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0430发布日期:2020-09-08 15: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涌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河涌黑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底泥受有机物污染的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和底泥缺氧,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分解从而产生黑臭物质。治理黑臭河涌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三大类。因此,治理黑臭河涌的首要目标是改变河道的厌氧环境,削减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目前治理黑臭河涌的方法主要有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三大类。

化学修复主要是通过各种氧化剂块体来改变黑臭河道的厌氧环境,如硝酸钙和过氧化钙。采用硝酸钙修复虽可避免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产生致臭物质,但对于提升溶氧量的作用有限,且使用过量会导致水体含氮量过高;采用过氧化钙修复可直接提升溶氧量,但大量使用过氧化钙成本过高,而且会导致水体碱度过高破坏河道生态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投放氧化剂块体的方法大多为直接撒在底泥上,导致氧化剂块体与底泥间接触面大,发生反应过快,持续时间短,有机物分解消耗氧气后,其余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分解后仍会产生黑臭物质,降低持续修复的效果,也增加了投放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延长氧化剂的作用时间,达到少量高效的目的,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包括容器体和氧化剂块体,所述容器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氧化剂块体的容置腔,且所述容器体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缓释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体为琼脂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体与所述氧化剂块体均为柱体,所述容器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置入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体的长度为10~15cm,所述容器体的直径为2~2.5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释孔的孔径为0.8~1.2cm,相邻两个所述缓释孔的距离为1.8~2.2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体的壁厚小于或等于0.5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氧化剂块体包括过氧化钙和硝酸钙。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牛皮纸外壳,所述牛皮纸外壳套装在所述容器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氧化剂块体置于琼脂容器体内,通过在容器体上设置缓释孔,使氧化剂块体能与底泥接触反应,但是减小了氧化剂块体与底泥的接触面积,可减缓反应速率,能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氧环境,延长反应时间,抑制黑臭物质的产生,达到少量高效的目的,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体采用琼脂,琼脂在一段时间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琼脂也可为微生物提供原料,有利于河涌的生物修复。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体和氧化剂块体均为柱体,便于制作和装配。容器体的壁厚小于或等于0.5cm,缩短容器体降解的时间。容器体外还套装有牛皮纸外壳,可保护容器,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容器体,101-容置腔,102-缓释孔,103-置入孔,2-氧化剂块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河涌黑臭底泥修复装置包括容器体1和氧化剂块体2,容器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氧化剂块体2的容置腔101,且容器体1上设有若干与容置腔101的缓释孔102。本实施例通过将氧化剂块体2置于琼脂容器体1内,通过在容器体1上设置缓释孔102,使氧化剂块体2能与底泥接触反应,但是减小了氧化剂块体2与底泥的接触面积,可减缓反应速率,能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氧环境,延长反应时间,抑制黑臭物质的产生,达到少量高效的目的,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的容器体1为琼脂体,琼脂在一段时间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琼脂也可为微生物提供原料,有利于河涌的生物修复。

进一步地,容器体1与氧化剂块体2均为柱体,容器体1的一端设有与容置腔相通的置入孔103,便于制作和装配。本实施例将氧化剂凝结成柱体状的氧化剂块体2,然后将琼脂制成设有容置腔101、缓释孔102和置入孔103的容器体1,将柱体状的氧化剂块体2从置入孔103放入容器体1内,还可用琼脂制成柱塞,将置入孔103盖合,若不将置入孔103盖合,置入孔103在将底泥修复装置埋入河涌底泥中时也作为缓释孔102使用。本实施例的容器体1的长度为10~15cm,容器体1的直径为2~2.5cm。缓释孔102的孔径为0.8~1.2cm,相邻两个缓释孔102的距离为1.8~2.2cm,便于生产制作和埋入河涌底泥中使用,若修复装置体积太大,不利于埋在底泥中与底泥充分接触反应,造成浪费。另外,容器体1的壁厚小于或等于0.5cm,缩短容器体1降解的时间。

本实施例的氧化剂块体2包括过氧化钙和硝酸钙,在制作时,将过氧化钙和硝酸钙按重量1:1的比例制作氧化剂块体2,既可将过氧化钙、硝酸钙分别制成块体后置入容置腔101内,也可将过氧化钙、硝酸钙混合制成块体后置入容置腔101内。此外,本实施例的修复装置还包括牛皮纸外壳,牛皮纸外壳套装在容器体1外,牛皮纸外壳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保护容器,便于运输,并且可防止受潮,方便储存,在使用时,沿着缓释孔102在牛皮纸外壳上开孔,牛皮纸外壳可自然降解,也可牛皮纸外壳整体拆卸。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将氧化剂块体2置于琼脂容器体1内,通过在容器体1上设置缓释孔102,使氧化剂块体2能与底泥接触反应,但是减小了氧化剂块体2与底泥的接触面积,可减缓反应速率,能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氧环境,延长反应时间,抑制黑臭物质的产生,达到少量高效的目的,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