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116发布日期:2020-05-22 21:3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往往存在高盐度、高有机物含量以及高色度等问题,可生化性差,生物处理难度大,往往需要结合fenton法、类fenton法、铁碳微电解法与电催化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fenton氧化法技术成熟,操作简便,但单独使用时,运行成本过高,且产生大量铁泥。近年来铁碳微电解、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等工艺将废铁资源化利用,具有操作简单,铁泥产量少,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工程应用上逐渐得到推广。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0900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铁碳微电解-类芬顿实验装置,由反应器、管道以及蠕动泵组成,设有第一、第二药剂添加口,方便投药。但无曝气装置,无空气扰动条件下,填料和废水接触不够充分;没有回流管道,传质效率和反应速率有限;填料为铁粉和炭粒,无特殊装载方式,填料更换困难。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2496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铁碳微电解测试处理效果的简易测试装置和方法,装置由铁碳微电解模拟管、进水设备、出水设备和曝气设备组成,设计简洁,但使用功能有限;无循环回流系统,无法满足一些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需长时间接触反应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便于更换填料,使水样与填料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穿孔板、出水管、回流管、回流泵、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穿孔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反应器的内壁上,所述穿孔板用以支撑填料袋,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穿孔板上方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均与所述反应器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穿孔板与所述出水管之间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回流管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穿孔板下方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回流泵固定于所述水流管上,所述进气管固定于所述穿孔板下方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进水管固定于所述穿孔板下方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回流管上端上方的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具有曝气口,所述曝气装置固定于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反应器的一端,所述曝气口垂直向下。

优选地,所述回流管的下端和所述进水管均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下方,所述回流管的下端与所述进气管分别位于所述反应器内壁上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排渣管,所述回流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渣管连通,所述排渣管水平设置,所述回流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渣管等高,所述排渣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所述回流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气管均设有流量计和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固定于所述反应器的内壁上,所述穿孔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环形垫片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可用于研究铁碳微电解、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等技术对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

(2)填料更换方便,使用聚四氟乙烯网袋装载填料层,可将填料整体提出。

(3)可回流,实现内循环,提高传质效果和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深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2、填料袋;3、曝气口;4、进水管;5、进气管;6、出水管;7、回流管;8、排渣管;9、穿孔板;10、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便于更换填料,使水样与填料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1、穿孔板9、出水管6、回流管7、回流泵、进气管5和进水管4,穿孔板9可拆卸固定于反应器1的内壁上,穿孔板9用以支撑填料袋2,穿孔板9下方的液体和气体穿过穿孔板9的通孔与填料袋2的填料反应,本实施例中填料袋2为聚四氟乙烯网袋,将所需要反应的填料放入聚四氟乙烯网袋中,这样设置便于整体替换。出水管6固定于穿孔板9上方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当液体水位到达出水管6的高度时,液体沿着出水管6流出,再进行收集。回流管7的两端均与反应器1的侧壁固定相连,回流管7的上端固定于穿孔板9与出水管6之间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回流管7的下端固定于穿孔板9下方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回流泵固定于回流管7上,通过回流管7形成的回流通路能够将上方的水重新输送到下方,回流泵可以有效的保障水流流向,维持回流管7内的正常运转。进气管5固定于穿孔板9下方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根据实验的不同冲入不同的气体作用原料或催化剂,并且冲入气体还可以起到扰流的作用,使液体混合更充分。进水管4固定于穿孔板9下方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为整个反应提供原料。出水管6固定于回流管7上端上方的反应器1的侧壁上,这样设置会使液体先进行回流,当液体经过回流,与填料充分接触后再由出水管6流出。

使用时,先将填料袋2放入反应器1中,再向进气管5和进水管4中冲入反应所需要的气体和液体,随着气体和液体逐渐增多,液体水位逐渐升高,液体穿过穿孔板9与填料袋2中的填料进行反应,水位继续上升,到达回流管7的水位高度时,液体由回流管7的上端流向回流管7的下端,这样可以再一次与填料接触,可以充分反应。当水位到达出水管6的高度时,液体由出水管6流出从而进行收集。

为了增强液体的混合效果,本实施中还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具有曝气口3,曝气装置固定于进气管5伸入反应器1的一端,曝气口3垂直向下。通过曝气装置可以对下方的液体进行扰流作用,增强液体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配合曝气口3的曝气方向,本实施例中,回流管7的下端和进水管4均位于进气管5的下方。回流管7的下端与进气管5分别位于反应器1内壁上的两侧,这样设置还可以形成对流,进一步增强液体混合效果。

反应器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残渣,为了清除残渣,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渣管8,回流管7的下端与排渣管8连通,排渣管8水平设置,回流管7的下端与排渣管8等高,排渣管8上设有阀门。在反应器1使用的过程中,排渣口的阀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反应器1内部废渣较多时,打开排渣口阀门进行清除即可。

为了实时监控反应器1内的水流情况,本实施例中进水管4、回流管7、出水管6和进气管5均设有流量计和阀门。当发现水流情况不对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穿孔板9的作用是支撑填料袋,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应防止穿孔板9掉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垫片10,环形垫片10固定于反应器1的内壁上,穿孔板9可拆卸设置于环形垫片10上。将穿孔板9卡在环形垫片10上,可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穿孔板9倾斜的现象。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