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006发布日期:2020-08-21 16:0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苎麻生产工艺表明,其产生废水主要为脱胶生产车间,主要废水分为浸酸废水、煮麻废水、洗麻废水、漂白废水、酸洗废水、精炼废水、给油废水。高浓度废水水质具有浓度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ss含量高、木质素含量、ph高、色度高等特性,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及色度,低浓度废水各污染物浓度均不高,

高浓度废水其特性具体如下:

1)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

一煮废水具有废水温度高,色度高,ph高,cod高,并且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特点,属于高难度废水。cod高达12000~20000mg/l,废水呈棕褐色,水温高达100摄氏度以上,废水呈碱性,ph最高达13-14,可生化性一般,生物耗氧量bod5浓度范围5000~7000mg/l,其中木质素含量高达6000mg/l,因而其水质是相当复杂的,污染物种类多,而且浓度存在短期波动性。

2)ss浓度高

该废水ss含量高达2000mg/l,高浓度的ss如果不进行预处理,会严重增加后续生化处理负荷,降低处理效率,并且难溶型悬浮物随着时间推移堆积在生化池中,使生化池有效停留时间缩短,微生物群体减少。

3)可生化性较一般

根据的bod5/codcr在0.3左右,可生化性一般。

4)废水色度较高

该类废水原水色度一般在3000倍左右。

而目前关于苎麻废水处理报道较少或处理后的苎麻废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机械格栅、第一集水池、第一调节池、酸析反应池、第一板框压滤机、中间池、第一水解酸化池、ic厌氧反应器、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一沉淀池、第一气浮系统、第二机械格栅、第二集水池、第二调节池、第二水解酸化池、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第二气浮系统、污泥浓缩池与第二板框压滤机;

所述第一机械格栅与第一集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酸析反应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酸析反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板框压滤机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中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ic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ic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气浮系统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浮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机械格栅与所述第二集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二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气浮系统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浮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进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气浮系统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与两个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加药泵分别通过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上的两个加药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气浮系统包括第二管道混合器、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与两个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加药泵分别通过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上的两个加药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第三管道混合器,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进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处理不同高低浓度的苎麻废水,从而避免环境污染,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其最终废水处理结果达到《越南苎麻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a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系统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第一机械格栅,2、第一调节池,3、酸析反应池,4、第一板框压滤机,5、中间池,6、第一水解酸化池,7、ic厌氧反应器,8、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9、第一沉淀池,10、第二机械格栅,11、第二调节池,12、第二水解酸化池,13、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4、第二沉淀池,15、污泥浓缩池,16、第二板框压滤机,17、第一管道混合器,18、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19、第二管道混合器,20、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21、第一集水池,22、第二集水池,23、第一加药泵,24、第二加药泵,25、第三管道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苎麻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机械格栅1、第一集水池21、第一调节池2、酸析反应池3、第一板框压滤机4、中间池5、第一水解酸化池6、ic厌氧反应器7、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第一沉淀池9、第一气浮系统、第二机械格栅10、第二集水池22、第二调节池11、第二水解酸化池12、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第二沉淀池14、第二气浮系统、污泥浓缩池15与第二板框压滤机16;

所述第一机械格栅1与第一集水池21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2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调节池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池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酸析反应池3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酸析反应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板框压滤机4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池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中间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ic厌氧反应器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ic厌氧反应器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沉淀池9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气浮系统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浮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12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机械格栅10与所述第二集水池22相连通,所述第二集水池2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调节池11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池1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1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14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1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气浮系统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浮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1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16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气浮系统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17、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18与两个第一加药泵23,所述第一沉淀池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1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1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池12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加药泵23分别通过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上的两个加药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气浮系统包括第二管道混合器19、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20与两个第二加药泵24,所述第二沉淀池1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19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1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20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2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5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加药泵24分别通过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19上的两个加药口相连通。

还包括第三管道混合器25,所述污泥浓缩池1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2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2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16的进水口相连通。

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a、高浓度废水通过自流方式从生产车间排入污水管道,然后高浓度废水通过第一机械格栅1去除大颗粒物物质,避免造成后续工段管道堵塞,渣收集后与后续污泥处理系统处理后泥饼一起外运处理,出水然后进入第一调节池2内通过机械搅拌,使其均质均量,避免造成后续工段负荷冲击,第一调节池2出水通过泵泵入进入酸析反应池3,在该池中通过投加硫酸调节ph值为2-3,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使其充分反应后泵入第一板框压滤机4中进行渣水分离,该过程中木质素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同时去除废水中的ss,脱水后渣外运处理;

b、第一板框压滤机4出水清液进入中间池5,在该池中投加碱并在机械搅拌作用下,调节ph值7-8,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稳定运行,中间池5出水泵入第一水解酸化池6,在该池中悬挂微生物膜,通过产酸菌微生物作用,提高废水生化性,并降解部分有机物,为后续ic厌氧反应器7提供良好进水条件,该池后置集水池,为后续ic厌氧反应器7提供进动力,并在该池中安装蒸汽加热管道,以便冬季运行时保证系统水温,废水在ic厌氧反应器7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并生成沼气,然后出水进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好氧呼吸作用和硝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污染物;

c、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出水进入第一沉淀池9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泥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好氧池,确保好氧系统微生物数量,清液泵入第一气浮系统中析出沉淀,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15,并向第一气浮系统中投加pac与pam,使废水中部分溶解性物质析出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有机污染物,渣进入污泥浓缩池15;

d、低浓度废水通过自流方式从生产车间排入污水管道,在汇总时通过第二机械格栅10去除大颗粒物质后清液进入第二调节池11内,通过机械搅拌,使其均质均量,避免造成后续工段负荷冲击,第二调节池11的出水与步骤c气浮系统的出水进入第二水解酸化池12降解有机物,通过微生物作用,进一步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后,自流进入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好氧呼吸作用和硝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污染物,然后出水进入第二沉淀池14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泥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确保好氧系统微生物数量,清液达标排放,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15中,第二沉淀池14出水进入加有pac与pam的第二气浮系统,接着出水进入污泥浓缩池15处理,最后出水絮凝沉淀后清液进入第二板框压滤机16处理。

在步骤c与步骤d中,所述第一气浮系统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第一高效浅层气浮机18,所述第二气浮系统包括第二管道混合器19与第二高效浅层气浮机20,所述絮凝剂通过加药泵分别加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第二管道混合器19中。

1.1高浓度废水系统设计

1.1.1第一机械格栅1

功能: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物质,避免造成后续提升泵及管道的堵塞,保证系统稳定连续运行。

设计参数

设计尺寸:3.0×0.5×1.0m,结构:钢砼;

配置设备:回转式机械格栅机,gshz400,n=0.55kw,h总=2350m,栅间距1mm,耙齿abs,主体框架材质sus304;

1.1.2第一调节池2

功能:车间高浓度废水排水,调解水质水量,高浓度废水属于高污染废水,调节池设计停留能力不能低于24h。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14.0×10.0×6.0m,进水量:700m3/d,有效容积:770m3停留时间:26.4h,结构:钢砼。

配套设备:

1、穿孔曝气搅拌设备,1套,不锈钢材质;

2、提升泵,自吸式不锈钢泵,65zw30-18p,q=30m3/h,n=4kw,h=18m,自吸高度5.5米,2台,1用1备;

3、传感器液位控制器,1套。

4、流量计,0-30m3/h,1套。

1.1.3酸析反应池3

功能:通过投加硫酸,在酸性条件下使废水中木质素分离,并通过后续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7.0×2.0×6.0m,有效容积:73m3,停留时间:2.5h,结构:钢砼+玻璃钢防腐。

配置设备:

1、穿孔曝气搅拌设备,1套,不锈钢材质;

2、提升泵,自吸式不锈钢泵,80zw50-60p,q=50m3/h,n=22kw,h=60m,2台,1用1备;

3、加酸设备1套,v=5m3,碳钢防腐,加药泵q=0~160l/h,n=0.35kw,p=0.6mpa,pvdf泵头。

4、ph在线监测仪,1套;

5、传感器液位控制器,1套。

6、流量计,0-30m3/h,1套。

1.1.4第一板框压滤机4

功能:酸析反应池3中析出的木质素通过机械分离将其固液分离,除去大部分木质素和有机物污染物。

配置设备:

1、第一板框压滤机4xmz120-1000-30u,n=4kw,过滤面积120m2,程控自动拉板厢式压滤机,带翻版导泥斗,2台,切换运行。

2、pac/pam加药装置各1套,计量泵q=0~240l/h,n=0.55kw,p=0.6mpa,pvdf泵头,2台。

1.1.5中间池5

功能:储存板框压滤机清液,便于投加碱在机械搅拌作用下调节ph值至7-8,保证后续生化的进水条件。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7.0×2.0×6.0m,有效容积:77m3,停留时间:2.64h,结构:钢砼。

配置设备:

1、自吸式泵,65zw30-18,q=30m3/h,n=4kw,h=18m,自吸高度5.5米,2台,1用1备;

2、传感器液位控制器,1套;

3、流量计,1台;

4、加碱装置v=5m3,碳钢防腐,加药泵q=0~160l/h,n=0.35kw,p=0.6mpa,pvdf泵头。

1.1.6第一水解酸化池6

功能:利用厌氧、兼氧等复合微生物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设计参数:

水解酸化池设计尺寸:l×b×h=16.0m×14.0m×6.0m,钢砼,分两格,串联运行。

总有效容积:1232m3;停留时间:42.24h;容积负荷:2.95kgcod/m3.d配水池尺寸:l×b×h=14.0m×2.0m×6.0m,钢砼;有效容积:140m3;停留时间:4.7h;

配置设备:

第一水解酸化池6:

1、潜水搅拌机qjb4/12-620/3-480s,n=4.0kw,4台;

2、导流板,2套;

3、组合填料,φ150×3000,672m3,含支架。

4、排泥泵65wq25-15-2.2,q=25m3/h,h=15m,n=2.2kw,2台。

配水池:

5、自吸式泵,80zw40-25,q=40m3/h,n=7.5kw,h=25m,自吸高度5.5米,2台,1用1备;

6、流量计,1套;

7、ph在线监测仪,1套;

8、加热管路,1套。

1.1.7ic厌氧反应器7

功能:ic厌氧反应器7其作用是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将有机化合物转变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降低污水浓度,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设计参数:

进水量:700m3/d;cod容积负荷:2.55kgcod/m3·d;结构:搪瓷钢板

反应器数量:1座;反应器尺寸:有效容积:963.78m3;停留时间:33h。

配套设备:

1、ic反应器罐体,搪瓷钢板,1台(含内部支撑环板,材质不锈钢)。

2、布水系统,材质:不锈钢304,共1套;

3、三相分离器,材质:碳钢防腐,共2套;

4、水封器,φ1200mm×1800mm,不锈钢材质,1套;

5、泥水分离器,不锈钢材质,1台;

6、气水分离器,不锈钢材质,1台;

7、取样排泥系统,材质:不锈钢钢管,1套

8、配套仪表,流量计1台、ph计1台;

1.1.8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

功能: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8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设计参数:污泥负荷:0.25kgcod/(kgmlss·d);污泥浓度:3000mg/l;池体结构:钢砼;设计尺寸:16.0×14.0×6.0m,有效水深5.0m,分为2格,串联运行。有效容积:1120m3。停留时间:38.4h。

配套设备:

1、罗茨风机:ssr150-150a,2台,1用1备,q=24.4m3/min,53.9kpa,p=37kw,配置变频器;

2、微孔曝气盘:640套,进口硅胶。

3、池内曝气管道,1批,abs材质。

4、微生物填料,¢150×2500mm,560m3

5、溶解氧检测仪,2套。

1.1.9第一沉淀池9

功能: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保证出水ss含量,并通过污泥回流泵保证前端接触氧化池微生物数量。

设计参数

设计尺寸:6.0×6.0×6.5m,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0.84m3/m2.h沉淀时间:2h;结构:钢砼。

配置设备:

1、中心导流筒:1台,q235防腐;

2、排泥泵及污泥外回流泵:65wq25-15-2.2,q=25m3/h,h=15m,n=2.2kw,2台,1用1备。

1.1.10气浮系统

功能:通过溶气作用使废水中固液分离,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悬浮物质,并通过投加pac/pam进一步降低废水色度。

设计参数

设计尺寸:¢4.0×0.75m。设计处理量:30-35m3/h。结构:一体化设备,q235防腐。停留时间:15min;

配置设备:

超效浅层气浮1套(含主机系统、溶气系统、加药系统及主机电控系统)

1.2低(综合)浓度废水系统设计

1.2.1第二机械格栅10

功能: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物质,避免造成后续提升泵及管道的堵塞,保证系统稳定连续运行。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8.00×1.00×1.50m;结构:钢砼

配置设备:

回转式机械格栅机,hg600,n=1.50kw,h=4000m,栅间距3mm,耙齿abs,主体框架材质sus304;

1.2.2第二调节池11

功能:储存车间所有低浓度废水排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调解水质水量。设计参数:设计尺寸:14.0×12.0×6.0m;进水量:3700m3/d;有效容积:924m3;停留时间:6.0h;结构:钢砼。

配套设备:

1、穿孔曝气搅拌设备,1套,不锈钢材质;

2、提升泵,自吸式,100zw100-15,q=100m3/h,n=7.5kw,h=15m,自吸高度5.5米,3台,2用1备;

3、传感器液位控制器,1套。

4、流量计,0-150m3/h,2套。

1.2.3第二水解酸化池12

功能:利用厌氧、兼氧等复合微生物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设计参数:第二水解酸化池12设计尺寸:l×b×h=25.0m×14.0m×6.0m,钢砼,分3格,串联运行,前置混合反应区。第二水解酸化池12总有效容积:1820m3;停留时间:10.0h;容积负荷:0.89kgcod/m3.d;混合池尺寸:l×b×h=3.0m×14.0m×6.0m,钢砼;有效容积:210m3;停留时间:1.2h;配置设备:

第二水解酸化池12:

1、潜水搅拌机qjb4/12-620/3-480s,n=4.0kw,6台;

2、导流板,3套;

3、组合填料,φ150×2500,875m3,含支架。

4、排泥泵80wq40-15-4,q=40m3/h,h=15m,n=4kw,3台。

混合池:

5、穿孔曝气搅拌设备,1套,不锈钢材质;

1.2.4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

功能: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13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设计参数:污泥负荷:0.15kgcod/(kgmlss·d);污泥浓度:3000mg/l;池体结构:钢砼;设计尺寸:35.0×16.0×6.0m,分为6格,串联运行;有效容积:2800m3。停留时间:15.27h。

配套设备:

1、罗茨风机:ssr175-200a,3台,2用1备,q=30.35m3/min,53.9kpa,p=45kw,配置变频器;

2、微孔曝气盘:1600套,进口硅胶。

3、池内曝气管道,1批,abs材质。

4、微生物填料,¢150×2500mm,1400m3

5、溶解氧检测仪,6套。

1.2.5第二沉淀池14

功能: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保证出水ss含量,并通过污泥回流泵保证前端接触氧化池微生物数量。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7.0×7.0×7.5m,4座,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0.95m3/m2.h;沉淀时间:2h;结构:钢砼。

配置设备:

1、中心导流筒:4台,q235防腐;

2、排泥泵及污泥外回流泵:80wq40-15-4,q=48m3/h,h=13.3m,n=4kw,4台。

1.2.6污泥浓缩池15

功能:储存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及气浮浮渣,使其浓度进一步浓缩,以便后续板框压滤机压泥。

设计参数设计尺寸:6.0×6.0×6.5m。结构:钢砼;有效容积:72m3

配置设备:

污泥进料泵65hfm-i-h-30-60,q=30m3/h,n=22kw,h=60m,2台,1用1备1.2.7第二板框压滤机16

功能:将系统剩余污泥量进行固液分离,泥饼外运处理,清液回低浓度调节池。

配置设备:

1、第二板框压滤机16xmz100-1000-30u,n=4kw,过滤面积100m2,程控自动拉板厢式压滤机,带翻版导泥斗。

2、加药装置2套(pac、pam),计量泵q=0~240l/h,n=0.55kw,p=0.6mpa,pvdf泵头,2台。

1.3综合房

污水站综合机房包括化验室、值班室、风机房、电控间、污泥脱水间及储物间;

设计尺寸:化验室4.0×6.0×4.0m;办公室4.0×6.0×4.0m;风机房12.0×6.0×4.0m;电控间6.0×6.0×4.0m;污泥脱水间13.0×6.0×8.0m(两层);储物间4.0×6.0×4.0m。

结构:钢砼+砖混;数量:各1间;配置设备:轴流风机,15台;

1.4在线监测室

在线监测室平面尺寸:l×b=4.0×4.0m;排放井平面尺寸:l×b=6.0×0.5m:结构:钢砼+砖混;数量:1座;配置设备:cod在线监测仪,流量监测仪、流量槽等。

1.5污泥量计算

高浓度处理部分,设计进水量700m3/d,ss含量2000mg/l,去除率需达到98.5%以上才能满足排放要求,则每天产生含水率70%渣为4.6吨;高浓度废水中木质素含量4000mg/l,经过系统处理去除率90%以上,则每天产生含水率70%渣为8.4吨;高浓度废水生化系统中厌氧系统产泥量含水率70%剩余污泥为0.6吨/d,好氧系统根据系统设计进水bod值在250mg/l,出水50mg/l,则每天产生含水率70%渣为0.12吨。

低浓度废水设计进水流量3700m3/d,ss含量400mg/l,去除率需达到92.5%以上才能满足排放要求,则每天产生含水率70%渣为4.56吨;低浓度废水生化系统中水解系统产泥量含水率70%剩余污泥为0.5吨/d,好氧系统根据系统设计进水bod值在80mg/l,出水20mg/l,则每天产生含水率70%渣为0.54吨。

每天产生渣量合计:4.6+8.4+4.56=17.56吨;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为:0.6+0.12+0.5+0.54=1.76吨。

说明主要产生的渣量是原水中ss物质及高浓度废水中木质素类物质造成。

1.6其他设备配置说明

1.6.1加药装置

1)处理系统加药装置至少包括营养加药装置(营养物质为玉米淀粉)、助凝剂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酸、碱加药装置;

2)各类药品计量箱的容积至少满足24小时的药品用量;

3)计量泵进口设滤网,计量泵出口配置耐溶液腐蚀的压力表、安全阀、逆止阀等,行程0~l00%可调,出力为最大加药量的1.25倍。在最大行程(相对行程为100%)点的计量精度不低于0.5%;

4)计量箱采用pe材质或碳钢材质,必要时,计量箱配置电动搅拌器;

5)各加药装置分别设计成单元形式,每种药品的计量箱、计量泵及管道、阀门和附件等组装在一个底盘上;

6)加药装置管道、设备原则采用不锈钢或upvc材料;

7)每个加药点装设药品混合器。

本申请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废水,其水量及水质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表2为废水水质,其具体如下所示:

表2

表3为废水处理效果统计表表3

其最终废水出水结果达到《越南苎麻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a标,具体要求如下表4所示:

表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