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9302发布日期:2020-10-23 12:2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厂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曝气池的曝气管浸泡在池内污水中,时间久了其管内壁会附着水垢,甚至会影响正常运行,而目前为了清除管内的水垢,要么清空曝气池进行人工清理,但其工作量大,且操作难度大,要么利用化药进行局部清理,在曝气罐内加入抑垢剂,但其只能避免水垢的再生,而不能清除之前积累的水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对曝气管内的水垢进行清除的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包括曝气池池体、曝气管和高压气泵,所述曝气管铺设在所述曝气池池体的池底,所述高压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酸罐和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通过三通连通,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酸罐内部连通,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三通余下的接口连通,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由高压气泵泵入压缩空气进行曝气时,由高压水泵向曝气管内泵入酸液,使得酸液对曝气管内壁上的水垢充分接触,以达到清除水垢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管包括一根主管和多根支管,所述主管置于所述曝气池池体内,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曝气池池体外并与所述三通连通,其另一端设有堵头进行封口,多根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连通,多根所述支管的另一端敞口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曝气池池体内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压缩空气在曝气池内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更加充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管还包括多个压力阀,多个所述压力阀与多根所述支管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压力阀的进气端与对应所述支管远离所述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压力阀竖向置于所述曝气池池体内底部,所述压力阀在通入高压气体时克服所述曝气池池体内的液压打开,而停止供气时在所述曝气池池体内液压的作用下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压力阀,使得高压气泵在停止运行时,避免污水或新鲜的污水进入到曝气管内,从而减小曝气管内水垢的产生,同时曝气管内残留的酸液能更充分的与曝气管内的水垢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阀包括壳体和阀芯,所述壳体竖直设置,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其下端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与对应所述支管连通,所述阀芯包括阀板和滑杆,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水平的滑环,所述滑环通过至少一根连杆与所述壳体内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滑杆竖向设置并穿过所述滑环,所述阀板水平设置与所述壳体上端,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所述阀板的下端中部连接固定,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限位块,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阀芯向上移动至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环接触,撤销所述外力后,所述阀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阀板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端敞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在壳体内通入压缩空气克服阀芯的重力和水压将压力阀打开,而在停止通入压缩空气时,压力阀在阀芯的重力和水压的作用下迅速的将压力阀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板下端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壳体上端相配合且为环形的橡胶垫。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压力阀在关闭时,其密封性更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为轻质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阀芯的重力过大,而导致压力阀难以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所述的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施例3所述的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施例3中所述压力阀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施例3中所述压力阀的壳体、滑环、滑杆和连杆的俯视图。

图中:1曝气池池体、2曝气管、21主管、22支管、3高压气泵、4储酸罐、5高压水泵、6、三通、7阀门、8压力阀、81壳体、82阀芯、821阀板、822滑杆、823限位块、83滑环、84连杆、9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曝气处理组件,包括曝气池池体1、曝气管2和高压气泵3,所述曝气管2铺设在所述曝气池池体1的池底,所述高压气泵3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管2的进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酸罐4和高压水泵5,所述高压气泵3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管2的进气端通过三通6连通,所述高压水泵5的进水口与所述储酸罐4内部连通,所述高压水泵5的出水口与所述三通6余下的接口连通,所述高压水泵5的进水口处设有阀门7。其中,所述储酸罐内储存的酸液为甲酸溶液,优选的,甲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的为5-10%。在由高压气泵泵入压缩空气进行曝气时,由高压水泵向曝气管内泵入酸液,使得酸液对曝气管内壁上的水垢充分接触,以达到清除水垢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管2包括一根主管21和多根支管22,所述主管21置于所述曝气池池体1内,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曝气池池体1外并与所述三通6连通,其另一端设有堵头进行封口,多根所述支管2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21连通,多根所述支管22的另一端敞口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曝气池池体1内底部。如此使得压缩空气在曝气池内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更加充分。

其中,进入到曝气管内的酸液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在曝气管内壁上充分分散,使得其与水垢充分的接触并反应。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所述曝气池池体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曝气池池体内的曝气管均与所述高压气泵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每个曝气管均连通,每根所述曝气管与所述高压水泵的连通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阀门9。

实施例3

如图3-5所示,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其区别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管2还包括多个压力阀8,多个所述压力阀8与多根所述支管2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压力阀8的进气端与对应所述支管22远离所述主管21的一端连通,所述压力阀8竖向置于所述曝气池池体1内底部,所述压力阀8在通入高压气体时克服所述曝气池池体1内的液压打开,而停止供气时在所述曝气池池体1内液压的作用下关闭。设置压力阀,使得高压气泵在停止运行时,避免污水或新鲜的污水进入到曝气管内,从而减小曝气管内水垢的产生,同时曝气管内残留的酸液能更充分的与曝气管内的水垢反应。其中,压力阀必须竖向安装在所述曝气池池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阀8包括壳体81和阀芯82,所述壳体81竖直设置,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其下端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壳体81的进气口与对应所述支管22连通,所述阀芯82包括阀板821和滑杆822,所述壳体81内中部设有水平的滑环83,所述滑环通过至少一根连杆84与所述壳体81内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滑杆822竖向设置并穿过所述滑环83,所述阀板821水平设置与所述壳体81上端,所述滑杆822的上端与所述阀板821的下端中部连接固定,所述滑杆822的下端设有限位块823,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阀芯82向上移动至所述限位块823与所述滑环83接触,撤销所述外力后,所述阀芯8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阀板821盖设在所述壳体81上端敞口处。其结构简单,在壳体内通入压缩空气克服阀芯的重力和水压将压力阀打开,而在停止通入压缩空气时,压力阀在阀芯的重力和水压的作用下迅速的将压力阀关闭。优选的,所述连杆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连杆水平设置,并周向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板821下端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壳体81上端相配合且为环形的橡胶垫(即阀板关闭时,橡胶垫与所述壳体上端敞口处接触),使得压力阀在关闭时,其密封性更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82为轻质材料制成(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避免阀芯的重力过大,而导致压力阀难以打开。

其中,上述各实施例中曝气管中不用经常通入酸液(不通入酸液时关闭阀门和高压水泵),只需定期通入酸液对曝气管内壁的水垢进行处理,且在对水垢进行清除时直接在通入压缩气体的同时通入酸液即可。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