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刚毛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7878发布日期:2020-02-22 02:54阅读:4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刚毛藻的方法,具体为水环境保护有害藻类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刚毛藻(cladophora)是一种常见的丝状绿藻,属于绿藻门刚毛藻属,细胞长筒形,幼体为一个网状叶绿体,成体为多个颗粒状,淀粉核多个,细胞核多个。细胞壁厚,具纹层,最外层为几丁质。每年的4月份,刚毛藻开始生长,到10月份大约有半年的生长期,生长适宜温度10~40℃,其适应能力很强,可无性生殖或产生游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结合。由于刚毛藻特殊的细胞结构、极强的繁殖力和再生殖能力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但对水体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相对水绵很难消除。在湖泊、河道、景观水体等水体中,刚毛藻常常依附着沉水植物生长,缠绕在沉水植物的表面,遮光,导致沉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刚毛藻生长到一定时期后死亡,漂浮水面、腐烂变质,容易产生恶臭,对景观和水体生物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刚毛藻的生活习性及其危害程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1)药剂法:在长有刚毛藻的水体中,投放一定浓度硫酸铜溶液或配置一定比例的兰矾溶液喷洒;(2)打捞法:直接人工打捞或者增加长有刚毛藻水体的水位,让刚毛藻漂浮起来,利用风力吹起,在下游打捞清除;(3)浑浊法:在生长刚毛藻区域,将水体搅浑破坏刚毛藻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刚毛藻的生长。以上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刚毛藻,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药剂法是一种快速治理刚毛藻的有效途径,却因本身具有毒害性对水生生物安全造成威胁、且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打捞法是最常用方法,安全也高效,但是最费力,打捞时易造成刚毛藻断裂,出现越打捞越疯长现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浑浊法简单易操作,但是作用效果较慢,抑制刚毛藻光合作用的同时也会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而且会影响景观效果。近年来,吴振斌、易科浪等人提出一种清除漂浮刚毛藻的方法,专利号为cn105016524a,利用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溶液为杀藻剂喷洒在漂浮水面刚毛藻的表面,然后再利用沉降剂促使刚毛藻沉到水底,达到去除刚毛藻的效果。这种方法虽对漂浮在水面的刚毛藻有效,但成本较高、且未涉及依附在水体基质或缠绕在沉水植物表面等刚毛藻的治理。所以,本发明提出一种杀藻剂、沉降剂快速治理刚毛藻的方法,利用硫酸锌作为杀藻剂,znso4在水体中生成zn2+,通过破坏刚毛藻藻细胞从而实现杀藻控制的目的。该方法不但可以消除水面漂浮的刚毛藻,而且对水体内缠绕在沉水植物表面、附着生长在基质上的刚毛藻均能达到快速消除作用,同时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对水生动植物均无毒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刚毛藻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刚毛藻的方法,该防治刚毛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治理水域的选择:在长有刚毛藻的水体中,确定实施治理水域体积;

步骤二:杀藻剂配制:按照治理水域体积,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锌与少量的水混合,混合后成浑浊状;

步骤三:沉降剂与杀藻剂混合配制:根据硫酸锌的用量,将沉降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配制好的硫酸锌混合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抛撒沉降:将上一步配制好的混合物,利用人工抛撒至水体中,硫酸锌在沉降剂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水体中刚毛藻表面,遇水溶解发挥杀藻作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长有刚毛藻的水体为水面上漂浮刚毛藻的水体、缠绕在沉水植物表面生长刚毛藻的水体、附着其他基体生长刚毛藻的水体或是存在一种或多种生长状态的刚毛藻水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治理水域体积的确定根据刚毛藻生长情况和实际治理水体的水域面积和水深确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杀藻剂硫酸锌的使用质量按照水域体积大小计算,硫酸锌质量浓度为10~50g/m3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硫酸锌与少量水混合,水的用量为硫酸锌质量的10~40%。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沉降剂采用沙土、粘土、膨润土或者几种沉降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沉降剂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例为0.5~2.0: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简易、快速且效果显著:本方法利用硫酸锌和沉降剂混合直接抛撒至水体内,操作简单;硫酸锌在沉降剂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到达刚毛藻的表面,直接抑制刚毛藻的光合作用。实施后,一般第二天就能观察到刚毛藻死亡呈枯白色,治理效果比较显著。同时,该方法对各种水体内不同生长状态的刚毛藻均有效;

2)成本低:本方法所使用的硫酸锌、沉降剂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实施过程无需特殊设备和其他材料,简单易实施,且节省人力物力;

3)对水体、水生动植物安全:本方法硫酸锌作为杀藻剂,溶于水后无色无味,且对水生动植物无毒害作用;另外,硫酸锌作为一种锌肥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快速治理刚毛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本实施区刚毛藻缠绕在沉水植物苦草表面生长,长势疯狂,水域面积约600m2,平均水深为1.2m,实施水域体积为720m3

步骤二:硫酸锌使用质量浓度为50g/m3,水的用量为硫酸锌质量的10%。根据水域体积,硫酸锌用量为36kg,水的用量为3.6kg,将硫酸锌溶解在水中,形成浑浊状;

步骤三:沉降剂与硫酸锌的质量比为0.5:1.0,将18kg的沙土加入到上一步硫酸锌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上一步配制好的混合物,利用人工抛撒至水体中,硫酸锌在沉降剂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水体中刚毛藻表面,遇水溶解发挥杀藻作用.

实施例2

一种快速治理刚毛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本实施区刚毛藻缠绕在沉水植物苦草表面生长,还有一些刚毛藻漂浮在水面,整个水体内刚毛藻长势疯狂,水域面积约1000m2,平均水深为1m,实施水域体积为1000m3

步骤二:硫酸锌使用质量浓度为30g/m3,水的用量为硫酸锌质量的20%。根据水域体积,硫酸锌用量为30kg,水的用量为5.0kg,将硫酸锌溶解在水中,形成浑浊状;

步骤三:沉降剂与硫酸锌的质量比为2.0:1.0,将60kg的膨润土加入到上一步硫酸锌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上一步配制好的混合物,利用人工抛撒至水体中,硫酸锌在沉降剂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至缠绕在沉水植物苦草上的刚毛藻表面,硫酸锌遇水溶解发挥杀藻作用;漂浮在水面的刚毛藻在沉降剂的作用下下沉到水底,硫酸锌遇水溶解发挥杀藻作用。

实施例3

一种快速治理刚毛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本实施区刚毛藻主要依附在水体内景观石头表面生长,爆发式生长,水域面积约64m2,平均水深为0.5m,实施水域体积为32m3

步骤二:硫酸锌使用质量浓度为10g/m3,水的用量为硫酸锌质量的40%。根据水域体积,硫酸锌用量为320g,水的用量为80g,将硫酸锌溶解在水中,形成浑浊状;

步骤三:沉降剂与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0:1.0,将320g的粘土加入到上一步硫酸锌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上一步配制好的混合物,利用人工抛撒至水体中,硫酸锌在沉降剂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水体中依附景观石头生长的刚毛藻表面,遇水溶解发挥杀藻作用。

以上实施例中,在实施杀藻后,一般2天后刚毛藻生长受到抑制,由绿色变成枯白色,5~7天后逐渐分解消失。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了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无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的描述仅仅是处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且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