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1362发布日期:2020-03-27 12: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后都会有污泥沉积,即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有机物,因此干燥后的污泥颗粒既可作为肥料来施,也可以作为燃料与煤混合后一起燃烧,从而变废为宝。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仅仅是对水的处理,对污泥处理的设备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其可对污泥进行脱水并初步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体、脱水筒以及压缩筒,所述脱水筒与压缩筒上均安装在机体上;脱水筒的一端形成为入料端;脱水筒的另一端形成为出料端;脱水筒内设有脱水辊,脱水辊可转动的安装在脱水筒内,所述脱水辊的外表面与脱水筒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脱水空间;脱水辊的外表面设有多组脱水叶片组件,多组脱水叶片组件绕脱水辊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排布;脱水叶片组件包括多个脱水叶片;各组脱水叶片组件的多个脱水叶片沿脱水辊的轴向螺旋延伸并间隔分布;脱水叶片沿脱水辊的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压缩筒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脱水筒的出料端,所述压缩筒与脱水筒贯通;压缩筒的内径由靠近脱水筒的一端至远离脱水筒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压缩筒远离脱水筒的端部设有出泥口。

优选的,所述压缩筒内设有多个螺旋叶片,多个螺旋叶片绕压缩筒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螺旋叶片沿压缩筒的轴向由靠近脱水筒的一端螺旋延伸至远离脱水筒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压缩筒通过轴承与所述脱水筒可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固接于机体上;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齿轮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并与脱水辊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链条绕设于压缩筒的外表面并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固接于机体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链轮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进行污泥脱水时,可将污泥由脱水筒的入料端投入,污泥可进入脱水辊与脱水筒之间的脱水空间,转动脱水辊,污泥可沿脱水辊上的各组脱水叶片的螺旋方向展开并推送,污泥在转动过程在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水。与此同时,污泥在各组脱水叶片组件上进行推送时,污泥在对应组别上各个脱水叶片沿其螺旋方向展开,如此,污泥在单组脱水叶片组件上的延展面积更大,污泥展开面积更大,脱水效果更好。

另外,污泥在脱水之后可进入到压缩筒,在污泥的持续推送中,污泥可逐步挤入压缩筒的内径较小的端部,在此进行初步压缩,最后由出泥口挤出,完成污泥的脱水压缩,便于后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脱水筒;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0、压缩筒;21、螺旋叶片;30、脱水辊;31、脱水叶片;32、第二齿轮;40、脱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体、脱水筒10以及压缩筒20,将脱水筒10与压缩筒20上均安装在机体上。具体脱水筒10的一端形成为入料端;脱水筒10的另一端形成为出料端,在脱水筒10内设有脱水辊30,脱水辊30可转动的安装在脱水筒10内,脱水辊30的外表面与脱水筒10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脱水空间40。另外,脱水辊30的外表面设有多组脱水叶片组件,多组脱水叶片组件绕脱水辊3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排布。脱水叶片组件包括多个脱水叶片31,各组脱水叶片组件的多个脱水叶片31沿脱水辊30的轴向螺旋延伸并间隔分布;脱水叶片31沿脱水辊30的轴向螺旋延伸。上述压缩筒20可转动的安装于脱水筒10的出料端,压缩筒20与脱水筒10贯通;压缩筒20的内径由靠近脱水筒10的一端至远离脱水筒10的一端逐渐减小;压缩筒20远离脱水筒10的端部设有出泥口。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在进行污泥脱水时,可将污泥由脱水筒10的入料端投入,污泥可进入脱水辊30与脱水筒10之间的脱水空间40,转动脱水辊30,污泥可沿脱水辊30上的各组脱水叶片31的螺旋方向展开并推送,污泥在转动过程在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水。与此同时,污泥在各组脱水叶片组件上进行推送时,污泥在对应组别上各个脱水叶片31沿其螺旋方向展开,如此,污泥在单组脱水叶片组件上的延展面积更大,污泥展开面积更大,脱水效果更好。当然,在污泥在单组脱水叶片组件上推送时,由于单组脱水叶片31的多个脱水叶片31是在螺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污泥在由前一脱水叶片31推送至下一个脱水叶片31时,中间的间隔可供污泥在离心力下有个翻面的趋势,因而污泥在到达下个脱水叶片31时可能进行翻面,使得脱水面更全,脱水效果更好。

此后污泥在脱水之后可进入到压缩筒20,在污泥的持续推送中,污泥可逐步挤入压缩筒20的内径较小的端部,由于污泥是在大内径的端部逐步进入到小内径的端部,在此过程中,污泥可初步压缩,最后由出泥口挤出,完成污泥的脱水压缩,便于后期处理。且由于压缩筒20内径逐渐减小,即压缩筒20的内壁呈斜面,如此压缩筒20可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污泥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沿斜面推送,推送及挤压效果更好。

优选的,可在压缩筒20内设有多个螺旋叶片21,使多个螺旋叶片21绕压缩筒2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该螺旋叶片21沿压缩筒20的轴向由靠近脱水筒10的一端螺旋延伸至远离脱水筒10的一端。如此,在压缩筒20转动时,污泥也可沿螺旋叶片21推送,推送及挤压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螺旋叶片21以及上述的脱水叶片31均可由现有技术中的钢片制成,并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压缩筒20和脱水辊30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压缩筒20通过轴承与脱水筒10可转动配合,具体在进行安装时,可在脱水筒10的端部加工一环形安装腔,压缩筒20靠近脱水筒10的端部可插装在环形安装腔内并通过上述轴承枢转配合,实现可转动配合安装。当然,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一种安装方式,但脱水筒10与压缩筒20如何安装并不属于本申请要保护的技术内容,其安装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由现有技术中获知,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优选的,在机体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32,将第一电机11固接于机体上,第一电机11的转轴与第一齿轮固定;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啮合并与脱水辊30固定。如此,在驱动脱水辊30转动时,可启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的转轴转动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便可带动第二齿轮32传动,从而带动脱水辊30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可将小动力输出转化为大动力输入,驱动平稳,节约资源且驱动结构平稳。

进一步的是,还可在机体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链轮以及链条;链条绕设于压缩筒20的外表面并与链轮啮合;第二电机12固接于机体上;第二电机12的转轴与链轮固定。如此,在驱动压缩筒20转动时,可将链条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缩筒20的外表面,启动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转轴转动可带动链轮转动,链轮转动可与链条啮合,并在此过程中带动压缩筒20转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