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671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可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的污水处理大多是通过在污水池中加入污水处理剂,使其产生化学反应,起到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的目的,以达到污水可排放标准,这样的污水处理装置工作效率较低,且污水中容易存在较多杂质,不便于后续对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具备污水净化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污水净化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圆柱状的第一污水处理箱和方体状的第二污水处理箱,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的内腔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沿环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通过卡块活动连接有圆筒状的过滤网,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的顶部开口铰接有箱盖,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的底部安装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焊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污水处理箱的内腔;所述第二污水处理箱与第一污水处理箱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进行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箱的内腔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垂直设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污水处理箱内腔的左壁形成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污水处理箱的内腔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垂直设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与第二污水处理箱内腔的右壁形成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形成间隙,且该间隙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杆的杆体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有三块切割刀片;所述驱动杆的杆体上沿“s”形设有搅拌叶。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底部设有一连通口,所述第二通槽通过第二隔离板底部设置的连通口与第二隔离板的左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部填充有鹅卵石,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三过滤框的内部填充有过滤棉;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底端出水口正对第一过滤框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污水处理箱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底端出水口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沉淀箱的内腔且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左底右高的倾斜台,所述倾斜台的顶部与沉淀箱的内腔顶部留有空隙;所述沉淀箱内腔左侧的底部还连通有一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污水处理箱和第二污水处理箱内腔的底部均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均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水流的第一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污水处理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右端与第一通槽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污水处理箱、过滤网、驱动电机、驱动杆、搅拌叶和切割刀片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将从污水进水管送来的污水进行初次处理,通过搅拌叶和切割刀片的作用,能够使第一污水处理箱内的污水产生离心力,并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切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被切割的杂质会粘附在过滤网中,从而起到初次污水处理的目的;再通过设置的第二污水处理箱、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初次过滤来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配合三个过滤框中的介质,能够使从第二污水处理箱排出的污水达到微小杂较少、水质较清的效果,最终通过设置的程沉淀箱,能够将从第二污水处理箱排出的污水进行较好的沉淀,使最终排出的污水达到处理标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污水处理箱和第二污水处理箱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成倾斜面,能够使污水更好的进行从上而下的流动,使其流动性更强;通过设置的排水管,能够方便对第一通槽进行清洗,避免较多的杂质堆积到第一通槽内;通过设置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能够使污水从两个管道进入到第二污水处理箱中,并且避免了第一污水处理箱内腔的底部产生杂质堆积;通过设置的倾斜台,能够将沉淀箱内部左侧的污水进行阻拦,起到沉淀效果,并因为斜切设置,能够一定程度避免浑浊的污水直接从出水管排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污水处理箱;101、污水进水管;2、第二污水处理箱;3、卡块;4、过滤网;5、驱动电机;6、驱动杆;7、搅拌叶;8、切割刀片;9、箱盖;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11、第一水阀;12、第一隔离板;13、第一通槽;14、第一出水管;15、第二隔离板;151、连通口;16、第一过滤框;17、第二过滤框;18、第三过滤框;19、排水管;191、第二水阀;20、第二通槽;21、第三连通管;22、沉淀箱;23、第二出水管;24、倾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圆柱状的第一污水处理箱1和方体状的第二污水处理箱2,第一污水处理箱1的内腔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沿环形固定连接有卡块3,第一污水处理箱1通过卡块3活动连接有圆筒状的过滤网4,第一污水处理箱1的顶部开口铰接有箱盖9,第一污水处理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污水进水管101,第一污水处理箱1的底部安装有一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上焊接有驱动杆6,驱动杆6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污水处理箱1的内腔;第二污水处理箱2与第一污水处理箱1通过第一连通管10和第二连通管11进行连通,第二污水处理箱2的内腔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垂直设有第一隔离板12,第一隔离板12与第二污水处理箱2内腔的左壁形成第一通槽13,第一通槽13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4,第二污水处理箱2的内腔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垂直设有第二隔离板15,第二隔离板15与第二污水处理箱2内腔的右壁形成第二通槽20,第一隔离板12和第二隔离板15之间形成间隙,且该间隙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框16、第二过滤框17和第三过滤框18。

驱动杆6的杆体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有三块切割刀片8;驱动杆6的杆体上沿“s”形设有搅拌叶7。

第二隔离板15的底部设有一连通口151,第二通槽20通过第二隔离板15底部设置的连通口151与第二隔离板15的左侧连通。

第一过滤框16的内部填充有鹅卵石,第二过滤框17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第三过滤框18的内部填充有过滤棉;第一出水管14的底端出水口正对第一过滤框16的顶部。

第二污水处理箱2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有第三连通管21,第三连通管21的底端出水口连通有沉淀箱22,沉淀箱22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23,第二出水管23上设有阀门,沉淀箱22的内腔且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左底右高的倾斜台24,倾斜台24的顶部与沉淀箱22的内腔顶部留有空隙;沉淀箱22内腔左侧的底部还连通有一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排水阀。

第一污水处理箱1和第二污水处理箱2内腔的底部均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第一连通管10与第二连通管11均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第二连通管1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水流的第一水阀111。

第二污水处理箱2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的右端与第一通槽13相连通,排水管19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水阀19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原理):

首先关闭第一水阀111、第二水阀191和沉淀箱22左侧底部设置的排水阀,并启动驱动电机5;

污水从污水进水管101进入到第一污水处理箱1中,并打开箱盖9往第一污水处理箱1添加适当的污水处理剂,驱动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转动时,能够通过搅拌叶7的作用产生离心力,并通过切割刀片8的作用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切割,而切割完成后的杂质则被离心力转动至过滤网4中,当污水到达第一连通管10的水位时,污水进入到第二污水处理箱2的第一通槽13中,此时可转动第一水阀111,使第二连通管11流出较小的水流,但需保证第二连通管11和第一连通管10加起来流出的流量不大于污水进水管101流进的流量;

污水进入到第一通槽13后,污水会逐渐上涨,并最终通过第一出水管14流出到第一过滤框16上,当污水经过第一过滤框16、第二过滤框17和第三过滤框18,通过在三个过滤框中依次设置的鹅卵石、活性炭和过滤棉,能够对污水进行较好的过滤效果,当污水来到第二污水处理箱2的内腔底部时,能够从连通口151进入到第二通槽20中,当第二通槽20中的污水上涨时,能够通过第三连通管21进入到沉淀箱22中;

当污水进入到沉淀箱22中后,水位逐渐上涨,并通过设置的倾斜台24将污水隔离在沉淀箱22的内腔左侧,这一过程,污水可在沉淀箱22中进行沉淀作用,水位上涨至倾斜台24顶部时,流入到沉淀箱22内腔的右侧,并通过第二出水管23排放到后续的污水处理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水阀191目的是方便后期对第一通槽13进行清洗;在沉淀箱22左侧底部设置排污管和排水阀,目的是方便对沉淀箱22内腔左侧沉淀的泥沙进行排放;设置第二连通管11和第一水阀111,目的是使第一污水处理箱1内腔底部的杂质一同进入到第二污水处理箱2中;通过将过滤网4设置成可拆卸,目的是方便后期取出过滤网4进行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