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4520发布日期:2019-12-17 21:5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市政污水aao(anaerobic-anoxic-oxic)技术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首先将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推流式厌氧池,实现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再通过推流式缺氧池脱氮;最后经好氧池去除bod、硝化吸收磷,再经沉淀池完成污水处理。但是,上述aao技术一方面受系统中某些结构单元的功能化能力的限制使脱氮除磷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适用的方法为单纯的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细菌难以大量富集以及分区固定,造成脱氮除磷菌群不足;因此,现有技术中的aao技术受系统限制脱氮除磷效率有限。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循环式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和循环式缺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路;所述沉淀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路。优选的,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设有配水装置,用于将污水和回流污泥配至池底。优选的,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的污水停留时间为3h~4h;所述循环式缺氧池的污水停留时间为2h~4.5h。优选的,所述循环式缺氧池设有循环装置,用于将污水和回流混合液进行循环。优选的,所述好氧池末端还包括:缺氧-好氧工艺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循环式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和循环式缺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路;所述沉淀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一方面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使泥水充分接触并停留足够的时间为嗜磷菌释磷提供有力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充分的释磷;另一方面采用循环式缺氧池,使流入的污水和回流混合液循环起来,增强泥水接触效果;并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的整体作用下,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可在来水总氮极高时通过在好氧池后置缺氧段投加碳源的方式完成后置脱氮,保证出水合格。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循环式缺氧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循环式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和循环式缺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路;所述沉淀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简称改良aao-anammox系统)包括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循环式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2为循环式缺氧池,3为好氧池,4为沉淀池,5为混合液回流管路,6为污泥回流管路;a为污水来水,b为回流混合液,c为回流污泥,d为处理后的出水。在本实用新型中,污水来水首先进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的水流方向为自下而上,并且其内部会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床,污水自下而上穿过上述污泥床,使泥水充分接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优选设有配水装置,用于将污水和回流污泥配至池底。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设有回流污泥进口,用于将沉淀池(4)回流的污泥经污泥回流管路(6)进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1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6为污泥回流管路;a为污水来水,c为回流污泥,e为水流方向,f为污泥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的污水停留时间优选为3h~4h;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的池容可根据每小时来水流量计。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大容积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能够增加污水在污泥床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为嗜磷菌释磷提供了有力条件,能够做到充分的释磷。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使泥水充分接触并停留足够的时间为嗜磷菌释磷提供有力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充分的释磷,保证后续在好氧工艺段充分吸磷,提高除磷效果。污水经过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后,进入循环式缺氧池(2);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兼具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的污水停留时间优选为2h~4.5h。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的池容可根据每小时来水流量计。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优选设有循环装置,用于将污水和回流混合液进行循环,增强泥水接触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装置优选为搅拌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的上游设有回流混合液进口,用于将好氧池(3)回流的混合液经混合液回流管路(5)进入循环式缺氧池(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流的混合液进入循环式缺氧池(2)后,在循环装置作用下进行循环;同时,进入循环式缺氧池(2)的污水的水流方向与上述循环过程中的混合液的循环方向垂直,从而使二者在循环式缺氧池(2)中实现混合分散。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循环式缺氧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2为循环式缺氧池,5为混合液回流管路;b为回流混合液,e为水流方向,g为循环过程。在短期内(如混合液的一次循环过程)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混合液的多次循环过程)又呈混合状态,从而一方面基本杜绝短流,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较大的稀释倍数,从而提高缓冲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式缺氧池(2),使流入的污水和回流混合液循环起来,增强泥水接触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式缺氧池(2)可通过投加具有大比表面积填料固定脱氮微生物。污水经所述循环式缺氧池(2)后,进入好氧池(3);所述好氧池(3)和循环式缺氧池(2)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路(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好氧池(3)设有混合液出口,用于将混合液排出经混合液回流管路(5)回流至循环式缺氧池(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好氧池(3)末端优选还包括:缺氧-好氧工艺段。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缺氧-好氧工艺段优选为小的缺氧-好氧工艺段;可在来水总氮极高时通过在好氧池(3)后置缺氧段投加碳源的方式完成后置脱氮,保证出水合格。另外,所述好氧池(3)可通过投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并增强冲击负荷。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污水来水经依次相连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循环式缺氧池(2)和好氧池(3),实现除磷脱氮。其中,除磷机理包括:好氧嗜磷菌(pao)的好氧吸磷,厌氧释磷;反硝化嗜磷菌(dpb)的缺氧吸磷,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厌氧释磷;能够去除80%~85%的磷,其他的磷通过细胞增殖(包括嗜磷菌(pao/dpb)的增殖和普通细菌的增殖)去除。除氮机理包括:反硝化菌利用水中碳源反硝化;反硝化嗜磷菌(dpb)利用内碳源(phb)反硝化;缺氧池厌氧氨氧化(短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共同作用脱tn);好氧池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共同作用脱tn);细胞增殖。结合上述除磷脱氮机理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在除磷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能充分利用碳源、充分泥水接触,释磷效果好;采用循环式缺氧池(2)能反硝化吸磷,并结合后续好氧池(3)充分好氧吸磷;另外,上述特定结构整体能让嗜磷菌富集到极限(富集程度由磷决定),排泥含磷高;因此除磷效果增强。在除氮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式缺氧池(2)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另一方面能富集短程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伴生菌团脱氮,并结合后续好氧池(3)富集亚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伴生菌团脱氮;因此脱氮效果增强。处理后的出水经沉淀池(4),得到处理后满足排放要求的出水;其中沉淀的污泥经污泥回流管路(6)回流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本实用新型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的整体作用下,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循环式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和循环式缺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路;所述沉淀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一方面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使泥水充分接触并停留足够的时间为嗜磷菌释磷提供有力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充分的释磷;另一方面采用循环式缺氧池,使流入的污水和回流混合液循环起来,增强泥水接触效果;并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的整体作用下,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可在来水总氮极高时通过在好氧池后置缺氧段投加碳源的方式完成后置脱氮,保证出水合格。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市政污水为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的工业污水,其主要污染物及含量参见表1所示。表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市政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含量数据项目codcrbod5nh3-ntnphsstp水质值(mg/l)600~300300~15030~4050~606~9200~3504~10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其中,1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2为循环式缺氧池,3为好氧池,4为沉淀池,5为混合液回流管路,6为污泥回流管路,7为小的缺氧-好氧工艺段;a为污水来水,b为回流混合液,c为回流污泥,d为处理后的出水,e为水流方向,f为污泥床,g为循环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水来水(a)首先进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在配水装置作用下与回流污泥(c)配至池底,水流方向(e)为自下而上,并且其内部会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床(f),污水来水(a)自下而上穿过污泥床(f),使泥水充分接触,停留时间为3h~4h;污水来水(a)经过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后,以水流方向(e)进入循环式缺氧池(2),与垂直方向进入的、并在搅拌器作用下进行循环过程(g)的回流混合液(b)进行混合分散,停留时间为2.5h~4h;再进入好氧池(3),其中回流混合液(b)经混合液回流管路(5)回流至循环式缺氧池(2),好氧池(3)末端设有小的缺氧-好氧工艺段(7),可在来水总氮极高时通过投加碳源的方式完成后置脱氮,保证出水合格;处理后的出水经沉淀池(4),得到处理后满足排放要求的出水(d);其中沉淀的回流污泥(c)经污泥回流管路(6)回流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池(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能够实现市政污水处理除磷零加药,脱氮不加药或少加药;在除磷方面不单单是好氧嗜磷菌(在厌氧释磷,在好氧吸收磷)来进行除磷,还会在缺氧段末端富集一种反硝化嗜磷菌(在厌氧释磷,在缺氧吸收磷),并且这种菌在吸收磷时还会进行反硝化脱氮(一碳两用),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脱氮除磷争夺碳源的矛盾关系;在脱氮方面不单单是反硝化菌进行脱氮,还会在缺氧池富集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共生菌团,还会在好氧池富集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共生菌团,多种菌群共同作用脱氮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得到的处理后的出水的检测指标除ss外均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具体参见表2所示。表2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改良aao型厌氧氨氧化系统得到的处理后的出水的检测指标数据项目codcrbod5nh3-ntnphsstp水质值(mg/l)3061.5156~9200.5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