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8323发布日期:2020-01-10 15:0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气泡的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



背景技术:

目前,臭氧消毒技术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具体的使用方式多为将臭氧溶于水中,形成气泡,当臭氧在气体中收到剪切作用时,能够形成形状大小各异的气泡,当气泡发生直径在1um-1nm之间时,我们称之为纳米气泡,由于纳米气泡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在水中能停留较长时间,加上自身的增压性,使得气液界面的传质效率能持续增强,并且具有带电性,可以更好地用于治理河道污染。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臭氧消毒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

中国专利申请201620017507.2公开了一种臭氧杀菌罐,所述臭氧杀菌罐包括臭氧水罐、臭氧杀菌罐及臭氧浓度检测仪,所述臭氧水罐包括去离子水输入管、臭氧输入管、臭氧水输出管及臭氧发生机,所述去离子水输入管一端与所述臭氧水罐连接,所述臭氧输入管连通所述臭氧发生机及所述臭氧水罐,所述臭氧水输出管连通所述臭氧水罐及所述臭氧杀菌罐,所述臭氧杀菌罐包括培养基输入管,所述培养基输入管一端与所述臭氧杀菌罐连接,所述臭氧浓度检测仪设于所述臭氧水罐及所述臭氧杀菌罐。本技术方案的臭氧杀菌罐采用臭氧对培养基进行杀菌消毒,除菌效果好,结构简单一体化,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中国专利申请95227794.8公开了一种臭氧净水灭菌器,通过臭氧外管和臭氧管内芯之间的间隙电晕放电制造臭氧,利用自来水压,经射流孔,在引射腔内产生射流,引射形成负压,使含臭氧空气被吸入与水混合,使臭氧溶解于水中,生成具有强氧化灭菌性的臭氧水,臭氧管采用了臭氧管内芯通水冷却,及臭氧外管外壁冷却措施,因而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臭氧杀菌装置存在气液搅拌混合不均,使用环境单一,不能满足设备在复杂的环境好中使用,生成臭氧气泡颗粒大,与水体的接触表面积小,大气泡在水中因快速的上升而使逗留时间过短,造成臭氧溶解率低,达不到理想的溶解臭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混合不均,使用环境单一,臭氧溶解率低下等技术问题,能够适用于水面作业的环境,并且能够不受河水流速和风向的影响,改善其使用环境的单一性,增加其使用稳定性,并且增加溶氧率,气液混合更加均匀,安全高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包括漂浮座和外壳,所述漂浮座呈半球形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位置,通过焊接在外壳外部左右两侧底端的连接片上贯穿的螺纹杆连接,漂浮座上平面端设计有四个和螺纹杆相匹配的螺孔,漂浮座内部下方设置有配重,配重上方填充轻质型材,所述外壳内部左下方固定安装有增压泵,且增压泵固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外壳的吸水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增压泵的上方位置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装置。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在外壳内部坐上方位置并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右侧,搅拌装置由变频电机输出轴贯穿搅拌罐连接搅拌轴,搅拌罐顶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下方焊接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液涡旋装置,且增压泵和臭氧发生装置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与气液涡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输出端内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气液涡旋装置输出端内置有所述止回阀和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外壳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搅拌罐,搅拌罐顶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气液涡旋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罐的输入管道贯穿灌体顶部并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的输入管道通过转块贯穿入搅拌轴内部,与搅拌轴活动连接,所述搅拌轴呈圆柱形,且搅拌轴内部中空,搅拌轴外侧焊接有中空通透的圆柱形搅拌齿。

优选的,所述搅拌齿呈四个方向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搅拌轴的外部,搅拌齿中空通透连通搅拌罐内部和搅拌齿内部,搅拌罐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输出轴贯穿搅拌罐固接搅拌轴。

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右下方位置焊接有所述出料管,出料管贯穿所述外壳延伸至外壳外部,出料管端部焊接有所述纳米喷头。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内部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漏电保护器。

优选的,所述漂浮座为硬性橡胶材质,内部底端固装有铅块配重,铅块上方设计有填充满的泡沫材质轻质型材。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外壳外部左侧位置镶嵌有所述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上方外壳壁开设有条形散热窗并配置有防尘过滤网,所述外壳的正面上端铰接机门,所述机门上镶嵌有带有液晶显示器的dsp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的dsp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和增压泵、气液涡旋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变频电机、散热风机、电磁阀、止回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调节阀、漏电保护器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气液涡旋装置内部安装有气液混合塔,气液混合塔内部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涡轮。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表面设有螺旋送料的叶片,且螺旋叶片的终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纳米喷头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处安装有所述调节阀,纳米喷头外表面开设有输出通孔。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管和搅拌罐的出料口均可以外接加长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座可以解决臭氧纳米气泡机的工作环境单一性,组装简单,可以实现自由拆卸,适用于水陆两用,在水面上使用时,设计的铅块配重能够减少河水流速和风速的影响,保持其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使用增压泵可以有效控制进入液压涡旋装置中的水压,配合液压涡旋装置更加有效的使气液充分混合。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止回阀、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使用,一体化控制增加本设备的安全性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及搅拌齿的中空一体化设计,使气液混合体通入搅拌轴由搅拌齿分散,同时由变频电机带动搅拌齿进行搅拌,使气液混合更加均匀,增加臭氧的溶解率,有效减小气泡的发生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喷头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漂浮座;201、螺孔;3、铅块;4、泡沫;5、固定板;6、螺纹杆;7、进水管;8、过滤器;9、增压泵;10、气液涡旋装置;11、臭氧发生装置;12、散热窗;13、搅拌罐;14、搅拌轴;15、搅拌齿;16、转块;17、变频电机;18、出料管;181、螺旋叶片;19、纳米喷头;191、挡板;192、调节阀;193、压力传感器;20、止回阀;21、流量传感器;22、电磁阀;23、漏电保护器;24、散热风机;25、机门;26、dsp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包括漂浮座2和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座2呈半球形设置在所述外壳1下方位置,通过焊接在外壳1外部左右两侧底端的连接片上贯穿的螺纹杆6连接,漂浮座2上平面端设计有四个和螺纹杆6相匹配的螺孔201,漂浮座2内部下方设置有配重,配重上方填充轻质型材,所述外壳1内部左下方固定安装有增压泵9增压泵型号为40sg5-8,且增压泵9固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贯穿外壳1的吸水端安装有过滤器8,所述增压泵9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1,增压泵9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液涡旋装置10,且增压泵9和臭氧发生装置11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与气液涡旋装置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1输出端内置有所述电磁阀22,所述气液涡旋装置10输出端内置有所述止回阀20和所述流量传感器21流量传感器型号为dct1188i-br超声波流量计,所述外壳1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搅拌罐13,搅拌罐13顶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气液涡旋装置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罐13的输入管道贯穿灌体顶部并焊接在一起,输入管道通过转块16贯穿入搅拌轴14内部,与搅拌轴14活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4呈圆柱形,且搅拌轴14内部中空,搅拌轴14外侧焊接有中空通透的圆柱形搅拌齿15,所述搅拌齿15呈四个方向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搅拌轴14的外部,搅拌齿15中空通透连通搅拌罐13内部和搅拌齿15内部,搅拌罐13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变频电机17变频电机型号为imb3h63-180,所述变频电机17输出轴贯穿搅拌罐13固接搅拌轴14。

所述搅拌罐13右下方位置焊接有所述出料管18,出料管18贯穿所述外壳1延伸至外壳1外部,出料管18端部焊接有所述纳米喷头19,所述出料管18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3压力传感器型号为pt500-702高压传感器,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漏电保护器23漏电保护器型号为dzl18-20,所述电器设备均采用220v交流电供电。

所述漂浮座2为硬性橡胶材质,内部底端固装有铅块3配重,铅块3上方设计有填充满的泡沫4材质轻质型材。

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结构,外壳1外部左侧位置镶嵌有所述散热风机24,所述散热风机24上方外壳1壁开设有条形散热窗12并配置有防尘过滤网,所述外壳1的正面上端铰接机门25,所述机门25上镶嵌有带有液晶显示器的dsp控制器26dsp控制器型号为tms320lc240x/lf240x。

所述的dsp控制器26通过导线分别和增压泵9、气液涡旋装置10、臭氧发生装置11、变频电机17、散热风机24、电磁阀22、止回阀20、流量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193、调节阀192、漏电保护器23电性相连。

所述气液涡旋装置10内部安装有气液混合塔,气液混合塔内部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涡轮。

所述出料管18内表面设有螺旋送料的叶片,且螺旋叶片181的终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93,所述纳米喷头19内部设有挡板191,挡板191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处安装有所述调节阀192,纳米喷头19外表面开设有输出通孔。

所述增压泵9的进水管7和搅拌罐13的出料口均可以外接加长管道。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水面上使用时,安装好漂浮座2,放入待处理的污水中,进水管7插入污水中,通入电源,通过dsp控制器26控制增压泵9和臭氧发生生器,分别将通过过滤器8后的污水和臭氧输入到液压涡旋装置中,然后利用气液涡旋装置10将混合后的溶液充入到搅拌罐13中,然后溶液被充入到搅拌轴14,被中空的搅拌齿15分散射入搅拌罐13体内,同时变频电机17带动搅拌轴14进行运转,达到气液充分混合后经纳米喷头19重新输出到污水中,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在设备使用中,dsp控制器26通过对电磁阀22控制臭氧的产生速率,通过控制纳米喷头19中的压力传感器193和调节阀192控制流速大小,保证气泡量的同时达到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臭氧纳米气泡机,适用范围广,在水面上工作时,保持其稳定性,不受河水流速或风速影响,气液混合度高,气泡均匀,臭氧浓度高,安全高效,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