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854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大型生产线上很多机器上存在有油渍,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无纺布对油渍进行清理,而现有的无纺布在去除油渍方面还是很欠缺,功能单一,不能调节无纺布的使用面积,不能对机器上的油渍进行快速去除和清理,不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连接头,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连接头相匹配的连接凹槽,所述无纺布本体由无纺布吸水层、无纺布基层和无纺布防水层构成,所述无纺布吸水层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耐磨球,所述凸起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清洗液出口,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有清洗液存放槽,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流道,所述流道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流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无纺布防水层的中部设有清洗液入口,所述无纺布防水层的顶部设有透明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纺布本体设有四个,并均通过连接头相互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纺布防水层、无纺布基层和无纺布吸水层通过水性复膜胶热压合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是所述第一通孔直径的四倍,所述流道为弯曲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薄膜通过贴纸胶粘接在无纺布防水层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纺布防水层为无纺布和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为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纺布吸水层和无纺布基层的材质均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由四个小的无纺布构成,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油渍面积,调节使用无纺布的面积,从而节约成本,而该无纺布可以对油渍进行去除和清理,无纺布底部设有耐磨球提高清理油渍的效率和质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无纺布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无纺布基层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纺布本体,2、清洗液入口,3、透明薄膜,4、连接头,5、连接凹槽,6、无纺布吸水层,7、清洗液出口,8、凸起,9、耐磨球,10、无纺布基层,11、第一通孔,12、无纺布防水层,13、清洗液存放槽,14、第二通孔,15、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无纺布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连接头4,无纺布本体1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连接头4相匹配的连接凹槽5,无纺布本体1由无纺布吸水层6、无纺布基层10和无纺布防水层12构成,无纺布吸水层6的底部设有凸起8,凸起8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耐磨球9,凸起8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清洗液出口7,无纺布基层10的顶部设有清洗液存放槽13,无纺布基层10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流道15,流道15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14,流道15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1,无纺布防水层12的中部设有清洗液入口2,无纺布防水层12的顶部设有透明薄膜3。

无纺布本体1设有四个,并均通过连接头4相互连接固定。

无纺布防水层12、无纺布基层10和无纺布吸水层6通过水性复膜胶热压合成。

第二通孔14的直径是第一通孔11直径的四倍,流道15为弯曲形状,大部分清洗液留在第二通孔14内,不会快速流出,从而让整个无纺布一直都有清洗液。

透明薄膜3通过贴纸胶粘接在无纺布防水层12的顶部。

无纺布防水层12为无纺布和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为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无纺布吸水层6和无纺布基层10的材质均为无纺布。

工作原理: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清洗液入口2、透明薄膜3、连接头4、连接凹槽5、无纺布吸水层6、清洗液出口7、凸起8、耐磨球9、无纺布基层10、第一通孔11、无纺布防水层12、清洗液存放槽13、第二通孔14和流道15,该无纺布由四个小的无纺布构成,使用的时候,根据机器上油渍的大小,可以直接将无纺布的连接头4从连接凹槽5内取出,从而调节无纺布的大小,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清洗油渍前撕开透明薄膜3,然后从清洗液入口2倒入油渍清洗液,然后再盖上透明薄膜3,通过对无纺布防水层12施加压力,从而让清洗液存放槽13内的清洗液通过第二通孔14流入到流道15中,从流道15流入到第一通孔11,然后流入到无纺布吸水层6内,从清洗液出口7喷出,直接喷到油渍上,也浸润了整个无纺布吸水层6,利用前后左右移动无纺布,从而让无纺布上的耐磨球9对机器擦洗,提高擦洗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连接头(4),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连接头(4)相匹配的连接凹槽(5),所述无纺布本体(1)由无纺布吸水层(6)、无纺布基层(10)和无纺布防水层(12)构成,所述无纺布吸水层(6)的底部设有凸起(8),所述凸起(8)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耐磨球(9),所述凸起(8)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清洗液出口(7),所述无纺布基层(10)的顶部设有清洗液存放槽(13),所述无纺布基层(10)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流道(15),所述流道(15)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流道(15)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无纺布防水层(12)的中部设有清洗液入口(2),所述无纺布防水层(12)的顶部设有透明薄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1)设有四个,并均通过连接头(4)相互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防水层(12)、无纺布基层(10)和无纺布吸水层(6)通过水性复膜胶热压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4)的直径是所述第一通孔(11)直径的四倍,所述流道(15)为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3)通过贴纸胶粘接在无纺布防水层(1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防水层(12)为无纺布和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为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吸水层(6)和无纺布基层(10)的材质均为无纺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用可去油渍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连接头,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连接头相匹配的连接凹槽,所述无纺布本体由无纺布吸水层、无纺布基层和无纺布防水层构成,所述无纺布吸水层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耐磨球,所述凸起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清洗液出口,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有清洗液存放槽,该无纺布由四个小的无纺布构成,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油渍面积,调节使用无纺布的面积,从而节约成本,而该无纺布可以对油渍进行去除和清理,无纺布底部设有耐磨球提高清理油渍的效率和质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杜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栢盈无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