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7003发布日期:2020-07-31 22:0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系统是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污泥污染日趋严重,污泥处理问题凸显。我国目前的污泥主要以堆肥、填埋等形式处理,如果污泥处理处置不当,其中所含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将转移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

我国目前对污泥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端治理,很少对污泥产生过程加以研究。目前污水处理厂庞大的产泥量与污泥处理技术不完善的矛盾已经凸显,如果不控制污泥的产生量,使污泥从源头上减量,而仅仅采用末端治理,则无论采用何种污泥处理或处置技术,都难把污泥问题解决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主处理装置进行结构调整,增加了海葡萄生物填料(4),该填料与普通的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相比较,具有挂膜速度快,生物膜不易脱落,微生物种类多,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前端处理装置、主处理装置和后续处理装置,所述前端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主处理装置,所述主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续处理装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端处理装置为化粪池、调节池、初沉池或缺氧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处理装置包括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附属管道,所述接触氧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海葡萄生物填料和曝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海葡萄生物填料长度为2-4米,且中间是一根填料骨架,沿填料骨架长度方向,每15-30厘米伸出一个填料分支,每个填料分支上分布有10-30个海葡萄填料,海葡萄填料由直径15毫米的填料球和聚氨酯填料组成,聚氨酯填料填充在填料球内,所述海葡萄生物填料在接触氧化池中的比表面积根据填充密度可以达到500-800m2/m3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续处理装置为消毒池和污泥浓缩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含以下流程:

s1:污水通过外界管道进入前端处理装置中;

s2: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装置后,进入主处理装置中,首先进入到接触氧化池处理,在接触氧化池中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上多生物菌群的降解,污水的cod、氨氮指标均降低,而后污水流入二沉池,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前端;

s3: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后续处理装置,而少量剩余污泥则间歇性排入后续处理装置,回流的污泥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上多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70%~90%的污泥被降解消耗,使得剩余污泥量大幅降低至原产生量的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污水通过外界管道进入前端处理装置中,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装置后,进入主处理装置中,首先进入到接触氧化池处理,在接触氧化池中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上多生物菌群的降解,污水的cod、氨氮指标均降低,而后污水流入二沉池,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前端,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后续处理装置,而少量剩余污泥则间歇性排入后续处理装置,回流的污泥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上多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70%~90%的污泥被降解消耗,使得剩余污泥量大幅降低至原产生量的10~20%,该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主处理装置进行结构调整,增加了海葡萄生物填料,该填料与普通的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相比较,具有挂膜速度快,生物膜不易脱落,微生物种类多,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海葡萄生物填料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海葡萄填料的大样图。

图中:1接触氧化池、2二沉池、3附属管道、4海葡萄生物填料、41填料骨架、42填料分支、43海葡萄填料、431填料球、432聚氨酯填料、5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主处理装置进行结构调整,增加了海葡萄生物填料4,该填料与普通的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相比较,具有挂膜速度快,生物膜不易脱落,微生物种类多,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前端处理装置、主处理装置和后续处理装置;

请再次参阅图1,前端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主处理装置,主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续处理装置;

请再次参阅图1,前端处理装置为化粪池、调节池、初沉池或缺氧池,前端处理装置用于使污水经过初步反应;

请再次参阅图1,主处理装置包括接触氧化池1、二沉池2和附属管道3,接触氧化池1的内部设置有海葡萄生物填料4和曝气装置5,接触氧化池1用于提供降解污泥的场所,二沉池2用于提供污泥沉淀的场所,附属管道3用于连接接触氧化池1、二沉池2和后续处理装置,海葡萄生物填料4用于提供降解功能,使污水中的cod、氨氮指标均大幅降低60%~90%,曝气装置5用于使内部保持充足的氧气;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海葡萄生物填料4长度为2-4米,且中间是一根填料骨架41,沿填料骨架41长度方向,每15-30厘米伸出一个填料分支42,每个填料分支42上分布有10-30个海葡萄填料43,海葡萄填料43由直径15毫米的填料球431和聚氨酯填料432组成,聚氨酯填料432填充在填料球431内,海葡萄生物填料4在接触氧化池1中的比表面积根据填充密度可以达到500-800m2/m3

请再次参阅图1,后续处理装置为消毒池和污泥浓缩池,消毒池用于为污水消毒,污泥浓缩池用于浓缩污泥。

请再次参阅图2,包含以下步骤

s1:污水通过外界管道进入前端处理装置中;

s2: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装置后,进入主处理装置中,首先进入到接触氧化池1处理,在接触氧化池1中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4上多生物菌群的降解,污水的cod、氨氮指标均降低,而后污水流入二沉池2,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1前端;

s3: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后续处理装置,而少量剩余污泥则间歇性排入后续处理装置,回流的污泥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4上多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70%~90%的污泥被降解消耗,使得剩余污泥量大幅降低至原产生量的10~20%。

实施例一:污水通过外界管道进入前端处理装置中,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装置后,进入主处理装置中,首先进入到接触氧化池1处理,在接触氧化池1中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4上多生物菌群的降解,污水的cod、氨氮指标均降低,而后污水流入二沉池2沉淀后,再进入后续处理装置中进行消毒,使得污水被消毒净化可以再次使用;

实施例二:污水通过外界管道进入前端处理装置中,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装置后,进入主处理装置中,首先进入到接触氧化池1处理,在接触氧化池1中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4上多生物菌群的降解,污水的cod、氨氮指标均降低,而后污水流入二沉池2沉淀后与污泥分离,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1前端,而少量剩余污泥则间歇性排入后续处理装置,回流的污泥经过海葡萄生物填料4上多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70%~90%的污泥被降解消耗,使得剩余污泥量大幅降低至原产生量的10~20%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