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057发布日期:2020-05-20 02: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饮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直饮水指的是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含有人体相近的有益矿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这三个条件的可直接饮用的水。直饮水净化主要采用碘触酶技术和分离膜装置等进行过滤,杀死病毒和细菌,过滤自来水中异色,异味,余氯,臭氧硫化氢,细菌,病毒,重金属,阻挡悬浮颗粒改善水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现有的直饮机的前置过滤器多为2~4过滤瓶串联而成的多级过滤器,水流流动方向是固定的,通过多级过滤器的水可以被泵到相应的出水口被饮用。不过,由于自来水或其他水源的水质情况不稳定,可能出现污染物超标的现象,而过滤设备的过滤能力不能做相应的调整,因此也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多级过滤器在过滤性能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能够调整过滤水流向且过滤效果好的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安装座、软管和水泵,所述过滤瓶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过滤瓶包括瓶体、滤芯、顶盖以及设置在顶盖侧面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滤芯的侧面对应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口管,所述出水口中设置有同时与出水口和出水接口管螺纹连接的管状的密封接头,所述过滤瓶的数量为六个且分为两行三列,其中第一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活性炭滤芯,第二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pp棉滤芯,第三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陶瓷滤芯,每个过滤瓶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进水口和两个呈90度设置的出水口,每行相邻的过滤瓶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每行过滤瓶中靠外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中设置有堵头,每列的两个过滤瓶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并且前后两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方向相反,所述过滤瓶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顶部的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杆、阀芯和阀盘,所述阀芯为柱形的管体并且在其侧面设置有两个呈180度对置的阀口,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设置有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中的两个接口通过软管与位于安装座两端的过滤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一个端口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软管的两端设置有快速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形槽,所述阀盘的底面设置有十字形凸起,所述阀盘插接在阀杆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瓶顶盖形状配合的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阀盘的顶面设置有转动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通过对过滤瓶上的进出口进行特殊设计并增加了调节阀结构,可使六个过滤瓶实现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工作形式,达到调整过滤能力和过滤质量的目的,互换性较高,实用性能好且利用率较高;而且本装置中的滤芯根据其过滤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合理排列分布,设计合理且过滤效果好,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的轴侧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瓶的轴侧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瓶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六个过滤瓶的并联工作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六个过滤瓶的串联工作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安装座;2、过滤瓶;21、进水口;22、出水口;23、滤芯;3、软管;4、堵头;5、快速接头;6、调节阀;61、阀杆;62、阀盘;63、阀芯;64、阀口;65、十字槽;7、三通管接头;8、出水接口管;9、密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直饮水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2、安装座1、软管3和水泵,水泵设置在安装座上用来泵水,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选择1~2个水泵来使用;过滤瓶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过滤瓶包括瓶体、滤芯、顶盖以及设置在顶盖侧面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滤芯23的侧面对应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水接口管8,出水口22中设置有同时与出水口和出水接口管螺纹连接的管状的密封接头9,利用密封接头9能够提高过滤瓶在出水口处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与软管的配合性能。

在本装置中,过滤瓶2的数量为六个且分为两行三列,其中第一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活性炭滤芯,第二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pp棉滤芯,第三列的过滤瓶中设置有陶瓷滤芯,每个过滤瓶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进水口和两个呈90度设置的出水口,每行相邻的过滤瓶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每行过滤瓶中靠外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中设置有堵头4,每列的两个过滤瓶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并且前后两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方向相反。其中,堵头用来封堵不在工作状态下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过滤瓶根据进出口对接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排列与组合,使水流流向能够严格遵从由进水口到出水口,同时这也是本装置实现过滤性能的基础。

关于过滤瓶中的滤芯23设计,本装置中每列的滤芯种类设置均不同,是为了使过滤直径由大到小,由弱变强。其中,活性碳滤芯采用活性碳颗粒加入粘结剂加温烧结而成,滤芯最内层为聚丙烯骨架,用以加强滤芯的耐压强度。骨架上包有两层聚丙烯超细纤维毡,能截住液体通过碳芯而带出大于10微米的颗粒。碳芯外层包有两层聚丙烯超细纤维毡,能截住液体中大于10-20微米的颗粒,使滤芯具有过滤与净化双重功能;pp棉滤芯,其过滤精度在1μm~5μm;陶瓷滤芯,具有耐酸碱、耐高温、抗腐蚀等独特功能,平均孔径为0.15μm的梯度陶瓷膜,可100%滤除水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球菌和霉菌等致病病菌以及铁锈、红虫和各种悬浮微粒。通过合理的排列设计使得本装置不论是串联还是并联都能够按照由活性炭滤芯—pp棉滤芯—陶瓷滤芯的过滤步骤完成过滤,过滤能力稳定且得到显著提升。

进一步地,过滤瓶2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顶部的调节阀6,调节阀6包括阀杆61、阀芯63和阀盘62,阀芯63为柱形的管体并且在其侧面设置有两个呈180度对置的阀口64,安装座1的两侧设置有三通管接头7,三通管接头7中的两个接口通过软管与位于安装座1两端的过滤瓶连接。其中,阀芯63设置在滤芯23的中空通道中,滤芯的中空通道用来通过滤水,而阀口64可以连通出水口22和滤芯23的中空管道;而且阀芯63主要就是控制过滤瓶2出水口的通断或切换的。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调节阀的阀口64朝向与同一行过滤器中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出口朝向相同,两行滤瓶实现并联。也就是说,两行过滤器分别形成一条过滤体系,由安装座两侧的三通管接头7来完成输水供给或产水输出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本装置的过滤能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流的作用,过滤效率较高。

如图5所示,第一列后侧的过滤瓶、第二列前侧的过滤瓶以及第三列后侧的过滤瓶中的调节阀的阀口转动90度,并且关闭输入两行过滤器起始端的供水阀门,使六个过滤瓶由第一列后侧的过滤瓶到第二行前侧的过滤瓶实现串联,达到分压目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其中一个过滤瓶堵塞而导致的滤水质量下降的问题,调节操作比较方便,分压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柱形的阀芯与滤芯的中空通道部分具有较高的配合度可以防止水流从非工作状态下的出水口流出,而且非工作状态下的进水口处无水源供给

本实用新型在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一个端口设置有阀门(图中未画出),该阀门开启则预备开启并联模式,该阀门关闭则预备启动串联模式。

为了提高拆装效率,本实用新型在软管的两端设置有快速接头6,该快速接头6可以是一个带中心孔的管塞,连接时直接插在相应的进水口21或出水口22的密封接头中即可,拆装难度低,效率高。

为了提高调节阀的装配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杆61在其顶面设置有十字形槽65,阀盘62的底面设置有十字形凸起,阀盘62插接在阀杆61的顶部。安装时可以先取下阀盘62,在阀杆61连通过滤瓶安装在安装座1底部之后在插接在阀杆61上,而且只需转动阀盘即能使其阀芯63发生旋转,进而使阀口64与不同的出水口对接。

为了提高过滤瓶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瓶顶盖形状配合的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利用安装槽来实现卡接以固定过滤瓶,而且在安装座上开设有相应的螺钉孔,螺钉孔中打入螺钉可与过滤瓶的顶盖建立连接,从而使其保持高度稳定。

为了方便调节,本实用新型在阀盘的顶面设置有转动标记,转动标记包括方向标记和角度标记,利用转动标记可供操作者把握转动方向以及角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