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403发布日期:2020-07-10 15: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孔隙结构发达的含碳材料,既具有物理吸附特性,同时还具有化学吸附特性,由于拥有这种特殊的性质,活性炭常被作为吸附剂使用。制作活性炭的原料有果壳、椰壳、木料、竹炭、农林废弃物及褐煤等,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将原料进行粉碎、过筛、干燥、炭化、活化、清洗、再干燥等加工制成活性炭。

活性炭塔与砂滤塔、由锰沙等构成的除铁锰过滤器统称为多介质过滤器,都是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以及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

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塔在使用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由于活性炭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降低或失去吸附性能,不能进行二次利用,造成了活性炭的极大浪费;二)、通过经常更换活性炭来达到除杂效果,但活性炭价格普遍较高,更换新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三)、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再生均为离线再生,对连续生产造成了影响。

如何设计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如何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活性炭塔的活性炭进行再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活性炭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降低或失去吸附性能,不能进行二次利用,造成了活性炭的极大浪费;通过经常更换活性炭来达到除杂效果,但活性炭价格普遍较高,更换新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再生均为离线再生,对连续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包括塔体,塔体由圆形罐体及底部的支脚组成,所述的塔体底部设置有进口,进口分别接入废水及二氧化碳气体;塔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接出气管;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口,出口用于接出净化水;出气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人孔;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人孔用于检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塔体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观察口、下观察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观察口与下观察口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塔体的中部前方设置有废水进水管,废水进水管通过第一开关阀后分两路接出,一路通过总开关阀接塔体底部进口,另一路通过第二开关阀接废水连接出水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塔体的下部前方设置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通过第三开关阀接塔体底部进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塔体的上部前方设置有净化水出水管,塔体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开关阀后分两路接出,一路接净化水出水管,另一路通过第五开关阀接净化水连接进水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管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第五开关阀接塔体顶部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清洗装置,两台所述的塔体连接,两台塔体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分别与二氧化碳贮槽的一端连接;

两台塔体的出气管分别与膨胀器连接,膨胀器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分离器、压缩泵、第二换热器与二氧化碳贮槽的另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两塔组合使用,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活性炭塔的活性炭进行再生。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结构合理,两塔组合使用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活性炭塔的活性炭进行再生,对饱和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降低了运行成本,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了活性炭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下观察口;3.废水连接出水管;4.上观察口;5.净化水连接进水管;6.人孔;7.出气管;8.净化水出水管;9.废水进水管;10.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1.膨胀器;12.第一换热器;13.分离器;14.压缩泵;15.第二换热器;16.二氧化碳贮槽;101.第一塔体;102.第二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包括塔体1,塔体1由圆形罐体及底部的支脚组成,所述的塔体1底部设置有进口,进口分别接入废水及二氧化碳气体;塔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接出气管7;

如图2所示,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口,出口用于接出净化水;出气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人孔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人孔用于检修;

所述的塔体1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观察口4、下观察口2;

所述的上观察口4与下观察口2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的塔体1的中部前方设置有废水进水管9,废水进水管9通过第一开关阀后分两路接出,一路通过总开关阀接塔体1底部进口,另一路通过第二开关阀接废水连接出水管3;

所述的塔体1的下部前方设置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0,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0通过第三开关阀接塔体1底部进口;

所述的塔体1的上部前方设置有净化水出水管8,塔体1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开关阀后分两路接出,一路接净化水出水管8,另一路通过第五开关阀接净化水连接进水管5;

所述的出气管7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出气管,出气管7通过第五开关阀接塔体1顶部出气口;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清洗装置,两台所述的塔体1连接,两台塔体1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0分别与二氧化碳贮槽16的一端连接;

两台塔体1的出气管7分别与膨胀器11连接,膨胀器11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12、分离器13、压缩泵14、第二换热器15与二氧化碳贮槽16的另一端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两塔组合使用,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活性炭塔的活性炭进行再生。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在线使用时的安装结构:

如图3所示,至少两个塔体1组合使用,两个塔体1分别为第一塔体101、第二塔体102,第一塔体101和第二塔体10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塔体101的净化水连接进水管5与第二塔体102的净化水出水管8连接,第二塔体102的第五开关阀关闭;第一塔体101的废水连接出水管3与第二塔体102的废水进水管9连接,第二塔体102的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一塔体101的废水进水管9与废水端连接,第一塔体101的净化水出水管8与净化水端连接;

第一塔体101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0与第二塔体102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气管10均与二氧化碳贮槽16的一端连接;

第一塔体101的出气管7与第二塔体102的出气管7均与膨胀器11连接,膨胀器11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12、分离器13、压缩泵14、第二换热器15与二氧化碳贮槽16的另一端连接;废水经过第一塔体101和第二塔体102,其中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第一塔体101的活性炭在线清洗时:将第一塔体101的总开关阀、第四开关阀关闭,第二塔体102的第三开关阀、第五开关阀关闭,废水绕过第一塔体101进入第二塔体102,此时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循环进入第一塔体101,与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不断接触发生萃取,然后通过透平膨胀器11或减压阀降低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将其溶解的有机物在分离器13中分离出来,完成清洗;

第二塔体102的活性炭在线清洗时:将第二塔体102的总开关阀、第四开关阀关闭,第一塔体101的第三开关阀、第五开关阀关闭,废水绕过第二塔体102进入第一塔体101,此时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循环进入第二塔体102与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不断接触发生萃取,然后通过透平膨胀器11或减压阀降低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将其溶解的有机物在分离器13中分离出来,完成清洗;

清洗原理: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作为溶剂,有机物为溶质,在溶剂中,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溶解度变大,直接扩散或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溶剂之中;同时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溶剂性质主要取决于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适当地改变温度或压力就可以将有机物与溶剂进行有效分离,从而达到活性炭再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再生的活性炭塔,结构合理,两塔组合使用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活性炭塔的活性炭进行再生,对饱和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降低了运行成本,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了活性炭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