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3641发布日期:2020-09-15 19:3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其具有如下技术优势:紫外线消毒的优点如下:不在水中引进杂质,水的物化性质基本不变;水的化学组成(如氯含量)和温度变化一般不会影响消毒效果;不另增加水中的嗅、味,不产生诸如三卤甲烷等类的消毒副产物;杀菌范围广而迅速,处理时间短,在一定的辐射强度下一般病原微生物仅需十几秒即可杀灭,能杀灭一些氯消毒法无法灭活的病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一些较高等的水生生物如藻类和红虫等;过度处理一般不会产生水质问题;一体化的设备构造简单,容易安装,小巧轻便,水头损失很小,占地少;容易操作和管理,容易实现自动化,设计良好的系统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很少;运行管理比较安全,基本没有使用、运输和储存其他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剧毒、易燃、爆炸和腐蚀性的安全隐患;消毒系统除了必须运行的水泵以外,没有其他噪音源。

在城市建筑污水处理中,常常使用紫外线消毒工艺对污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进行处理。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池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方面,污水的流速不易控制,污水流经紫外消毒池不够均匀,导致部分污水不能与紫外灯接触,因此污水处理的均匀一致性有待提高;第二方面,由于紫外灯长时间沉没在水中,易被损坏,污水处理系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包括池体、位于池体一侧的进水管、位于池体背离进水管一侧的出水管,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池体内的紫外消毒模块、连接于紫外消毒模块的配电模块和控制模块,设置于池体内部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池体沿水流方向平行设有超越渠;所述池体的出口与出水管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个水位调节池,水位调节池和出水管之间通过挡水墙隔开;所述池体的入口和进水管之间设有水位缓冲池,所述池体内部还设有砖砌挡流墙;所述紫外消毒模块包括放置于池体内的壳体、连通壳体两端的若干个的透光防水管、密封于透光防水管内部的紫外灯管,所述壳体和透光防水管的连接处密封有密封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00nm~280n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紫外消毒模块通过线缆连通于配电模块,池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允许线缆通过的开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位调节池靠近出水管的一侧设有水电一体渠道砸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水管连通于外界的cass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在控制模块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下,紫外消毒模块对池体内的污水进行消毒灭菌,污水处理效果好。第二方面,设有超越渠,用于维持池体内的水位,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第三方面,池体的出口与出水管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个水位调节池,水位调节池和出水管之间通过挡水墙隔开,水位调节池用于调节池体内的水位和水量,使得污水能充分的与紫外消毒模块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第四方面,池体的入口和进水管之间设有水位缓冲池,池体内部还设有砖砌挡流墙,通过水位缓冲池和砖砌挡流墙来控制进水的水量,防止池体的入口处水量过多,进一步实现水位和水量调节的功能,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第五方面,紫外消毒模块包括放置于池体内的壳体、连通壳体两端的若干个的透光防水管、密封于透光防水管内部的紫外灯管,所述壳体和透光防水管的连接处密封有密封胶,紫外灯管均匀的设置于壳体内,通过透光防水管用于对紫外灯管进行保护,通过密封胶防止污水进入紫外灯管内部,防止紫外灯管长时间直接与污水接触而老化,延长了紫外灯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第六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

2、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00nm~280nm,优选为245nm,采用此波长的紫外光,能有效的杀死污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进一步改善了污水处理效果。

3、紫外消毒模块通过线缆连通于配电模块,池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允许线缆通过的开口,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污水内部,防止紫外光直接射入外界环境中,进一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4、水位调节池靠近出水管的一侧设有水电一体渠道砸门,通过水电一体渠道砸门对水位进行调节,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5、进水管连通于外界的cass反应池,在污水处理的布局上,先通过cass反应池对污水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功能,然后再通过紫外光消灭细菌等污染物,进一步改善了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经cass反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池体内部,在池体内部通过紫外消毒模块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清洁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在进水过程中,通过水位缓冲池对池体内的水量和水位进行调节,在出水过程中,通过水位调节池对池体内的水量和水位进行调节,确保池体内的污水能充分被紫外消毒模块发出的紫外光照射,污水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不同视角的剖视图。

建筑污水处理用紫外消毒系统100,包括池体110、位于池体110一侧的进水管120、位于池体110背离进水管120一侧的出水管130,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池体110内的紫外消毒模块140、连接于紫外消毒模块140的配电模块150和控制模块160,设置于池体110内部的液位传感器170;所述池体110沿水流方向平行设有超越渠180a;所述池体110的出口与出水管130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个水位调节池180b,水位调节池180b和出水管130之间通过挡水墙180c隔开;所述池体110的入口和进水管120之间设有水位缓冲池180d,所述池体110内部还设有砖砌挡流墙110a;所述紫外消毒模块140包括放置于池体110内的壳体141、连通壳体141两端的若干个的透光防水管142、密封于透光防水管142内部的紫外灯管143,所述壳体141和透光防水管142的连接处密封有密封胶。

一方面,在控制模块160和控制模块160的作用下,紫外消毒模块140对池体110内的污水进行消毒灭菌,污水处理效果好。第二方面,设有超越渠180a,用于维持池体110内的水位,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第三方面,池体110的出口与出水管130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个水位调节池180b,水位调节池180b和出水管130之间通过挡水墙180c隔开,水位调节池180b用于调节池体110内的水位和水量,使得污水能充分的与紫外消毒模块140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第四方面,池体110的入口和进水管120之间设有水位缓冲池180d,池体110内部还设有砖砌挡流墙110a,通过水位缓冲池180d和砖砌挡流墙110a来控制进水的水量,防止池体110的入口处水量过多,进一步实现水位和水量调节的功能,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第五方面,紫外消毒模块140包括放置于池体110内的壳体141、连通壳体141两端的若干个的透光防水管142、密封于透光防水管142内部的紫外灯管143,所述壳体141和透光防水管142的连接处密封有密封胶,紫外灯管143均匀的设置于壳体141内,通过透光防水管142用于对紫外灯管143进行保护,通过密封胶防止污水进入紫外灯管143内部,防止紫外灯管143长时间直接与污水接触而老化,延长了紫外灯管14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第六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

紫外灯管143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00nm~280nm,优选为245nm,采用此波长的紫外光,能有效的杀死污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进一步改善了污水处理效果。

紫外消毒模块140通过线缆连通于配电模块150,池体110顶部设有盖板110b,盖板110b上开设有允许线缆通过的开口,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污水内部,防止紫外光直接射入外界环境中,进一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水位调节池180b靠近出水管130的一侧设有水电一体渠道砸门190,通过水电一体渠道砸门190对水位进行调节,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进水管120连通于外界的cass反应池,在污水处理的布局上,先通过cass反应池对污水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功能,然后再通过紫外光消灭细菌等污染物,进一步改善了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经cass反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20进入池体110内部,在池体110内部通过紫外消毒模块140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清洁水通过出水管130排出。在进水过程中,通过水位缓冲池180d对池体110内的水量和水位进行调节,在出水过程中,通过水位调节池180b对池体110内的水量和水位进行调节,确保池体110内的污水能充分被紫外消毒模块140发出的紫外光照射,污水处理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