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7137发布日期:2020-08-05 01: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生产中外壳组装后的清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蓄电池的过程中,极板极群装配入外壳内后,外壳的外表面粘粘有酸液,需要进行清洁。现有的清洁方式是,蓄电池在传送带上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使用高压水对其表面进行冲洗。然而,这样方式下,不能够完全清除酸液,需要加长清洗线的长度,且一些顽固难以清除,需要工人将传送带传送出的蓄电池表面进行擦拭,以实现外壳的清洁。清洗后的外壳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烘干,以避免水分对后续的超声波封盖造成影响。现有的烘干均是将蓄电池输送至烘干室内进行烘干,由于烘干室内的热风的风向固定,存在的缺陷为:一方面风向单一,蓄电池外壳的局部不易被热风吹到,延长了烘干时间;另一方面,烘干过程为流水线形式,经常会出现部分蓄电池外壳烘干不充分的现象,然而,没有烘干充分的蓄电池,人工很难检测出来,进而影响了后续的封盖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蓄电池外壳上的酸液充分清洁、且无需配备人员,并充分烘干蓄电池外壳上水分,有效缩减烘干时长的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布设的洗刷系统和烘干系统;所述洗刷系统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多对对辊,每对对辊的辊体相对设置于传送带的两侧,各辊体具有中空的容水腔,于辊体的周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喷射孔,一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进水管沿辊体的轴线伸入辊体并与其转动连接,于辊体的轴向一端装配有与其轴线重合的传动轮;所述烘干系统包括鼓风套,传送带由其轴向一端延伸出另一端,于所述鼓风套内壁转动连接有与其轴线重合的摆风筒,所述鼓风套具有中空的风腔,于风腔内装配有螺旋电加热丝,所述螺旋电加热丝的螺距沿蓄电池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于鼓风套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地开有条形的出风口,各出风口由鼓风套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于所述摆风筒上沿其周向均匀地开有摆风口,鼓风套的外壁与供风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容水腔内转动装配有隔板,所述隔板固连于进水管上,且隔板的周侧侧壁与容纳腔相适配;所述隔板为两个,两隔板呈交叉状固设于进水管上。且两隔板的角度为90°-150°。

进一步的,所述辊体包括由筒状结构构成的周向侧壁,于所述周向侧壁的轴向两端可拆卸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伸入容水腔的一端封闭,且于进水管伸入容水腔的部分并朝向蓄电池的一侧上开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摆风筒的轴向一端焊接有外齿圈,于鼓风套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外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套为蓄电池进口端半径大于蓄电池出口端半径的套状结构,所述摆风筒适配于所述套装结构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供风系统包括安装有总控制阀的供风总管,所述供风总管与鼓风套的风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分别套装于所述鼓风套外并靠近蓄电池出口端和蓄电池进口端处的第一环形布风管和第二环形布风管,且第一环形布风管和第二环形布风管分别与风腔连通,所述供风总管通过连通管连通第一环形布风管和第二环形布风管,且于连通管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进入第一环形布风管和第二环形布风管风量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环形布风管内装配有预加热丝。

进一步的,各所述摆风口沿所述摆风筒的径向剖面为斜切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当蓄电池通过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辊体随传动轮被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高压清洗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容水腔,并通过喷射孔喷至蓄电池相对应侧的外壳上,由于辊体的转动,使得刷毛对蓄电池外壳进行洗刷,清洗水与刷毛的动作结合,有效地清洁外壳上的酸液,且刷毛在洗刷的过程中不会对清洗水的喷射造成干扰,同时,被洗刷的外壳部分被清洗水冲洗干净,以实现充分清除外壳表面酸液;鼓风套的风腔内装配的螺旋电加热丝的螺距沿蓄电池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加热强度蓄电池出口端大于蓄电池进口端,供风系统将具有压力的空气供入风腔内,蓄电池被传送带输送入鼓风套内,具有较少热量的风由鼓风套靠近其进口端处吹至蓄电池上,其目的是将蓄电池外壳上的较大的水滴吹掉,具有较高热量的风由鼓风套靠近其出口端处吹至相对应处的蓄电池上,用于将蓄电池外壳上的残留水分蒸发,且由于摆风筒转动套装于鼓风套内,摆风筒在外力驱动下旋转,风由出风口吹出并通过旋转的摆风口切割,进而使风向往复摆动,这样有效地将蓄电池外壳表面的水分蒸发,且避免了死角的出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外壳洗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壳洗刷辊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对对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去除安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烘干系统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烘干系统去除摆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鼓风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摆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摆风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摆风筒的径向结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a部位的放大图。

标注部件:100-安装板,200-传送带,300-外壳洗刷辊,301-辊体,302-刷毛,303-喷射孔,304-容水腔,305-上端盖,306-下端盖,307-传动轮,308-主动轮,309-传动带,400-进水总管,401-顶盖喷淋管,402-进水管,403-隔板,404-通孔,500-鼓风套,501-风腔,502-出风口,503-螺旋电加热丝,504-摆风筒,505-外齿圈,506-供风总管,507-总控制阀,508-连通管,509-第一控制阀,510-第二控制阀,511-第一环形布风管,512-第二环形布风管,513-预加热丝,514-支撑台,515-摆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外壳去污清洁线,如图1-15所示,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布设的洗刷系统和烘干系统。其中,如图5-7所示,洗刷系统包括由外壳洗刷辊300相对设置在传送带200的两侧而构成的对辊,对辊的数量为多对,并沿传送带2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且对辊的设置能够保证其上的刷毛302有效地洗刷外壳,辊体301上的刷毛302处于上部位置处可设置的稍向下倾斜并延伸至蓄电池的顶盖上,这样在辊体301转动的过程中亦可以洗刷顶盖。位于传送带200同一侧的辊体301上的传动轮307通过传动带309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08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308转动,进而带动辊体301转动。每对对辊的转向相反,且刷毛302与外壳接触处的切向力与蓄电池的运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采用高压供水系统为这些对辊供水,高压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400,进水总管400与各个辊体301上的进水管402连通,且进水总管400安装在安装板100上,安装板100用以支撑进水总管400,各个辊体301均可与机架转动连接,也可以由进水总管400吊起,使其保持与蓄电池位于同一高度。本发明为了更充分地倾斜蓄电池顶盖上的酸液,每对对辊的进水管402之间连通有顶盖喷淋管401,蓄电池经过顶盖喷淋管401时,喷淋管将高压清洗水喷射至顶盖上,辊体301上部的刷毛302长度大于其他位置的刷毛302,这样确保该部分的刷毛302能够有效地刷洗顶盖。本发明清洗的作业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避免酸液外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外壳洗刷辊300包括辊体301和进水管402。辊体301包括筒状结构、上端盖305及下端盖306,其中,筒状结构构成的辊体301的周向侧壁,上端盖305和下端盖306分别螺纹连接在筒状结构的轴向两端,筒状结构上端盖305及下端盖306围构成容水腔304。在筒状结构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地固定安装有刷毛302,且在筒状结构上每对相邻刷毛302之间开有多个喷射孔303。进水管402固定在机架上,本实施例进水管402固定在安装板100上,进水管402沿辊体301的轴线伸入辊体301并与上端盖305转动连接,在下端盖306上固定装配有与辊体301轴线重合的传动轮307。

本发明为了确保高压清洗水由容水腔304喷射至蓄电池的外壳上,如图3-4所示,在容水腔304内装配有隔板403,该隔板403固定焊接在进水管402上,且隔板403的周侧侧壁与容纳腔相适配。其中,隔板4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403呈交叉状固定焊接在进水管402上。且两个隔板403的角度为90°-150°。当单个传送带200传送蓄电池时,进水管402伸入容水腔304的一端封闭,且在进水管402伸入容水腔304的部分并朝向蓄电池的一侧上开有多个通孔404,这样使得高压清洗水进入被隔板403隔断的朝向蓄电池的腔室内,使得蓄电池外壳能够充分地被冲刷。当辊体301两侧均有传送带200传送蓄电池时,进水管402伸入辊体301内的部分相对两传送带200的侧壁上均开有通孔404,且交叉的隔板403使得高压清洗水喷射至两传送带200上的蓄电池的角度相同,这样有效地提供的清洁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驱动电机直接驱动辊体301转动,或者通过传动轮307和皮带被驱动电机间接驱动而带动辊体301转动,进水管402与隔板403保持静止,高压清洗水通过进水管402进入容水腔304,并通过喷射孔303喷至蓄电池相对应侧的外壳上,由于辊体301的转动,使得刷毛302对蓄电池外壳进行洗刷,清洗水与刷毛302的动作结合,有效地清洁外壳上的酸液,且刷毛302在洗刷的过程中不会对清洗水的喷射造成干扰,同时,被洗刷的外壳部分被清洗水冲洗干净,以实现充分清除外壳表面酸液。有效地清除外壳上的顽固干涸酸液,无需人工进行擦拭,避免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如图8-10所示,烘干系统包括鼓风套500、摆风筒504及供风系统。其中,在鼓风套500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台514,这些支撑台514沿鼓风套500的轴向间隔支撑鼓风套500。传送带200由鼓风套500的轴向一端延伸出另一端,摆风筒504套装在鼓风套500内壁处,且鼓风套500和摆风筒504的轴线重合,且摆风筒504与鼓风套500转动连接。鼓风套500具有中空的风腔501,在风腔501内装配有螺旋电加热丝503,该螺旋电加热丝503的螺距沿蓄电池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螺旋电加热丝503的螺距也可以选择在位于鼓风套500中部螺距最小,沿鼓风套500的轴线向鼓风套500的两侧延伸螺距逐渐递增。在鼓风套500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地开有条形的出风口502,每个出风口502由鼓风套500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摆风筒504上沿其周向均匀地开有摆风口515,鼓风套500的外壁与供风系统连通。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鼓风套500的风腔501内装配的螺旋电加热丝503的螺距沿蓄电池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加热强度蓄电池出口端大于蓄电池进口端,供风系统将具有压力的空气供入风腔501内,蓄电池被传送带200输送入鼓风套500内,具有较少热量的风由鼓风套500靠近其进口端处吹至蓄电池上,其目的是将蓄电池外壳上的较大的水滴吹掉,具有较高热量的风由鼓风套500靠近其出口端处吹至相对应处的蓄电池上,用于将蓄电池外壳上的残留水分蒸发,且由于摆风筒504转动套装于鼓风套500内,摆风筒504在外力驱动下旋转,风由出风口502吹出并通过旋转的摆风口515切割,进而使风向往复摆动,这样有效地将蓄电池外壳表面的水分蒸发,且避免了死角的出现。

作为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8、图12-13所示,摆风筒504具体的被驱动转动形式为,在摆风筒504的轴向一端焊接有外齿圈505,外齿圈505与摆风筒504的轴线重合,在鼓风套500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外齿圈505相啮合的齿轮。本实施例驱动电机与齿轮的装配及齿轮与外齿圈505的配合未示出,其为常规设置,在此无需赘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外齿圈505的配合而驱动摆风筒504沿其轴线转动,使得摆风筒504对由鼓风套500鼓出的具有压力的风进行切割旋摆,实现吹至蓄电池外壳上的风为摆动风。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4-15所示,每个摆风口515沿摆风筒504的径向剖面为斜切口,这样使得由摆风口515出来的风具有一定的角度,形成旋流,与摆风筒504的旋转形成叠加交错,使得风的角度范围增大,有效地避免死角的出现,且烘干效率提高。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摆风筒504分为两种。第一种如图12所示,每个摆风口515沿摆风筒504的轴向由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种如图13所示,摆风口515为条形孔,这些摆风口515均匀地分布在摆风筒504上。第一种多个蓄电池在鼓风套500内被风吹拂的一体性强;第二种同方向的风被摆风口515分割为多股风吹至蓄电池上,分散风之间干扰,使得吹至蓄电池外壳上的范围增大。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鼓风套500为蓄电池进口端半径大于蓄电池出口端半径的套状结构,摆风筒504适配在套装结构的内壁处,这样烘干风由摆风筒504吹出时具有向蓄电池进口端倾斜的角度,这样被烘干的水汽随风由蓄电池出口端排出,这样避免了水汽聚集在蓄电池出口端,将已被烘干的蓄电池弄潮湿。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8-9所示,供风系统包括供风总管506、连通管508、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及第二环形布风管512。其中,供风总管506上安装有总控制阀507,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分别套装在鼓风套500外,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分别靠近蓄电池出口端和蓄电池进口端处,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分别与风腔501连通,供风总管506通过连通管508连通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且在连通管508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进入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风量的第一控制阀509和第二控制阀510。具有压力的空气通过供风总管506经连通管508分别进入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和第二环形布风管512,这两股风分别进入风腔501内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出风口502和摆风口515吹至鼓风套500所围构的空间内,两股风在鼓风套500中部相互干扰亦作用,使得被螺旋电加热丝503密集的部位的风的加热更加充分,且这部分风停留在风腔501和鼓风套500所围构的空间内的时间延长,充分、有效地烘干蓄电池外壳,另一股风亦受到干扰,原理与被加热较高温度的那股风相同,对蓄电池表面的水滴等有效的吹除。本实施例为了使得用于烘干的那股风充分被加热,其热量能够有效带走水分,在第一环形布风管511内装配有预加热丝51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