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4519发布日期:2020-03-27 14:2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是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烟雾吸收装置是用于公共场合吸收人抽烟后吐出的烟雾的装置,现有的烟雾吸收装置的位置固定,不能够在烟雾浓度较大的位置进行烟雾吸收,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烟雾吸收装置的位置固定,不能够在烟雾浓度较大的位置进行烟雾吸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上从上向下插入有烟道,所述烟道的上端安装有集烟罩,且集烟罩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且集烟罩的上表面前方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动力输入端设置为电机,所述底座箱的内部下方安装有烟气处理盒,且底座箱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状柱、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中轴,齿状柱共设置有两个,且齿状柱从上向下插入底座箱的内部,且齿状柱位于烟道的两侧,主动齿轮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底座箱的内部上方,且主动齿轮与齿状柱的一侧啮合,从动齿轮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齿状柱的另一侧,且从动齿轮与齿状柱的另一侧啮合。

优选的,所述中轴的后端固定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中轴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齿状柱的上端与烟道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烟气处理盒内部后方设置有过滤层,且烟气处理盒的后表面安装有出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烟雾传感器、控制器和升降装置,烟雾传感器可检测烟雾浓度,并且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升降,直至升降装置将带有风机的集风罩升降至烟雾浓度较大的位置进行吸收烟雾,保证烟雾吸收彻底,并且可使得烟雾吸收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处理盒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处理盒的后视图。

图中:1、底座箱;2、集烟罩;21、风机;3、烟雾传感器;4、烟道;5、连接块;6、过滤层;7、控制器;8、烟气处理盒;9、升降装置;91、齿状柱;92、电机;93、带轮;94、主动齿轮;95、从动齿轮;96、中轴;97、皮带;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吸收装置,包括底座箱1,底座箱1上从上向下插入有烟道4,烟道4用于烟气流通,烟道4的上端安装有集烟罩2,且集烟罩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1,风机21工作可以通过集烟罩2将外界烟气吸入,且集烟罩2的上表面前方安装有烟雾传感器3,烟雾传感器3用于检测烟雾;

参照图2所示,烟道4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装置9,升降装置9可驱动集烟罩2升降,升降装置9的动力输入端设置为电机92,升降装置9包括齿状柱91、电机92、主动齿轮94、从动齿轮95和中轴96,齿状柱91共设置有两个,且齿状柱91从上向下插入底座箱1的内部,且齿状柱91位于烟道4的两侧,主动齿轮94通过中轴96转动安装在底座箱1的内部上方,且主动齿轮94与齿状柱91的一侧啮合,从动齿轮95通过中轴96转动安装在齿状柱91的另一侧,且从动齿轮95与齿状柱91的另一侧啮合,中轴96的后端固定有带轮93,两个带轮9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97,电机92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中轴96相固定,电机92转动可通过带轮93和皮带97带动两个中轴96转动,进而两个主动齿轮94转动,主动齿轮94转动可带动齿状柱91升降,而从动齿轮95会随着齿状柱91升降而转动,进而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底座箱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烟气处理盒8,烟气处理盒8用于处理烟雾,烟气处理盒8内部后方设置有过滤层6,过滤层6可过滤掉烟雾内部的有害物质,且烟气处理盒8的后表面安装有出气口10,出气口10用于洁净空气出料;

底座箱1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器7,烟雾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电机92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风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烟雾传感器3检测是否有烟雾,当有烟雾时,风机21工作,吸入烟雾,同时电机92驱动烟道4上升(原有状态下烟道4为最低位置),当烟雾传感器3检测的烟雾浓度达到控制器7的设定值时,控制器7控制电机92停止工作;

参照图1和图2所示,齿状柱91的上端与烟道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用于连接升降装置9和烟道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本装置初始状态时,升降装置9降低到最低位置,当有人抽烟时,烟雾传感器3检测到烟雾,并且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风机21工作抽风,与此同时控制器7控制电机92工作,电机92转动带动中轴96顺时针转动(以如图2所示的视角为顺时针转动),此时升降装置9处于上升状态,直至烟雾传感器3检测到的烟雾浓度到达控制器7的设定值,此时控制器7控制电机92停止工作,此时的集烟罩2即位于烟雾浓度最大的位置,抽风效果好;

烟雾通过集烟罩2进入烟道4的内部,再进入烟气处理盒8的内部,通过过滤层6过滤,最后从出气口10出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