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8204发布日期:2020-11-27 10:1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700余个,总面积达9.1万km2。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上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

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极大完善,然而其仍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有生态浮岛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生态浮岛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目前其管理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完成,在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中尚可,若大面积推广,由于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大多数不能过冬,尤其在冬季天气较冷的北方地区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需要经常、及时采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满足需要,限制其发展。现有生态浮岛多数都是采用现场制作及现场种植的模式,大面积制作施工周期较长。此外,现有的人工浮岛一般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且人工浮岛单体之间一般采用固定连接,对抗风浪能力差,在遇到风浪时,很容易造成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本实用新型人工浮岛单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且两个连接的单体浮岛之间活动连接,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好,在遇到风浪时,浮岛的柔性与活动连接的缓冲性能使人工浮岛可承受较大风浪,减少风浪对浮岛的破坏。且本实用新型人工浮岛植物能够机械化种植、采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且组装容易、快速,组装之后,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植物种植槽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植物种植槽及所述连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连接孔以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的卡位突起,所述连接孔沿纵向方向分为细径部与粗径部,所述卡位突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细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粗径部的直径,所述植物种植槽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其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开有透水口。人工浮岛单体连接起来之后,在遇到风浪时,相邻的单体之间可以相对绕连接轴旋转角度,从而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减少人工浮岛的破损,旋转角度小于360度,这样可以防止人工浮岛被风浪掀翻。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种植在种植盆或者种植袋中的水生植物,便于机械化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细径部分布多于一半的圆周。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主体包括左、右漂浮体,所述左、右漂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右漂浮体与所述连接板共同组成所述植物种植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透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采用带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在遇到风浪时,所述连接板的柔性形变能够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由活动连接的两个子板组成,所述两个子板之间旋转连接。在遇到风浪时,所述两个子板可以相对旋转,能够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口为孔或槽。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槽上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植物种植盆卡接,防止植物种植盆往下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的连接孔以及单独的连接轴,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的四边,连接时,将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即可实现人工浮岛单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浮岛采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还设置有高吸附性材料,通过吸附、截留及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的铁、锰等污染物;在对植物进行采收时,可以一起回收这些材料,实现高吸附性材料的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主体上还设置有轨道,小型推车或者拖车可以沿着所述轨道运动。种植时,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一端将植物种植盆一个一个的放入所述植物种植槽内,用小型推车将植物种植盆往前推动,后面的推动前面的往前移动,从而实现植物种植盆的放置,采收时,用小型推车将水生植物沿着所述植物种植槽往前推,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另外一端收集即可。或者,依次连接种植盆或种植袋,将种植盆或种植袋连接成一列,通过小型拖车拖动的形式来实现放置和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浮岛的边、角采用圆角设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上述人工浮岛用于水生态修复的应用。对于被污染水体,采用上述人工浮岛,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人工浮岛单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且两个连接的单体浮岛之间活动连接,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好,在遇到风浪时,浮岛的柔性与活动连接的缓冲性能使人工浮岛可承受较大风浪,减少风浪对浮岛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人工浮岛能够实现植物的机械化种植、采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抗风浪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抗风浪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

图中,漂浮主体1,植物种植槽2,连接装置3,连接孔3-1,细径部3-1-1,粗径部3-1-2,连接轴3-2,卡位突起3-2-1,透水口4,连接板5,卡接部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1、植物种植槽2以及连接装置3,所述植物种植槽2及所述连接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1上,所述连接装置3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连接孔3-1以及连接轴3-2,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轴3-2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的卡位突起3-2-1,所述连接孔3-1沿纵向方向分为细径部3-1-1与粗径部3-1-2,所述卡位突起3-2-1的直径大于所述细径部3-1-1的直径,小于所述粗径部3-1-2的直径,所述植物种植槽2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其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1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2底部开有透水口4。人工浮岛单体连接起来之后,在遇到风浪时,相邻的单体之间可以相对绕连接轴3-2旋转一定角度,从而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减少人工浮岛的破损,旋转角度小于360度,这样可以防止人工浮岛被风浪掀翻。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种植在种植盆或者种植袋中的水生植物,便于机械化操作。

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的连接孔3-1以及单独的连接轴3-2,所述连接孔3-1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1的四边,连接时,将所述连接轴3-2插入所述连接孔3-1中即可实现人工浮岛单体之间的连接。所述细径部3-1-1分布3/4圆周。

所述漂浮主体1包括左、右漂浮体,左、右漂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所述左、右漂浮体与所述连接板5共同组成所述植物种植槽2,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透水口2,透水口2为孔或槽。

所述连接板5采用带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在遇到风浪时,所述连接板的柔性形变能够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

所述植物种植槽2上部设置有卡接部6。所述卡接部6与植物种植盆卡接,防止植物种植盆往下掉。

所述人工浮岛采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所述人工浮岛的边、角采用圆角设计。

所述植物种植槽2底部还可以放置高吸附性材料,通过吸附、截留及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的铁、锰等污染物;在对植物进行采收时,可以一起回收这些材料,实现高吸附性材料的更换。

所述漂浮主体1上还设置有轨道,小型推车或者拖车可以沿着所述轨道运动。

种植时,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一端将植物种植盆一个一个的放入所述植物种植槽内,用小型推车将植物种植盆往前推动,后面的推动前面的往前移动,从而实现植物种植盆的放置,采收时,用小型推车将水生植物沿着所述植物种植槽往前推,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另外一端收集即可。

或者,依次连接种植盆或种植袋,将种植盆或种植袋连接成一列,通过小型拖车拖动的形式来实现放置和采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上述人工浮岛用于水生态修复的应用。对于被污染水体,采用上述人工浮岛,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风浪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1、植物种植槽2以及连接装置3,所述植物种植槽2及所述连接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1上,所述连接装置3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连接孔3-1以及连接轴3-2,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轴3-2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的卡位突起3-2-1,所述连接孔3-1沿纵向方向分为细径部3-1-1与粗径部3-1-2,所述卡位突起3-2-1的直径大于所述细径部3-1-1的直径,小于所述粗径部3-1-2的直径,所述植物种植槽2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其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1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2底部开有透水口4。人工浮岛单体连接起来之后,在遇到风浪时,相邻的单体之间可以相对绕连接轴3-2旋转一定角度,从而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减少人工浮岛的破损,旋转角度小于360度,这样可以防止人工浮岛被风浪掀翻。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种植在种植盆或者种植袋中的水生植物,便于机械化操作。

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的连接孔3-1以及单独的连接轴3-2,所述连接孔3-1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1的四边,连接时,将所述连接轴3-2插入所述连接孔3-1中即可实现人工浮岛单体之间的连接。所述细径部3-1-1分布5/8圆周。

所述漂浮主体1包括左、右漂浮体,左、右漂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所述左、右漂浮体与所述连接板5共同组成所述植物种植槽2,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透水口2,透水口2为孔或槽。

所述连接板5由活动连接的两个子板5-1,5-2组成,所述两个子板5-1,5-2之间旋转连接。在遇到风浪时,所述两个子板5-1,5-2可以相对旋转,能够缓冲风浪对人工浮岛的冲击力。

所述植物种植槽上部设置有卡接部6。所述卡接部6与植物种植盆卡接,防止植物种植盆往下掉。

所述人工浮岛采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所述人工浮岛的边、角采用圆角设计。

所述植物种植槽2底部还设置有高吸附性材料,通过吸附、截留及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的铁、锰等污染物;在对植物进行采收时,可以一起回收这些材料,实现高吸附性材料的更换。

所述漂浮主体1上还设置有轨道,小型推车或者拖车可以沿着所述轨道运动。

种植时,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一端将植物种植盆一个一个的放入所述植物种植槽内,用小型推车将植物种植盆往前推动,后面的推动前面的往前移动,从而实现植物种植盆的放置,采收时,用小型推车将水生植物沿着所述植物种植槽往前推,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另外一端收集即可。

或者,依次连接种植盆或种植袋,将种植盆或种植袋连接成一列,通过小型拖车拖动的形式来实现放置和采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上述人工浮岛用于水生态修复的应用。对于被污染水体,采用上述人工浮岛,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