槽132流出,从而便于将泥沙送至卸料口15内。

参照图5和图6,油水分离池2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口21,进水口21与异物分离池1的出水管一121连通,并通过水泵将水抽送至油水分离池2,油水分离池2的下端开固接有出水管二22,油水分离池2的出水管二22位置处还设置有能够遮挡出水管二22的亲水疏油膜。油水分离池2的上侧还水平设置有浮架23,浮架23的外侧壁能够抵接于油水分离池2的内壁,浮架23的两侧均固接有多个导线环231,油水分离池2的一侧还固接有滤油池24,滤油池24的上侧固接有长度方向与浮架23长度方向相同的支撑架25,支撑架25的两端均设置有两送线轮251,送线轮251的轴线均竖直设置,支撑架25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对应两送线轮251同步转动的送线驱动,送线驱动包括分别固接于各送线轮251上侧的传动齿轮252,对应两送线轮251的上侧的两传动齿轮252相互啮合,支撑架25对应两端的任一送线轮251上侧还均固接有驱动电机一,两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分别固接于一送线轮251。此外,两驱动电机一带动两端的任一送线轮251转动,能够通过两支撑架25两端的传动齿轮252带动支撑架25两端的两送线轮251同步转动,从事能够实现吸油绳27的送线。

参照图6和图7,支撑架25的中部还设置有挤油单元,挤油单元包括两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5的转动环26,两转动环26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环26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架25的长度方向相同,转动环26内均转动连接有两挤油轮261,各挤油轮261的轴线垂直于转动环26的轴线方向,对应挤油轮261之间形成挤油间隙,对应两送线轮251之间形成送料间隙,两送料间隙与两挤油间隙的连线处于同一直线,浮架23与支撑架25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吸油绳27,吸油绳27由天然纤维内芯和超细聚丙烯纤维毡外套,浮架23位置处吸油绳27依次往复穿设过各导线环231呈s形,支撑架25位置处吸油绳27穿设过送料间隙以及挤油间隙呈直线状。当污水通过异物分离池1处理后并通过油水分离池2的进水口21流至油水分离池2时,首先由于吸油绳27的设置,随进水口21流至油水分离池2中的油液将首先被吸油绳27吸附,然后随送线轮251转动带动吸油绳27运动能够将吸油绳27已吸附油液的绳段送至滤油池24上侧的支撑架25位置,然后,随送线轮251的送线,吸油绳27已吸附油液的绳段进入挤油单元的挤油轮261内,继续随吸油绳27的运动,挤油轮261能够对吸油绳27挤压,从而挤出吸油绳27中的油液,与此同时,通过两转动环26以相反方向转动,配合两组挤油轮261对吸油绳27的挤压,能够带动两转动环26之间的吸油绳27部分在前进的同时进行扭转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吸油绳27中油液的挤出,挤出油液的吸油绳27再次通过送线轮251送至油水分离池2的浮动架上进行吸油,此时由于油液密度较小,因而残余的油液也将从水中浮起,随吸油绳27再次对水面上侧的油液吸取,排出,而油水分离池2内的水由于密度大较多积聚于池底,因而水将通过油水分离池2下端的出水管二22出水,从而完成油水分离。

挤油单元还包括能够驱动两转动环26以相反方向运动的挤油驱动,挤油驱动包括转动连接于两转动环26一侧的转动轴28,两转动环26的外侧均固接有外齿环262,转动轴28一端固接有能够啮合于外齿环262的驱动齿轮一281,转动轴28的另一端固接有驱动齿轮二282,支撑架25对应转动轴28的一端还固接有驱动电机二,支撑架25还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驱动齿轮二282与另一外齿环262的换向齿轮29。工作时,驱动电机二带动转动轴28转动,能够带动驱动齿轮一281与驱动齿轮二282转动,此时,驱动齿轮一281转动能够带动一外齿环262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环26的转动,与此同时,驱动齿轮二282转动带动换向齿轮29转动,从而能够调动另一外齿环262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另一转动环26转动,进而实现了两转动环26的转向不同,从而实现了吸油绳27的扭转。

回看图1,沉淀调节池3的进水端与油水分离池2的出水管二22采用连通管连通,并通过水泵将水抽送至沉淀调节池3,且沉淀调节池3的出水端与厌氧池4的进水端采用连通管连通,并通过水泵将水抽送至氧池4,厌氧池4的出水端还与反渗池5的进水端采用连通管连通,并通过水泵将水抽送至反渗池5。经过油水分离池2分离出的水将进入沉淀调节内,然后根据污水的酸碱性向沉淀调节池3内投入合适的酸碱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性至中性,然后,沉淀调节池3内的水将送至厌氧池4内,并向厌氧池4内投放厌氧菌,使废水汇总的有机物取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厌氧池4内的污水通过厌氧池4的出水管送至反渗池5内。

参照图8,反渗池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覆盖层51、过滤层一52、供氧层53、过滤层二54以及导流层55,反渗池5的导流层55位置处还固接有与反渗池5进水端连通的导水管551,反渗池5对应覆盖层51的上侧还固接有放水管56。供氧层53内水平埋设有周面密布通孔的供氧通风管;覆盖层51为卵石层,供氧层53以及导流层55均为砾石层;过滤层一52为细沙与沸石组成的混合层;过滤层二54为细沙与活性土组成的混合层。厌氧池4内的污水通过导水管551进入反渗池5的导流层55内后,水由下至上依次经过导流层55、过滤层二54、供氧层53、过滤层一52以及覆盖层51反渗透净化,完成处理,处理结束后的水经过防水管排出即可再次利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污水通过污水进管11送至异物分离池1内后,伺服电机带动升降螺柱14能够带动带动孔板13升降,可以将污水中的较大异物提升,能够使孔板13升至脱离异物分离池1液面,并时孔板13的较低一侧与卸料口15的下侧的平齐,此时,孔板13上升从而带起的异物分离池1内的异物将通过倾斜设置的孔板13滑落至卸料口15内,并从卸料口15落至异物箱151,从而实现异物的收集,此外,异物分离池1底面较高一端开设缺口12并设置出水管一121,一方面,能够使异物分离池1的出水管一121始终位于孔板13下侧,避免减少异物进入出水管一121的几率,且由于设置的出水管一121位于底面较高一端,较重的沉积物将主要落于油水分离池2底面较低的一端,减少沉积物进入出水管一121的几率。

当污水通过异物分离池1处理后并通过油水分离池2的进水口21流至油水分离池2时,首先由于吸油绳27的设置,随进水口21流至油水分离池2中的油液将首先被吸油绳27吸附,然后随送线轮251转动带动吸油绳27运动能够将吸油绳27已吸附油液的绳段送至滤油池24上侧的支撑架25位置,然后,随送线轮251的送线,吸油绳27已吸附油液的绳段进入挤油单元的挤油轮261内,继续随吸油绳27的运动,挤油轮261能够对吸油绳27挤压,从而挤出吸油绳27中的油液,与此同时,通过两转动环26以相反方向转动,配合两组挤油轮261对吸油绳27的挤压,能够带动两转动环26之间的吸油绳27部分在前进的同时进行扭转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吸油绳27中油液的挤出,挤出油液的吸油绳27再次通过送线轮251送至油水分离池2的浮动架上进行吸油,此时由于油液密度较小,因而残余的油液也将从水中浮起,随吸油绳27再次对水面上侧的油液吸取,排出,而油水分离池2内的水由于密度大较多积聚于池底,因而水将通过油水分离池2下端的出水管二22出水,从而完成油水分离。

经过油水分离池2分离出的水将进入沉淀调节内,然后根据污水的酸碱性向沉淀调节池3内投入合适的酸碱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性至中性,然后,沉淀调节池3内的水将送至厌氧池4内,并向厌氧池4内投放厌氧菌,使废水汇总的有机物取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厌氧池4内的污水送至反渗池5内。

厌氧池4内的污水通过导水管551进入反渗池5的导流层55内后,水由下至上依次经过导流层55、过滤层二54、供养层、过滤层一52以及覆盖层51反渗透净化,完成处理,处理结束后的水经过防水管排出即可再次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