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261发布日期:2020-05-22 21:3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村面临用水、饮水不安全问题。由于山区农村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水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供水设施缺乏,以致引用山泉水、河水、溪水、坑塘水或以及进行简单储存后通过水管引至室内饮用等现象普遍。但这些水体易受农林化肥农药、牲畜放牧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以致有害矿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轻度超标,表现为微污染水,所谓微污染水是指水体中含有两三种物质轻度超标。微污染水中的碳、氮等很容易通过水体自净作用去除,而除磷则难度较大,开发一种经济而高效的适用于山区农村的微污染水净化技术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包括至少四个依次连通的上端开口容器,其中位于一端的所述容器为始端容器,位于另一端的所述容器为终端容器,所述始端容器至所述终端容器之间的每一所述容器,顶部与一相邻所述容器的顶部连通,底部与另一相邻容器的顶部连通,所述始端容器、以及所述始端容器后一所述容器内填充石英砂层,所述始端容器后一所述容器至所述终端容器之间的每一所述容器内填充灰岩层,所述始端容器为待处理微污染水入口,所述终端容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包括矩形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平行的两横板和平行的两纵板,两所述横板和所述纵板井字形交叉设置,使所述槽体分割为九宫格排列的的九个所述容器。

进一步地,包括圆柱桶体,所述桶体中部设有圆筒,所述桶体内环绕所述圆筒设有多个相同的隔板,相邻两所述隔板上下错开设置,使所述圆筒与所述桶体内壁之间分割为多个所述容器,其中一所述容器底部与所述圆筒底部连通,所述圆筒为所述始端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始端容器下端与一所述容器底部连通,所述终端容器顶部与一所述容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为透明的pvc材料容器,所述石英砂层为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堆积层,所述灰岩层为粒径为3~5mm的灰岩堆积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过滤方法,使用上述的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且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所述始端容器上部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所述微污染水依次流经各所述容器,直至注满所述终端容器前一所述容器,所述终端容器之外的所有容器均处于蓄水状态;

s2停止向所述始端容器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静置4~6小时,所述容器内的石英砂层表面和所述灰岩层表面均生长出微生物,微生物分解待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磷,形成无机磷,无机磷与灰岩层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沉淀;

s3继续向所述始端容器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挤压所有容器内的蓄水,难溶物沉淀被所述灰岩层过滤截留,蓄水过滤干净并由所述出水口排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s4重复步骤s2和s3直至所有微污染水被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3中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的体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模仿天然地下水特别是优质岩溶水的形成过程,通过人工构建地质矿物滤池达到微污染水处理和净化于一体的效果,出水水质满足分散式供水要求;容器内的石英砂层和灰岩层生长出微生物,微生物分解待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磷,形成无机磷,无机磷与灰岩层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沉淀,且难溶物沉淀被灰岩层截留过滤,微生物会在地质矿物填料石英砂和灰岩的表面生长挂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降解水中的有机磷。另外,地质矿物滤池在运行过程中,水流方向在改变,水力负荷也在改变,使滤料石英砂和灰岩表面的结晶和吸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槽体、12-横板、13-纵板、14-出水口、101-第一矩形容器、102-第二矩形容器、103-第三矩形容器、104-第四矩形容器、105-第五矩形容器、106-第六矩形容器、107-第七矩形容器、108-第八矩形容器、109-第九矩形容器、21-桶体、22-隔板、23-出水口、201-圆筒、202-第二拱形容器、203-第三拱形容器、204-第四拱形容器、205-第五拱形容器、206-第六拱形容器、207-第七拱形容器、208-第八拱形容器、209-第九拱形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包括至少四个依次连通的上端开口容器,其中位于一端的所述容器为始端容器,位于另一端的所述容器为终端容器,所述始端容器至所述终端容器之间的每一所述容器,顶部与一相邻所述容器的顶部连通,底部与另一相邻容器的顶部连通,所述始端容器、以及所述始端容器后一所述容器内填充石英砂层,所述始端容器后一所述容器至所述终端容器之间的每一所述容器内填充灰岩层,所述始端容器为待处理微污染水入口,所述终端容器设有出水口。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包括矩形槽体11,所述槽体11内设有平行的两横板12和平行的两纵板13,两所述横板12和所述纵板13井字形交叉设置,使所述槽体11分割为九宫格排列的的九个容器,依次为第一矩形容器101~第九矩形容器10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作为始端容器,为了便于观察容器内部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11、所述横板12和所述纵板13均为透明的pvc材料制成。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所述第九矩形容器109依次连通,连通方式通过所述横板12和所述纵板13上部或下部设置缺口实现。间隔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和所述第二矩形容器102的所述横板12底部设有缺口,使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底部与所述第二矩形容器102底部连通;间隔所述第二矩形容器102与所述第三矩形容器103的另一所述横板12顶部设有缺口,使所述第二矩形容器102顶部与所述第三矩形容器103顶部连通,依次类推在两所述横板12和两所述纵板13上设置缺口,使所述第三矩形容器103底部与所述第四矩形容器104底部连通、所述第四矩形容器104顶部与所述第五矩形容器105顶部连通、所述第五矩形容器105底部与所述第六矩形容器106底部连通、所述第六矩形容器106顶部与所述第七矩形容器107顶部连通、所述第七矩形容器107底部与所述第八矩形容器108底部连通、所述第八矩形容器108顶部与所述第九矩形容器109顶部连通,所述第九矩形容器109为终端容器,所述第九矩形容器109侧壁设有出水口14,所述出水口14为管状接头。

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与所述第二矩形容器102内均填充满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形成石英砂层,所述第三矩形容器103~所述第八矩形容器108内均填充满粒径为3~5mm的灰岩,形成灰岩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过滤方法,使用上述的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且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所述始端容器101(第一矩形容器)上部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这里可以通过软管注入,在所述软管上设置止水夹,控制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的速度和时间,所述微污染水依次流经各所述容器,水流方向在由下到上和右上到下之间不断变化,直至注满所述第八矩形容器108,终端容器109(第九矩形容器)之外的所述第一矩形容器101~所述第八矩形容器108均处于蓄水状态;

由所述始端容器上部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所述微污染水依次流经各所述容器,直至注满所述终端容器前一所述容器,所述终端容器之外的所有容器均处于蓄水状态;

s2停止向所述始端容器101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静置4~6小时,所述容器内的石英砂层表面和所述灰岩层表面均生长出微生物,微生物分解待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磷,形成无机磷,无机磷与灰岩层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沉淀;

s3继续向所述始端容器101注入待处理微污染水,挤压所有容器内的蓄水,难溶物沉淀被所述灰岩层过滤截留,蓄水过滤干净并由所述出水口14排出,得到干净饮用水,这里注入的待处理微污染水体积与所述步骤s1中注入的待处理微污染水体积相同,使已被过滤净化的蓄水被全部排出;

s4重复步骤s2和s3,如此循环过滤净化,直至所有微污染水被过滤。

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过滤净化的微污染水,经过检测发现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可直接煮沸消毒等处理后饮用。

实施例2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包括圆柱桶体21,所述桶体21中部设有圆筒201,所述圆筒201底部连接所述桶体21底面,所述圆筒201为始端容器,所述桶体21内环绕所述圆筒201设有八个相同的隔板22,每一所述隔板22的一侧连接所述桶体21内壁,另一相对侧连接所述圆筒201外壁,本实施例中所有隔板22环绕所述圆筒201均匀设置,将所述圆筒201与所述桶体21内壁之间分割为八个拱形容器,按照环绕所述圆筒201方向依次为第二拱形容器202至第九拱形容器209,所述第九拱形容器209为终端容器,所述圆筒201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拱形容器202底部连通的连通孔。为了便于观察容器内部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桶体21和所有隔板22均为透明的pvc材料制成。

请参考图4,相邻两所述隔板22上下错开设置,具体的,每一向下错开的所述隔板22的相邻两向上错开的两所述隔板22距离所述桶体21顶面距离相同,每一向上错开的所述隔板22的相邻两向下错开的两所述隔板22距离所述桶21体底面距离相同,这样使所述第二拱形容器202顶部与所述第三拱形容器203顶部连通,所述第三拱形容器203底部与所述第四拱形容器204底部连通、所述第四拱形容器204顶部与所述第五拱形容器205顶部连通、所述第五拱形容器205底部与所述第六拱形容器206底部连通、所述第六拱形容器206顶部与所述第七拱形容器207顶部连通、所述第七拱形容器207底部与所述第八拱形容器208底部连通、所述第八拱形容器208顶部与所述第九拱形容器209顶部连通,这里所述第九拱形容器209和所述第二拱形容器202之间的隔板将二者完全隔开,不连通,所述第九拱形容器209为终端容器,所述第九拱形容器209侧壁设有出水口23,所述出水口23为管状接头。

所述圆筒201与所述第二拱形容器202内均填充满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形成石英砂层,所述第三拱形容器203~所述第八拱形容器208内均填充满粒径为3~5mm的灰岩,形成灰岩层。

本实施例的处理微污染水的地质矿物滤池对微污染水的具体过滤方法与实施1中的过滤方法完全相同,且过滤后的微污染水,经过检测发现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可直接煮沸消毒等处理后饮用。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