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粪污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4715发布日期:2020-02-18 13:5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禽粪污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粪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效果好、无固体和液体堆积的畜禽粪污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已成为国家农业减排的强制性措施,污粪固液分离却是实现畜禽场达标治理的关键性减量化工艺。然而传统的机械固液分离设备普遍采用机械振动筛滤和螺旋挤压两种方法,对污粪的剧烈震动,致使分离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麸皮等未消化的少量饲料残渣,分离率极低,大部分污粪及其营养成份却排入了下一道治理设施,极大地加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浓度负荷,难以实现达标治理目标,且对污粪的重度挤压,过滤出的水中仍存在大量的固态粪,既造成固液分离不完全,同时也给后续污水的处理带来了麻烦。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通过设置离心桶机构,对经过固液分离机分离后的污水进行二次分离,将剩余的固态粪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固液分离效率的离心式畜禽粪污脱水装置,虽然通过二次离心分离提高了一定的分离效率,但是由于离心分离桶的转速很快,离心作用力大,溶解的软质固体粪污容易在离心分离过程中随液体污水从分离桶内掉入到排水箱内,造成固液分离不彻底;而且排水箱底部为平面,当排水箱长度较长时容易在远离排水口一侧形成液体堆积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分离效果好、无固体和液体堆积的畜禽粪污脱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离装置固液分离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畜禽粪污脱水系统,包括

排水箱,所述排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污口、侧部设置有第二固体排污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固体排污口和排水口;

固液分区装置,所述固液分区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水箱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固体排污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将所述排水箱内腔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分别为液粪区和固粪区,所述第二固体排污口位于所述液粪区内;

中间处理装置,所述中间处理装置水平设置在所述排水箱内,将所述液粪区和所述固粪区各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中间处理装置上对应于所述液粪区和所述固粪区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传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液粪区内,且所述传料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体排污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

离心分离装置,所述离心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水箱内且位于所述中间处理装置上方;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对应于所述液粪区处设置有第三出料口,对应于所述固粪区处设置有第四出料口;所述进污口与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内部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

螺旋推料装置,所述螺旋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内,用以将固体粪污从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左侧推向右侧从而使固体粪污从所述第四出料口处排入到所述排水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处理装置包括面积与所述排水箱内腔面积相同的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的中空过滤柱、设置在所述过滤柱内腔中的过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柱侧壁上与所述过滤网组件位置相匹配的贯穿通孔,所述传料装置与所述贯穿通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板为中间向上凸出的弯弧形板或中间向上凸出的折弯板,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撑板两端最低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柱为矩形柱体结构,且所述过滤柱长度与所述排水箱内腔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沿所述过滤柱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层叠的过滤网,所有的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过滤网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下方的所述过滤网孔径小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过滤网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料装置为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固体排污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间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孔径小于所述过滤网组件中最细的过滤网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箱底部对应于所述固液分区装置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下凸出的漏斗部,所述第一固体排污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漏斗部的最低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体排污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均为矩形孔,其分别与所述排水箱内腔宽度和所述撑板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分离装置外侧设置中间处理装置,使经过离心分离后的粪污进入到中间处理装置内,进行多次静置固液分离使得固体粪污和液体粪污分离更加彻底,而且通过将中间处理装置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通过将排水箱底部设置有漏斗形,使得液体和固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出,避免在系统内堆积,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畜禽粪污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箱;11、进污口;12、第一固体排污口;13、第二固体排污口;14、排水口;15、漏斗部;2、固液分区装置;3、中间处理装置;31、第一出料口;32、第二出料口;33、撑板;34、过滤柱;35、过滤网组件;351、过滤网;36、贯穿通孔;4、传料装置;5、离心分离装置;51、第三出料口;52、第四出料口;100、液粪区;200、固粪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禽粪污脱水系统,包括

排水箱1,顶部设置有进污口11、侧部设置有第二固体排污口13、底部设置有第一固体排污口12和排水口14;

固液分区装置2,设置在排水箱1内且位于第一固体排污口12和排水口14之间,将排水箱1内腔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分别为液粪区100和固粪区200,第二固体排污口13位于液粪区100内;

中间处理装置3,沿排水箱1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将液粪区100和固粪区200各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中间处理装置3上对应于液粪区100和固粪区200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口31和第二出料口32;

传料装置4,设置在液粪区100内,且传料装置4两端分别与第二固体排污口13和第一出料口31连接;

离心分离装置5,设置在排水箱1内且位于中间处理装置3上方;离心分离装置5两端分别位于液粪区100和固粪区200内,离心分离装置5对应于液粪区100处设置有第三出料口51,对应于固粪区200处设置有第四出料口52;进污口11与离心分离装置5内部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离心分离装置5包括离心桶,离心桶包括直段和缩颈段,直段采用钢丝网制成,缩颈段采用钢板制成,第三出料口51即离心桶直段上的网孔。

螺旋推料装置,设置在离心分离装置5内,用以将固体粪污从离心分离装置5左侧推向右侧从而使固体粪污从第四出料口52处排入到排水箱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离心分离装置5和螺旋推料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如专利号为201721818356.1名称为一种畜禽粪污脱水装置,再此将不再赘述。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间处理装置3包括面积与排水箱1内腔面积相同的撑板33、以及设置在第一出料口31上的中空过滤柱34、设置在过滤柱34内腔中的过滤网组件35、设置在过滤柱34侧壁上与过滤网组件35位置相匹配的贯穿通孔36,传料装置4与贯穿通孔36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撑板33为中间向上凸出的弯弧形板或中间向上凸出的折弯板,第一出料口31和第二出料口32分别位于撑板33两端最低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柱34为矩形柱体结构,且过滤柱34长度与排水箱1内腔宽度相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过滤网组件35包括沿过滤柱34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层叠的过滤网351,所有的过滤网351倾斜设置,每个过滤网351低端均对应一个贯穿通孔36。传料装置4与位于最低处的贯穿通孔36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有的过滤网351倾斜方向相同,倾斜角度相同或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位于下方的过滤网351孔径小于位于上方的过滤网351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传料装置4为倾斜设置在第二固体排污口13和第一出料口31之间的过滤板,过滤板的孔径小于所有过滤网组件35中最细的过滤网孔径。

为了方便液体和固体排出,排水箱1底部对应于固液分区装置2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下凸出的漏斗部15,第一固体排污口12和排水口14分别设在两个漏斗部15的最低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体排污口13和第一出料口31均为矩形孔,其分别与排水箱1内腔宽度和撑板33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分离装置外侧设置中间处理装置,使经过离心分离后的粪污进入到中间处理装置内,进行多次静置固液分离使得固体粪污和液体粪污分离更加彻底,而且通过将中间处理装置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通过将排水箱底部设置有漏斗形,使得液体和固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出,避免在系统内堆积,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