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536发布日期:2019-12-03 18:5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土壤污染不断加重。土壤损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们在认识到土壤污染的隐蔽性、严重性和不可逆性的同时,也真正的认识到,要做好大气和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同时做好土壤环境的防治与研究。土壤淋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土壤污染的技术手段,土壤淋洗一般将土壤堆积淋洗或柱淋洗,成本较大,存在淋洗的深度较小、淋洗液浪费等问题。在专利号cn201310420697.3中公开了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多相气液混合泵、催化氧化装置和水箱;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多相气液混合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接原水的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将臭氧水排入土壤的排液口,但是该实用新型直接将臭氧水排入土壤表层,臭氧水作用深度小,容易造成臭氧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提高淋洗液的作用深度,减小淋洗液浪费,提高土壤治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滤筒,所述滤筒顶部设有圆锥形的漏斗体,滤筒底部设有尖头,所述滤筒内设有一根共轴心的内管,所述滤筒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筒腔室,所述内管内设有一根共轴心的竖水管,所述内管与竖水管之间设有第二筒腔室,所述内管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筒腔室和第二筒腔室的散液孔,所述第二筒腔室内底部设有一个圆盒,圆盒上设有圈盖,圈盖的表面上设有一圈的进水孔,所述圈盖内孔连接竖水管底端,所述圈盖的上面设有一个套在竖水管上的浮动圈塞,所述漏斗体顶部设有漏斗盖板,所述漏斗体底部连通内管,所述漏斗体侧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侧孔,侧孔上安装有横水管,横水管外端连接水管,所述漏斗体内设有一个五通枢纽,五通枢纽为圆柱形壳体结构,五通枢纽侧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侧通口,侧通口连接横水管内端,所述五通枢纽底部设有一个下通口,下通口连接竖水管上端,所述下通口上设有塞子,塞子连接杠杆,杠杆中部转动连接在支杆上,所述杠杆连接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拉杆,拉杆穿过五通枢纽底部上的滑孔连接配重环。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漏斗盖板左端与漏斗体为合页连接,漏斗盖板右端与漏斗体为锁扣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配重环位于第二筒腔室内顶部。

进一步完善,所述滤筒、内管均与尖头密封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侧通口与侧孔位置对齐。

进一步完善,所述配重环采用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完善,所述滤筒为金属过滤网结构。

进一步完善,所述浮动圈塞为圆环空心结构,采用硅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可以相互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并通过外接水泵,达到播撒淋洗液和回收淋洗废液的目的,淋洗液的作用深度大,土壤治理效率高;2、本实用新型的下通口上设有塞子,可以通过装置内的水位控制关闭下通口,避免淋洗液的过度施加和浪费;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筒腔室内底部设有一个圆盒,圆盒上设有圈盖,圈盖的表面上设有一圈的进水孔,所述圈盖内孔连接竖水管底端,所述圈盖的上面设有一个套在竖水管上的浮动圈塞,浮动圈塞可以在抽离淋洗废液后封闭进水孔,提高装置的气密性,方便水泵进行废液抽离,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五通枢纽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子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圈盖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尖头,2、滤筒,3、内管,4、竖水管,5、第一筒腔室,6、第二筒腔室,7、漏斗体,8、水管,9、横水管,10、锁扣,11、漏斗盖板,12、浮动圈塞,13、合页,14、侧孔,15、五通枢纽,16、配重环,17、拉杆,18、侧通口,19、进水孔,20、圆盒,21、圈盖,22、塞子,23、滑孔,24、连接杆,25、杠杆,26、支杆,27、下通口,28、散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农业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滤筒2,所述滤筒2顶部设有圆锥形的漏斗体7,滤筒2底部设有尖头1,所述滤筒2内设有一根共轴心的内管3,所述滤筒2与内管3之间设有第一筒腔室5,所述内管3内设有一根共轴心的竖水管4,所述内管3与竖水管4之间设有第二筒腔室6,所述内管3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筒腔室5和第二筒腔室6的散液孔28,所述第二筒腔室6内底部设有一个圆盒20,圆盒20上设有圈盖21,圈盖21的表面上设有一圈的进水孔19,所述圈盖21内孔连接竖水管4底端,所述圈盖21的上面设有一个套在竖水管4上的浮动圈塞12,所述漏斗体7顶部设有漏斗盖板11,所述漏斗体7底部连通内管3,所述漏斗体7侧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侧孔14,侧孔14上安装有横水管9,横水管9外端连接水管8,所述漏斗体7内设有一个五通枢纽15,五通枢纽15为圆柱形壳体结构,五通枢纽15侧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侧通口18,侧通口18连接横水管9内端,所述五通枢纽15底部设有一个下通口27,下通口27连接竖水管4上端,所述下通口27上设有塞子22,塞子22连接杠杆25,杠杆25中部转动连接在支杆26上,所述杠杆25连接连接杆24,连接杆24连接拉杆17,拉杆17穿过五通枢纽15底部上的滑孔23连接配重环16。

所述漏斗盖板11左端与漏斗体7为合页13连接,漏斗盖板11右端与漏斗体7为锁扣10连接。方便使用者打开装置进行维护或添加固态的改良剂。

所述配重环16位于第二筒腔室6内顶部。

所述滤筒2、内管3均与尖头1密封连接。

所述侧通口18与侧孔14位置对齐。

所述配重环16采用不锈钢材料。

所述滤筒2为金属过滤网结构。

所述浮动圈塞12为圆环空心结构,采用硅胶材料。

使用方法:首先,在有土壤污染的田地内进行钻孔,然后将装置埋进孔里,然后将装置之间通过水管8互相连接,最后外接水泵,通过水泵将淋洗液通入各个装置内,在水泵通入淋洗液时,淋洗液通过横水管9进入漏斗体7内五通枢纽15的,从五通枢纽15的下通口27流入竖水管4内,再流入圆盒20,通过圈盖21的表面上的一圈的进水孔19将浮动圈塞12顶起并流入第二筒腔室6,然后由内管3侧壁上的散液孔28流入第一筒腔室5,最后通过滤筒2与外部的污染土壤进行接触,深层修复土壤,随着第二筒腔室6内的水位上升,浮动圈塞12位置升高,到达第二筒腔室6顶部时将配重环16托起,配重环16上移并通过拉杆17将连接杠杆25的塞子22关闭,停止淋洗液通过下通口27,淋洗液只能由五通枢纽15的侧通口18流入其他装置内;在通过水泵抽离淋洗废液时,在负压作用下,塞子22打开,淋洗废液从装置的第二筒腔室6、第一筒腔室5内抽走,浮动圈塞12位置下降,最后封闭进水孔19,停止从本装置抽液,水泵通过五通枢纽15对其余装置进行抽液,直到所有装置全部排出淋洗废液为止。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